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十一大曜灯仪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华阳陶隐居内传
三卷。道教经书。唐贾嵩撰。前有贾嵩序,序称《梁书·陶弘景传》叙事颇删略,使其仙圣行业不得昭著,陶翊《本起录》亦事多遗阙等等,于是将《登真隐诀》、《真诰》、《泰清经》及先生文集揣摩事迹,作三卷内传。又称陶弘景“乃玄中之董狐,道家之尼父”。卷上述陶氏世系及在齐的事迹。卷中讲陶氏在茅山立华阳馆,陈梁武帝图谶应运王天下,炼丹药,直至仙逝等事,又录其所著之书。卷下收录《宋宣和封诰》、邵陵王萧纶撰《解真碑铭》及司马承祯述《碑阴记》、梁昭明太子撰《墓志铭》、沈约酬华阳先生诗、苏庠赞陶先生像等。为研究陶弘景生平事迹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收入《道藏》洞真部记传类。
梅花岭遗事
黎士宏氏记史忠烈公可法殉扬州事,又《江南野录》、《南都纪略》等书,俱言史公遗骸葬梅花岭。己酉秋,予游广陵,曾寻其阡址,无所得。同游方君,方君从兄芷{移},俱赅博多闻,因为予述梅花岭掌故。史公身后,尚有伤心事,情节曲折哀艳。新朝监谤令严,时人类深讳不敢道。
警世钟
近代陈天华著。作于清光绪二十九年 (1903),初刊于日本东京。全书两万余字。指出当时中 国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卖国,“亡国灭 种就在眼前”的深重危机。呼吁“做官的”、“当兵的”、 “世家贵族”、“读书士子”、“富的”、“穷的”、“新旧两 党”、“江湖朋友”、“教民”、“妇女”等各个阶层、各种职 业的中国人警醒起来,投入到反对帝国主义和满清政 府的斗争,担负起救国的责任。本书曾多次为革命党人秘密翻印。清政府则多次下令查禁,上海当局并于 1904年制造了“警世钟案”,迫害书商。后编入《陈天华 集》。
林黛玉笔记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对于原著中情节,作者均尊重原著原貌,未尝有肆意涂改任性发挥诸般恶行,较各类续书作者可谓慎之又慎.除诗文原样录出,其他如人物语言等均以文言呈现.此书语言似较通常之文言小说浅显易懂,娓娓道来,朴实自然。
维摩经义疏
凡五卷。日本圣德太子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六册。阐释维摩经之文义。初释经名,以维摩诘为已登正觉之大圣,次将经文分为三部分,佛国品至菩萨品为序说,文殊师利问疾品至见阿閦佛品前半为正说,见阿閦佛品后半至嘱累品为流通说。本书多参酌僧肇之注维摩诘经等,并援引僧肇、道生之说,此外亦列举己说。与法华、胜鬘二疏合称‘太子三经疏’。
神鼎云外泽禅师语录
15卷,清行泽说,宏怤等编(依驹本印)。卷之一,菩提上堂。卷之二,老祖上堂。卷之三,神鼎上堂。卷之四,普说二。卷之五,小参。卷之六,小参。卷之七,机缘。卷之八,机缘法语附。卷之九,拈颂。卷之十,书问。卷之十一,偈净土咏附。卷之十二,诗。卷之十三,杂着。卷之十四,散话。卷之十五,散话附传遗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