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壬论命秘要

作者:佚名
六壬论命秘要

凡论人富贵贫贱寿夭,只看身命,更以干支用神,相生相合则命吉,如克害则命凶也。如身命旺相遇酃神良将生扶合助而不来刑克害者,必主其人有富贵福寿。若休囚无气,更遇凶神恶将克制,必主其人非夭即贫,无造化之人也。大忌身命空亡及入墓,盖空亡只主一身作事无成,多谋少遂,难立家计;

猜你喜欢的书

点与线

点与线

日本作家松本清张的推理小说。作品围绕福冈市香椎海岸发现的一对男女尸体展开故事情节。福冈警察署探长经过现场侦查、对死者遗物分析以及对死者家庭、同事的查询,并根据二位死者生前都是独身而又各有恋人的情况,得出男女双双“殉情自杀”的结论。老探员鸟饲重太郎则对男死者佐山身上发现的火车餐票上写着的“客人,一位”百思不得其解,对探长的结论持怀疑态度。现场的再次深入调查,更加深他的疑窦。东京警视厅警司三原纪一,承办此案后,亲赴香椎海岸,察看现场,听取鸟饲意见,赞同他对“殉情自杀”结论的怀疑。他根据掌握的蛛丝马迹,进行一系列分析推理和调查核实,终于从铁路和航空时刻表上打开缺口,戳穿凶手精心布置的假象,揭出与某部石田司长为首的贪污集团有密切联系的杀人凶手安田辰郎夫妇,查明官僚集团“丢卒保车”、杀人灭口的真相,推翻了“殉情自杀”的结论。小说揭露了日本社会官僚机构贪污腐化、官商勾结、投机犯法以及高级官员为掩盖罪行而牺牲下属等丑恶现象,耐人寻味、发人深省,有较大的社会意义。

更生斋文甲乙集

更生斋文甲乙集

文别集。清诗文集洪亮吉(1746-1809)撰。八卷。亮吉有《洪北江诗文集》已着录。此集系《洪北江诗文集》中之一部分,约十三万字。甲集四卷,乙集四卷。收文百余篇。皆系贬赴伊犁途中及其后所作,多为论学、论史及舆地之文。《昆仑山释》、《西海释》等舆地文字较精,亮吉据史书所载,尤以实地考察,论其山、海之地理位置、源流、特点,名称之由来及变化,多证前人所未及。《释玺》《释珠》诸音韵训诂之作,推求文字本训,可证许氏《说文》之不足。《天山赞》、《冰山赞》诸篇,描绘出祖国西北地区奇异风光。《春秋十论》等论史之着,尤有独到之处。乙集所载为骈文。文笔通畅,有奇气。通行有《四部丛刊》本,(题为《洪北江全集》)系据乾嘉间刻六十六卷本影印。民国年商务印书馆发行《洪北江诗文集》本。

伤寒医鉴

伤寒医鉴

又名《刘河间伤寒医鉴》,伤寒著作。一卷。金·马宗素撰。马宗素平阳 (今山西临汾) 人。从师于刘完素。著有《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伤寒钤法》、《马冠群》、《医悟》等书。此书为马氏根据《素问·热论》的思想和刘完素之说,以驳斥朱肱《南阳活人书》。书中每条之论,先引朱氏之原文,后引刘完素之语,以辨是非。书中首载伤寒医鉴,又论述脉证、六经传授、汗下、阳厥极深、燥湿发黄、不得眠、呕吐、湿热下痢、霍乱、好用寒凉、小儿疮诊等,共有十二论。为明晰是非,驳斥朱氏,又引 《素问》之文加以论证。所论伤寒之证多从热论,喜用寒凉之药。此书对后世温病学说发展多有影响。有《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通行本。

参同契阐幽

参同契阐幽

《参同契阐幽》是清时期北宗龙门朱元育所作,内里对《参同契》进行内丹学的解释,不同于许多丹经中用语晦涩,条理分明,语句直白,力图将内丹术讲解清晰,并开篇就阐述了阴阳之在内丹中的奥妙,直指其为核心首要关节,分析阴阳理论在内丹学中的呈现和应用。

诗经

诗经

儒家经典之一。本称《诗》。编成于春秋时。共三百零五篇。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分“风”、“雅”、“颂”三大类: “风”包括十五国风,一百六十篇,多为民间诗歌; “雅”分“大雅”、“小雅”,一百零五篇,多为贵族所作宴欢、赞颂之诗及周代史诗等; “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共四十篇,主要是天子、诸侯的祭祀用诗及其他礼仪用诗。相传为周王室采编,经孔子删定而成。诗篇的形式以四言为主、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很大。汉代传《诗》者有鲁、齐、韩、毛四家。鲁、齐、韩三家为今文诗学,西汉时立有博士,魏晋后逐渐衰亡。《毛诗》为古文诗学,盛行于东汉以后。《十三经注疏》所收为西汉毛亨《毛诗诂训传》、东汉郑玄《毛诗笺》、唐孔颖达等《毛诗正义》。

续一切经音义

续一切经音义

凡十卷。辽·燕京崇仁寺希麟集。又称希麟音义。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本书系继唐代慧琳之一切经音义,将开元入藏以后,新译经典一一○部中之难字梵语等,附加音义略解,并正其讹字,为慧琳音义之补充。依作者之自序可知,本书乃自开元录以后,将相继传译之经论及拾遗律传等之常用语,附加音义,总为二六六卷。然现藏本中,仅收一一○部二五八卷之音义,缺八卷。其中九十九部二○二卷为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所揭者,即阿质达霰、法月、金刚智、不空、般剌若、勿提提犀鱼,及尸罗达磨等所译之经,并含续开元释教录三卷;其他十一部五十六卷,即不空所译之观自在多罗菩萨经、金刚顶他化自在天理趣会普贤修行仪规、义净所译之有部毗奈耶药事等七部、失译之最胜无比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陀罗尼经,及唐代彦悰撰之护法沙门法琳别传。其中,有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等十五部十五卷,无必须音释之字,故不另加音义。又仁王般若波罗蜜念诵仪轨、大圣文殊师利菩萨赞法身礼之二部二卷,唯序附加音释。本书所引书目颇多,举凡内外学儒释群籍,不下百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