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黎鼻祖金华秘诀
作者:葛玄葛玄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论反讽概念
论反讽概念(以苏格拉底为主线)共分两卷,上卷:苏格拉底的立场,理解为反讽以及下卷:论反讽概念等两部分。内容涉及这种理解的可能化、这种理解的现实化、定位性的思考、费希特之后的反讽等。
金匮要略诠解
《金匮要略》注本。刘渡舟等编著。全书二十五篇,凡六百零六条。原文,以《医统正脉全书》本、《金匮要略方论》为蓝本。每篇前冠以概说,介绍本篇的重点内容,篇末缀以结语,总结本篇的主要精神。其前二十二篇计三百九十六条,依次从理论到实践系统地进行诠释,按疾病的客观规律,阐述病固病机、证候特点,遵照张仲景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说明《金匮要略方论》辨证方法、处方用药规律,指出书中的治略思想和意义,并选列相应的历代名注和医案,加强对原文的理解。对于一些前人存疑的条文、附方,作了一些必要的解释、考证和校勘。最后三篇系《杂疗方》、《禽兽鱼虫禁食并治》、《果实菜谷禁忌并’治》,仅附选注作参考。书末附有《金匮要略方论》原文校勘。
蜀山剑侠传
长篇武侠小说。还珠楼主著。1932年起由天津励力出版社陆续出版,至1949年尚未终卷。正传50集,后传5集,计329回,约500万言。全书由人间社会、自然佳境、神话幻想、道家哲理和传统仕女等层面组成。在描写正道剑仙和邪恶怪魔之间的斗争中表现善与恶的主题。其中突出正邪两道的斗法,一边是妖魔横行,杀人如麻,民不聊生;另一边是正道剑仙苦修正果,拯救苍生。作品贬斥了弱肉强食、尔虞我诈、欲壑难填的邪魔外道,颂扬生命的伟大、道德的尊严。全书还在广袤的世界中触及一个“情”字,它是包括爱情、友情、亲情、师徒之情的“大情”。作者推崇爱情专一、至情至性,肉身虽灭,而爱情与灵魂永生;而纵欲无度、滥情不专则必堕入魔道。全书篇幅之浩大,结构之宏伟,文采之绚烂,幻想之雄奇以及融会中国传统文化之广博,在当时武侠作品中无出其右,在读者群中形成一股“《蜀山》迷”。但作品走的神魔一路不免陷入荒诞至极、天马行空、随意胡编之嫌,思想深度不足。
翰苑遗事
一卷,南宋洪遵撰。遵字景严,南宋著名收藏家和学者。记载宋翰林学士院旧事,尤其是轶闻遗事,多不见于正史,是一部史料价值颇高的野史笔记。本整理本以《知不足斋丛书》本为底本,参校了《四库全书》本等。
竟山乐录
乐学著作。清毛奇龄撰。是书据明宁王权《唐乐笛色谱》为准,以四、乙、上、尺、工、凡、六字循环成七调。如四为领调,则乙为变宫,上为商,尺为角,工为徵,凡为变徵,六为羽。又除羽无清声,置乙、凡二字不用,复从六而推。高四为宫清,高上为商清,高尺为角清,高工为徵清,合之宫为九声。盖箫笛色字谱及金元曲调,其动荡曲折,总不出此九声之环转。伶官递相授受,称为唐乐之遗法。奇龄遂据以解五音十二律还相为宫,以攻司马迁《律书》、蔡元定《律吕新书》之说,欲举古来所渭“三分损益、隔八相生”者一切废之,并伶州鸠所对亦斥为妄言。夫宁王《笛色谱》果否为唐人之旧,未可知也。即真出唐人,而唐之雅乐固未闻能与三代比。乃执其优伶剩谱以定天地之元音,举汉氏以来诸儒授受去古未远者悉指为谬。揆以事理,似乎未然。惟宁王《谱》今已不传,存录是编,俾唐以来教坊旧调,金以来院本遗音,犹有考焉,亦技艺之一种也。是书本奇龄作,而托於其父镜所传,故题曰《竟山乐录》。竟山者,镜之字也。末一卷为《采衣堂论乐浅说》十四条,称出自其兄仁和教谕万龄,而词气亦宛似奇龄。无可佐证,亦姑妄听之焉。有《丛书集成》本,《中国古代乐论选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收入其中《声律》、《乐器不是乐》、《乐书不是乐》、《乐不分古今》等章节。
物不迁论辩解
物不迁论辩解,一卷,明真界解并序,冯梦祯序,袾宏跋,达观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