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箓资度设醮仪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是英国19世纪著名诗人和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所创作的唯一的一部小说。作品出版于1847年,1984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杨苡的中译本。小说叙述了一个复仇的故事:男主人公希刺克利夫是个被恩肖收养的弃儿。恩肖的儿子辛德力视他为奴仆,恩肖的女儿加瑟琳却与他相爱。后加瑟琳出于无奈嫁与阔少林顿,死于难产。希刺克利夫愤然出走。几年后归来已十分富有。为了对恩肖和林顿两家进行报复,他娶了林顿的妹妹伊萨贝拉,肆意虐待她,甚至虐待伊萨贝拉为他生的儿子。他还不惜加害于加瑟琳遗留的女儿小卡瑟,强迫病危的儿子和小卡瑟结婚。儿子死后,他独霸了恩肖和林顿两家的财产。在完全达到复仇的目的后,他便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小说最后,主人公在寂莫与空虚中悄然死去。埋葬在加瑟琳的墓旁。以残酷手段进行报复导致的这场悲剧,深刻地揭示出私有制社会固有的内在矛盾,而个人的消极反抗则最终遭到失败。
金华黄先生文集
诗文别集。元黄溍著。四十三卷。其中初稿三卷,续稿四十卷。据卷前贡师泰序,可知初稿三卷为黄溍登科前所作,由危素编次;续稿四十卷,为登科后所作,由门人王袆、宋濂编次。初稿卷一、卷二为诗,卷三为文;续稿前三卷为诗,后三十七卷为文。卷末附有宋濂《金华黄先生行状》。《元史》本传称其:“文辞布置谨严,援据精切,俯仰雍容,不大声色。譬之澄湖不波,一碧万顷,鱼鳖蛟龙,潜伏不动,而渊然之光,自不可犯。”清顾嗣立评曰:“世之议者,谓先生为人高介类陈履常,文辞温醇类欧阳永叔,笔札俊逸类薛嗣通,历事五朝,嶷然以斯文之重为己任。”有《四部丛书》本、《续金华丛书》本。此外,《四库全书》收有十卷本,题作《黄文献集》,当系明人重编本;卷前有宋濂序、明嘉靖辛卯(1531)张俭序,而宋序实为黄溍《日损斋稿》二十五卷所作,成此本时移植于此;正文中,前两卷为诗,后八卷为文。十卷本尚有《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金华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元诗选》初集录黄溍诗一百六十二首,题作《日损斋稿》。
汲古堂集
二十八卷。明何白撰。何白,字无咎,号丹丘,东瓯 (今浙江温州)人。约为万历至崇祯年间人。何白幼时为郡小史,龙膺为郡司理,异其才,集诸名士,赋诗以醮之,为延誉于海内,遂有盛名。著有 《汲古堂集》。是集凡二十八卷。载诗二十二卷,包括:乐府一百三十七首,五言古诗二百八十四首,七言古诗二百零五首,五言律诗二百一十六首,七言律诗三百七十四首,七言排律十首,五言截句四十六首,七言截句一百九十二首。后附杂著六卷,文一百一十首。集前有李维桢、陈继儒两 《序》。其诗宗尚七子,声调浏亮,但锤炼不足,尝露出模拟痕迹。由金璋校阅,董登瀛校刊,现有清乾隆二十九年 (1764年)刊本行世。
燕辕直指
《燕辕直指》是19世纪30年代朝鲜学者金景善以书状官的身份来中国使行的全程纪录。它在金昌业、洪大容、朴趾源等诸多先人留下的燕行记录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内容极为丰富,其中政治局势、经济贸易、文物制度、历史典故、天文地理、风俗人情,几乎无所不包,被称为19世纪燕行录作品中的集大成之作。
青箱杂记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宋吴处厚著。 《宋史·艺文志》题黄朝英撰,非。常见有《笔记小说大观》本。本书共十卷,每卷分若干则,大抵篇幅相当,而条数则多寡不等。各卷没有一定的主题,记叙的多是当时的名人轶事和世俗民间的杂说之类,涉及面相当广泛。包括诗人本事、吟咏趣闻、相术、童谣、诗谶、名物典章源流、民风时俗、官制、地理以及哲理议论等等,而以诗词本事及评论为最多,对后世“诗话”一类著作有一定影响。作者虽多以亲自见闻者出现,所记仍难免有失实以至荒谬之处。 《郡斋读书志》说它“所记多失实:成都置交子务,起于寇准,处厚乃以为张咏。他多类此。”其中,释梦、释卜以及对谣谶的某些解释,颇多荒谬与牵强附会之处。但全书所记不少史实,如宋时避讳的情况(卷二),宋祁、王禹偁、张齐贤、李昉、顾况等人的轶事,以及乌帻用料的变化,鸱吻、驿券、大名府、文思院的来历等等,仍足资参考。卷四谈的“三十六心相”,卷五分文为两等,卷七论诗人的诗句与个性、气质的关系,卷八论文与人的关系等等,有自己的见解,不乏精辟之论。全书重在记实叙事,短于人物刻画,语言因所记内容不尽一致,大多较朴实。少数条目所记人物口语以及打油诗,亦平易可观。如陈执中作相,人以“不学无术”竭力攻之,但皇帝以“不欺主”,仍予以重用。他拒绝女婿求官的话: “官职是国家的,非卧房笼箧中物,婿安得有之?”言虽短而意实深,富有个性。
小法灭尽经
亦称《法灭尽经》。佛教经典。失译人名。一卷。本经叙述佛在拘夷那竭,将入涅槃,预言佛法灭尽时的情况。谓其时五逆浊世,魔道兴盛,魔作沙门,坏乱佛教。奴为比丘,婢为比丘尼,婬逸浊乱,男女不分。真正勤修佛法者反遭诋毁。其时女人尚精进作功德;男人懈慢,不用法语。大水忽起,众生皆溺。十二部经尽不复现,不见文字,佛法如灯而灭。要待数千万年后,方有弥勒下凡成佛。本经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另据历代经录,曾有题名为《小法灭尽经》之疑伪经传世。故敦煌遗书出土后,日本《大正藏》误将本号作疑伪经收入第八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