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郁

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诸病久,亦皆有郁。o6D中华典藏网

越鞠丸o6D中华典藏网

解诸郁。o6D中华典藏网

苍术 香附 抚芎 神曲 栀子(各等分)o6D中华典藏网

上末,水丸梧子大,每五十丸白汤下。o6D中华典藏网

交感丹o6D中华典藏网

治一切名利失意,抑郁烦恼,七情所伤,不思饮食,面黄形瘦,胸膈痞闷诸症,极有神效,及师尼寡妇婢外家尤宜。o6D中华典藏网

香附米一斤半,用瓦器炒令黄色,取净末一斤,茯神去皮木,为末四两。o6D中华典藏网

上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空心细嚼,白滚汤下,或降气汤下好。o6D中华典藏网

一方 气郁,胸胁痛,脉沉涩者是。o6D中华典藏网

香附(童便浸) 苍术(米泔浸) 抚芎o6D中华典藏网

一方 湿郁,周身走痛,或关节痛,遇阴寒则发,脉沉者是。o6D中华典藏网

白芷 川芎 苍术 茯苓o6D中华典藏网

一方 治痰郁。动则喘,寸口脉沉滑者是。o6D中华典藏网

海石 香附米 南星o6D中华典藏网

一方 治热郁瞀闷。小便赤,沉数者是。o6D中华典藏网

山栀 青黛 香附 苍术 抚芎o6D中华典藏网

一方 治血郁。四肢无力,能食便红,脉沉者是。o6D中华典藏网

桃仁(去皮研) 红花 青黛 抚芎 香附o6D中华典藏网

一方 食郁嗳酸,腹饱不能食,左寸脉平和,右寸脉沉紧者是。o6D中华典藏网

苍术 香附 山楂 针砂(醋炒七次,研极细)o6D中华典藏网

春加芎,夏加苦参,秋冬加吴茱萸。o6D中华典藏网

上为末,水丸服。o6D中华典藏网

开郁汤o6D中华典藏网

治恼怒思虑,气滞而郁,一服即效。o6D中华典藏网

香附(童便浸炒) 贝母(去心。各一钱半) 苍术 抚芎 神曲(炒) 山栀(炒) 橘红茯苓 枳壳 苏梗(各一钱) 甘草(三分) 有痰加半夏、南星各一钱。有热加芩、连各八分,柴胡一钱。血郁加桃仁、红花各八分。湿加白术、羌活各一钱。气加木香五分,槟榔八分。食积山楂、砂仁各七分。o6D中华典藏网

上水一钟半,生姜三片,水煎,温服。o6D中华典藏网

秘传降气汤o6D中华典藏网

治上盛下虚,上盛则头目昏眩,痰实呕逆,胸膈不快。下虚则腰脚无力,小便频数,大便秘涩。o6D中华典藏网

骨碎补(去毛炒) 诃子(炮去核) 草果仁(煨) 半夏曲 桔梗(各五钱) 桑白皮(炒,二两) 地骨皮(炒) 枳壳(炒) 五加皮 陈皮 柴胡 甘草(各一两)o6D中华典藏网

上末,蒸一伏时,晒干,每服二钱。又能调顺阴阳,通利三焦。如痰嗽加半夏。心肺虚满加o6D中华典藏网

抑肝开郁汤o6D中华典藏网

治寡居独阴妇女,恶寒发热,类疟疾者,久不愈成劳病。o6D中华典藏网

柴胡(二钱半) 赤芍 牡丹皮(去木,一钱半) 青皮(炒,二钱) 当归(五分) 生地(五分) 地骨皮(一钱) 香附(童便炒,一钱) 川芎(七分) 连翘(五分) 栀子(炒,一钱) 甘草(三分) 神曲(八分)o6D中华典藏网

上锉,水一钟半,水煎服,渣再煎服,送下交感丹。o6D中华典藏网

大枳壳丸o6D中华典藏网

治一切酒食伤,胸膈痞闷疼痛,饮食不消,两胁刺痛,呕逆恶心。o6D中华典藏网

莪术 浓朴 人参 青皮 黑豆 枳壳 茯苓 木香 陈皮 白术 半夏 麦芽 神曲 三o6D中华典藏网

上为末,姜汁糊为丸。每五十丸,滚白水送下。
o6D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