紫庭内秘诀修行法

作者:佚名
紫庭内秘诀修行法

引《抱朴子》、《真诰》,当撰于南北朝末期。述存神、服符、咒祝、理发、服药、澡浴、禁忌等养生法及入山辟邪法。

猜你喜欢的书

文学论

文学论

文学理论专著。夏目漱石著。中译本1931年出版,张我等译。全书分5编,共30万字。基本内容如下:首先立足于文学本身特性,从什么是文学内容说起,然后又对文学内容的类别、特质、“数量的变化”、相互关系以及表现手段诸方面,做了层层递进的论述。最后着眼于社会心理,对与文学密切相关的社会集合意识作了颇具特色的分析。关于文学内容的定义,提出了著名的〔F+f〕公式,即认识的要素〔F〕和情绪的要素〔f〕之结合构成了文学的内容。文学内容的基本成分就是简单的感觉要素和情绪的精神状态。还通过文学和科学的比较来说明文学内容的特质,认为文学家对事物采取综合的态度,其目的是创造、是抒情,所要求的是一种幻真、似真、仿真。本书的最后部分,提出了“社会集合意识”这一概念。认为社会集合意识是综合的结果,此种意识可分为3类,其一是模拟的意识,其二是能才的意识,其三是天才的意识。作者指出,社会集合意识受社会状态的暗示而变动,作家们也受到暗示,其创作中心也随之变动,这样就产生了新的内容的文学作品。本书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睡庵稿

睡庵稿

明代诗文别集。汤宾尹(字嘉宾)著。嘉宾所著述,刻本颇多,比如:明万历间戴谷刻本《睡庵诗稿》1卷、文稿2卷;明博古堂刻本《睡庵诗稿》1卷、文稿1卷;明万历间刻本《睡庵诗稿》4卷、文稿11卷;明万历间李曙寰等刻本《睡庵文稿》初刻4卷、二刻6卷、三刻4卷;明万历黄时溱刻本《睡庵文稿》二刻补4卷等等。后万历末又刻成较为完备的《睡庵稿》文集25卷、诗集11卷;另有万历刊刻、崇祯刷印本,增加了《视草》16卷。这是较为完备的刻本。其人诗非所长,但善制义,善文。他尝在《丁未书一房同门稿》鼓吹“倒法”,认为“今人文绝不知有倒法,文之脉在动,动在转,转之妙全在用倒”。在他看来,“昔人所悟升里转、斗里量,地理家所谓横来直受,阳来阴受,皆转法耳,至倒法尤难明”。而他独懂倒法之秘。其实,不过是将八股运用为文之道而已。故其文名虽高,文学色彩并不浓,成就也平平。

文赋

文赋

文学理论论文。晋人陆机作。全文载于南朝梁萧统《文选》。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论作文之利害所由”。文中比较广泛和系统地论述了文学创作上的许多问题,第一次论述了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对艺术构思过程中的想象问题和感兴(灵感)问题的论述尤为透彻。作者认为创作前必须深入观察客观世界,学习前人著作。文以情生,情因物感,这是创作的起点。创作中要抓住一瞬即逝的灵感,驰骋想象,“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经过专心致志的想象和构思,感情逐步鲜明,物象更加清晰,可以进行实际创作,这时便要考虑结构、布局、剪裁、修辞等表现手段,“选义按部,考辞就班”。还要正确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意是主干,辞为枝叶,语言辞藻应为表现文意服务,内容和形式要谐合,创作中要富于独创性,反对因袭模仿。文中将文体分为十类,并分别概括了它们的风格特点:“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悽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同时明确提出了作文的“五要”和“五病”,对修辞上的各种毛病加以分析,并说明去掉这些毛病的办法。像这样层层深入地研讨修辞问题,在修辞学史上是独创的。其中论及的“警策”、“声律”等问题,均为修辞学史上的新命题。《文赋》是研究我国古代文学创作的最早论文之一,无论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还是在修辞学史或文体论研究上,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郭绍虞编《历代文论选》、裴晋南等编《汉魏六朝赋选注》等书中较详细的注释。张少康《文赋集释》收集颇丰,注释亦详。

绿霉火腿

绿霉火腿

本书发表于1921年。《绿霉火腿》写邬伯强到日本东京留学,因为带来的火腿长了绿霉而生出一系列事端,先是房东发难说他不应该把火腿挂在墙上,后是番头责难他没有把火腿挂到厕所里,直到朋友子琛来探望,火腿被番头等一干人吃掉,伯强才得到番头的尊重,但他还是觉得受不了民族歧视和人格侮辱而搬走了,反映了贫苦学生在经济压迫下的困顿苦闷,求学无门的艰辛无助。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狭邪小说,六十回。又名《群花宝鉴》、《燕京评花录》、《怡情佚史》。旧说作者名陈森书(见《罗延室笔记》)。但其《梅花梦》传奇则自署“毗陵陈森”,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修订本中指出作者应为陈森,“书”字为“误衍”。陈森,字少逸,毗陵(今江苏常州)人,约生于1805年,卒于1870年。作品写作时间较长。1837年作十五回,1847年作十五回, 1848年作三十回, 1849年刊行。作品以年轻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的同性恋为中心线索,描写乾隆以来北京上层社会荒淫无耻的狎优生活,并表现出极为欣赏和羡慕的态度,有不少猥亵笔墨。有上海亚东图书馆本。

净土疑辨

净土疑辨

一卷,明袾宏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