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就正篇

作者:陆西星
金丹就正篇

书共3篇,其要旨在阐述成大丹必须阴阳双修的观点。认为金丹之道必资阴阳相合而成,「阴阳者,一男一女也,一离一坎也,一铅一汞也,此大丹之药物也。夫坎之真气谓之铅,离之真精谓之汞,先天之精积于我,先天之气取予彼。何以故?彼坎也,外阴而内阳,于象为水为月,其于人也为女。我离也,外阳而内阴,于象为火为日,其于人也为男。故夫男女阴阳之道,顺之则生人,逆之则成丹」。同时指出男子修丹,必须得先天其一之气方成,而真一之气必须向外求之,这进一步阐明阴阳双修才为内丹之正统。

猜你喜欢的书

北磵集

北磵集

诗文集。南宋释居简撰。10卷。一本20卷。居简字敬叟,原潼川王氏子,嘉熙中住净慈光孝寺。因久寓北,故以名集。其集原诗、文各为一编单行,文10卷,诗9集。文集原附嘉定十年(1217)张自明序。二集宋刊本曾存于日本,尚完帙,文集后题“崔尚书宅刊梓”。日本又存宋刊《北磵外集》,不分卷,载有关赞颂题跋等,末附僧大观撰行述。此外,日本有五山刊本,合文集、诗集、外集为20卷,系据崔尚书宅本翻刻。国内涵芬楼曾藏宋刊残本,阙九、十两卷。《四库全书》据旧抄本著录,仅文集10卷。居简诗文清新俊拔,张序称其文与唐圭峰禅诗相伯仲,诗则在参寥、觉范之上。又精于鉴别,集中书画碑版题跋多中肯之语,其中《湖隐方圆叟舍利塔铭》,注明方圆叟即世所谓“济颠”者,尤可资考证。

画筌析览

画筌析览

画学论著。清汤贻汾著。一卷。将笪重光《画筌》加以分类,首段为“原起”,下分论山、论水、论树石、论点缀、论时景、论钩皴染点、论用笔用墨、论设色、杂论、总论等十部分,推崇笪氏“言精理确,久为艺林所珍”。强调绘画“必具有夙慧,而后可以言”。“善悟者观庭中一树,便可想象千林。对盆里一拳,亦即度知五岳。钝根者虽阅历万里,无一笔之生机。”反映其重视审美灵性的美学观念。是书前有嘉庆十八年(1813年)仲振履“序”及嘉庆九年(1804年)、十八年(1813年)谢兰生“跋”,十九年(1814年)作者之弟贻浚“跋”。有《述古丛钞》本、《翠琅玕馆丛书》本,《画论丛刊》据前者收录。

断酒肉文

断酒肉文

梁武帝萧衍所撰禁止僧尼食酒肉之文,共4篇。早期佛教并无僧尼酒肉之限,传入中国后,僧尼仍可食“三净肉”,即可食不自杀、不为己杀和自死动物之肉。南朝梁武帝萧衍依《涅般经》、《四相品》等经文,认为“白衣食肉,不免地狱”,主张不著革履,断制酒肉,于天监十六年(517)撰成《断酒肉文》。文中言: “若出家人犹嗜饮酒,啖食鱼肉,是则为行同于外道,而复不及。”梁武帝于文中详述了食酒肉不及外道的9个方面,并进一步论证了出家人食酒肉不及居家人的道理。在第2篇《断酒肉文》中,梁武帝令各寺僧官: “宜自警戒,严净徒众,若其懈怠,不遵佛教,犹是梁国编户一民,弟子今日力能治制。” 梁武帝还将断禁酒肉扩大为: “凡诸辟祀,若有祈报者,皆不得荐生类。各尽诚心,止修蔬供。”据《广弘明集》卷26记载,各《断酒肉文》撰出之后,“僧尼合一千四百四十八人,并以五月二十二日五更一唱,到凤庄门。二十三日旦,光宅寺法云于华林殿前登东向高座为法师,瓦官寺慧明登西向高座为都讲……,舆驾亲御地铺席位于高座之北,僧尼二众,各以次列坐”,静听耆阇寺道澄“唱此断肉之文”。梁武帝除亲自与诸律师唱断肉律外,并日只一食,食止菜蔬。自梁以后,汉地僧尼多以素食为规戒。

秘钞问答

秘钞问答

秘钞问答,22卷,日本赖瑜撰,《大正藏》第79卷No.2536

吉祥经

吉祥经

凡十二颂。为国人黄底拉利利(巴利名音译)译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发表在九月二十二日之佛教日报。本经系属于巴利藏小部经(Khuddaka Nika^ya I)之小诵经(Khuddaka Pa^t!ha)。内容叙述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中,应一天人之请,而为其解说持戒修善可得大吉祥之理。  现代学者法周于其所著之‘吉祥经的透视’一文中举出,大正藏第四册所收之法句经第三十九品吉祥品系译自小部经,同时如上记所说,本经系属于小部经中之小诵经,故推论吉祥品系取自小诵经中之吉祥经。此外,文中并附上本经之巴利原文,将译文与原文做一对照比较,而指出二者差异之处。

无量寿经义记

无量寿经义记

无量寿经义记,卷下,首缺,洪琇题记,编号二七五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