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洞玄灵宝观妙经

作者:佚名
太上洞玄灵宝观妙经

《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卷2著录曰: “《洞玄灵宝观妙经》二卷。”《续修四库全书目录提要》稿本据此推测该经出自唐五代间。今本二百余字,盖残卷。述心有五时,身有七候,劝人观妙,静心,无心。

猜你喜欢的书

花的日记

花的日记

《花的日记》以东京为主要背景,并选择以千叶县的北条海岸为避暑地、神奈川县的辻堂为英子的疗养场所,将英子的日记穿插交织其间。借由日记的形式,将青春期少女的烦恼、爱情及生活细腻地呈现在作品中。不过,由于内容太过繁杂冗长,主题到底是少女的同性友爱关系,还是家人间的亲爱关系,有重点不明确之感。

鼠璞

鼠璞

一卷。又名《戴氏鼠璞》。南宋戴埴(生卒年不详)撰。戴埴字仲培,桃源(今湖南桃源) 人。生平事迹不详。书中 “楮券源流” 一条,历陈庆元(1195—1200)、开禧 (1205—1207)、嘉定 (1208—1224)之弊,知其为南宋末年人。此书多为考证经史疑义及名物典故之异同,取周人、宋人同名异物之义,定名为《鼠璞》。全书分条记事,共九十八条。持论多为精审,如论彭祖房中、太公阴谋、苏轼非武王等,皆有见解。论性善恶一条,以荀子之学去其滓而水自清,有裨于后觉,认为荀子与孟子同功,立论颇为新颖。谓诗序丝衣篇引高子灵星之言,知有讲师附益之类,皆确实有据。书中也有可供商榷之处,如论麟趾为衰世之语,过泥序文; 论崖蜜字承惠洪之误,不知鬼谷子实无此文。虽有小疵,无伤大体。其他考证经史疑义、及正前人议论之失,一名一物,辨之必精。足资参证。今传版本有一卷本和二卷本,但条目无异。《百川学海》、《格致丛书》、《四库全书》为一卷本,《唐宋丛书》、《学津讨原》、《四明丛书》、宛委山堂《说郛》、《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分为二卷,《续知不足斋丛书》本作《戴氏鼠璞》二卷,商务印书馆《说郛》节本不分卷。

万里孤侠

万里孤侠

《万里孤侠》是还珠楼主所著的长篇武侠小说,该书共分五个回目。

史记

史记

原名《太史公书》。西汉伟大历史学家司马迁撰著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本纪”按帝王世序和年代记述政治上的重要事迹。“表”排比并列了历代帝王和侯国间的一些大事。“书”是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史论述。“世家”是记叙诸侯王国和辅汉功臣。“列传”是各阶层人物传记。《史记》以这五种不同的体例互相配合补充,构成一个严整体系,全面记述了上起传说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年来我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其历史观有巨大的进步意义和批判精神,《陈涉世家》肯定陈涉起义的正义性和历史作用,《酷吏列传》等揭露了统治者的暴行。《史记》所开创的体例,为后世各史所沿用;它的人物传记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地位。后人注释《史记》,有著名的三家注:南朝宋裴骃的《集解》、唐代司马贞的《索引》和张守节《正义》。另有清代梁玉绳的《史记志疑》、近人张森楷《史记新校注》及日本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皆为阅读《史记》之重要参考书。

书仪

书仪

十卷,宋司马光(1019-1086)撰。司马光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后人称司马温公,陕州夏县涑水乡(现属山西夏县)人,着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潜心研究儒家学说,创立涑水学派。平生着述颇丰,除《书仪》外,还有《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司马文正公传家集》(亦称《温国文正公文集》)、《通鉴考异》、《稽左录》、《家范》、《独乐园集》。宋以前以《书仪》为名研究《仪礼》者较多,司马光《书仪》之名,沿用旧称。《书仪》反对王安石“新学”,尽力尊崇郑玄注,不但对郑注之误少有驳正,并进行附会,不免显牵强。然全书诠释古礼非常详细,与朱熹《仪礼经传通解》及《家礼》相比,更为详确。朱熹评其“《祭礼》只是于温公《书仪》内少增损,”又说“二程与横渠(张载)多是古礼,温公则大概本《仪礼》而参以今之所可行者,要之温公较稳,其中与古不甚远,是七分好”,颇为准确。《四库全书总目》称之为“礼家之典型”亦不为过。司马光《书仪》与朱熹《仪礼经传通解》、陈详道《礼书》代表了宋礼学研究之最高水平。版本有宋绍熙三年(1192)刊本、明刊本、学津讨源本、广东刊本、日本芳春楼刊本、清雍正元年(1723)汪亮采影宋刊本、同治七年(1868)江苏局刊本、康熙十九年(1680)纳兰性德刻《通志堂经解》本、清乾隆五十年(1785)通志堂刊修补本。

放钵经

放钵经

一卷,失译,即普超三昧经奉钵品之别译也。二百天子欲退大心,佛化作一人持百味饭食使献佛,佛即置钵于地下入地中,至赖毗罗耶佛刹悬空中,使诸弟子索之,不得,最后,文殊师得索之,还献佛所,赖毗罗耶佛因为诸弟子说诸菩萨在娑婆世界行苦道,二百天子闻之,遂发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