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痘科諸方CY8中华典藏网

(一)加味升麻葛根湯CY8中华典藏网

粉葛 升麻 赤芍 甘草 桔梗 防風(去蘆尾) 蘇葉 小川芎 山楂肉 牛子 生薑(引)CY8中华典藏网

水煎熱服,取汗。CY8中华典藏网

(二)加味參蘇飲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蘇葉 小川芎 桔梗 全胡 陳皮 甘草 茯苓 粉葛 法夏 牛子 山楂 生薑CY8中华典藏网

水煎,熱服取汗。CY8中华典藏网

(三)敗毒和中散CY8中华典藏网

連翹 牛子 黃連(酒炒) 枳殼 防風 荊芥 桔梗 紫草茸 蟬蛻(去頭足) 小川芎 全胡 木通 升麻 甘草 麥冬CY8中华典藏网

大便秘者,加酒炒大黃微利之,不秘勿加。CY8中华典藏网

(四)升消平胃散CY8中华典藏网

小川芎 香附(炒) 蒼朮 紫蘇 厚朴(薑汁炒) 藿香 砂仁 陳皮(去白) 炙草 麥芽 炒山楂 生薑CY8中华典藏网

水煎,帶熱服。CY8中华典藏网

(五)參砂和胃散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砂仁 法夏 白朮 茯苓(去皮) 藿香 陳皮 炙草 煨姜(去皮)CY8中华典藏网

煎服。CY8中华典藏网

(六)術苓調脾散CY8中华典藏网

白朮 茯苓(去皮) 白芍(酒炒) 神麯(炒) 炙草 白扁豆(薑汁浸去殼) 炒砂仁 香附 炒厚朴 制煨姜 大棗(去核)CY8中华典藏网

煎服,或加人參。CY8中华典藏网

(七)清解散CY8中华典藏网

防風 荊芥 蟬蛻 桔梗 小川芎 全胡 粉葛 升麻 黃芩(酒炒) 黃連(酒炒) 紫草 木通 牛子 連翹 山楂 甘草 生薑CY8中华典藏网

水煎溫服。CY8中华典藏网

(八)蘇解散CY8中华典藏网

前方去芩、連,加紫蘇、白芷、羌活。CY8中华典藏网

生薑,水煎熱服。CY8中华典藏网

(九)溫中益氣湯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白朮 生黃耆 當歸身(酒洗) 茯苓 炙草 川芎 白芷 防風 南木香 官桂 山楂肉 生薑CY8中华典藏网

大棗煎服,中病即止。CY8中华典藏网

(十)調元化毒湯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生黃耆 生白芍(酒洗) 當歸(酒洗) 牛子 連翹 黃芩 黃連(各酒炒) 防風 荊芥桔梗 前胡 木通 紫草茸(酒洗) 紅花(酒洗) 生地黃(酒洗) 甘草 蟬蛻 山楂 生薑CY8中华典藏网

水煎溫服。腹痛,去參、耆,加枳殼(炒);大便久秘,去參、耆,加酒炒大黃微利之,大便通仍除之;若血氣與毒氣俱旺,脈洪數者,歸、芍減三之一,去參、耆。CY8中华典藏网

(十一)加減參蘇飲CY8中华典藏网

蘇葉 人參 陳皮 小川芎 羌活 防風 荊芥 桔梗 白芷 甘草CY8中华典藏网

冬,加麻黃、生薑。水煎,帶熱服,但不可出汗。CY8中华典藏网

(十二)平和湯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當歸 桔梗 白芍 紫蘇 黃耆 防風 白芷 甘草 官桂 沉香 檀香 乳香 藿香 生薑CY8中华典藏网

水煎溫服。CY8中华典藏网

(十三)姜附湯CY8中华典藏网

白附子 老生薑CY8中华典藏网

濃煎服。CY8中华典藏网

(十四)清毒活血湯CY8中华典藏网

紫草茸 當歸(各酒洗) 前胡 牛子 木通 生地黃 生白芍(各酒洗) 連翹 桔梗 黃芩 黃連(俱酒炒) 甘草 山楂肉 人參 生黃耆 生薑CY8中华典藏网

煎服。煩渴者,去參、耆,加麥冬、花粉(酒炒)。CY8中华典藏网

(十五)參歸鹿茸湯CY8中华典藏网

鹿茸(酒塗,炙去毛,酥炙,恐其膻也) 嫩綿黃耆(蜜炙) 當歸身 炙草 人參 生薑 龍眼肉CY8中华典藏网

煎去渣,入好酒一杯,能飲者藥汁與酒相伴和服。CY8中华典藏网

(十六)千金內托散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當歸身 黃耆(蜜炙) 酒芍 大川芎 官桂 甘草(炙) 山楂肉 南木香 防風 白芷 厚朴(炒) 生薑 龍眼肉CY8中华典藏网

水煎,入好酒和服。一方有桔梗。CY8中华典藏网

(十七)參耆湯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黃耆(蜜炙) 甘草(炙) 官桂 生薑CY8中华典藏网

水煎溫服。CY8中华典藏网

(十八)參麥清補湯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麥冬(去心) 花粉(二味酒蒸,曬乾) 生黃耆 前胡 牛子(炒) 甘草(生炙各半) 白芍(酒炒、生用各半) 當歸 紅花 生地黃(各酒洗) 大川芎 桔梗 山楂 生薑 龍眼肉CY8中华典藏网

水煎溫服。CY8中华典藏网

(十九)梔連二陳湯CY8中华典藏网

黃連 梔子(俱薑汁炒) 白茯苓 製半夏 陳皮(去白) 甘草(炙) 生薑CY8中华典藏网

水煎緩緩服,吐止即勿服。CY8中华典藏网

(二十)加味四苓散CY8中华典藏网

豬苓 木通 澤瀉 赤苓 車前(略炒) 黃連 黃芩(俱乾炒) 牛子(炒香,研) 燈心(一團)CY8中华典藏网

水煎,食前服。CY8中华典藏网

(二一)參朮散CY8中华典藏网

白朮(去皮) 人參 茯苓(去皮) 砂仁 甘草(去皮,炙) 米仁(炒) 家蓮子(去心) 真神麯(炒) 山楂肉 肉豆蔻(麵裹煨熟去面,用火紙包,打去油,忌鐵) 訶子(煨,取肉去核) 廣陳皮(去筋膜) 南木香CY8中华典藏网

共為極細末。每用二錢,清米飲調,食前溫服,兒有不肯服者,入稀粥內和服。CY8中华典藏网

(二二)七味豆蔻丸CY8中华典藏网

肉豆蔻 訶子(制俱同上) 砂仁 南木香 白龍骨(煅) 赤石脂(煅) 枯礬CY8中华典藏网

麵糊丸,綠豆大。每用清米飲下,三十丸或二十丸,兒有不能吞者,將丸研碎入粥內服之。CY8中华典藏网

(二三)歸耆湯CY8中华典藏网

當歸身 黃耆(蜜炒) 酸棗仁(炒)CY8中华典藏网

研。水煎服。一方加白朮、茯苓;一方加麥麩。CY8中华典藏网

(二四)養胃開痰湯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白朮 甘草(炙) 白茯苓 山楂肉 山藥(炒) 家蓮子(去心,炒) 陳皮(去白) 製半夏 桔梗 生薑CY8中华典藏网

水煎溫服。渴者,去半夏,加麥冬、北五味;吐逆者,加藿香、砂仁。CY8中华典藏网

(二五)建中湯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蜜耆 白朮 當歸身 大川芎 大附子(制) 乾薑(炒黑) 肉桂 炙草 丁香 生薑CY8中华典藏网

水煎溫服。CY8中华典藏网

(二六)溫表調中湯CY8中华典藏网

蜜耆 人參 白朮 茯苓 官桂 大川芎 當歸身 乾薑(炒) 炙草 防風 白芷 丁香 附子 生薑CY8中华典藏网

水煎溫服。CY8中华典藏网

(二七)清表解毒湯CY8中华典藏网

地骨皮 麥冬 花粉(酒炒) 牛子 連翹 當歸 豬苓 澤瀉 酒芩 木通 甘草CY8中华典藏网

水煎溫服。CY8中华典藏网

(二八)消毒散血湯CY8中华典藏网

牛子 生白芍(酒洗) 桃仁(炒去皮尖,研爛) 大黃(酒炒) 紅花(酒洗) 沒藥 乳香(俱用燈心同研細)CY8中华典藏网

煎藥將熟,投入乳沒,略煎溫服。CY8中华典藏网

(二九)大連翹飲CY8中华典藏网

連翹 牛子 柴胡 當歸 赤芍 防風 木通 車前 荊芥 黃芩 山梔(各酒炒) 滑石 甘草 蟬蛻 生薑CY8中华典藏网

煎服。大便秘者,另酒炒大黃。CY8中华典藏网

(三十)補中益氣湯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蜜耆 白朮 當歸身 柴胡 升麻 川芎 炙草 陳皮CY8中华典藏网

渴,加麥冬、北五味、生薑。水煎溫服。一方有茯苓,無川芎、陳皮。CY8中华典藏网

(三一)玄參升麻湯CY8中华典藏网

元參 升麻 甘草 防風 荊芥 牛子CY8中华典藏网

水煎溫服。一方有紅花、紫草、黃芩,無牛子、防風。CY8中华典藏网

(三二)參耆實表湯CY8中华典藏网

蜜耆 人參 炙草 官桂 防風 白芷 當歸 川芎 桔梗 厚朴 南木香 生薑CY8中华典藏网

水煎溫服。CY8中华典藏网

(三三)參歸大補湯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當歸 蜜耆 川芎 桔梗 楂肉 炙草 防風 白芷 厚朴 紫草茸 南木香生薑CY8中华典藏网

水煎溫服。CY8中华典藏网

(三四)四聖石膏CY8中华典藏网

珍珠 豌豆(俱燒存性) 亂髮灰 冰片CY8中华典藏网

用油胭脂點成膏。先將金銀簪撥開疔口,將藥點入,開轉紅活。CY8中华典藏网

(三五)拔毒散CY8中华典藏网

雄黃研細,胭脂浸濃水調,點疔頭上,即時紅活。CY8中华典藏网

(三六)生肌散CY8中华典藏网

地骨皮 黃連(炒) 黃柏(炒) 五倍子 生甘草(等分)CY8中华典藏网

為細末。乾摻之。一方加枯礬。CY8中华典藏网

(三七)綿繭散CY8中华典藏网

出蛾綿繭,不拘多少,以生明礬末填在內燒,令汁盡,成灰為末。乾摻之。一方加陀僧、白芷,減陀僧一半。CY8中华典藏网

(三八)發灰散CY8中华典藏网

用少壯無病人亂髮,不拘男女,肥皂洗淨油垢氣,又用溫湯洗淨肥皂氣,入瓦罐內,鹽泥封固,木炭火圍泥罐一半,煅一炷香久,取出候冷,研細。每用二錢,童便七分,酒三分調服。CY8中华典藏网

(三九)清肺湯CY8中华典藏网

花粉(酒炒) 麥冬 天冬(酒蒸) 甘草 桔梗 當歸 生白芍(酒浸) 黃芩(酒炒) 丹皮(酒洗) 知母(蜜炒) 生薑CY8中华典藏网

水煎服,入發灰一錢調服,尤妙。CY8中华典藏网

(四十)清上飲CY8中华典藏网

薄荷 防風 甘草 粉葛 牛子 連翹 桔梗 黃芩 黃連 花粉(俱酒炒) 麥冬 生薑CY8中华典藏网

水煎溫服。CY8中华典藏网

(四一)赴筵散CY8中华典藏网

薄葉 黃柏(各等分)CY8中华典藏网

為細末。入青黛少許,和勻。摻之。CY8中华典藏网

(四二)利咽解毒湯CY8中华典藏网

山豆根 麥冬 元參 桔梗 牛子 防風 甘草 生薑CY8中华典藏网

水煎,食後良久,溫服,每一煎分二三起,緩緩服之。CY8中华典藏网

(四三)玉鎖匙CY8中华典藏网

硼砂(一錢) 朴硝(五分) 殭蠶(一條) 片腦(五釐)CY8中华典藏网

共為細末。竹管吹之。CY8中华典藏网

(四四)導赤散CY8中华典藏网

木通 赤茯苓(去皮) 麥冬 車前(微炒) 生地黃 甘草 人參 燈芯(一團) 龍眼CY8中华典藏网

水同煎,飢時服。CY8中华典藏网

(四五)清毒拔翳湯CY8中华典藏网

黃連(酒炒) 當歸 花粉(酒潤) 牛子 草決明 桔梗 甘草 白蒺藜(炒去刺) 甘菊花 蜜蒙花 穀精草 木賊 粉葛 川芎 羌活 柴胡 防風 薄荷 生地黃 山梔(酒炒) 生薑CY8中华典藏网

水煎,食後良久服。大便秘者,加大黃酒炒,服一二劑仍去之。此方毒輕者不過十劑愈,毒重者必數十劑乃效。CY8中华典藏网

(四六)九味神功散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黃耆 甘草 牛子 紅花 全胡 生地黃 紫草茸 白芍(各等分)CY8中华典藏网

煎服。CY8中华典藏网

(四七)十神解毒湯CY8中华典藏网

歸尾 生地 紅花(俱酒洗) 丹皮 桔梗 赤芍 大腹皮(洗極淨,薑汁拌曬) 木通 連翹 小川芎CY8中华典藏网

煎服。此方與敗毒和中散可參用。CY8中华典藏网

(四八)荊防解毒湯CY8中华典藏网

防風 荊芥 升麻 黃芩 黃柏(俱酒炒) 元參 牛子(炒研)CY8中华典藏网

水煎服。CY8中华典藏网

(四九)鼠黏子湯CY8中华典藏网

牛子(炒研) 當歸身 炙草 柴胡 連翹 酒芩 黃耆 地骨皮(各等分)CY8中华典藏网

煎服。CY8中华典藏网

(五十)異功散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白朮 茯苓 當歸 陳皮 厚朴 製半夏 木香 丁香 肉果(麵裹煨熟,去面,去油) 製附子 官桂 加姜 棗CY8中华典藏网

水煎服。一方無附子,有訶子,煨取肉,去核。CY8中华典藏网

(五一)回生丹CY8中华典藏网

丁香(九枚) 乾薑(一錢)CY8中华典藏网

水煎服。CY8中华典藏网

(五二)八正散CY8中华典藏网

赤苓 瞿麥 萹蓄 車前 山梔 木通 滑石 甘草 燈芯CY8中华典藏网

煎服。熱甚,大便秘者,加大黃。CY8中华典藏网

(五三)無價散CY8中华典藏网

用無病小兒糞陰乾,將傾銀罐二個,入糞上下合定,鹽泥固,濟火煅通紅,取出為末。蜜水調服一錢,一方加麝香、冰片少許。CY8中华典藏网

(五四)辰砂益元散CY8中华典藏网

滑石(六兩) 辰砂(三錢) 甘草(一兩)CY8中华典藏网

並水飛過,每服一錢,大人二錢,燈芯湯下。CY8中华典藏网

(五五)豬尾膏CY8中华典藏网

冰片(一分半) 刺豬尾血(一錢)CY8中华典藏网

同研,溫酒調服。CY8中华典藏网

(五六至六一) 並空。CY8中华典藏网

(六二)清胃敗毒湯CY8中华典藏网

殭蠶 丹皮 甘草 連翹 生地 桑皮 沙參 白茯 金銀花 黃柏(蜜水炒)CY8中华典藏网

體虛,加白朮。CY8中华典藏网

(六三)救苦散CY8中华典藏网

人中白(火煅,五分) 青黛(飛過,五分) 冰片(一分) 白殭蠶(一錢半) 寒水石(井水飛過,三錢) 黃柏(錢半)CY8中华典藏网

共為細末。先以苦茶拭過,隨搽患處。富便之家,加牛黃二分研入,其效更速。CY8中华典藏网

(六四)二聖散CY8中华典藏网

苦參(三錢) 白殭蠶(二錢)CY8中华典藏网

共為細末。吹入。CY8中华典藏网

(六五)和中湯CY8中华典藏网

白朮 酒芍 防風 白茯 乾葛 丹皮 桔梗 生薑 紅棗CY8中华典藏网

煎服。CY8中华典藏网

(六六至七一) 俱空。CY8中华典藏网

(七二)保胎方CY8中华典藏网

歸身(去尾) 真川芎 白茯 川續斷 杜仲(薑汁炒) 玉竹 酒芩 白朮 甘草CY8中华典藏网

(七三)宣毒透疹湯CY8中华典藏网

乾葛 前胡 芥穗 防風 連翹 牛子 枳殼 木通 桔梗 酒芩 薄荷 甘草(去皮) 淡竹葉 燈芯(引)CY8中华典藏网

如口糜爛,加熟石膏。CY8中华典藏网

(七四)清毒保目湯CY8中华典藏网

柴胡 連翹 梔仁 酒芩 芥穗 防風 赤芍 牛子 蟬蛻(十二個,如有閏十三個) 當歸 甘草 川芎 升麻 薄荷 桔梗 燈芯CY8中华典藏网

水煎。CY8中华典藏网

(七五)蟬蛻豬肝散CY8中华典藏网

兔屎(八枚) 蟬蛻(二十四個,去頭足)CY8中华典藏网

煎沸,入公豬肝七尖切薄片,煎熟先飲湯,後食肝。若得黑褐羊肝更妙。CY8中华典藏网

(七六) 空。CY8中华典藏网

(七七)清熱導滯湯CY8中华典藏网

歸身 山楂 白芍 檳榔 厚朴 枳殼 陳皮 連翹 牛子 酒芩 黃連(酒炒) 木香(研末) 甘草(去皮) 生薑(引)CY8中华典藏网

可加熟大黃少許。CY8中华典藏网

(七八)補氣養胃和中湯CY8中华典藏网

白朮 人參 廣木香 炙草(去皮) 白茯 陳皮 扁豆(炒) 山藥(炒) 家蓮子(去心) 砂仁 煨姜 陳老米CY8中华典藏网

(七九)朱:敗毒散CY8中华典藏网

生地 丹皮 柴胡 桔梗 薄荷 連翹 牛子 黃柏(蜜炒) 花粉 酒芩 元參 赤芍 金銀花 甘草(去皮) 石膏 淡竹葉 燈芯CY8中华典藏网

煎,再用犀角磨水和服。CY8中华典藏网

(八十) 空。CY8中华典藏网

(八一)加減清毒撥翳湯CY8中华典藏网

生地 甘菊 歸尾 川芎 柴胡 紅花 草決明 木賊 白蒺藜 黃芩 牛子 連翹 生甘草(去皮)CY8中华典藏网

(八二)甘露迴天飲CY8中华典藏网

沙糖半盞,百沸湯調作一碗。CY8中华典藏网

溫服。CY8中华典藏网

(八三)三豆漿CY8中华典藏网

黑豆 綠豆 赤小豆(各一合)CY8中华典藏网

以酸醋浸脹,搗研濃漿,時時以鵝翎刷之。或為末,醋調敷之,名三豆散。CY8中华典藏网

(八四)張:調元解毒湯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生耆 當歸 連翹 牛子 防風 川芎 升麻 黃芩 黃連 前胡 木通 炙草 蟬蛻CY8中华典藏网

(八五)二寶散CY8中华典藏网

犀角 玳瑁CY8中华典藏网

磨水服。CY8中华典藏网

(八六)犀角地黃湯CY8中华典藏网

赤芍 生地 丹皮(等分)CY8中华典藏网

水煎,犀角磨服。無犀角,以升麻代之,亦可。CY8中华典藏网

(八七)扶元祛風湯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當歸 川芎 羌活 防風 天麻 蟬蛻 全蠍 殭蠶 木香 鉤藤 生薑(引)CY8中华典藏网

(八八)清肺飲CY8中华典藏网

麻黃 麥冬 知母 花粉 荊芥 訶子 桔梗 元參 竹瀝 薑汁CY8中华典藏网

(八九)甘桔湯CY8中华典藏网

甘草 桔梗 牛子 荊芥 元參CY8中华典藏网

(九十)定心散CY8中华典藏网

滑石(飛過) 甘草 牛子 木通 車前 辰砂(研細)CY8中华典藏网

燈芯湯調服。CY8中华典藏网

(九一)鎮驚丸CY8中华典藏网

天竺黃 膽星 天麻 防風 甘草 殭蠶 全蠍 花粉 礞石(煅) 琥珀CY8中华典藏网

共為末,硃砂、辰砂二味,一半入藥,一半為衣作丸,龍眼大。燈芯湯磨金銀為引。CY8中华典藏网

(九二)六一散CY8中华典藏网

滑石 甘草 辰砂 木通CY8中华典藏网

為末,燈芯湯調。CY8中华典藏网

(九三)清神散火湯CY8中华典藏网

木通 車前 麥冬 元參 黃連 甘草 梔子 燈芯CY8中华典藏网

加辰砂煎服。大便秘者,加酒大黃;弱者,加人參。CY8中华典藏网

(九四)粉紅丸CY8中华典藏网

膽星 天竺 黃辰砂 胭脂米CY8中华典藏网

為末,作丸。生薑、薄荷湯下。CY8中华典藏网

(九五)敗毒散CY8中华典藏网

升麻 乾葛 紫蘇 川芎 防風 荊芥 前胡 桔梗 枳殼 牛子 連翹 蟬蛻 山楂 木香 白芷 地骨皮CY8中华典藏网

一方,去乾葛,加紫草。CY8中华典藏网

(九六)芍藥防風湯CY8中华典藏网

白芍 陳皮 升麻 防風 桔梗 川芎 枳實 厚朴 牛子CY8中华典藏网

(九七)大黃化毒湯CY8中华典藏网

白芍 厚朴 陳皮 酒大黃CY8中华典藏网

煎。CY8中华典藏网

(九八)正氣散CY8中华典藏网

藿香 陳皮 半夏 紫蘇 大腹皮 厚朴 茯苓 木香 白芷 山楂 神麯 炙草 白芍CY8中华典藏网

(九九)雄黃解毒丸CY8中华典藏网

雄黃 盆金 巴霜CY8中华典藏网

共為末,米糊丸,如米大。好酒下。CY8中华典藏网

(一百)張:梔連二陳湯CY8中华典藏网

陳皮 桔梗 茯苓 花粉 黃連 黑梔 瞿麥 木通CY8中华典藏网

(百一)四苓散CY8中华典藏网

白朮 茯苓 豬苓 澤瀉CY8中华典藏网

(百二)調脾散CY8中华典藏网

白朮 茯苓 白芍 神麯 炙草 香附 厚朴 木香 砂仁 蓮肉 訶子肉 苡仁 山楂 肉豆蔻(麵煨,去淨油) 陳皮CY8中华典藏网

虛甚者,加人參。CY8中华典藏网

(百三)九味丸CY8中华典藏网

白朮 茯苓 豆蔻(制見上) 訶子(煨取肉) 砂仁 木香 龍骨(煅) 赤石脂(煅) 枯白礬CY8中华典藏网

共為末,米糊丸。CY8中华典藏网

(百四)黃連解毒湯CY8中华典藏网

黃芩 黃連(俱酒炒) 枳殼 歸尾 紅花 酒大黃 甘草CY8中华典藏网

(百五)和中湯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當歸 枳殼 陳皮 木香 甘草CY8中华典藏网

(百六)調胃承氣湯CY8中华典藏网

枳殼 酒大黃 檳榔 甘草 姜(引)CY8中华典藏网

(百七)芩連湯CY8中华典藏网

芩 連(俱酒炒) 當歸 川芎 甘草 木香 赤芍CY8中华典藏网

冬,加升麻。CY8中华典藏网

(百八)香連丸CY8中华典藏网

川連(吳茱制) 木香CY8中华典藏网

為末,醋糊丸。米飲下。CY8中华典藏网

(百九)潤湯丸CY8中华典藏网

歸尾 生地 麻仁 桃仁 甘草CY8中华典藏网

(百十)調元解毒湯CY8中华典藏网

黃耆 當歸 牛子 連翹 黃芩 花粉 生地 木通 前胡 人參 甘草CY8中华典藏网

(百十一)(見三十)CY8中华典藏网

(百十二)加味升麻湯CY8中华典藏网

升麻 防風 桔梗 川芎 陳皮 牛子 連翹 山楂 柴胡 蟬蛻 赤芍 甘草 木通CY8中华典藏网

(百十三)解毒湯CY8中华典藏网

連翹 牛子 枳殼 木通 防風 桔梗 紫草 川芎 升麻 蟬蛻 黃芩 黃連 前胡 麥冬 甘草CY8中华典藏网

(百十四)導赤解毒湯CY8中华典藏网

木通 車前 生地 門冬 甘草 茯神 石菖 梔子 人參 燈芯CY8中华典藏网

(百十五)安神丸CY8中华典藏网

牛黃 黃連 當歸 梔仁CY8中华典藏网

共為末,入豬心血和為丸,硃砂為衣。燈芯湯下,若無牛黃,則加川貝、膽星、琥珀。CY8中华典藏网

(百十六)寧肺散CY8中华典藏网

知母 牛子 桔梗 陳皮 馬兜鈴 杏仁 生地 川貝母 桑皮 酒芩 甘草CY8中华典藏网

(百十七)理咽散CY8中华典藏网

桔梗 牛子 元參 山豆根 黃芩 甘草CY8中华典藏网

(百十八)吹喉丹CY8中华典藏网

黃連 青黛 兒茶CY8中华典藏网

(百十九)人參解毒湯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元參 牛子 石膏 知母 黃芩 山豆根 甘草CY8中华典藏网

(百二十)調元生脈湯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炙耆 炙草 當歸 門冬 官桂CY8中华典藏网

甚者加附子。CY8中华典藏网

(百廿一)桂枝芍藥湯CY8中华典藏网

桂枝 赤芍 柴胡 防風 獨活 羌活 川芎 鉤藤 當歸 牛子 白芷CY8中华典藏网

(百廿二)祛風滋血湯CY8中华典藏网

黃耆 當歸 白芍 元枝 鉤藤 殭蠶 白朮 川芎 官桂CY8中华典藏网

(百廿三)涼血地黃湯CY8中华典藏网

黃連 歸尾 生地 梔仁(炒) 元參 甘草 犀角CY8中华典藏网

諸血不止,加炒蒲黃、藕節。CY8中华典藏网

(百廿四)清胃散CY8中华典藏网

石膏 寒水石(俱煅)CY8中华典藏网

先以黃芩 、黃柏、黃連、南星、貝母、藿香、甘草濃煎,後入二石,取起曬乾,如是者數次,取二石為末,加硼砂。CY8中华典藏网

(百廿五)除慝丸CY8中华典藏网

黃連 蘆薈 使君子 白蕪荑 乾蟾(燒灰) 川楝CY8中华典藏网

共為末,烏梅洗淨搗爛,和丸。米飲下。CY8中华典藏网

(百廿六)陰陽散CY8中华典藏网

黃連 乾薑CY8中华典藏网

共為末。敷之。CY8中华典藏网

(百廿七)朱礬散CY8中华典藏网

硃砂 白枯礬CY8中华典藏网

為末。敷之。CY8中华典藏网

(百廿八)洗心散CY8中华典藏网

黃連 歸尾 生地 木通 薄荷 牛子 連翹 桔梗 甘草(等分) 燈芯CY8中华典藏网

煎服。CY8中华典藏网

(百廿九)綠袍散CY8中华典藏网

黃芩 黃連 石膏 寒水石 硼砂 甘草 青黛CY8中华典藏网

共為末。敷之。CY8中华典藏网

(百三十)參蘇飲CY8中华典藏网

陳皮 法夏 桔梗 茯苓 紫蘇 乾葛 全胡 甘草 人參CY8中华典藏网

宜加麻黃、薑、蔥。CY8中华典藏网

(百卅一)消風散CY8中华典藏网

羌活 獨活 殭蠶 防風 天麻 白附子 蟬蛻 柴胡 花粉 川芎 人參 炙草 生薑CY8中华典藏网

(百卅二)枳殼湯CY8中华典藏网

枳殼 生地 紫草 酒大黃CY8中华典藏网

(百卅三)四聖散CY8中华典藏网

紫草 黃耆 木通 甘草CY8中华典藏网

(百卅四)理中湯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白朮 黃耆 附子 炮姜 炙草 茯苓CY8中华典藏网

(百卅五)黃連止蛔湯CY8中华典藏网

黃連 黃柏 炒烏梅 人參 白朮 棗(引)CY8中华典藏网

(百卅六)清解丸CY8中华典藏网

連翹 牛子 川連(酒炒) 枳殼 防風 荊芥 淮木通 前胡 桔梗 紫草茸 蟬蛻 川芎 升麻 人中黃 麥冬 元參 酒芩CY8中华典藏网

共為末,米糊丸,青黛為衣。痘出齊,忌用。CY8中华典藏网

(百卅七)散花丸CY8中华典藏网

防風 楂肉 當歸 紫花地丁 牛子 慈菇 荊芥 前胡 青皮 赤芍 蟬蛻 紅花 茯神 通草 人中黃CY8中华典藏网

制同上。弱者,加生耆,煎水為引。CY8中华典藏网

(百卅八)陳氏木香散CY8中华典藏网

木香 大腹皮 赤苓 前胡 青皮 法夏 丁香 訶子肉 炙草 官桂CY8中华典藏网

或加紫蘇葉。CY8中华典藏网

(百卅九)麻黃桂枝湯CY8中华典藏网

麻黃 桂枝 乾薑 炙草CY8中华典藏网

(百四十)加味升麻湯CY8中华典藏网

升麻 防風 牛子 連翹 赤芍 當歸 川芎 紅花 紫草 甘草CY8中华典藏网

以人中黃易甘草,更妙。CY8中华典藏网

(百四一)清地退火湯CY8中华典藏网

地骨皮 地膚子 牛子 柴胡 紫草 乾葛 連翹 赤芍 紅花 木通 蟬蛻CY8中华典藏网

次服去乾葛。CY8中华典藏网

(百四二)涼血解毒湯CY8中华典藏网

紫草 生地 赤芍 紅花 防風 荊芥 黃連 牛子 前胡 木通 人中黃 天麻 丹皮 川芎 生薑 糯米(引)CY8中华典藏网

弱者,加人參、生耆。CY8中华典藏网

(百四三)大成散CY8中华典藏网

穿山甲(酒炒) 甘草 雄黃 硃砂 麝香CY8中华典藏网

共為末。熱症,紫草、燈芯湯下;冷症,溫酒下,最能攻毒,一方,有人中黃,無甘草。CY8中华典藏网

(百四四)烏金丸CY8中华典藏网

殭蠶(酒洗) 炒全蠍(去尾) 甘草 紫草 白附子 麻黃 穿山甲 蟬蛻 木通 桔梗 柴胡 石膏 白芍 犀角CY8中华典藏网

共為末,另用紫草、紅花,好酒一碗,慢火熬酒至半碗,去渣,將酒入蜜,共熬至滴水成珠,和前藥作丸,龍眼大,硃砂為衣。量兒大小與之。CY8中华典藏网

(百四五)小無比散CY8中华典藏网

滑石(六兩,飛過) 石膏(煅,一兩) 甘草(五錢) 寒水石(煅,五錢) 鬱金 甘草(水煮透,焙乾,五錢)CY8中华典藏网

熱甚者,加犀角,磨水調服;黑陷不起者,加穿山甲二錢,麝香五釐,紫草煎湯調服。CY8中华典藏网

(百四六)三黃湯CY8中华典藏网

黃芩 黃連 梔仁(炒黑)CY8中华典藏网

加紅花、紫草茸、人中黃、穿山甲、人參,水煎服。CY8中华典藏网

(百四七)升麻湯CY8中华典藏网

升麻 連翹 黃芩 乾葛CY8中华典藏网

加紅花、紫草、赤芍,水煎服。CY8中华典藏网

(百四八)涼血化毒湯CY8中华典藏网

當歸尾 赤芍 生地黃 木通 連翹 牛子(炒香研碎) 紅花(酒洗) 紫草茸(酒洗) 山豆根CY8中华典藏网

或入人糞煅過為末,調服。CY8中华典藏网

(百四九)保元湯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綿黃耆CY8中华典藏网

加當歸、川芎、紫草茸(酒洗)、紅花(酒洗)、肉桂、防風,水煎服。CY8中华典藏网

(百五十)回陽散火湯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綿黃耆 當歸 白朮 升麻 防風 連翹 木通 甘草CY8中华典藏网

水煎服。CY8中华典藏网

(百五一)清肝丸CY8中华典藏网

白芍 膽草(各一錢) 防風 荊芥穗 薄荷 甘菊花 白蒺藜 連翹 黃芩(各一錢半)CY8中华典藏网

共為丸,辰砂四分為衣。CY8中华典藏网

(百五二)犀角地黃湯CY8中华典藏网

犀角(另磨) 生地黃 赤芍 丹皮 牛子(炒研) 桔梗 元參 升麻 防風 甘草CY8中华典藏网

水煎服。CY8中华典藏网

(百五三)芎歸勺氣湯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當歸 川芎 赤芍 防風 荊芥穗 青皮 木香 官桂 麥冬 姜(引)CY8中华典藏网

(百五四)(見百四八)CY8中华典藏网

(百五五)清金湯CY8中华典藏网

淨知母 黃芩 石膏 桔梗 甘草 天冬 麥冬(去心) 馬兜鈴 木通 山梔 花粉CY8中华典藏网

(百五六)調元托裡湯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黃耆 訶肉 陳皮 防風 荊芥 赤芍 木香 姜(引)CY8中华典藏网

(百五七)(見百四三)CY8中华典藏网

(百五八)昇天散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黃耆 當歸 川芎 陳皮 淫羊藿 炙草 肉桂 山甲 木香CY8中华典藏网

加桔梗。CY8中华典藏网

(百五九)人牙散CY8中华典藏网

人牙火煅存性,入韭汁淬之,為末。加麝香一分,山甲二分,雞冠血、蔥白、煎酒調服。CY8中华典藏网

(百六十)四物快斑湯CY8中华典藏网

當歸 川芎 赤芍 生地 紫草 連翹 牛子 前胡CY8中华典藏网

(百六一)四君子快斑湯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黃耆 白朮 茯苓 炙草 肉桂 防風 陳皮 白芷 白芍CY8中华典藏网

(百六二)保命丹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黃耆 當歸 生地 川芎 赤芍 牛子 連翹 防風 肉桂 白朮 淮山藥CY8中华典藏网

(百六三)寬中快斑湯CY8中华典藏网

陳皮 厚朴 山楂 神麯 川芎 白芷 砂仁 木香 香附 炙草CY8中华典藏网

(百六四)補脾快斑湯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黃耆 炙草 丁香 防風 防己 薄桂CY8中华典藏网

(百六五)白虎快斑湯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石膏 甘草 麥冬 升麻 竹葉CY8中华典藏网

(百六六)理中快斑湯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白朮 黃耆 炙草 肉桂 木香 丁香 乾薑CY8中华典藏网

(百六七)紫黃飲CY8中华典藏网

紫草茸 人中黃(各六分) 人參(三分)CY8中华典藏网

(百六八)絲瓜化毒湯CY8中华典藏网

乾絲瓜(取近蒂五寸,以此為君) 赤芍 紅花 當歸 紫草 川芎 牛子 連翹 升麻 甘草 黑豆 赤小豆CY8中华典藏网

等分,水煎,磨犀角調服。氣弱者,加人參。CY8中华典藏网

(百六九)小靈丹CY8中华典藏网

硃砂 雄黃(各一錢) 乳香 沒藥(各錢半) 大蟾酥(五分) 麝香(二分) 人中黃(四錢)CY8中华典藏网

共為末,取豬心血、雞冠血和勻為丸。紫草煎湯送下。CY8中华典藏网

(百七十)保元湯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黃耆 炙草CY8中华典藏网

或加肉桂、附子、川芎。CY8中华典藏网

(百七一)救苦散CY8中华典藏网

羌活 防風 牛子 桔梗 荊芥 川芎 人中黃 連翹 炒芩 甘草CY8中华典藏网

(百七二)七真湯CY8中华典藏网

淫羊藿 人參 黃耆 山甲 川芎 當歸 木香 炙草CY8中华典藏网

加鹿茸、糯米、黃豆引。CY8中华典藏网

(百七三)實漿散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黃耆 白朮 淮山 當歸 川芎 白芷 肉桂 山甲 山楂 陳皮 鹿茸CY8中华典藏网

(百七四)當歸活血湯CY8中华典藏网

當歸 川芎 赤芍 生地 紅花 紫草CY8中华典藏网

加升麻(炒)、人參、白芷、牛子。CY8中华典藏网

(百七五)除泡散CY8中华典藏网

滑石(飛過,一兩) 白朮 白芷(各五錢)CY8中华典藏网

(百七六)扶元活血湯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黃耆 白芍 茯苓 紅花 元枝 白芷 蟬蛻 牛子 慈菇 山甲CY8中华典藏网

(百七七)人參清補湯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黃耆 當歸 白朮 茯神 棗仁 麥冬 陳皮 甘草CY8中华典藏网

(百七八)回漿散CY8中华典藏网

黃耆 白朮 茯苓 何首烏 白芍 人參 炙草CY8中华典藏网

(百七九)象牙散CY8中华典藏网

上方加象牙。CY8中华典藏网

(百八十)除濕散CY8中华典藏网

蒼朮 防風 白芷 赤苓 豬苓 澤瀉 木通 白朮 米仁 乾薑 官桂CY8中华典藏网

(百八一)(見百八七)CY8中华典藏网

(百八二)內助散CY8中华典藏网

炙耆 人參 白朮 茯苓 當歸 陳皮 半夏 肉桂 山楂 附子 乾薑CY8中华典藏网

痘有水泡者,多用白朮、茯苓。CY8中华典藏网

(百八三)清金導赤飲CY8中华典藏网

當歸 白芍 陳皮 石膏 茯苓 炙草 黃連 山楂 桑白皮 木通 枳殼 滑石 車前 麥冬 人參 元參CY8中华典藏网

(百八四)(見百卅八)CY8中华典藏网

(百八五)桂枝解毒湯CY8中华典藏网

桂枝 麻黃 赤芍 防風 炙草 桔梗 川芎 牛子 人參 生耆CY8中华典藏网

(百八六)甘露解毒湯CY8中华典藏网

白朮 茯苓 澤瀉 木通 麥冬 生地 連翹 官桂 香薷CY8中华典藏网

(百八七)當歸解毒湯CY8中华典藏网

生地 當歸 麻仁 牛子 紫草 枳殼 大黃(酒浸)CY8中华典藏网

或加連翹。CY8中华典藏网

(百八八)(見三六)CY8中华典藏网

(百八九)大補湯CY8中华典藏网

黃耆 人參 當歸 官桂 牛子 連翹 甘草 茯苓CY8中华典藏网

(百九十)升麻解毒湯CY8中华典藏网

升麻 白芷 炒芩 牛子 連翹 蜜蒙花 荊芥 防風 蒺藜 當歸 甘草(節) 木通(節) 加黃耆CY8中华典藏网

(百九一)清金解毒湯CY8中华典藏网

黃芩 黃連 牛子 前胡 丹皮 麥冬 知母 百合 黑梔 甘草 人參CY8中华典藏网

(百九二)苦參丸CY8中华典藏网

苦參 黑梔 防風 枳殼 元參 獨活 黃連 黃芩 大黃 菊花CY8中华典藏网

等分,蜜丸。每酒下五十丸。CY8中华典藏网

(百九三)花蛇酒CY8中华典藏网

白花蛇去首,置酒罈中,封口煮,俟數日退火毒,服酒並蛇。CY8中华典藏网

(百九四)一掃光CY8中华典藏网

銅綠 白礬 大黃 樟腦 硫黃 川椒 膽礬 倍子 白芷 水銀 錫CY8中华典藏网

等分,為末,另將錫溶化,入水銀攪勻,後入諸藥末。豬油調敷。CY8中华典藏网

(百九五)蠶蛻散CY8中华典藏网

枯礬 人中白 煅倍子 蟬蛻 燒蛇床子CY8中华典藏网

共為末。CY8中华典藏网

(百九六)(見百四)CY8中华典藏网

(百九七百九九) 俱空。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見百五)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一)仙方活命飲CY8中华典藏网

白芷 防風 乳香 沒藥 連翹 山甲 赤芍 歸尾 貝母 花粉 金銀花 皂刺 陳皮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二)疽癤方CY8中华典藏网

三豆散(見八十三)CY8中华典藏网

一方用豆心渣敷之。CY8中华典藏网

鐵箍散CY8中华典藏网

用樹上百足蟲,新瓦焙為末,油調敷之,其蟲腹下盡足,其背殼硬,跌下地即首尾交合如環,其大如指,長寸許。CY8中华典藏网

芙蓉膏CY8中华典藏网

用芙蓉花,或葉,或皮,或根,黃荊子等分,共搗爛,雞蛋白調敷,留頂,連敷二三次,立效。CY8中华典藏网

必勝膏CY8中华典藏网

用馬齒莧搗汁,豬脂、石蜜共熬膏敷之。紫花地丁擂酒服或搗爛敷。黃豆,姜,蔥,共搗爛敷。CY8中华典藏网

如意散CY8中华典藏网

用生南星(八錢) 生半夏 生大黃(各一兩) 鬱金 薑黃 白芷 蒼朮(各五錢)CY8中华典藏网

共為末。醋調敷。CY8中华典藏网

沖和膏CY8中华典藏网

紫荊皮(炒,五兩) 獨活(炒,五兩) 赤芍(炒,二兩) 白芷(一兩) 石菖蒲(一兩半)CY8中华典藏网

共為末。醋調敷,內服六君子湯加北芥子。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三)膏藥方CY8中华典藏网

防風 商陸 連翹 生柏 生芩 花粉 苦參 赤芍 羌活 獨活 川烏 蛇床子 麻黃 何首烏 皂刺 生南星 生半夏 白芨 山甲 草烏 木鱉 紫草 紅花 蛇蛻 大戟(各一兩) 桐油(三斤)CY8中华典藏网

納諸藥浸一宿,熬至藥渣枯浮,用棕濾過,再將乳香、沒藥、石脂、銀硃(各三錢),血蠍、兒茶、輕粉(各三錢),龍骨(煅)、水粉(各一兩),黃丹(十二兩),共為細末。看油滴水成珠,漸漸入此藥末,攪勻。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四)洗肝散CY8中华典藏网

川芎 歸尾 羌活 防風 薄荷 梔子 赤芍 紅花 菊花 膽草 甘草CY8中华典藏网

飯後服。眼痛,加蔓荊子、石膏、穀精草、綠豆;有翳膜,加蟬蛻、白蒺藜、木賊、石決明、蒙花;大便熱結者,加大黃、黃連、牛子;小便短赤者,加車前、木通、滑石;眼紅赤者,加生地、丹皮。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五)拔雲散CY8中华典藏网

防風 羌活 黃芩 黃連 白芷 甘菊 荊芥 膽草 石決明 草決明 石膏 蒺藜CY8中华典藏网

又 蒙花散CY8中华典藏网

蒙花 石決明 蒺藜 木賊 羌活CY8中华典藏网

為末。清茶調服。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六)羌菊散CY8中华典藏网

羌活 菊花 膽草 穀精 荊芥 薄荷 蔓荊子 梔子 連翹 赤芍 生地 黃芩 黃連CY8中华典藏网

有翳,加蒺藜、決明。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七)膽草散CY8中华典藏网

膽草 甘菊 蒺藜 白芷 防風 黃連 蟬蛻 木賊 梔子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八)兔糞散CY8中华典藏网

兔糞(炒黃為末) 蟬蛻 木通 甘草CY8中华典藏网

水煎。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九)兔糞丸CY8中华典藏网

兔糞(炒四兩) 石決明(煅) 草決明 白芍(各一兩) 當歸 防風 穀精 蒺藜(各五錢) 薄荷(四錢)CY8中华典藏网

為丸。荊芥湯下。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十)涼肝明目散CY8中华典藏网

當歸 膽草 蒙花 柴胡 川芎 防風 川連CY8中华典藏网

和豬肝煎。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十一)望月散CY8中华典藏网

望月砂(一兩) 蒙花 蟬蛻 穀精(各五錢)CY8中华典藏网

用豬肝切開,每肝一兩,入前藥末一錢,包肝內煮熟,肝汁並服。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十二)祛風明目散CY8中华典藏网

防風 荊芥 川芎 薄荷 生地 紅花 連翹 白芍 菊花 蒙花 穀精 覆盆子 蔓荊子 川椒 生薑(引)CY8中华典藏网

發時,連服數劑。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十三)四灰散CY8中华典藏网

舊棕 老杉樹皮 胎髮 臍帶CY8中华典藏网

燒灰存性。一方無臍帶,名三灰散。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十四)涼血地黃湯CY8中华典藏网

當歸 川芎 白芍 生地 白朮 升麻 川連 甘草 人參 梔子 元參 阿膠CY8中华典藏网

加棗二枚。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十五)涼血解毒湯CY8中华典藏网

當歸 白芷 升麻 紅花 紫草 赤芍 桔梗 連翹 牛子 燈芯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十六)柳花散CY8中华典藏网

紫草 升麻 當歸 赤芍CY8中华典藏网

共為末。每服七錢,葡萄煎湯下。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十七)逍遙散CY8中华典藏网

白朮 茯苓 當歸 白芍 生地 甘草 柴胡CY8中华典藏网

加丹皮、梔仁,名加味逍遙散。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十八)瀉肝散CY8中华典藏网

羌活 當歸 梔子 膽草 川芎 防風 炒芩 柴胡 木通 淡竹葉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十九)當歸養心湯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當歸 麥冬 生地 炙草 加燈芯(引)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二十)調元內托散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黃耆 肉桂 木香 當歸 川芎 白芍 附片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廿一)罩胎散CY8中华典藏网

當歸 川芎 白芍 人參 白朮 茯苓 柴胡 甘草 條芩 防風 荊芥 白芷 乾葛 砂仁 紫草 阿膠 桔梗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廿二)八物湯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黃耆 白朮 當歸 川芎 白芍 熟地 甘草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廿三)安胎散CY8中华典藏网

川芎 當歸 白芍 人參 白朮 茯苓 黃芩 甘草 砂仁 陳皮 阿膠 香附 艾葉(等分)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廿四)黑神散CY8中华典藏网

當歸 川芎 熟地 薑炭 桂心 蒲黃 木香 陳皮 黑豆(炒) 香附(炒)CY8中华典藏网

水酒各半,煎服。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廿五)敗草散CY8中华典藏网

牆上多年敗草,研末敷。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廿六)瀉黃散CY8中华典藏网

藿香葉 梔子 石膏 防風 甘草CY8中华典藏网

蜜酒拌,微炒。水煎溫服。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廿七)胭脂塗法CY8中华典藏网

先以升麻煎濃湯,去渣,用胭脂於湯內揉出紅汁,以木綿蘸湯拭之。加雄黃更妙。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廿八)加味保元湯CY8中华典藏网

人參 黃耆 甘草 歸尾 赤芍 紅花 黃芩 黃連 牛子 連翹 升麻 防風 荊芥CY8中华典藏网

水煎,入燒人糞一錢,調服。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廿九)百花膏CY8中华典藏网

蜂蜜不拘多少,略用湯和,以鵝翎刷之。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三十)竹葉石膏湯CY8中华典藏网

石膏 知母 麥冬 甘草 竹葉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三一)羌活防風湯CY8中华典藏网

羌活 防風 川芎 梔子 膽草 當歸 甘草 薄葉 淡竹葉CY8中华典藏网

水煎溫服。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三二)四順清涼飲CY8中华典藏网

當歸 白芍 大黃 甘草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三三) 空。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三四)麥門冬湯CY8中华典藏网

麥冬 人參 乾葛 赤芍 赤苓 升麻 甘草 石膏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三五)(見五十)CY8中华典藏网

(二百三六)柴葛桂枝湯CY8中华典藏网

柴胡 葛根 桂枝 甘草 防風 人參 白芍(各等分) 姜(引)CY8中华典藏网

製藥CY8中华典藏网

聶:降炎上之火,清血分之火,俱有寒因熱用之義。凡痘中,前後所用解毒諸寒藥,俱因毒火燥血分,故芩、連、梔、柏、大黃、花粉等味,必用酒拌濕炒燥。牛蒡子必炒香,研碎。歸、芍、生地、紅花、紫草、丹皮、地骨之類,必以酒臨時洗用,此要法也。不明此義,為害不淺。CY8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