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目录详注
作者:白云霁
《道藏目录详注》是明修 《道藏》 目录注本。白云霁撰。《四库全书 ·子部道家类》所收,据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后来的单印本皆据此本。另外,明李杰亦有 《道藏目录详注》4卷,收入 《道藏精华录》,李注实因袭白注。天启丙寅年 (1626) 编成此书。该书分为4卷,依《道藏》三洞(洞真、洞玄、洞神)、四辅(太玄、太平、太清、正一)合为7部之旧例,注解经书杂著等目。卷1为洞真部,卷2为洞玄部,卷3为洞神部,其余4部合为第4卷。三洞又各分为12类,即本文、神符、玉诀、灵图、谱录、戒律、威仪、方法、众术、记传、赞颂、表奏。以千字文为次序,以一字当一函,函各具卷数,如 “天字号计十卷”等,但此卷数与所录书目及原书卷数间有不符者,所题书名与原书亦或不合。间或又有缺录书目。该书注解道经道书目甚简略,于道经下多记卷数、篇目或品目。部分道经叙其出世之由,说多据原经。少数经目下引他书作注,如日字号《大洞玉经》下引 《列仙传》等。经注、杂著诸书,多据原书题名记注、校、集注、编纂者,少数为本书作者所增补,个别有误。注解较详的为山志、宫观志类书,多考释山或宫观所在、历代隐修者及证验等事。《四库提要》谓此书 “如 《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之例”,又说“自天字至群字,为
白云霁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往事连篇
《往事连篇》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短篇小说,该小说于1825—1826在英国《伦敦画报》连载,1826年,法文译本或者改写本在巴黎的不列颠书店与读者见面,开始时无人知道作者是司汤达。这篇小说描写了在拿破仑的军队占领意大利期间的社会风俗,世态人情。保守的人士聚集在教会的旗帜下,企图乞灵于圣母的保佑,阻止滚滚而来的革命浪潮,而教会势力则趁机制造奇迹,编造所谓圣母显灵的谎言,蒙蔽愚昧的人们;年轻人,有理智的人则对教会那一套持反对态度,他们欢迎拿破仑大军的到来。小说叙述了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劫持教皇的行动,对乱世英雄有一些精彩的描写。总之,小说描写的意大利社会是一个保守的、愚昧的社会,广大民众视教皇为上帝在人间的代表。因此,拿破仑大军在意大利失败,教皇复辟,掀起复仇运动是势所必然的事。
巽斋文集
文别集。南宋欧阳守道撰。二十七卷。守道初名巽,字公叔,一字迂文,人称巽斋先生,吉州(今江西吉安)人。少孤力学,以德行为乡郡儒宗。淳祐进士, 授雩都主簿。以丁忧归,后累迁著作佐郎,兼崇政殿说书。此集系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约十五万余字。收文凡二百五十九篇。其文多阐释儒学,尤深究前代治化兴废存亡之因。 论辩何为慎独、中庸、忠恕等,持论咸有根柢。有《四库全书》本。
康熙松江府志
五十四卷,图经一卷。清郭廷弼王修,周建鼎、包尔赓纂。康熙二年(1663)刻本。郭廷弼,汉军镶白旗人,贡生,官松江知府。该志卷首图经;卷一沿革年表、分野、疆域;卷二山;卷三水;卷四土产;卷五风俗、户口;卷六至十二田赋;卷十三徭役;卷十四盐法;卷十五至十六水利;卷十七城池、坊巷、桥梁、市镇;卷十八官署;卷十九至二十学校;卷二十一兵防;卷二十二仓廪、驿传;卷二十三坛庙;卷二十四第宅;卷二十五冢墓;卷二十六至二十七寺观;卷二十八至二十九守令题名;卷三十学职题名;卷三十一至三十四名宦;卷三十五至三十七科目;卷三十八封爵、封赠、录庙;卷三十九至四十二名臣;卷四十三独行;卷四十四文苑;卷四十五隐逸;卷四十六艺术;卷四十七流寓;卷四十八烈女;卷四十九仙释;卷五十艺文;卷五十一灾异;卷五十二至五十四遗事。此志为清代第一部松江府志,其体例基本沿袭明崇祯《松江府志》。参照史传实录,稽考异同,任修纂者皆郡中通儒,故体例精详。
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范
简称《玄教立成斋醮仪》。道书。此为明太祖朱元璋敕礼部召集道教徒把旧来的斋醮仪范,“去繁就简,立成定规”。参加编撰的有宋宗真、赵允中、傅同虚、邓仲修、周玄真等。此斋醮仪范较宋元以来诸家斋仪大为简化。收入《道藏》第264册。
辍锻录
诗话著作。清方贞观撰。方贞观(1679—1747),名世泰,字贞观,一字履安,以字行,号南堂,桐城(今属安徽)人。诸生。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科,不就。因同邑戴名世《南山集》案牵连,隶旗籍,十年始放归。工诗善书,晚年益造平淡之境,时称其诗得唐人三昧之旨,有《南堂诗钞》。《辍锻录》一卷,四十四则,据金楷、李堃两序,初刊于道光中。方氏论诗以唐人为旨归:“《三百篇》而下,由汉、魏以迄六朝,代有传诗,而余独以唐人为归。”全篇亦主要评论唐人诗作,不专宗一家,唯不喜李贺,嫌其好以瑰辞险语惊人,“怪变万端,终属小乘,不证如来大道”。多检宋人语评唐,如以禅喻诗、夺胎换骨等。又如强调“多读书”,与“熔炼淘汰于有唐诸家”结合在一起,则此处之读书,显系读唐人之诗集而非学问书。他分训“才人之诗”、“学人之诗”和“诗人之诗”而比较之,不取才人之诗和学人之诗,独首肯诗人之诗。其他如言七律“尤忌删去两字便可作五言诗读”等,皆袭宋人话题而又与宋人原意不同。又如曰“诗最忌敷陈多于比兴,咏叹少于发挥,是即南北宗所由分也”,语虽由己出,却甚得严羽诗分南北宗之原义。有《艺海珠尘》(本集)本、《清诗话续编》本。
选佛谱
“选佛”之语,始于禅客点悟丹霞。而《选佛图》,传创自捺麻僧也。学士解缙作《升官图》,故捺麻僧作《选佛图》。必应博谙教乘,深知禅律,未有不达法门中事,辄敢师心自创立者。惜其失传,无从得见。万历己未,曾于留都,购一《升佛图》,绝无伦次,甚为可嗤。癸亥,于武林随喜一《选佛图》,乃幽溪无尽大师所作,具显十法界升沉之致,足称尽美。乙丑,于松陵睹一图,统收三教,而理致不清,亦无足取。己巳,幻寓灵谷,有别以一图相示者,云是捺麻作,而文理尤为不通,恐决非旧物,特愚妄者之托名耳。事不获已,仿幽溪意,自制一图。兼增凡圣因行,及种性差别,以彰不一之机。设无根信位,及大权护法,以开圆转之路。逆恶猛心,准《观经》而许归净土。阿鼻极苦,依《华严》而径登兜率。诸天有降德贬坠之苦,无色有穷空轮转之殃。皆本教乘,非出臆见。又幽溪仅用佛骰一轮,故升沉迥隔。此用四轮齐掷,故转变无方。辛未梓行,吴地流通已广。次于古杭西山,别见二图,亦未全美,故皆不传。辛巳寓漳南,每思吴门所刻,犹有未允当处。复改一图,掷用六轮,方得一界还造十界,一掷备显升沉。癸未,刻之最李。然六轮一掷,六字纷陈,准折详明,方堪行动。粗心浮气之人,每以为苦。辛卯冬,归卧灵峰,深念此图利益,能使人即游戏间,顿知六道往还之疲苦,三乘出要之差别,猛切念佛,求出苦轮,诚为不可思议。而幽溪一图,则失之简。予向二图,并失之繁。展转反侧,竟夕不寐。爰思但用二轮,以为掷行方便,既易于行,仍多转变。复手书一图,缁素咸称尽美尽善。且启于曰:“此图行,真足令人通达一切佛法。请更著谱,以申明之,庶俾愚者亦藉此了知世出世间道理。虽有智者,亦不敢妄加增损于其间也。”予韪其说,述谱如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