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枕藏外科諸方

內托千金散uu9中华典藏网

人參 肉桂 甘草節(各五分) 連翹(一錢二分) 當歸 赤芍 白芷 川芎 羌活 黃連 皂刺(炒黃) 穿山甲(炒黃各九分) 酒二三盅煎服。uu9中华典藏网

千金化毒湯uu9中华典藏网

歸尾(一錢五分) 赤芍(一錢) 白芷(一錢) 大黃(三錢) 木鱉(去殼) 穿山甲(炒) 乳香 沒藥 瓜蔞 天花粉(各一錢) 酒水各半同煎服。uu9中华典藏网

干金托裡散uu9中华典藏网

連翹 鼠黏子(各一兩二錢) 黃耆(二兩五錢) 厚朴 川芎 白芷 官桂(各三錢) 赤芍(二兩) 防風 乳香 沒藥 當歸 人參(各三錢) 每劑五錢酒,水煎服。uu9中华典藏网

乳香定痛散(即內托清肝散)uu9中华典藏网

人參 黃耆 當歸 川芎 白芷 甘草 乳香 烏藥 防風 桔梗 枳殼 厚朴 生薑 大棗 各等分煎服。uu9中华典藏网

柴胡獨活湯uu9中华典藏网

柴胡(八分) 獨活(一錢) 秦艽(一錢) 赤芍(一錢五分) 青皮(八分) 當歸(一錢) 貝母(一錢二分) 銀花(一錢五分) 天花粉(一錢) 水煎服。uu9中华典藏网

真人活命飲uu9中华典藏网

貝母(一錢) 防風(六分) 歸尾(一錢) 陳皮(一錢五分) 天花粉(三錢) 銀花(三錢) 皂角(八分) 甘草節(六分) 乳香(一錢) 沒藥 白芷 赤芍(各六分) 穿山甲(炒,一錢) 好酒一碗煎服,能飲酒者服後可再飲適量,以助藥力。uu9中华典藏网

內消散uu9中华典藏网

歸尾(一錢五分) 赤芍(一錢) 白芷(一錢) 大黃(三錢) 乳香(一錢) 沒藥(一錢) 甘草(五分) 殭蠶(一錢) 瓜蔞(一錢) 銀花(二錢) 天花粉 皂角刺 木鱉(去殼) 穿山甲(壁土炒各一錢) 酒水各半煎服。、uu9中华典藏网

化消腫托裡散(即消毒內托飲)uu9中华典藏网

當歸 黃耆 天花粉 川芎 桔梗(炒,各二錢) 陳皮(一錢) 紅花(一錢) 白芷 厚朴(薑汁炒) 防風(各一錢) 穿山甲(炒,一錢) 水酒共三碗,煎七分,不飲酒者水煎服。uu9中华典藏网

解毒生肌定痛飲uu9中华典藏网

乳香 沒藥 輕粉 幾茶 青黛(各五錢) 血竭(一兩) 龍骨(一錢) 胎骨(二錢) 冰片(五分) 黃連(一錢) 麝香(三分)uu9中华典藏网

追疔奪命湯uu9中华典藏网

歸尾 乳香 皂角刺(各一錢) 沒藥(一錢二分) 防風(一錢五分) 貝母 赤芍 陳皮 白芷(各一錢五分) 甘草(一錢) 穿山甲(炒,一錢) 銀花(一錢三分) 天花粉(一錢五分) 上十三味為片,用無灰陳酒二碗,煎七分。紙餬口,勿令走氣;煎藥須避雞犬。病在上,食後服;病在下,食前服。uu9中华典藏网

此方出華佗青囊書中,今刊袖珍方內。人皆忽之,是可惜也。uu9中华典藏网

加減鐵箍散uu9中华典藏网

大黃 白芷 薑黃 天花粉 連翹 急性子 元參 黃柏 黃芩 白芨 白蘞 赤芍 秋華(經秋芙蓉葉) 上十三味等分為末。uu9中华典藏网

二十四味流氣飲uu9中华典藏网

(加薑棗為二十六味救苦化堅湯)uu9中华典藏网

人參 木香 甘草 黃耆 厚朴 柴胡 紫蘇 桔梗 枳殼 官桂 檳榔 川芎 白芷 赤芍 藁本 歸尾 防風 芍藥 元胡 茯苓 五靈脂 陳皮 半夏 黃芩 上各等分用水數升,大沙鍋煎服。uu9中华典藏网

紅子膏(即神應膏)uu9中华典藏网

血餘 蓖麻子 巴豆(去殼,各二兩) 當歸(一兩五錢) 松香(五兩) 木鱉子(去殼,四十粒) 穿山甲(六七十片) 川芎 連翹 槐子 大黃 苦參 沉香(各三錢) 杏仁 川楝 花椒(各五分) 乳香 沒藥 丁香 木香(各三錢) 麝香(一分) 俟滴水或珠方可下之。麻油三斤,頭髮一兩,化去渣,柳枝攪勻,入黃丹十八兩,成膏。uu9中华典藏网

艽活歸芍湯uu9中华典藏网

秦艽 獨活 赤芍 當歸 貝母 黃芩 連翹 銀花 白芷 羌活 各等分,水煎服。uu9中华典藏网

千金內托止痛散uu9中华典藏网

人參 黃耆 防風 川芎 桔梗 厚朴 薄荷 官桂 當歸(酒浸) 銀花 甘草 以上十二味等分,大劑煎服。如不進飲食加香附、砂仁,痛甚加乳香、沒藥,毒水不幹加知母、貝母,咳嗽加陳皮、半夏、杏仁,不便加大黃、枳殼,小便不利加麥冬、車前、木通、燈芯。uu9中华典藏网

青皮柴胡桔梗飲uu9中华典藏网

青皮 柴胡 桔梗 歸尾 白芷 貝母 黃芩 連翹 枳殼 秦艽 獨活uu9中华典藏网

加減內托流氣飲uu9中华典藏网

人參 黃耆 柴胡 桔梗 白芷 陳皮 半夏 貝母 乳香 連翹 等分水煎,飯後服。uu9中华典藏网

復元通氣散uu9中华典藏网

木香 茴香 青皮 穿山甲炙 陳皮 白芷 貝母 香附 甘草 上各等分煎服。uu9中华典藏网

附一方易滿蘆uu9中华典藏网

青皮 陳皮 生地 熟地 白芷 甘草(各一兩) 穿山甲(五錢) 連翹(一兩) 瓜蔞(五錢) 銀花(一兩) 陳酒煎服。uu9中华典藏网

海藻散(又名三因破結散)uu9中华典藏网

海藻(酒炒) 龍膽草(酒炒) 海蛤粉 通草 枯礬(各三錢) 昆布(酒洗三錢) 松蘿茶(三錢) 麥面(四錢) 貝母(去心,三錢) 半夏(三錢) 上藥研為細末,每服二錢,陳酒送下。忌鯽魚、豬肉,五辛生果諸毒物。uu9中华典藏网

流氣飲uu9中华典藏网

紫蘇 桔梗 枳殼 甘草 防風 柴胡 川芎 羌活 白芷 芍藥 犀角 連翹 獨活 當歸 各等分水煎服。uu9中华典藏网

隔紙膏uu9中华典藏网

白芷 川芎 黃丹(炒) 龍骨(煅灰) 螵蛸(用油熬就老松香) 輕粉(少許) 上藥共和油成膏。uu9中华典藏网

又方uu9中华典藏网

黃耆末(五錢) 輕粉 乳香 沒藥(各一錢) 血竭(五分) 銅綠(一分) 上為末,真香油調成膏,攤油紙上,再用單油紙一層,以針刺孔數十,搏膏藥上貼之。一日一換其膏。uu9中华典藏网

再方uu9中华典藏网

石膏(煅) 桔礬 等分為末,用桐油調成膏,用作隔紙膏。uu9中华典藏网

化毒活血湯(即萬金奪命湯)uu9中华典藏网

歸尾 穿山甲 皂角刺 陳皮(各一錢五分) 赤芍 甘草 防風 白芷 天花粉 銀花 貝母 乳香 沒藥(各五分)uu9中华典藏网

另一味,毒在上部用桔梗,毒在下部用牛膝,已潰者用參耆。uu9中华典藏网

飛龍奪命丹uu9中华典藏网

穿山甲 皂角刺 陳皮 金銀花(各三錢) 乳香 沒藥 赤芍 歸尾 貝母 甘草節(各一錢) 天花粉(八分) 白芷(五分) 上藥水煎服。uu9中华典藏网

化毒祛風散uu9中华典藏网

(即定痛流氣飲,加香附、桔梗、紫蘇)uu9中华典藏网

人參 黃耆 當歸 川芎 茯苓 枳殼 乳香 防風 白芷 芍藥 香附 紫蘇 桔梗uu9中华典藏网

九仙奪命丹(又名九仙散)uu9中华典藏网

南星(薑製五錢) 半夏(薑製五錢) 枯礬(五錢) 厚朴(薑製五錢) 根光(炒,五錢) 木香(四錢) 人參(三錢) 豆豉(一兩) 甘草(三錢) 阿魏(五錢) 糟糠子(五錢) 上研末、糊為餅,瓦上焙乾,每服一餅,細嚼,薑湯送服。uu9中华典藏网

七味硇砂散uu9中华典藏网

辰砂(二分) 銀珠(二分) 甘石(一分) 瑪瑙(一分) 麝香(一分五釐) 冰片(一分五釐) 硇砂(二分) 煉硇砂法:硇砂一兩,掘地坑一尺五寸,安鏡坑底,留空,上以碗蓋之。泥周圍築實,三七日鏡下空中結黑塊,以刀割下;豆腐內蒸化,將湯煎乾,則結成六錢。uu9中华典藏网

上宣湯uu9中华典藏网

人參 黃耆 白朮 當歸 防風 白芷 甘草 川芎 官桂 芍藥 茯苓 生地 連翹 等分煎服。如身熱去官桂加黃芩、柴胡。uu9中华典藏网

破血散(即南星膏)uu9中华典藏网

大南星杵黏手,滴好醋為膏。依瘤大小貼之,覺癢,切忌手去抓搔。若紙上藥干,又換之,頻頻貼效。uu9中华典藏网

苦參丸uu9中华典藏网

苦參(四兩) 荊芥(一兩) 防風 白芷 川烏 赤芍 何首烏 獨活 梔子 牙皂 蔓荊子 茯苓 山藥 蒺藜 川芎(各四兩) 白附子(四兩) 上面糊為丸,梧子大,空心服,臨臥時酒送五十丸。uu9中华典藏网

清心流氣飲uu9中华典藏网

茯苓 豬苓 木通 澤瀉 青皮 防風 柴胡 羌活 香附 川芎 紫蘇 赤芍 麥冬 甘草 水煎服。uu9中华典藏网

七寶湯uu9中华典藏网

鵝管石 明礬 甘草 白芷 黃柏 歸尾 銀花 上各等分水煎服。uu9中华典藏网

乳香化喜湯(即內消沃雪湯)uu9中华典藏网

當歸 青皮 黃耆 甘草節 麝干 連翹 穿山甲 貝母 陳皮 乳香 沒藥 皂角刺 天花粉 金銀花 木香 上各等分水酒煎服。痛甚加大黃二錢。又方用白芷、白芍各八分。uu9中华典藏网

又化毒丸uu9中华典藏网

硇砂 辰砂 雄心(各二分) 冰片 麝香(各五分) 輕粉(三分) 蟬退(二十一個) 上藥研極細,加蟾酥,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丸,放舌上噙自化。uu9中华典藏网

如聖餅uu9中华典藏网

雄黃(三錢) 人信(五分) 乳香(五分) 酒米糊和餅,如錢大,貼之;如瘡破只貼瘡邊。uu9中华典藏网

二青草末飛丹散uu9中华典藏网

青黛 銅青 甘草末 飛丹 上各等分為末。uu9中华典藏网

敗毒流氣飲(即內托追毒散)uu9中华典藏网

當歸 川芎 前胡 羌活 獨活 白芷 柴胡 秦艽 連翹 桔梗 紫蘇 防風 芍藥 甘草 上各等分,薑棗引,水煎服。uu9中华典藏网

蟾酥丸uu9中华典藏网

蟾酥(大豆許) 白丁香(五十粒) 寒水石(少許) 巴豆霜(五粒) 寒食饅(少許) 蜜丸,綠豆大,每服五六粒。uu9中华典藏网

狗寶丸uu9中华典藏网

蟾酥(二錢) 麝香(一錢) 狗寶(健康狗內取為妙) 用酒為丸,如粟米大,每服蔥白三寸,酒送下。uu9中华典藏网

白玉膏uu9中华典藏网

甘石(煉末四錢) 龍骨(煉末六錢) 明礬 乳香 沒藥(各一錢( 白蠟 滑石 石膏(末,各四錢) 豬油(二兩) 白膠香(四錢) 將油膠煉化,入眾藥末為膏。uu9中华典藏网

紅玉膏uu9中华典藏网

龍骨 赤石脂 兒茶 血竭 沒藥 乳香(各一錢) 輕粉(五分) 冰片(二分) 上藥,先將麻油二兩,當歸五錢,煎枯去渣,再入骨、石、茶、竭四味,又煎一二沸入乳香、沒藥,煎片刻後入黃丹五錢,溶化冷定,入輕粉、冰片攤貼。uu9中华典藏网

三番內托散uu9中华典藏网

乳香 木香 丁香 人參 黃耆 紫蘇 厚朴 桔梗 枳殼 防風 烏藥 當歸 芍藥 白芷 川芎 官桂 川烏 甘草 上等分,水煎服。uu9中华典藏网

敗毒流氣飲uu9中华典藏网

人參 芍藥 前胡 柴胡 桔梗 防風 川芎 白芷 羌活 獨活 枳殼 各等分,水煎服。uu9中华典藏网

內托流氣飲uu9中华典藏网

人參 黃耆 甘草 厚朴 蘇葉 桔梗 防風 官桂 枳殼 烏藥(各七分) 木香 檳榔 當歸 白芍 白芷(各五分)uu9中华典藏网

水煎,食遠服。uu9中华典藏网

連翹散uu9中华典藏网

黃耆(一錢) 人參(三錢) 甘草(五分) 漏蘆(一錢) 升麻(一錢) 乾葛(五分) 連翹(一錢) 丹皮(一錢) 當歸(二分) 生地 熟地 白芍(各三錢) 肉桂(三分) 柴胡(八分) 大力子(八分) 防風(五分) 獨活(五分) 羌活(一錢) 昆布(三分) 三稜(二分) 莪朮(二分) 益智(一分) 麥芽(一錢) 神麯(三分) 黃連(二分) 厚朴(五分) 黃柏(三分)uu9中华典藏网

如馬刀毒,去獨活、漏蘆、升麻、乾葛,加瞿麥。uu9中华典藏网

桃花散uu9中华典藏网

寒水石(煅,一兩) 白芨 白蘞 白石脂 赤石脂(各五錢) 地骨皮(五錢)uu9中华典藏网

追風流氣飲(即追毒流氣飲)uu9中华典藏网

紫蘇 桔梗 前胡 羌活 防風 甘草 升麻 白芷 益母草 各等分,水煎服。uu9中华典藏网

清肝流氣飲uu9中华典藏网

降心火,生腎水。uu9中华典藏网

桔梗 枳殼 甘草 防風 前胡 連翹 羌活 獨活 赤芍 川芎 石羔 荊芥 薄荷 白芷 上各等分,水煎服。uu9中华典藏网

加味流氣飲uu9中华典藏网

蘇葉 桔梗 枳殼 烏藥 甘草 防風 官桂 白芷 芍藥 厚朴 川芎 木瓜 香附 川楝 上各等分,加薑棗引煎服。uu9中华典藏网

檳榔丸uu9中华典藏网

枳殼 厚朴 檳榔 紫蘇 甘草 防風 芍藥 陳皮 香附 大腹皮 上各等分,加薑棗水煎服。uu9中华典藏网

護心托裡散uu9中华典藏网

乳香 木香 人參 黃耆 當歸 川芎 白芷 甘草 烏藥 官桂 防風 桔梗 枳殼 上各等分,水煎服。uu9中华典藏网

追毒流氣飲(即內托追毒加減)uu9中华典藏网

紫蘇 桔梗 枳殼 甘草 防風 羌活 柴胡 白芷 芍藥 犀角 連翹 獨活 當歸 川芎 上各等分,水煎服。uu9中华典藏网

定痛三香散uu9中华典藏网

乳香 木香 香附 人參 當歸 川芎 烏藥 防風 甘草 官桂 黃耆 桔梗 枳殼 厚朴 白芷 玄胡 芍藥 上各等分,水煎服。uu9中华典藏网

土苓散uu9中华典藏网

土茯苓(二兩) 五靈脂(一錢) 大黃(五錢) 薑黃(三錢) 穿山甲(土炒,一錢) 木通(一錢) 木瓜(一錢) 米仁(一錢) 防風(一錢) 人參(三分) 歸尾 牛膝 生地(各一錢) 皂角(一錢) 赤芍(七分) 上水煎服取汗為效。uu9中华典藏网

清肺飲uu9中华典藏网

連翹 川芎 白芷 黃連 黃芩 荊芥 桑皮 苦參 山梔 貝母 甘草 上各等分,水煎服。uu9中华典藏网

地榆槐花湯uu9中华典藏网

升麻 陳皮 甘草 連翹 生地 秦艽 蒲黃 荊芥 當歸 天花粉 槐花 地榆 上等分,水煎服。uu9中华典藏网

白花蛇丸uu9中华典藏网

白花蛇(去頭尾,酒浸三日去骨) 白附子 牛膝 當歸(酒浸,各一兩) 何首烏(三兩) 羌活 殭蠶 防風 獨活 蓽撥 蔓荊子(酒浸,各一兩) 石菖蒲(二兩) 赤芍 蒼耳子(各四兩) 甘草(炙,七錢) 川芎 雷丸 威靈仙(各二兩) 枳殼 烏藥 皂角(各一兩) 雄黃(五錢) 苦參(酒浸一兩) 上藥曬乾為末,蜜刃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酒送下。uu9中华典藏网

換骨散uu9中华典藏网

白花蛇 烏蛇 地龍(福建蚯蚓) 當歸 細辛 天麻 白芷 荊芥 威靈仙 蔓荊子 菊花 苦參 沙參 木賊 不灰木 蒺藜 甘草 天冬 赤芍 菖蒲 定風草 胡麻 木鱉 何首烏 蒼朮 川烏 上藥各等分為細末,每服五錢,空心酒送下。uu9中华典藏网

胡麻丸uu9中华典藏网

胡麻(十二兩) 苦參 荊芥(各八兩) 何首烏 防風 靈仙(各八兩) 甘草(六兩) 菊花 蔓荊子 石菖蒲 蒺藜(各八兩) 上藥研末,每日服三次酒送下。uu9中华典藏网

秦艽丸uu9中华典藏网

秦艽 川椒 人參 茯苓 蔓荊子 細辛 草河車 蜂房 麻黃 白附子 乾薑 木香 桔梗 桂心 獨活 當歸 羌活 黃芩 天雄 石楠 杜仲 白芥子 柴胡 豬膏骨 烏豆 甘草 川芎 防風 上各等分,酒浸,日飲三次。uu9中华典藏网

另用白附子,川芎,荊芥各等分,馬鬃灰五錢,和香油熬,擦頭面即生鬚髮。uu9中华典藏网

當歸連翹散uu9中华典藏网

當歸 花粉 連翹 大黃 芍藥 金銀花 黃花地丁 生地 劉寄奴 上各等分,姜三片為引,取瀉。uu9中华典藏网

乳香黃耆散uu9中华典藏网

乳香 沒藥 黃耆(各五分) 丁香(二錢) 蘆花(四錢) 沉香(三錢) 木香(五錢) 上藥為細末,每服三錢,溫開水一盅。或煎六分,空心服。若口渴喉干,大便乾小便赤,則去丁香加大黃、川楝各一錢。uu9中华典藏网

柴蘇流氣飲uu9中华典藏网

紫蘇 桔梗 枳殼 厚朴 甘草 芍藥 白芷 陳皮 檳榔 香附 大腹皮 上各等分,水煎服。uu9中华典藏网

透骨膏uu9中华典藏网

蟾酥(五分) 大茴香(一個) 鋼砂(三錢) 麝香(一分) 巴豆(十粒)uu9中华典藏网

上為細末,用小瓷瓶收藏,每用藥刺破瘡頭,點。不效,可加輕粉二錢,同入為末。uu9中华典藏网

又方uu9中华典藏网

蟾酥 硼砂 輕粉 巴豆(各一錢) 蝸牛(二錢) 麝香(一分) 先將巴豆研如泥,次入蝸牛、麝香,再研後入各藥。研極細末,以小瓷瓶收貯。每用少許,以乳汁化開,先用針輕輕撥破毒頭,挑藥粒納干瘡口,外用清涼膏貼之。此潰膿藥外科不可缺者。uu9中华典藏网

梅花散uu9中华典藏网

寒水石(一兩) 龍骨(二錢) 黃丹(三錢) 血竭(一錢) 上研為末,收藏備用。uu9中华典藏网

追黴水銀膏uu9中华典藏网

水銀(一兩) 皂礬(七錢) 白鹽(五錢) 硃砂 膽礬 火硝 鵝管石 滑石(以上五味各三錢) 上藥研極細,置廣鍋內,上以土碗蓋好,酒水各半細泥封口,不可露縫,上放瓦一片。鍋底用文武火煉三炷香,提出候鍋冷,或火炭化了不可提鍋,以刀輕輕刮下,鵝毛掃之。鍋中異有不盡者,又用水銀、皂礬 白鹽,同研再異,其下腳亦可同入再異。干則少加水幾點,不可太濕。其鍋底粗者,可擦疥癬,小者以火煅寒水石、石膏充之。uu9中华典藏网

蠻王酒(又名酒仙散)uu9中华典藏网

麻黃 木鱉 胡黃連 鼠黏子 枸杞 防風 蔓荊 蒺藜 瓜蔞 苦參 輕粉 上各等分,然若前藥用一兩五錢,只可入輕粉一錢。每服五分,服三次,鼻氣出即效。uu9中华典藏网

烏蛇丸uu9中华典藏网

烏蛇肉(酒浸,四兩) 露蜂房(炙,一兩) 苦參 檳榔 桃仁(各五錢) 白蒺藜(炒,五錢) 硃砂(二錢五分) 無名異 雷丸 雄黃(各五錢) 皂角(炒,五錢) 胡麻(四兩) 黃耆(一兩) 蛤蟆頭(一個)uu9中华典藏网

上為末,用皂角十片煎膏和丸,如梧子大,空心服,每次四十丸,酒送下。uu9中华典藏网

如聖散uu9中华典藏网

荊芥 蔓荊子 大力子 苦參 玄參 厚朴 枸杞 白芷 防風 木鱉 胡麻 威靈仙 桃柳枝水浸洗之。uu9中华典藏网

解毒丸uu9中华典藏网

大黃 黃芩 連翹 梔子(各五錢) 滑石(一兩) 上為末,水丸,薑湯送下。uu9中华典藏网

麝香蟾酥丸uu9中华典藏网

麝香(五分) 明信(二錢) 雄黃(一錢) 輕粉(五錢) 乳香(五錢) 巴豆(十五粒,去油) 白凌飯石(三錢) 上為末,用水和丸如綠豆大。服用量多少視人大小而定,每服薑湯下之。uu9中华典藏网

白凌飯石,如雞鵝蛋大,黑白青紅點相間,甚鬆脆,惟岳陽樓下有之,澗溪亦有。uu9中华典藏网

乳香拔毒散uu9中华典藏网

黃柏(二錢) 黃芩(二錢) 地骨皮(一兩) 乳香(一錢) 沒藥(一錢) 上為細末,井水調敷。uu9中华典藏网

追風流氣飲uu9中华典藏网

紫蘇 桔梗 枳殼 當歸 川芎 白芷 柴胡 防風 羌活 獨活 犀角 芍藥 連翹 甘草 上等分,水煎服。uu9中华典藏网

洗毒散uu9中华典藏网

麻黃 地骨皮 蛇床子 紫花地丁 煎湯溫沐。uu9中华典藏网

當歸黃耆散uu9中华典藏网

噹噹 黃耆 銀花 芍藥 大黃 陳皮 紫花地丁 甘草 上等分,姜三片,水煎服。uu9中华典藏网

乳香輕粉散uu9中华典藏网

乳香(一兩) 白礬(三錢) 輕粉(五錢) 沒藥(一兩) 麝香(五分) 上共為末,敷瘡口。uu9中华典藏网

消風散uu9中华典藏网

荊芥穗 炙草 人參 白殭蠶 白茯苓 防風 川芎 藿香 蟬退(各二兩) 陳皮 厚朴(薑製) 羌活(各五分) 上共為細末,每服三錢,清茶調下。uu9中华典藏网

此藥治一切風熱癬疥,瘙癢發熱,或頭皮腫痛,頭目昏眩,鼻流清水,噴嚏聲重,耳嗚諸疝。uu9中华典藏网

鴉陷麝香輕粉散uu9中华典藏网

枯礬(五分) 輕粉 紅丹(各一錢) 麝香(少許) 老鴉毛燒灰存性(五分) 上為末敷之。uu9中华典藏网

鐵粉散uu9中华典藏网

紅丹(一兩) 生鐵粉(二兩) 輕粉(五錢) 松香(五錢) 麝香(一分)uu9中华典藏网

上為細末,清油調貼。uu9中华典藏网

追毒烏金散uu9中华典藏网

巴豆(五錢) 寒食麵(一兩) 金墨(一錠) 面用水調糊狀,包於巴豆之外,文武火燒黑,研末干敷。uu9中华典藏网

追毒散uu9中华典藏网

巴豆(五錢) 雄黃(三錢) 綠豆粉(一兩) 共為細末調敷。uu9中华典藏网

針頭散uu9中华典藏网

人信(五分) 乳香(三錢) 沒藥(二錢) 上為細末敷瘡口uu9中华典藏网

麝香輕粉散uu9中华典藏网

輕粉(五錢) 乳香(一兩) 沒藥(一兩) 麝香(五分) 飛礬(五錢) 上為末敷之。uu9中华典藏网

黃耆丸uu9中华典藏网

黃耆(一兩) 附子(四錢) 茴香(七錢) 兔絲子(一兩五錢) 上細末,酒糊為丸。uu9中华典藏网

如聖膏uu9中华典藏网

巴豆(三錢) 當歸(五錢) 輕粉(二錢) 上細末,清油八兩,熬至滴水成珠;去渣,入黃丹三兩,文武火收之。uu9中华典藏网

此膏治一切風疳疥癬,痛癢惡瘡,終年不愈者。uu9中华典藏网

乳香蓽茇散uu9中华典藏网

乳香 天麻 防風 草烏 蓽茇 細辛 川芎 硼砂 薄荷 麝香 上水煎,口噙。uu9中华典藏网

升麻和氣飲uu9中华典藏网

當歸 陳皮(各一錢五分) 枳殼(麵炒) 芍藥(酒炒) 半夏(制) 桔梗(炒) 白芷 乾葛 白茯苓 炙草(各一錢) 乾薑(炒) 大黃(各五分) 升麻(三分) 蒼朮(米泔麥酒炒,一錢) 水煎服。uu9中华典藏网

又乳香黃耆散uu9中华典藏网

乳香 沒藥(各五分) 黃耆(去殼) 人參 甘草 川芎 歸身 芍藥 陳皮 麻黃(各一錢) 粟殼(去筋膜蜜炒,一錢) 上煎服。uu9中华典藏网

此方治一切癰疽發背,諸毒疔瘡,疼痛不可忍者。未成者速散,已成者速潰,腐敗膿毒,不假刀砭,其惡肉自然脫落。並治打撲損傷,筋骨疼痛。uu9中华典藏网

神應膏uu9中华典藏网

蛇退(三條) 發灰 乳香 沒藥 雄黃 血竭(各一兩) 當歸 防風 羌活 獨活 木鱉(各一兩) 上入油一斤,加豬脊髓,桃柳槐枝,熬油焦黑,濾起,再入鍋內加黃丹半斤,收好備用。uu9中华典藏网

又如聖散uu9中华典藏网

川芎 桔梗 薄荷 硼砂 甘草 上為末,敷瘡口。uu9中华典藏网

玉屑妙靈散uu9中华典藏网

滑石(研細為粉) 每服一錢,煎木通湯送下。uu9中华典藏网

香膽散uu9中华典藏网

木香(一錢) 黃丹 枯礬(各五錢) 輕粉(二錢) 上藥為細末,用豬膽汁拌勻,曬乾,再研細搽患處。uu9中华典藏网

黃耆湯(治瘡,退風濕熱)uu9中华典藏网

黃耆(銼) 黃芩(去黑心) 麥冬(去心,焙) 芍藥(各一兩) 甘草(炙銼,五錢) 生地(四兩) 半夏(五錢) 當歸(四兩) 大黃(銼炒) 石膏(碎) 川芎 人參(各一兩) 上銼如麻豆,每服五錢,用水一盞半竹葉七片,煎至一盞去渣,空心溫服。uu9中华典藏网

又乳香定痛散uu9中华典藏网

治諸瘡疼痛、潰爛諸藥不應,有效。uu9中华典藏网

乳香 沒藥(各二錢) 滑石 寒水石(煅,各四錢) 冰片(一分) 上為細末搽患處,痛即止。uu9中华典藏网

又內消散uu9中华典藏网

銀花 知母 貝母 天花粉 白芨 半夏 穿山甲 皂角刺 乳香(各一錢) 上水酒各一碗,煎八分,病在上飯後服,病在下飯前服。藥渣搗爛加芙蓉葉細末一兩,白蜜五匙,同調敷瘡上,一宿自消,重者再用一服,忌口立效。uu9中华典藏网

附羅氏保主錠uu9中华典藏网

治疔瘡發背瘰癧及一切惡瘡。uu9中华典藏网

金腳信 輕粉(各二錢) 雄黃 硇砂(各三錢) 麝香(一錢五分) 蟾酥(一錢) 巴豆(四十九粒,另研,文武火炮。) 上藥研細末,用黃蠟五錢熔開,將藥末和成錠子,冷水浸片時,取出錠子捏作餅子,如銅錢大。將瘡頭撥破,每用一餅,次用種應膏,後用托裡散,若瘡毒入腹危者,服破骨丹。uu9中华典藏网

世傳疔瘡心有一條紅線,所至之處針出血,然後敷藥。uu9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