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敬斋针灸全书

作者:[明]陈言
杨敬斋针灸全书

又名《秘传常山敬斋杨先生针灸全书》。针灸著作。明陈言撰。二卷。言字西溪,建阳 (今属福建) 人。擅长针术。此书成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前。上卷有周身经穴赋、金针赋、灵火赋等。下卷有十二经脉歌、经穴起止歌、十五脉络歌、十三鬼穴歌、天星秘诀歌、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杂病歌、血总穴歌等。内容多选用歌赋形式,易于习诵。附有十二经流注图、头部孔穴正侧四图,及背、颈、腹等大量插图,便于临床参考。但有人认为本书是托名之作,有待进一步考证。有明万历十九年(1591)余碧泉刊本,一九五五年群联出版社影印明万历十九年余碧泉刊本。

[明]陈言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克力同

克力同

古希腊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的早期著作。该书以对话体形式叙述了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后囚禁在狱中,老友龙克力同前去劝说他越狱逃跑,他婉言谢绝并阐述其道德思想等内容。首先,他主张用理智深思熟虑,反对凭感情“以错对错,以恶报恶”。诬告、错判固然是错,越狱潜逃也是错,正是以错对错,是违反理智原则的。其次,越狱潜逃,是不服法,最后必将破坏法律的崇高威望;一个尊重德性者,绝不会有损国家和法律的尊严。再则,祖先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和法律,依照法律的契约生活。若越狱逃跑便犯下不孝父母、不服教养、不遵命守约三大罪,较之于诬告与错判更为有罪。最后,他认为越狱潜逃是苟且偷生、害人害己。若越狱必牵连朋友,小则流放、大则家破人亡;逃亡后隐姓埋名乔装打扮、贪生怕死丧失廉耻,也就无颜再谈正义与法治、人生道德和人生价值。该书表现了苏格拉底为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以身伏法,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是研究苏格拉底生平和哲学思想的重要文献。该书见严群的中译本《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198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孔子改制考

孔子改制考

康有为所撰关于变法维新的重要理论著作。1892年(光绪十八年)在弟子陈千秋、梁启超等协助下开始编著,1898年正式刊行。共二十一卷。书中阐发“托古改制”理论。宣称《六经》皆孔子所作,是孔子假托古圣先王言行,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改革主张,把孔子塑造成托古改制的“素王”。认为孔子改制的精义主要反映在《春秋》一书中,而《公羊传》则是阐释《春秋》的典籍。作者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需要出发,附会公羊学派的“据乱、升平、太平”三世说,解释历史发展趋势。认为“据乱世”即西方君主专制时代,“升平世”即君民共主时代,“太平世”即民主共和时代。这一划分并不科学,但确认历史不断进化发展,强调当时中国应由“据乱世”通过改革进入“升平世”,冲破了顽固派“敬天法祖”和“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反动思想,为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影响甚大。顽固派攻击该书“灭圣经”、“乱成宪”,要求清政府将该书毁版。

劫余灰

劫余灰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16回。我佛山人(吴趼人)著。初载光绪三十三年十月望日至三十四年十二月(1907年11月20日至1909年1月)《月月小说》(上海)第10号至24号。宣统二年(1910)群学社(上海)出版单行本。又见1984年3月广雅出版有限公司(台北)“晚清小说大系”丛书本。写广东南海县一对男女青年的悲剧故事。才子陈耕伯与婉贞订婚后赴省赶考。其叔仲晦乘机将他串卖去香港做猪仔,又骗婉贞到香港,途中卖给船家做妓女。婉贞借去寺院进香之际告官而得救。

友林乙稿

友林乙稿

诗集。南宋史弥宁撰。一卷。弥宁字安卿,鄞县(今属浙江)人。嘉定中以国子舍生莅春坊事,后知邵阳。是集《宋史·艺文志》未见载,首有残缺序文一篇,据序意推,约成于知邵阳时,收诗凡百七十首,以近体诗居多。《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观其持论,似亦以妙悟为宗,与严羽之说相近。然命意遣词,务取鲜新,乃往往伤于纤仄,无所谓镜花水月之意,则所谓妙语者,特一韵之奇,一字之巧而已; 特其点缀映媚, 时亦清警,沙中金屑,要不可谓之非宝。”有《四库全书》本传世。另据文献记载,尚有宋、明刻本和抄本。一九五七年古籍出版社出版线装本。

法华经三大部补注

法华经三大部补注

宋从义撰并序,赵时逢题记。玄义注三卷,文句注七卷,止观注四卷,内题天台三大部补注。前附箇条二卷。法华三大部补注收于卍续藏第四十三、四十四册。本书补注智顗之法华三大部(妙法莲华经玄义、妙法莲华经文句、摩诃止观)及荆溪湛然注释三大部所作之法华玄义释签、止观辅行传弘决等书中所缺略者。前三卷内容系补注玄义及释签,列举‘释签云台岭’以下五百五十余项。第四卷至第十卷补注法华经、法华文句及法华文句记,列举‘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以下一千五百十余项。十一卷至十四卷补注摩诃止观及止观辅行传弘决,列举‘辅行云济行之教有宗信教堪辅行’以下八百五十余项。此外,同为法华三大部之注释书另有南宋法照撰法华经三大部读教记二十卷,收于卍续藏第四十三册,系援引经说及天台一家之祖释,而加以补释。

瑜伽论劫章颂

瑜伽论劫章颂

瑜伽论劫章颂,一卷,唐窥基撰,内题劫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