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大道三元品戒谢罪上法

作者:佚名
太上大道三元品戒谢罪上法

《太上大道三元品戒谢罪上法》,「古灵宝经」之一,约出于东晋南朝。《无上秘要》已引此经。据考本书原为《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经》中一篇,后单出为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玉诀类。经文宣称凡修学而未得道者,皆因本人身负宿对,罪根不释所致,当于三元之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修行谢罪之法。其法先请太上老君召出身中诸神,依次向无极天尊及诸方神灵上章陈词,首过谢罪,乞求原宥,据称修行此道可列名诸天,使众真欢喜,万神开宥宿对,披散罪根,「克得神仙」。

猜你喜欢的书

存研楼文集

存研楼文集

十六卷。《文集二编》二卷。《存研楼》二集二十五卷。清储大文(1665—1743)撰。大文字六雅,号画山。江苏省宜兴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改庶吉士,官编修。告归后,主持维扬安定书院,初以科举八股文出名,归田后乃潜心古学,尤精地理之学。是书内容:文集卷一辑《圣寿无疆颂》,《颁六十年时宪书贺表》等颂、表七篇,卷二至卷十辑《审势》、《荆州论》、《独石长城形制》等杂著一百十三篇,卷十一辑《山西通志序》、《双桥范氏宗谱序》等序二十八篇,卷十二辑《英巳庙碑》、《西塞山记》等碑记、记二十六篇,卷十三辑《沮授传》、《蒋平川传》等传十九篇,卷十四辑《书宣示帖后》、《收阆仙故宅》等书后、书二十篇,卷十五辑《子师陶公墓表》、《汤学士诔》等碑铭表志、祭告文、诔哀辞、辞二十篇,卷十六辑《与姜翰林》、《答万鹤��》等书札、杂文三十六篇。文集二编卷一辑《汇草辨疑序》、《寿本忠吕君序》等序二十八篇,卷二辑《杂记》、《刘启公像赞》、《勉学》等记传、杂文二十篇。《存研楼二集》内容:卷一为赋、诗,卷二为诗,卷三至卷九为序,卷十为记,卷十一为传,卷十二为书,卷十三为论、颂、赞、启,卷十四、卷十五为碑志,卷十六为墓表、行状、祭文,卷十七至卷二十三为各体散文,卷二十四至卷二十五为家传。是书以清乾隆九年至十九年 (1744—1754) 自刻本传世。

美学讲义

美学讲义

《美学讲义》是废名自编的教材,在前言里,废名说:今年暑假前,系里交给我一个任务,准备明年春季五年级开“美学”课,没有“部颁”的教材,也没有教学大纲,教材自编。我接受了这个任务。本书一共有8章,包括美食客观存在、美学、群众和美、民族形式和美、生活和美、作品的思想性和作品的美、内容和形式、美的创造和美感。希望作者通过每章的学习,能了解什么是美,并能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因为美和生活是分不开的,离开生活就无所谓美,只能是形式主义的东西。

元辰章醮立成历

元辰章醮立成历

元辰章醮立成历,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唐宋间。《新唐书‧艺文志》着录「元辰章三卷」,《通志‧艺文略》着录「元辰章用二卷」,疑即此书。今本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书内容为禳灾算命术。上卷载上章禳灾醮仪,内有坛图、元辰章坛四门符、章信及醮法等。下卷载推算吉凶和消灾之法,内列举六十甲子日历和神名,可以根据某人出生年、月、日、时(即生辰八字),以干支、五行相生相克原理,推算所遇凶灾及解消之法。例如某人本命为甲子神,按历推算所遇恶神为庚辰神,应请子神丙寅神消除,并请合神己丑神来保护,此外本篇又载消五音灾法、消五鬼绝命灾法、慰喻五藏法、课四时请等,皆为推算灾祸和消灾养生之法。

疏香阁词

疏香阁词

词集,叶小鸾撰,小鸾,明吴江(今江苏苏州)人。字 琼章,一字瑶期。叶绍袁、沈宜修三女,张立平聘妻。娴雅 贞静,甘于俭素。工于诗律,词笔哀怨无端,意境幽婉清隽,胜于朱淑真,被誉为李清照、徐湘萍之亚。婚前五日病卒。著有《返生香集》。《白雨斋词话》卷三称其“词笔哀艳,不减朱淑真”。疏香阁清龚鼎孳、叶小鸾室名。

宋诗钞(四库本)

宋诗钞(四库本)

一百六卷。清吴之振编。本书是作者不满明代前后七子“尊唐抑宋”,故搜集宋代诗人专集,选刻此书,以展宋诗全貌,显 “宋诗之长”。收诗人一百家 (其中十六家有目无书),收诗一万二千余首。所收宋人诗作,原已成集者按时代先后为序。原已成集但选诗不满五首者与原未成集者另为一编,附在全集之后。每集之首列有诗人小传。入选诸作,不加批点,不另品题。《宋诗钞》的编选,是向 “尊唐抑宋”潮流的一种挑战。吴之振在 “序”中说: “宋诗 ‘向无总集,亦无专选’,‘故今之黜宋者,皆未见宋诗者也’。”他们编选《宋诗钞》,正是为了让“天下黜宋者得见宋之为宋。”因此,《宋诗钞初集》的编选,对清初的“唐宋诗之争”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书成之后,流传甚广。但书中存有明显疏误,钞选诗中漏错互出,对卷帙繁多的别集,往往前详后略。然诗的艺术风格专主宋人,“出入于宛陵 (梅尧臣)、东坡 (苏轼)、山谷 (黄庭坚) 诸家。”(徐世昌《晚晴簃诗汇》)但同时注意避免许多宋诗佶屈聱牙、生硬艰涩的毛病。题材上多为写景、酬赠之作,山林诗最有名,也有一些反映现实的篇章,如 《常州歌》之一:“下车容易上车难,水到田头渐渐干。莫惮苦辛齐著力,十分收得总输官。”体裁上,以七言绝句见长。描写风俗的《课蚕词》十六首被称为绝唱。版本有1914年,李宣龚校补了其中的缺文,计五十八家七百二十八字,由商务印书馆排印出版; 有康熙十年(1671)吴氏鉴古堂刻本; 1914年上海涵芬楼影印本;1935年商务印书馆 《万有文库》 (第二集) 本; 《四库全书》本。

佛制比丘六物图

佛制比丘六物图

佛教律仪书。宋元丰三年(1080)元照撰。一卷。此书以文配图,述说比丘所用“六物”的形制和用途。比丘六物为:僧伽梨(大衣)、郁多罗僧衣(上衣)、安陀会(中衣)、钵多罗(应器)、尼师坛(坐褥)及漉水囊。此书国内失传,今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及《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