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古今方藥主治分類FDG中华典藏网

風熱腫痹FDG中华典藏网

荊防敗毒散 《活人》FDG中华典藏网

甘桔湯《金匱》 本方加防風 荊芥 連翹 名如聖散(宋仁宗治上焦風熱)。FDG中华典藏网

增損如聖湯《寶鑑》 治風熱攻衝會厭,語聲不出,煩悶腫痛。FDG中华典藏网

桔梗(一兩) 炙草(一兩五錢) 枳殼(三錢) 北風(五錢)FDG中华典藏网

利膈湯《本事》 治咽痛口瘡。FDG中华典藏网

雞蘇葉 荊芥 北風 桔梗 人參 大力子 甘草 甚者加殭蠶。FDG中华典藏网

荊芥湯《三因》 治咽喉腫痛,語聲不出,咽之痛甚。FDG中华典藏网

荊芥(五錢) 桔梗(二兩) 甘草(一兩)FDG中华典藏网

桔梗湯 東垣FDG中华典藏网

麻黃 桔梗 黃芩 甘草 殭蠶 馬勃 桂枝 當歸 食後徐徐呷之。FDG中华典藏网

吹藥FDG中华典藏网

解毒雄黃丸 《和劑》FDG中华典藏网

雄黃(研飛) 鬱金(各一兩) 巴豆(去皮出油十四枚) 為細末,醋煮麵糊為丸,如綠豆大,熱茶清下七丸,吐出頑痰立愈。FDG中华典藏网

玉鑰匙《三因》 治風熱喉痹,及纏喉風。FDG中华典藏网

芒硝(七錢半) 硼砂(二錢半) 白殭蠶(一錢二分) 龍腦(一字) 共研細末吹入立效。FDG中华典藏网

備急丹《綱目》FDG中华典藏网

青黛 朴硝 殭蠶(各一兩) 甘草(四兩為末) 臘月牛膽(有黃者更妙) 盛藥,陰四十九日,為末吹喉,神效。FDG中华典藏网

開關散FDG中华典藏网

白殭蠶(炒) 白礬(半生半熟) 共研細末,每用一錢,自然薑汁調灌,吐出頑痰,小兒加薄荷少許。FDG中华典藏网

龍腦膏 治喉痹腫痛FDG中华典藏网

蘇薄荷 甘草 北風 川芎 桔梗 芒硝 白豆蔻 砂仁 片腦 為末,蜜丸彈子大,噙化嚥下。FDG中华典藏网

痰涎結痹FDG中华典藏网

四七湯《三因》 治痰涎結聚,咯不出,咽不下。FDG中华典藏网

法夏(薑汁炒,五錢) 厚朴(薑汁炒,三錢) 雲苓(四錢) 紫蘇(二錢) 薑棗合煎FDG中华典藏网

四味湯 治咽喉中如有物,咽吐不利FDG中华典藏网

厚朴(刮去粗皮,薑汁浸,炙黃) 法夏(生薑汁浸一宿,水去滑切碎) 廣皮(水浸去白,焙,各一兩) 赤茯苓(刮去黑皮,二兩)FDG中华典藏网

杏仁煎丸 治咽喉食即咽塞如有物不下。FDG中华典藏网

杏仁(浸去皮煎及雙仁炒,五錢) 官桂(去粗皮) 枇杷葉(拭去毛,炙) 人參(各一兩)FDG中华典藏网

蘇子降氣湯《局方》FDG中华典藏网

蘇子 法夏 前胡 厚朴(薑汁炒) 橘紅 秦歸 炙草 上桂FDG中华典藏网

金沸草散《活人》FDG中华典藏网

旋覆 前胡 細辛 荊芥 赤苓 法半夏 甘草FDG中华典藏网

玉鎖匙FDG中华典藏网

用巴豆壓油於紙上,擰成條子,點燃滅火,以煙燻鼻中一時,鼻若流涕,其關即開。FDG中华典藏网

金鑰匙《寶鑑》FDG中华典藏网

治喉閉纏喉風,痰涎壅塞,口噤不開。FDG中华典藏网

芒硝(一兩五錢) 硼砂(五錢) 上片(二分半) 殭蠶(一錢) 雄黃(二錢) 為細末吹之。FDG中华典藏网

奪喉散《寶鑑》 治急喉閉。FDG中华典藏网

枯白礬 白殭蠶(炒) 硼砂 皂角 細末 吹少許喉中,痰出即瘥。FDG中华典藏网

通關散《紫珍》FDG中华典藏网

一切喉症口噤不開,痰涎壅塞厥逆,不知人事。牙皂莢(一兩瓦上焙乾存性) 川芎(五錢)。為末吹鼻中取嚏,喉中取痰,或症已成膿,怕下針刀,候熟時用此入鼻,其膿自出。FDG中华典藏网

二仙散《入門》FDG中华典藏网

治纏喉風,急喉痹,牙關緊急,痰涎壅塞。膽礬(一錢) 殭蠶(一錢) 為末吹之。FDG中华典藏网

白玉散《準繩》FDG中华典藏网

治纏風,單閉,癰痹諸症,牙關緊急,人事不知。FDG中华典藏网

白礬(三錢) 巴豆(三個分作六片) 入銚慢火同炒,候礬枯,去豆,取礬為末,水調灌下,或吹喉中,或雞子清調灌入喉。FDG中华典藏网

元明醋《紫珍》FDG中华典藏网

喉已破爛者忌用。元明粉一錢,和好醋一盅,以羽毛攪吐稠痰,即愈。FDG中华典藏网

巴豆煙《寶鑑》 治喉閉危急宜開關,見上玉鎖匙。FDG中华典藏网

桐油煎《古方》 至平至善,取痰第一驗方也。FDG中华典藏网

又 土牛膝根臼內搗汁和醋灌之。FDG中华典藏网

喉痹乳蛾FDG中华典藏网

新鮮牛膝根一握,艾葉七片,搗,和人乳取汁,灌入鼻內,須臾痰涎從口鼻出,即愈。FDG中华典藏网

以上等方,只有肺絕喉痹,痰涎如鋸者忌用。土牛膝治咽痛服用諸藥不效者,此非咽痛,乃是鼻中生一條紅線如發,懸一黑泡,大如櫻珠,垂掛咽門口中,飲食不入,取土牛膝根直而獨條者,洗淨入好醋三五滴同研,滴入鼻孔,絲斷珠破,其病立安。FDG中华典藏网

余按:風熱喉痹,痰涎壅甚,屢用荊防敗毒散加殭蠶、薄荷且噙且服亦效。FDG中华典藏网

實熱腫痛FDG中华典藏网

清咽利膈湯《金鑑》FDG中华典藏网

牛子 連翹 防風 荊芥 梔子 桔梗 元參 云連 銀花 黃芩 薄荷 甘草 西莊 朴硝 淡竹葉 同煎FDG中华典藏网

黃連瀉心湯FDG中华典藏网

黃連 山梔 荊芥 黃芩 連翹 木通 薄荷 牛子 甘草 燈心(二十根) 食後服FDG中华典藏网

廣筆鼠占湯FDG中华典藏网

生地 貝母 元參 甘草 牛子 花粉 射干 連翹 殭蠶 苦竹葉(二十片) 同煎FDG中华典藏网

金花丸《紫珍》FDG中华典藏网

黃連 黃柏 黃芩 大黃(自利去大黃,加山梔)FDG中华典藏网

抽薪飲FDG中华典藏网

黃芩 石斛 木通 梔子 黃柏 枳殼 澤瀉 甘草FDG中华典藏网

徙薪飲FDG中华典藏网

廣皮 黃芩 寸冬 芍藥 黃柏 雲苓 丹皮FDG中华典藏网

清涼散《金鑑》 吹藥。FDG中华典藏网

硼砂 人中白 川連 薄荷 青黛 冰片FDG中华典藏网

綠袍散FDG中华典藏网

川柏(米泔水泡,曬乾為末) 豆根 青黛FDG中华典藏网

清上丸《尊生》 治喉中一切熱毒。FDG中华典藏网

熊膽(一分) 明雄(五分) 硼砂(一錢) 薄荷葉(五錢) 青鹽(五分) 膽礬(少許) 蜜丸壓舌下化入。FDG中华典藏网

柳花散《心悟》 治喉瘡,口舌生瘡,咽喉腫痛諸症。FDG中华典藏网

洋黛 蒲黃(炒) 黃柏(炒) 人中白(各一兩) 冰片(五分) 硼砂(五錢)FDG中华典藏网

冰片散《心悟》FDG中华典藏网

冰片(一錢) 硼砂(五錢) 明雄(二錢) 黃柏(蜜炙,三錢) 靛花(二錢) 炙草(三錢) 雞內金(燒存性,一錢) 人中白(煅,五錢) 川連(二錢) 元明粉(二錢) 銅青(煅,五分) 蒲黃(炒,三錢) 共細末吹之。FDG中华典藏网

一方加牛黃 熊膽 珍珠(各一錢) 兒茶(八分) 麝香(三分)FDG中华典藏网

白降雪散《金鑑》 治緊喉風諸症。FDG中华典藏网

石膏(一錢五分) 硼砂(一錢) 芒硝 膽礬(各五分) 元明粉(三分) 冰片(二分)FDG中华典藏网

冰梅丸《寶鑑》FDG中华典藏网

治十八種喉痹俱效,又治喉風腫痛,如神。FDG中华典藏网

天南星(三十五個) 大半夏(四兩) 白礬(四兩) 白鹽(四兩) 防風(四兩) 桔梗(二兩) 朴硝(四兩) 甘草(一兩) 大梅實(一百個) 先將硝鹽水浸一伏時,然後將各藥研碎入水拌勻,方將梅實置水中,其水淹過梅實三指為度。浸七日,取出曬乾。又入水中浸透,曬乾,以藥水盡為度。將梅實入封磁瓶密封,起霜如白衣者佳。用時綿裹含口內,徐徐咽汁,痰出即愈。FDG中华典藏网

虛熱腫痛FDG中华典藏网

甘露飲《局方》FDG中华典藏网

生地 熟地 天冬 麥冬 石斛 茵陳 黃芩 枳殼 枇杷葉 甘草 《本事方》加犀角,甚有道理。FDG中华典藏网

知柏地黃湯 玄麥地黃湯。FDG中华典藏网

一陰煎《全書》FDG中华典藏网

生地 熟地 芍藥 寸冬 甘草 牛膝 丹參FDG中华典藏网

二陰煎FDG中华典藏网

生地 寸冬 棗仁 甘草 元參 云連 茯苓 木通FDG中华典藏网

四陰煎FDG中华典藏网

生地 寸冬 白芍 百合 沙參 雲苓 甘草FDG中华典藏网

加減一陰煎FDG中华典藏网

生地 芍藥 寸冬 熟地 知母 全皮 炙草FDG中华典藏网

咽藥FDG中华典藏网

琥珀犀角膏《準繩》 治咽喉口舌瘡菌。FDG中华典藏网

琥珀 犀角屑(生用,一錢) 人參 棗仁(去皮研) 茯神(去皮木) 辰砂(研,各二錢) 片腦(一字)FDG中华典藏网

蜜丸以磁器收貯,每服一丸,以麥冬(去心)濃煎湯化下。FDG中华典藏网

牛黃益金散 虛熱瘡痛。FDG中华典藏网

川柏(蜜炙熟) 白硼砂 白殭蠶 牛黃或加上片共細末,含咽之。FDG中华典藏网

陰虛喉痛FDG中华典藏网

六味地黃湯 七味地黃湯,即六味加上桂。FDG中华典藏网

大補元煎FDG中华典藏网

人參 淮藥 熟地 杜仲 秦歸 棗皮 北杞 炙草FDG中华典藏网

陳氏加減八味丸 治腎水不足,虛火上炎,發熱作渴,口舌生瘡,或牙根潰蝕,咽喉疼痛憔悴等證,此臨川陳自明方。FDG中华典藏网

六味丸FDG中华典藏网

加一桂 五味子(炒用) 澤瀉(切片蒸五次焙用)FDG中华典藏网

歸脾湯《金鑑》 加酒炒黃連 治陰虛喉疳,面唇淡白,不寐懶食。FDG中华典藏网

萬氏潤燥膏FDG中华典藏网

豬脂一斤,切碎煉油,去渣,加煉過白蜜一斤,攪勻候凝,挑服。FDG中华典藏网

八寶珍珠散 治陰虛喉疳腐爛。FDG中华典藏网

兒茶 川連 川貝 洋黛(各錢半) 紅褐(燒灰存性) 官粉 川柏 魚腦石(微煅) 琥珀(各一錢) 人中白(二錢,煅) 硼砂(八分) 冰片(六分) 牛黃 珍珠(各五分,豆腐內煮半炷香時,取出研末) 麝香(三分) 各研極細末,共兌再研,吹之。FDG中华典藏网

牛黃益金散 治陰虛喉癬,仍內服滋補真陰之劑。FDG中华典藏网

陽虛喉痛FDG中华典藏网

補中益氣湯 治脾陽虛喉痛FDG中华典藏网

八味地黃湯 治腎中陽虛喉痛FDG中华典藏网

鎮陰煎 治格陽喉痹。FDG中华典藏网

熟地 牛膝 炙草 澤瀉 上桂 附子FDG中华典藏网

四逆湯 蜜附子含咽之。FDG中华典藏网

陰寒咽痛FDG中华典藏网

四逆湯《仲景》FDG中华典藏网

附子 乾薑 甘草 加桔梗FDG中华典藏网

理中湯FDG中华典藏网

白朮 人參 乾薑 炙草FDG中华典藏网

客寒咽痛FDG中华典藏网

半夏桂甘湯《活人》FDG中华典藏网

法夏 桂枝 甘草 生薑FDG中华典藏网

乾薑散《三因》FDG中华典藏网

乾薑 半夏 細末著舌上,咽津。FDG中华典藏网

蛇床子,治腎傷寒咽痛。用此入壺內,燒煙燻之。FDG中华典藏网

瘟毒喉痹FDG中华典藏网

普濟消毒飲《東垣》 治大頭天行,憎寒體重,頭面腫盛,咽喉不利。FDG中华典藏网

黃芩(酒炒) 黃連(酒炒) 廣皮(去白) 甘草(生用) 元參 連翹 板藍根 馬勃 牛子 薄荷 殭蠶 升麻 紅胡 桔梗FDG中华典藏网

二聖救苦丸《紫珍》 治傷寒溫疫,不問傳經,過經俱可服,並治大頭腫毒,目赤咽腫。FDG中华典藏网

錦紋大黃(四兩,酒拌蒸曬乾) 牙皂(一兩) 各取末,用山豆根(三兩煎汁,和煉蜜丸,每服三錢) 牛膝(一錢半) 煎湯下,小兒減半,老人虛人禁用。如不得已,用參耆 當歸(各二錢) 湯下FDG中华典藏网

內府仙方 治腫項蝦蟆瘟。FDG中华典藏网

殭蠶(二兩) 薑黃(二錢半) 蟬蛻(一兩) 大黃(三兩)FDG中华典藏网

取細末,薑汁打糊為丸,重一錢,大人服一丸,小兒半丸,蜜水調服。FDG中华典藏网

又方FDG中华典藏网

真靛花(三錢) 火酒(一盅) 雞子清(一個) 和勻服下,不時即消。FDG中华典藏网

附寒疫吹藥《陳氏秘方》 治寒疫喉痹,一白如雲,俗名白喉嚨。FDG中华典藏网

附子 上桂 人中黃 共末吹之,並無他藥可用。FDG中华典藏网

葵絲症FDG中华典藏网

上齶上一條,如掛麵頭子,取下放碗內,針挑大的這一頭,看中間是空的,治法用吹藥。先用去涎藥,次用上寸頭梅三分,八寶丹三分,明雄三分,兌吹,不過三次,其絲必落。落後獨用片棗藥兌明雄銀硃,倘絲不去,不治。已去復生,不治。FDG中华典藏网

口起泡FDG中华典藏网

凡小舌下,症有口起泡破爛者,去涎藥重加茶羔吹之,次吹八寶丹,兌明雄茶羔。若有紅白點子,略加銀硃,必效。FDG中华典藏网

喉生紅豆FDG中华典藏网

凡生喉後喉關,不拘內外,忽生一點如紅豆,漸長不收,名蹲子喉。用明雄黃 八寶丹棗藥吹之。FDG中华典藏网

針後不止血FDG中华典藏网

凡針後血不止,用線絲瓜穰連皮子,松樹皮去油,合煎湯噙之,立止。FDG中华典藏网

凡咽喉用針後,針創不合,宜用抖姜塊和以熟白湯時時呷之,創口易合。FDG中华典藏网

骨鯁FDG中华典藏网

凡雞鵝豬魚骨鯁,用葳靈仙(五錢) 砂仁(三錢) 甘草(二錢) 煎噙嗽入喉,呵氣即化(危急者用蛇床三錢焙研細末,紅糖兩許,開水沖和嚥下即化)。FDG中华典藏网

又方用山楂根燒灰存性,研末吹之。FDG中华典藏网

治菸袋傷喉FDG中华典藏网

用生靈仙汁兌乳汁,男點左鼻,女點右鼻,喉關立開。開後用螃蟹汁拌茶羔點之。FDG中华典藏网

又方FDG中华典藏网

用陳蒲扇燒灰存性,冰片少許,和末吹傷處。FDG中华典藏网

治火毒FDG中华典藏网

凡水毒症頸項腫痛,用青膽石螺頭,三尺深黃土,陳茶葉調敷。FDG中华典藏网

又方用人中白,黃牛糞(熱的),燕子泥,陳茶調熱敷胃窩並患處。FDG中华典藏网

牙疳FDG中华典藏网

凡牙疳風牙關不開,用硼砂 青礬 石菖蒲 煎水噙之。再用蔥頭 麻根 藠頭 石菖蒲 共抖熱敷。FDG中华典藏网

喉爛吹藥方見陰虛火燥下FDG中华典藏网

槐花(三錢) 洋茶 云連 淮漆(各一錢) 為末,夏月西瓜水調服,冬月生梨汁調服。FDG中华典藏网

治咽喉結毒成疳 久不收口方。FDG中华典藏网

整蛇蛻(一條,剪去頭尾) 壁錢(七個) 冰片(三分) 蛇蛻壁錢陰陽瓦煅存性。FDG中华典藏网

治天白蟻瘡FDG中华典藏网

盛錫用曰:咽喉內生瘡,鼻孔俱爛者,名曰天白蟻瘡。此症方書不多載,有不識誤作喉風醫,最誤事。此乃肺脾蘊熱毒而成,宜用穿山甲散治之。FDG中华典藏网

白霜梅(燒存性,一個) 枯礬(一錢) 穿山甲(炒) 雄黃(各五錢) 共研細末吹之。FDG中华典藏网

竹刺入咽FDG中华典藏网

王不留行(生),能軟蔑,煎服,再吞糯米圓即下。腫痛嗆血用麻葉嚼之,愈。FDG中华典藏网

食醋嗆喉FDG中华典藏网

甘膽丸 甘草(去皮),二兩作二段,用豬膽五個浸三日,取出火上炙乾為末,蜜丸,每服四五十丸,臨臥茶湯送下。FDG中华典藏网

治咽喉十八種急症如神FDG中华典藏网

回生救苦上清丹《徐峨峰瘍醫》FDG中华典藏网

白殭蠶(燒存性,一錢) 生硝尖 煅硝尖 白硼砂(各五分) 明礬 熟礬(各二分) 海螵蛸(三分) 冰片(一分)。FDG中华典藏网

孕婦用麝法FDG中华典藏网

將原麝放杯內,紙封緊固,蒸一餐久,兌藥吹之。FDG中华典藏网

陰虛火躁FDG中华典藏网

參葉 甘草(去皮,蒸一餐久) 薄葉(少許) 共研末。FDG中华典藏网

芳茶 茶膏 片棗 偷油婆(瓦上焙乾成末) 人中白合吹之。FDG中华典藏网

爛喉嚨吹藥方FDG中华典藏网

芳茶 茶膏 片棗 琥珀 如無琥珀用松香,火滴過為末吹之。FDG中华典藏网

寒珠雙珠塞海FDG中华典藏网

巴豆(抖爛,紙包去盡油) 斑蝥(焙乾) 共研末吹之。或蜜糖調點,少頃爛去後,用甘草解巴豆毒,青黛解斑蝥毒,合煎水噙之,或末藥吹亦可。FDG中华典藏网

內關閉緊飲食難下FDG中华典藏网

方用鯽魚放水內,去淨鱗破開,去淨腸腹泥腮,用九天飛瓦上焙黑,將藥入鯽魚口內,築入腹內,然後將周身敷之,用鐵鍋放水一碗,急火文之,去淨絲骨,入鹼鹽漆醋,連湯帶魚食之。FDG中华典藏网

牙關緊閉FDG中华典藏网

烏梅(燒焦) 牙皂 北辛 共細末搽牙上。FDG中华典藏网

五月五日,捉大路上螃蟹一隻,取大夾子曬乾,研末合藥吹,寒珠雙珠塞海可消䘀子。FDG中华典藏网

溜心蛾FDG中华典藏网

血當歸磨糯米泔水服。FDG中华典藏网

小舌落下已上斷根,用草藥煎水酒兌服,與地黃同功。FDG中华典藏网

凡蛾症,先起如皂角子大,形是圓的,漸次有頭,後有白頂,涎甚,其症亦惡寒發熱,吹藥用八寶丹加明雄 棗藥 方茶 青膽。FDG中华典藏网

凡邊鰍,形如馬蝗一條,色白,頭大尾小,要看他頭從內關,走出外關者,名上水邊鰍。從外而入內關者,名下水邊鰍。吹藥與蛾症同。FDG中华典藏网

凡寒珠雙珠塞海,形如桃李,有紫脈赤絲,有白朗即白點,其症勢來得徐緩,吹藥用八寶丹加明雄 棗藥 方茶 螃夾。FDG中华典藏网

凡白纏咽喉腫痛涎甚,惡寒發熱,形如棗核,色白為白纏,色黃為黃纏,吹藥同蔡絲治法。FDG中华典藏网

制鸕鷀膽法FDG中华典藏网

將膽用油紙包入活樟樹內,或陳土磚內亦可,夏一宿,秋冬三日為度。FDG中华典藏网

制人中白法FDG中华典藏网

一七用白水浸,一日起三次。二七用礬水浸,每日起三次。三七入活水內漂。四七入泉水內漂。漂一陣,曬一陣。五七每日蒸三次。六七曬。七七露,然後不管幹與未乾,要火焙。臨用兌片與桂吹之。FDG中华典藏网

加制人中白法FDG中华典藏网

人參葉 元參 寸冬 甘草薄葉,共文水,將人中白攤瓦上焙,以前藥水淬之。焙乾再淬,或三五七九次更妙。FDG中华典藏网

制牙硝法FDG中华典藏网

牙硝(一兩) 入鼎鍋內,用水四茶碗,慢火熬之,分作三夜熬,二夜減水一碗,三夜減水二碗。牙硝多少皆準此法加減,熬至瓦灰色為度。FDG中华典藏网

制棗藥法FDG中华典藏网

黑棗或南棗,用細皺無破爛者。將針挑去棗核,入青礬於內,棗之兩頭針孔處,仍另用棗肉補塞,勿令泄氣。用草把二隻,作十字架,用糠頭放上面,將棗放五方,糠頭上,再用糠頭蓋二三寸厚,點燃,候頂上糠頭色至焦黑,起了油光,取出棗只。如未到功,仍入火內再製。制畢,用碗盛杯蓋勿令泄氣,候冷火氣,扣如柴炭音聲,色帶烏油黑者便佳。如面上色帶灰白,過火,不燥,只可吹陰虛症爛喉之類。FDG中华典藏网

製片棗亦照前法FDG中华典藏网

制青魚膽FDG中华典藏网

取膽淨油懸當風處陰乾,紙包放身上漚干,研末。如未乾,切碎,同藥乳之亦可。FDG中华典藏网

八寶丹FDG中华典藏网

上麝(二分) 梅片(二分) 乳沒(二錢) 明雄(一錢) 硃砂(一錢) 血竭(一錢) 龍膽(五分) 洋茶(一錢) 銀硃(一錢) 膽礬(一錢) 雙月(一錢) 火硝膏(一錢) 枯礬(一錢) 喜蛛(三五七隻) 青魚膽,用火制。若是虛加山烏龜,各味用瓦焙乾研末,合成一單,若喉爛者去麝不用。FDG中华典藏网

附制山烏龜法FDG中华典藏网

用小便制(一匕) 水皂(一匕) 曬(一匕) 陰(一匕) 火焙研末聽用。FDG中华典藏网

凡男子遺精淋濁症,欲事過多,女子崩帶,及色欲傷泄,試驗從小舌有根白絲,直至上齶門牙,以精血傷損故也。若妊娠婦人,從小舌有一根鮮紅絲,直至上齶,此藏精血以養胎也。FDG中华典藏网

凡一切喉嚨所忌食物。FDG中华典藏网

冬莧 胡椒 番椒 其餘不忌。FDG中华典藏网

凡乳蛾,雙珠,及寒珠等症,腫痛極甚,若過了七八九日,疼痛略減,是將潰時,其根腳木紅,頂現桃紅,或淡紅而已,用八寶丹加麝片及明雄,吹上即穿,膿盡,開清涼藥隨症調理而愈。FDG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