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歌
作者:德清猜你喜欢的书
伦敦杂记
现代游记集。朱自清著。成都开明书店1943年4月初版,列为“开明文学新刊”之一;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5月将本书与《欧游杂记》合并,统名为《欧游杂记》印行新版。初版本收《自序》1篇和《三家书店》、《公园》、《房东太太》等9篇旅居伦敦的生活杂记,“老老实实写出所见所闻”,“避免‘我’的出现”,较多涉及人事活动,“人情要比《欧游杂记》里多些”(《自序》)。当时有人评论道:“冲淡自然,若纤尘不染,复不见人工斧痕,凡有所言,都自自在在,老老实实,合了一句‘文如其人’的老话,你在他的文章里,有时真可以读到一个久居北平做学问的人的音容笑貌。平淡,也许,可绝不平凡。从头至尾,干净利落,细腻真切,倘非火候到家,又那里能达此境界?”(夏奈蒂《读“伦敦杂记”》)
小沧浪笔谈
四卷。杂著。清阮元撰。元(1764—1849年),字伯元,号芸台,晚号怡性志人,揅经老人,江苏仪征人。官至湖广、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卒谥文达。此书为作者游记性质的杂记,以“小沧浪”为名是因作者曾游大明湖小沧浪亭的原因。作者自序云:“作居山左二年,发泰山,观渤海,主祭阙里,又得佳士百余人,录金石千余本,朋辈触泳,亦颇尽湖山之胜……回念此二年所历之境…且随笔疏记之”。本编主要记作者的游历之事、朋辈所做诗词、金石方面及作者的考证等内容。此书和作者另著《定香亭笔谈》相类,金石文字虽杂于书中,但以搜罗宏富、载录详明著称。书前有作者嘉庆三年(1798年)所作《小沧浪笔谈序》一篇。有《丛书集成初编》本。
中国文化要义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伦理道德著作。梁漱溟著。写于1941年至1949年,1949年路明书店出版。本书共13章,即“绪论”、“从中国人的家说起”、“集团生活的西方人”、“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以道德代宗教”、“理性——人类的特征”、“阶级的对立与职业分途”、“中国是否一国家”、“治道与治世”、“循环于一治一乱而无革命”、“人类文化之早熟”、“文化早熟后之中国”、“结论”。本书认定“孔子精神”、“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支柱。认为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是因为有“向上之心”。人与人之间应发扬孔子的“互让”精神。西方奉行“个人本位主义”,中国则奉行“伦理本位主义”。这是由于孔子独具慧眼,最早“看出人类真切美善底感情,发端在家庭,培养在家庭”。认为在这个基础上培养起来的伦理关系要求互以对方为重,讲情谊,讲义务,讲调和折衷。认为人的心思作用有两面,“知的一面曰理智;情的一面曰理性”,理性高于理智,“只有理性是主人”,理性就是父慈子孝的伦理情谊和好善改过的向上之心。还提出不是经济决定文化,而是文化推动了经济,决定了经济。而道德就是文化的核心。社会的治理不在武力而在教化,不在法律而在社会礼俗。“以道德代宗教,以礼俗代法律”是“中国文明一大异彩”。本书对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但推崇封建道德,反对革新,是消极的。
千金裘
清代著名的蒙学作品
青霞医案
医案。清沈登阶撰。一卷。登阶字青霞,号青芝,濑江 (在今广西) 人。年届八旬时,将平生诊治疑难证治验案编辑成帙,成于光绪十八年 (1892)。约万余言。载秋燥伤阴、温毒内陷、温病、惊风、膈证、乳癖、疳积、产后病、梅核气、中风、痹痛等各科证治。所载各案均详叙其连续复诊的历次方案,间附按语。温病一案,从驱热到救阴诊治三十九次,演变复杂,方药屡易。论治多宗张仲景、喻嘉言。有一九三六年世界书局铅印 《珍本医书集成》 本。
金箓解坛仪
金箓解坛仪,原不题撰人。从内容文辞看应出于宋代,盖亦为北宋杨杰、张商英等人改编修定金箓斋仪之一。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此仪用于金箓斋即将完毕时,解散坛席、言功宣奏。其行仪节次有礼师存念、宣五方神咒、鸣法鼓、请称法位、礼方、忏悔、三启、宣表、回将牒、焚化、十二愿、存神烧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