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金匮玉衡经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媚幽阁文娱
明文总集。明郑元勋(字超宗)编。共18卷。今存有明崇祯间刻本。集前有陈继儒、唐显悦序以及崇祯三年(1630)自序。清乾隆间将其列入《禁书总目》中,传本极稀。民国间《中国文学珍本丛书》第一集辑印了此集,使其得以较为广泛地流传。这是一部极有价值的晚明小品集。
俨山外集[四库本]
文言小说丛书。明陆深撰。三十四卷。有明嘉靖陆楫刊本。此集包括《传疑录》二卷、《河汾燕间录》二卷、 《春风堂随笔》一卷、 《知命录》一卷、《金台纪闻》二卷、 《愿丰堂漫书》一卷、 《溪山余话》一卷、《玉堂漫笔》三卷、 《停骖录》一卷、《续停骖录》三卷、《豫章漫抄》四卷、 《中和堂随笔》二卷、《史通会要》三卷、《春雨堂杂钞》一卷、 《同异抄》二卷、《蜀都杂抄》一卷、《古奇器录》一卷、 《书辑》三卷、 《南巡日录》一卷、《大驾北还录》一卷、《淮封日记》一卷、《南迁日记》一卷、《科场条贯》一卷、《平北录》一卷。其中《史通会要》摭刘知几《史通》之精华,概括排纂,分门别类,而采诸家之论以佐之,为史学著作。 《同异录》采择古人嘉言,撮其大略,分“典常”、“论述”上下二篇,进呈皇帝作治理国家的参考。 《书辑》论书法艺术。其他各集都是订证经典,综述见闻,杂论事理,大部分具有史料价值,也有一些传闻异事,具有小说的色彩。此书各集还分别被辑入广百川学海、宝颜堂秘笈、丛书集成、纪录汇编、续说郛、古今说部丛书、五朝小说等笔记小说丛书。
金陵春梦之七:三大战役
长篇历史小说。唐人著。五十年代初开始在香港《新晚报》连载,修改后由香港致城出版社分卷出版。上海文化出版社1956年陆续翻印发行。这是一部以蒋介石一生为题材的长篇多卷现代历史小说,共二百多万字,分为八集:《郑三发子》、《十年内战》、《八年抗战》、《血肉长城》、《和谈前后》、《台湾风云》、《三大战役》、《大江东去》。作品从蒋介石出生、发迹写起,一直到南京政府垮台,逃退台湾。作者说,它既不是小说,也不是历史;只是把蒋介石其人其事,象说书那样加以描绘而已。内容凭据史实和传闻,采用传统的章回小说形式,许多人物形象鲜明逼真,对蒋介石的刻画更是力透纸背,文笔通俗生动。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作者续写了《草山残梦》,共八卷,三百余万字,描写蒋介石到台湾后直至老死的全过程。第七集《三大战役》详述解放战争转折点一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948-1949年),解析国民党军事溃败的内因:指挥失误、民心尽失与经济崩溃,展现历史洪流中蒋氏王朝的土崩瓦解。
柏台故事
柏台之名起于汉朝。御史府中多植柏树,而朝廷禁省,统称台阁,所以御史府别称柏台。明朝改前朝御史台为都察院,与六部平行,合称“七卿”。都察院下设的监察御史与六部下设的六科给事中统称“台垣”,皆为负责监督与上谏的言官。 清朝的监察制度沿袭明朝,但有所变化。六科给事中纳入检察院,御史分道即分地区监察,两者合称“科道”。 本书主要谈的就是清朝科道的轶事,兼谈有天子近臣之称、隶属翰林的“日讲起居注官”,他们都能向皇帝进言。清朝的言路开通,言官们有的正气凛然,有的却阴险狡诈,其中的谈资颇多。
守南昌广饶记
广东香山林福祥著。《林福祥遗稿》内容之一,广东中山图书馆藏原件,《近代史资料》1963年第一期据以著录。记叙作者任官时追随江忠源、张芾守南昌、援广饶对抗太平军事。
明熹宗实录
明官修。八十四卷。起泰昌元年(1620)九月,讫天启七年(1627)七月。崇祯元年(1628),命朱纯臣为监修官,温体仁、张至发、张贞运、贺逢圣、黄士俊等为总裁官,负责纂修。然因当时纲纪废弛,史官旷职,至崇祯末始成书。清军入北京后,实录仍在皇史宬。清顺治二年(1645)诏修《明史》,明降臣冯铨任总裁,以其事阉党丑行备载于天启四年实录,遂私自窃去毁灭。又天启七年实录亦缺六月一卷,至今遂无完本。通行的1940年影印江苏国学图书馆传抄本,天启四年实录十二卷,虽已由后人据《熹宗旧纪》、《两朝从信录》、《明史稿》诸书补纂,聊存梗概,而七年六月一卷仍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