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太乙八门入式诀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文学通论
钱基博著,选编历代文论,自三国以至民国。《国学必读》是钱基博1923年在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任教时为普及国学常识而编选的一部教科书,既考虑了读者的实际能力和现实需求,又兼顾了各个朝代的文章,选文精审。他认为文学“可通国学之邮”,故而以文学为上卷。《骈文通义》是钱基博对骈文的综合研究评点著作,分《原文》《骈散》《流变》《典型》《漫话》五篇。今以类相从,附于《文学通论》之后。
黄庭经注
黄庭经注本,清蒋国祚注,黄庭内景经一卷,黄庭外景经三卷,收于《重刊道藏辑要》尾集。
善恶图全传
清代长篇白话小说, 四十回。清无名氏著。此书存颂德轩藏板小型本,卷首有“汉上浮槎使者”序。此本刻工粗劣,字体不一,人名有时也前后不统一。全书共四十回。叙述恶徒李磊恶贯满盈终遭恶报的故事。 李雷母子流落溧水县,穷困潦倒。乡邻林孔昭资助李雷往南京投奔七省军门冯承受。李雷奉命专查七省叛党贪官,但上任后却无恶不作,尤好女色,荒淫无度。一日偶遇林孔昭之妻罗氏,顿起淫心,强纳为妾,并将林孔昭关入土牢。后冯承受离任,李雷恶贯满盈,终遭极刑。全书情节曲折跌宕,扣人心弦
古列女传[四库本]
中国古代第1部记载妇女事迹的传记性史书。刘向著。本书文献著录始见《汉书·艺文志·儒家》。后屡经传写,至宋代已不是原本,有后人增加的内容。宋人王回将其中传后无颂的20篇分离出来,另立一卷,题为《续列女传》附于书后。现存最早的刊本是宋建安余化勤有堂本。明清有多种刊本存世:明黄省曾刊本、张溥刊本、万历三十四年刊本;清阮刻仿宋本、乾隆知不足斋刊本,崇文书局汇刻本、四部丛刊本等,以顾抱冲仿宋刻本较好,附有考证1卷。本书今本《古列女传》7卷,后附《续列女传》1卷。其中《古列女传》,约4.5万字,有图103幅。每卷1类,分《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辨通》、《孽嬖》7类。每类前有小序,解释篇题。除《母仪》有14篇, 《节义》有16篇外,其余各类均分为15篇,每篇之后有颂,均由四字一句的韵文写成。全书以人物传记的形式记载了古代105位妇女的事迹。如《母仪·邹孟轲母传》写孟母教化其子,三次搬家,注意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仁智·鲁漆室女传》写漆室女的计虑远见和关心生活,关心政治。书中既有通才卓识、奇节异行的妇女,也有死守封建礼教的妇女。《续列女传》,约7200字,有图20幅,记载20个古代妇女的故事。其中《周郊妇人》、《陈辨女》、《聂政姊》、《王孙氏母》4篇记载的是春秋战国时人,其余16篇均是汉代妇女的事迹,最后《梁夫人媳》是东汉和帝时人,所以这部分不是刘向所作,而是后人增补的。本书是封建社会妇女的教育用书。其中也保留了一些好的言行,能给人以启发和教育。在刘向以前,没有如此广泛搜集详尽叙述妇女事迹的专书。因而本书在传记史籍中有一定的地位,对后世史家撰述颇有影响。
新原道
此书所谓道,非《新理学》中所谓道。此书所谓道,乃讲《新理学》中所谓道者。《新理学》所谓道,即是哲学。此书讲《新理学》所谓道,所以此书非哲学的书,而乃讲哲学的书。此书之作,盖欲述中国哲学主流之进展,批评其得失,以见新理学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所以先论旧学,后标新统。异同之故明,斯继开之迹显。庶几世人可知新理学之称为新,非徒然也。 近年以来,对于旧学,时有新解,亦藉此书,传之当世。故此书非惟为《新理学》之羽翼,亦旧作《中国哲学史》之补编也。书凡十章,新统居一,敝帚自珍,或贻讥焉。然孔子曰:文王即没,文不在兹乎!孟子曰:圣人复起,必从吾言。其自信若是,即老氏之徒,濡弱谦下,亦曰:知我者希,则我者贵。亦何其高自期许耶?盖学问之道,各崇所见。当仁不让,理固然也。写此书时,与沈公武有鼎先生,时相讨论。又承汤锡予用彤先生,贺自昭麟先生,先阅原稿,有所指正。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亦称《西域求法高僧传》、《求法高僧传》等,佛教史籍。义净撰。本书分两部分,记述佛僧56人的传记。其中正传50人,附传6人。始自太州玄照法师,终于澧州大津法师。在这56人中,有30人因患病死于古印度,或中途遇难身亡。其中年高者70岁,年少者24岁,多数三四十岁;有11人到古印度后,不知存亡;有6人在古印度为僧,多系唐代去古印度取经的新罗僧人,或土蕃人;只有9人从古印度取经后,返回大唐。卷上,以“寺样”为题,记有古印度毗诃罗寺的建造形式、规模、装饰,及僧众3500,寺属村庄200所等情况。卷下,又以“又重归南海传法师资4人”为题,记述了他们去古印度习佛法情况。始自苾刍贞固律师,终于苾刍法朗。其中2人,由印度返回广州,1人在古印度为僧,1人病死于古印度,最后为义净本人自传。记述了义净留学古印度所经历30余国的历史,风俗以及他们在古印度住过的佛寺、学习的内容等。为研究印度史,中外文化交流及佛教史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