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经
作者:佚名
《黄庭经》分《黄庭内景玉经》《黄庭外景玉经》和《黄庭中景玉经》三种。《中景经》系晚出道书,通常不列于《黄庭经》之内。“黄庭”一词已见于汉代。古人认为,黄为中央之色,庭乃四方之中。五行土居中,色尚黄,在人五脏则脾为主。盖喻身体中央、中空之穴。旧本《黄庭外景经》首句“上有黄庭下关元”即指此。至于“内景”、“外景”,《荀子·解蔽》篇早有“浊明外景,清明内景”之说。唐梁丘子(白履忠)在《黄庭内景玉经》上卷注文中解释内景时称,“内者,心也。景者,象也”,“心居身内,存观一体之象色,故曰内景也”。“外景”一词,大概是上清派根据“浊明外景,清明内景”,取与“内景”相对之义。道书分“内”“外”,代表了传承之异。例如《灵宝升玄内教经》卷八(敦煌遗书S.3722)自称“无上灵宝升玄内教”,而称《灵宝五篇真文》为“外教”。《黄庭经》东晋后分为《内景》《外景》或《内经》《外经》,盖与此同意。
猜你喜欢的书
卡夫卡传
这是卡夫卡的密友。奥地利作家马克斯布罗德撰写的一部关于卡夫卡生平经历的长篇传记。 卡夫卡是一个文学上的迷,一个文学上的奇迹。他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鼻祖,也是世界公认的文学大师。半个世纪以前,他的作品引起了世界的震动,他的经历赢得了人们的敬仰。 本书以详尽的篇幅,生动细致地再现了卡夫卡平凡而伟大、孤独而又奋斗的医生,其中包括他的学习,工作,生活,创作,以及他的曲折的爱情,婚恋和年轻生命的匆匆终结。 与此同时,作者以大量的笔墨,详细阐述了卡夫卡的文学经历,文学成果,文学风格和文学思想,并对此进行了深刻具体的演绎,诠释和评判。由于作者的亲历者身份,使得这些介绍无疑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具权威的说明。
芸庵类稿
宋代诗文别集。6卷。李洪著。据陈贵谦序,作者原有著作20卷。因年久有大量散佚。《四库全书》据《永乐大典》所收集的作品,编为诗5卷、文1卷。其诗内容狭窄,大多为咏物写景之作。如《寒食怀西游去岁游从》:“去年寒食醉西湖,山色空濛暮有无。风急落花随步积,雨昏垂柳要人扶。”又如《雪》诗中有:“朔风动地似奔雷,瑞雪飞飞遍九垓”之句,构思新颖。《四库全书总目》称其“所作诗,虽骨干未坚,而神思清超,对露警秀”,可谓深中肯綮。
宋诗纪事
诗总集。清厉鹗(1692—1752)选辑。一百卷。鹗有《樊榭山房集》已著录。此集成于乾隆十一年(1746),历时二十余年。系继宋计成功《唐诗纪事》之后裒辑宋代诗歌规模最为宏大的一部著作。据厉鹗《序》称,因有感于“前明诸公剽拟唐人太甚,凡遇宋人集,概置不问,迄今流传者,仅数百家。即名公巨手,亦多散逸无存,江湖林薮之士,谁复发其幽光。”于是利用扬州小玲珑山馆马氏藏书,从宋人文集、诗话、笔记、以至山经、地志等各种珍秘典籍中辑撰成。每一作家后多附小传,所收作品亦标出处,并加评论,或引诗话、笔记等材料给以注释、说明,颇便使用。但所收诗作多无本事,与书名不符;或有事而无诗,又类说部。从全书体例看,可视为一部宋代诗集。
正一法文太上外箓仪
《正一法文太上外箓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原为天师道经典《正一法文》残卷之一,内载正一道士传授初级法箓之仪法。其中有《五种女人受要箓》,叙处女、出家女、嫁归女、寡归女、归居女等五种女人受箓之仪法。又有《下人四夷受要箓》,叙奴婢和夷狄羌戎等受箓之仪法。又叙进受「七十五将军箓」、「一百五十将军箓」等法箓后上章谢恩、奉持戒律、立功求进、忏谢罪衍等科仪章法。
涅槃经会疏
涅槃经会疏,三十六卷,隋灌顶撰,唐湛然再治,日本本纯分会,公遵序,内题南本大般涅槃经会疏。
赞阿弥陀佛偈
全一卷。北魏昙鸾撰。又作大经奉赞、无量寿经奉赞、赞阿弥陀偈。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系依无量寿经,而以偈颂方式赞叹阿弥陀佛之功德庄严。七言一句,共一九五行,三九○句。其中初二十八行赞叹十二光佛,后一六七行赞叹净土圣众与国土依报之庄严,并述一己归依阿弥陀佛之意。又偈之各节,均附‘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之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