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阳真人浑成集
作者:吕洞宾
纯阳真人浑成集,旧题唐末道士吕喦撰。二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本书为吕喦(吕洞宾)所撰诗集。据书前金朝清真道人何志渊序称:于藏室中发现吕喦诗章二百余首,编为二卷,「以其浑然天成」,故名曰「浑成集」。其诗歌多抒写仙人逍遥世外,游戏人间之乐趣。宣扬人世无常,劝人看破名利,修道求仙。又多言修心炼性,谓「真性之来得自由」,「一念不起,万缘何生?虚无浩浩,月白风清」。又有《最玄吟》二十六首,专门咏述内丹功法。又有《剑仙诗》,抒写道人除恶安良之豪情。如云:「髭头血滴眼如环,吐气云生怒世间,叵耐不平千种事,须期一诀荡凶顽」。可见其豪爽之气。从全书内容看,大旨与金元全真道道士所撰诗文集相似。
猜你喜欢的书
淮海集
诗文别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宋秦观撰。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作者自编诗文集十卷,名为《淮海闲居文集》,其中收诗一百一十二首,已佚;后又自编《逆旅集》,亦已佚。现存四十卷本《淮海集》只有题为《淮海先生闲居集》之宋刻残本,不知何人所编。有人疑此为秦集最早之编成刻本。附有《后集》之《淮海集》有南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高邮军学原刻本、光宗绍熙三年(1192)永嘉谢雩重修本,包括《正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后世刻本多由此出,如明黄瓒曾刻于山东、明世宗嘉靖十八年(1539)张綖刻于鄂州、嘉靖二十四年(1545)胡民表刻于高邮。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1618),李之藻再刻于高邮。《四部丛刊》据张綖刻本缩印,《四库全书》亦据张綖本采录。然此本实为残本,勉凑四十卷之数,有些卷次仅二页。清宣宗道光十七年(1837),王敬之以李之藻本为底本加以重编,编为《淮海集》十七卷、《后集》二卷、《词》一卷。此本文字经过校订,辑出许多佚诗佚文。对《淮海集》中与他人重复互见之诗文。加以考证注明,前后集互相重出之诗加以删除。此编常见者有王氏原刊本与民国年间中华书局所编《四部备要》本。
乐郊私语
元代笔记。1卷。姚桐寿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马裕家藏本,将其编入子部小说家类。本书写于元顺帝至正年间。元末战乱频仍,姚桐寿避乱于海盐,当时海盐还未被战火波及,他得以闭户安居,从容著述,免遭兵燹之祸,所以本书名为《乐郊私语》,“虽若幸之,实则伤乱之词也”(《四库全书总目》)。全书记载遗闻佚事,多近似小说家之言,但其中有关地方史乘部分,足资考史者参证。又如所记海盐腔创制于元曲家贯云石,则一直受到治戏剧史者的注重。卷末原载有杨维桢为姚桐寿之兄姚椿寿所写的墓志,被《四库全书》编者讥为“颇为不伦”,并删除不载。本书除有《四库全书》本,尚有《续百川学海》、《盐邑志林》、《宝颜堂秘笈》、《说郛》、《学海类编》等本。
龙朱
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均作于1928年秋冬。1931年8月上海寻乐轩初版。收《龙朱》、《媚金·豹子·与那羊》等短篇小说5篇。主人公龙朱是湘西白耳族苗人中最出色的美男子,一个勇武、智慧的武士。一次,他和对山女人对歌,女子美妙的歌声使他怦然心动。龙朱正要循声寻找那女子时,但已杳无影踪。后探得对方原是花帕族黄牛寨寨主的姑娘,于是龙朱热情地向那姑娘求爱,终于赢得了幸福。作品刻划了在氏族社会风气中养成的自尊、自强、勇敢、真诚的龙朱这一艺术形象,借此与被毒化了的“都市文明”相对照,呼唤自由美好的人性来充实现实的人生。作品传奇色彩浓厚,并采用民间故事的写法,颇能引人入胜。
剪灯余话
传奇小说集。四卷二十篇,另附《还魂记》一篇。明李昌祺撰。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李昌祺,名祯。生于洪武九年(1376年),卒于景泰三年(1452年)。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一说元年)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曾参与修撰《永乐大典》,后升任礼部郎中。洪熙元年以其才望卓异,迁广西左布政使,又任河南左布政使。李昌祺秉性刚直,素抑豪强,以廉洁宽厚著称于世。《剪灯余话》几乎完全模仿《剪灯新话》。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作者以此表达他“善可法,恶可戒,表节义,砺风俗”之义。其中《长安夜行录》、《鸾鸾传》、《琼奴传》等篇,一方面揭露了封建权要、强暴势力以及封建礼教的罪恶,一方面赞扬了男女青年自由的爱情,但最后总给人物加上“节义”之名。《田洙遇薛涛联句记》、《江庙泥神记》是写人与鬼神相爱。其他如《青城舞剑录》,颂扬了隐居的侠士正直豪侠的气质;《泰山御史传》通过对阴间作官者的议论,抨击官场的黑暗;而《何思明游酆都录》写阴间地府事,以图对世人起到“惩恶扬善”之效。
明英宗实录
《明英宗实录》共三百六十一卷,其中附有《景帝实录》九十一卷,在《明实录》中,其卷数是较多的。实录中收有大量奏疏,本文将对其所收奏疏及其价值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奏疏是古代社会臣民与帝王沟通的纽带,是民情上达的一种渠道,不同种类的奏疏,其用途亦有不同。《英宗实录》中所收奏疏数量宏大,上书者身份迥异,上疏内容更是广泛。有治国安邦疏、经济改革疏、礼仪文化疏、军事防御疏、民生救济疏、举荐贤才疏、弹劾疏、规劝皇帝疏等等,几乎囊括国家治理的一切事务。奏疏的收录方式亦是多样化,有全文收录、提炼而书、选择而录、仅有提及等方式。因其为官修史书,其修纂者多为进士出身,水平较高,且史料来源广,资料可信度高,是研究明朝历史的基本史料。
禅法要解经
西土圣贤撰集,二卷,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行者初来欲受法时。师问五众戒净已。若淫欲多者。应教观不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