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金丹大道玄奥口诀
作者:霍济之
先天金丹大道玄奥口诀,北宋末上谷总管霍伯玉撰述,其子霍济之刊行,书成于南宋宝祐丁巳年(1257)。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卷首及卷末有序跋,谓霍伯玉从其岳父处得金丹图,后又遇武当山赤脚陈真人授以丹诀,遂合之而撰此书。其子霍济之继承父志,编次刊行。书中有《归根图》、《金丹药物直指图》,据称此图经林灵素鉴定,即陈抟之心书。又有《口诀直指》、《金丹大道指述颂》十二首。图书及口诀颂诗皆叙内丹之道,重点论述药物、火候。其说以人身先天铅汞为仙药之本,使二物交媾合和而归于中,并采天地戊己之气以补自身之不足,然后「便可下手进功,此之谓火候」。火候即人身中五行与天地相会还元之生气,聚散于中道。其丹法应属南宗。
章节列表
升序↑霍济之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
19世纪中期,在中国有一位年轻、富裕而且非常西方化的纨绔子弟金福,他冷漠无情,厌倦生活,听不进他最忠实的朋友加老师王先生的真诚相劝。在金福准备结婚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股票下跌,已经破产了。于是他给自己买了份高额人寿保险后准备自杀。但他没有勇气,只好把自己托付给王先生,并与他签定了一份自杀协议书。出于礼节,王先生同意在人寿保险协议终止前杀掉他。 此后,金福经历了一连串曲折的经历,每次都希望自己能死掉,结果却屡屡失望。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后来他发现自己并没有破产,同时也收到王先生的来信,说自杀协议书已经被转交给一名杀手老孙。金福立刻出发去寻找王先生与老孙,希望能在杀手动手前,取消这个协议。经历了千难万险之后,金福深刻明白了生命与幸福的真谛,可就在这时,老孙手下抓住了他。金福被蒙住了眼睛带到老孙面前,等待命运的安排 凡尔纳一生没到过中国,但他对中国了解甚多。与同时代其他欧洲作家不一样,凡尔纳在本书中积极地塑造了一个中国主人公的中国式生活,他把各种文化、历史、社会、语言等信息和评论融合在一起,创作了一部集旅游、冒险为一体的幽默小说。
空白的忧虑
Q报馆广告部主任植木欣作,每天一清早睁开眼睛,总是先在床上把报纸看一遍。这里面包括二份中央级的报纸和二份当地的地方报纸。他长久以来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读报总是自下而上,从下面的几栏开始看起的。今天早晨也是如此,他伸出一只手把放在枕边的报纸拿了起来。顺序也有一定的规矩:先看地方报,后看中央报。这是因为中央报纸根本不是竞争对象,看起来也不过是浏览一下而已。
伤寒论辨证广注
伤寒类著作。清汪琥撰。十四卷。琥字苓友,号青谷子,吴县(今属江苏)人。撰有《痘疹广金镜录》、《养生君主编》等。汪氏根据《素问》“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理论。认为“伤寒之病名虽为寒,其所见之证皆热”。故广集诸家学说,对《伤寒论》六经证治原文中属于热病的条文逐条注释,于康熙十九年(1680)撰成是书。卷一至卷二辨伤寒非寒病论及纂注伤寒论例。卷三至卷十为辨六经病脉证并治法。卷十一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法。卷十二辨误汗吐下火灸逆病脉证并治法。卷十三辨温病脉证并治法。卷十四辨风池、风府等穴针刺法。后又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复撰《中寒论辨证广注》三卷,体例悉遵前书,逐条辨注《伤寒论》中属真寒证治原文,并对真寒证的治疗有所论述。汪氏之论虽有偏颇之处,但自成一家之说。有清康熙十九年(1680)平阳季子东壁刻本(扉页作《平阳季子辨注仲景全书》,又作《仲景伤寒论》。附:《张仲景中寒论辨证广注》三卷)。
野古集
三卷。明龚诩撰。龚诩,字大章,江苏昆山人。父龚察,洪武中官给事中,以言事遣戍五开卫,龚诩遂隶军籍。后调守金川门。成祖时,龚诩改变姓名遁归,卖药授徒以自给。正统四年(1439),巡抚周忱荐为松江学官,不就。又荐为太仓学官,亦不就。尝语都御史吴讷曰:诩仕无害于义,但恐负当日城门一恸耳。成化五年(1469)始卒,年八十八。《明史》附载牛景先传。是集乃崇祯八年(1635)其八世从孙挺所刻。据集前李继贞序,称“删其十之二三。”盖龚诩诗格调在《长庆集》、《击壤集》间,其伤于鄙俚浅率者,继贞稍汰之。要其性情深挚,直抒胸臆。律以选声配色,雕章琢句,但仍不能与文人明士比肩。律以纲常名教之旨,则不合于风人者鲜。末附上周忱书及王执礼、张大复等所作家传、墓志、谥议、像赞等篇。又有年谱,称乃龚诩族姪绂所编。然此谱于康熙四年(1665)挺得本于其族弟维则,故崇祯八年(1635)原刻总目不与墓铭、家传等并列。由此观之,其真为绂作与否,犹在两可之间。盖以疑传疑,姑并存之而已。今观其集,并非如李继贞所言。其诗多直抒胸臆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如《田家苦楚吟》、《风犬行》、《丙子民情》等诗均对乡民饥苦、官吏虐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程度的反映,较为难能可贵。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另有明刻本存世。
前汉纪
中国汉代断代史。全书共30卷。为东汉荀悦撰写。系编年体别史,《汉书》的改编本。原名《汉纪》,献帝以《汉书》文繁难懂,乃令荀悦依《左氏传》体改编。作者于建安三年(198年)依照《汉书》,撮要举凡,存其大体,于建安五年编成该书。帝后纪中所加“荀悦曰”,是因事而发的史论。该书北宋天圣后已无善本。《四部丛刊》据明嘉靖黄姬水刊行本影印。
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
全一卷。南宋道谦编。全称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略称大慧宗门武库、大慧武库。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附于大慧普觉禅师语录之后。乃大慧宗杲辑录禅宗古德随缘应机,接物利生因缘中,机峰峭峻者之语录,并加上自己之评唱而成,总计一一四条。此书向为临济宗所爱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