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宗旨图衍义

作者:佚名
道法宗旨图衍义

题“铁崖邓柟以正纂图,养吾章希贤师亮衍义”。邓柟、章希贤,皆元人。前有章希贤序,撰于元成宗大德三年(1299年)。述雷法,从元始祖劫、混元化身谈起,谈到内丹及理学。

猜你喜欢的书

伐檀集

伐檀集

宋代诗文别集。2卷。黄庶著。黄庶,字亚夫,号青社,黄庭坚父。此书是作者所著诗文的汇集。卷上为各体诗歌167首,卷下收书启17篇,杂文49篇。黄庶散文学韩愈,“集中古体诸诗,并戛戛自造,不蹈陈因”(《四库全书总目》)。黄庶这种熔裁古事而又生新矫拔的做法,对黄庭坚的诗风产生较深的影响。书中收有《和柳子玉官舍十首》,其中《怪石》是其诗风的代表作。“山阿有人着薜荔”,代用楚辞《九歌·山鬼》中的诗句,“廷下缚虎眠莓苔”,化用《韩诗外传》中楚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的典故,“手磨心语知许事”系从韩愈“手磨袖拂心语口”脱胎而来,最后一句“曾见汉唐池馆来”是由自然景物联想到的某种哲理。陈衍评论道:“落想不凡,突过卢仝,李贺”(《宋诗精华录》)。其诗往往能熔唐宋诗之长于一炉。有《四库全书》本,宜秋馆《宋人集》本。

骆驼·尼采主义者与女人

骆驼·尼采主义者与女人

短篇小说,穆时英著。《骆驼·尼采主义者和女人》虽然篇幅短小、情节简单,但其意涵的丰富性与矛盾性并未被篇幅限制,并且作者与男主人公选择的相似使本篇有一定的讨论空间。“灵魂是会变成骆驼的”——这便是男主人公沙色骆驼牌香烟不离手的原因。“骆驼”这一意象出自尼采《查拉图斯屈拉如是说》之三变,所谓“三变”,即指“骆驼”“狮子”“小孩”三种精神的转变,意在譬喻灵魂从承受重压发展到冲破束缚、毁灭一切并建立新价值的三种阶段。

沧浪集

沧浪集

诗别集。三卷,包括《诗话》一卷。宋严羽撰。严集初刊于南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前有黄公绍序,但此本已佚,宋代目录诸书中亦未见记载。现存严集最早刻本为元刊本,已残,缺二页,后明刻多由此出,亦缺此二页。元刊本作《沧浪严先生吟卷》三卷,前题“樵川陈士元旸谷编次,进士黄清老子肃校正”。明武宗正德(1506—1521)间有三个刻本传世:一为淮阳胡岳(仲器)刻本;一为正德十二年丁丑(1517年)李坚刊本;一为正德十五年尹忠嗣刊本,前有都穆写于正德十五年之序,此本名为《沧浪先生吟卷》二卷,刊于昆山。另有明神宗万历(1573—1620)末闽刊本,为何若士重编,前有徐��序。集名《沧浪集》,作四卷。万历四十三年(1615),潘是仁编《宋人三十七家集》,收《严沧浪诗集》六卷。清代有圣祖康熙六十一年(1722)朱霞双笏山房刊《樵川二家诗》本(另一家为元黄镇成)、德宗光绪七年(1881)徐氏重刻《樵川二家诗》本,收入邵武《徐氏丛书》之中。另有民国五年(1916)年乌程张氏所刊《适园丛书》本。

茕绝老人天奇直注雪窦显和尚颂古

茕绝老人天奇直注雪窦显和尚颂古

焭绝老人天奇直注雪窦显和尚颂古。二卷,明本瑞直注并序,道霖、性福编,清受登序,又云雪窦颂古直注。

无常三启经

无常三启经

简称《无常经》,亦称《三启经》。佛教经典。唐义净译。一卷。主要内容是佛说世间有生、老、病、死,故不可爱。主旨叫人不要留恋世间,应等观生死。本经在序分前、流通分后各有一长段偈颂,这种组织形式为佛典中所仅见。据《释氏要览》卷下谓,送葬时“可令能者诵《无常经》并伽他,为其祝愿”。故本经当是佛教葬仪所用。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敦煌出土后,被日本《大正藏》以“疑似”收入第八十五卷。

摩邓女经

摩邓女经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为此女说眼鼻口耳声步不净而证果,摩登伽经第一品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