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要灵祇神鬼品经

作者:佚名
道要灵祇神鬼品经

《道要灵祗神鬼品经》,道教类书,编撰人不详,一卷,现收录于明代《正统道藏》正一部。。全书分为〈总序灵祗〉、〈灵祗神品〉、〈魔正品〉、〈力士品〉、〈空神品〉、〈社神品〉、〈山神品〉、〈水神品〉、〈山鬼品〉、〈土鬼品〉、〈水鬼品〉、〈灵祗鬼品〉、〈善爽鬼品〉、〈苦魂鬼品〉、〈精魅鬼品〉、〈树木鬼品〉、〈饿鬼品〉、〈瘟鬼品〉、〈蛊鬼品〉等十九个部分,内容主要是叙述灵祇鬼神的名号、司职、阶品、所居地域以及奉灵制鬼的方法等。书中辑录了《太上洞玄灵宝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太平经》、《三皇经》、《明真科经》、《女青鬼律》、《老子天地鬼神目录》、《授仙道经》等十多种道书中有关灵祇鬼神的内容,其中征引《女青鬼律》最多。因该书所辑录的著作都是隋唐前的道书,故其大约成书于南北朝末期或隋唐之际。《旧唐书》〈经籍志〉曾着录《道要》类书三十卷,内容分为若干品,《道要灵祗神鬼品经》即是这部书的残本。另外,敦煌文献有此经抄写本八种,详见日本学者大渊忍尔编《敦煌道经目录编》。该书所引南北朝时期的一些道经,如《老子天地鬼神目录》、《授仙道经》等多已散佚,故其乃研究南北朝道经的重要文献。

猜你喜欢的书

应斋杂著

应斋杂著

宋代诗文别集。6卷。赵善括著。全集以奏议书启为主。《四库全书总目》说:“宋人奏议,多浮文妨要,动至万言,往往晦蚀其本意。善括所上诸札,率简洁切当,得论事之要,如论纷更之弊,纠赏罚之失,皆深中时弊。”其词与辛弃疾唱和甚多,风格豪迈,和辛词十分相似,如〔水调歌头〕《渡江》写到镇江后,面对长江抒发怀古之情,上片从极目所见转而写个人身世之悲,下片则抒发爱国激情:“问兴亡,成底事,几春秋。六朝人物,五胡妖雾不胜愁。休学楚囚垂泪,须把祖鞭先著,一鼓版图收。惟有金焦石,不逐水漂流。”诗如《金陵有感》中有“谢安王导亦可罪,至今遂使南北分”之句,不满苟且偷安的情绪,溢于言表。此外,部分写景诗写得神态飞动,情趣盎然,可见其作品内容的丰富性。

西洋朝贡典录

西洋朝贡典录

记述中国16世纪对外关系和海外交通的重要史籍。黄省曾著。书成于1520年间。版本有《借月山房汇钞》本和《粤雅堂丛书》本。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了以《借月山房汇钞》本为底本、谢方校注的《西洋朝贡典录》,为迄今佳本。本书分上、中、下3卷,约6万字。其述范围以郑和下西洋所历为限。每国1篇,凡23。各国的地理位置、风俗物产、服饰人物、故事传说等,多有详细记载。上卷包括占城、真腊、爪哇、三佛齐、满剌加、浡泥、苏禄、彭亨、琉球等9篇;中卷包括暹罗、阿鲁国、苏门答腊、南浡里、溜山、锡兰山、榜葛刺等7篇;下卷包括小葛兰、柯枝、古里、祖法儿、忽鲁谟斯、阿丹、天方等7篇。本书所载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有“以针位取海道”(又称针路,即中国古代航海家通常所指航向)的记载。如“占城国”条所云:“由福州而往,针位:取官塘之山。又五更取东沙之山,过东甲之屿。又十更见通草之屿,取外罗之山。又七更收羊屿”。各条有关航路的记载是研究中国明初远洋航海技术的十分重要的史料。作者在编撰本书时,曾“摭拾译人之言,若 《星经》、《瀛涯》、《针位》诸编”(自序),故本书还可与《星槎》、《瀛涯》互勘正误,并用来考订蠡测失传之 《针经》以及考订明代的一些海外地名。同时,本书对诸国的土特产品和航海贸易商品记载翔实资料,对研究明代对外贸易和南洋各地的经济情况,也有参考价值。本书仍有明显的不足。作者本人并未直接参与航海活动,对海外地理不太熟悉,一些地名和资料往往弄错。故 《四库全书总目》谓“其精华已采入正史,余亦无他异闻也”。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中国佛教分期史专著。汤用彤著。中华书局1938年初版、1955、1962、1981年3次再版。汤用彤,字锡予,中国湖北黄梅人。1917年清华学堂毕业,翌年赴美国留学,获哲学硕士。1922年回国,历任东南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大教授,并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评议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第1—3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通晓梵、巴利语等多种外国文字,熟悉中国哲学、印度哲学、西方哲学,毕生致力于中国佛教史、魏晋玄学、印度哲学的研究。主要著作有:《隋唐佛教史稿》、《印度哲学史略》、《往日杂稿》、《康复札记》等。本书系作者早年“讲义积年,汇成卷帙”之作,分上、下两册,共20章。第1—5章考证了汉代佛教初传的时间,经典的翻译,佛法之留布和佛教与道教关系等方面内容;第6—20章详细叙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情况。介绍考察了佛教与玄学、佛教僧人的生平、译经求法活动、传承关系、对佛学的贡献及在佛教史上的地位,以及佛典在汉地的传译、流布情况,佛教各学派的产生、发展,其学说特征,各派学术争论的史实,统治阶级对佛教的态度,佛道之间的论争,中国佛教撰述,民间流行的佛教信仰等情形。受到学术界的称赞和重视,博得中外学者的好评。

谈美人

谈美人

美人所居,如种花之槛插枝之瓶。沉香亭北,百宝栏中,自是天葩故居。儒生寒士,纵无金屋以贮,亦须为美人营一靓妆地。或高楼,或曲房,或别馆村庄。清楚一室,屏去一切俗物。中置精雅器具,及与闺房相宜书画。室外须有曲栏纡径,名花掩映。如无隙地,盆盎景玩,断不可少。盖美人是花真身,花是美人小影。解语索笑,情致两饶。不惟供目,兼以助妆。

伤寒发微论

伤寒发微论

宋·许叔微撰, 又名《张仲景注解伤寒发微论 》。全书分上、下两卷, 约7000字。本书有明刻本、丛书集成本、日本刻本、十万卷楼丛书本等。1956年商务印书馆据北京图书馆藏元刻本校刊,重印《许叔微伤寒论著三种》, 其中目录及“论温疟证” 残缺, 据别本抄补。本书简述了作者对《伤寒论》中脉象、用药、治疗以及病证等问题的研究心得。第一论论述伤寒72证候; 第二论至第二十二论多为零散的议论小品, 无系统性, 如表里虚实、发热恶寒以及风温、温疟等证的辨析, 论中每引仲景、华佗、扁鹊、孙思邈诸家之语, 言简意赅、探微索隐。汪琥说, 本书“首论伤寒七十二证候, 次论桂枝汤用赤白芍, 三论伤寒慎用圆子药, 六论伤寒以真气为主, 十论桂枝肉桂, 十五论动脉阴阳不同, 此皆发明仲景微奥之旨, 书名发微, 称其实矣”。

相好经

相好经

又名《佛说观佛三昧海经本行品第八》。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S.4678,首尾俱全。北闰55(《敦煌劫余录》谓系《观佛三昧海经》之异译本,误)、S.2686,此两号前者首存尾残,后者尾存首残,两号相缀,恰成完璧。另有北日85,S.22,P.2130、2300、3593等。此经乃割裂*《佛说观佛三昧海经》中《观相品》及《本行品》中关于佛各种相好的文字拼缀而成,以供信徒持诵观佛三昧。经中谓:“如来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佛生人间,示同人事,因人相故,说三十二相。胜诸无故,说八十种好。为诸菩萨,说八万四千妙相好,诸实相好。”北闰55等于每一相好下均有“三念佛”字样,可知此经是供信徒念诵、修功德所用。历代大藏经均未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