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真人语录

作者:佚名
晋真人语录

包括语录、答问、诗词、颂并录王嚞《修仙了性秘诀》。阐述全真道性命双修之真功和济贫拔苦之真行。称王嚞为祖师并有《答马师父十四问》。蜂屋邦夫《金代道教研究》称晋真人为王重阳同时之前辈道士柳存仁《读蜂屋邦夫〈金代道教研究〉》仍疑晋真人为王重阳本人之异名,《答马师父十四问》为马钰所作。

猜你喜欢的书

太上三皇宝斋神仙上录经

太上三皇宝斋神仙上录经

经名:太上三皇宝齐神仙上录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或隋唐。载三皇斋仪及信物制作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黄帝述三皇斋法与醮仪。述三皇八帝、合上元香珠法、作香玄腴法、作云水之法等。
  

台湾外纪

台湾外纪

又名《台湾外志》。章回小说。清江日昇著。三十卷。叙明末郑芝龙,以海上劫掠为生,屡扰金门、厦门等地,崇祯年间受招安。受命剿灭刘香、李魁奇等海盗,并败荷兰兵,因功升都督。李自成进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福王立于南京,封芝龙平国公。未几福王败没,芝龙拥唐王于福州,子成功深得唐王宠信,赐以国姓。芝龙受洪承畴蛊惑,降清被挟北去,旋被杀。成功坚不投降,召集余部,继续抗清,南明桂王封其为延平郡王。成功屡胜清兵,进军长江,直逼南京。又率军击败荷兰兵,收复台湾,以台岛为抗清基地。郑成功病逝后,子经立,继续抗清,清廷剿抚间用,均无效。郑经病逝后次子克塽嗣为延平王,时台湾内争迭起,诸将降清者日众。清廷遣施琅攻台湾,克塽出降,至此台湾为清所统一。本书所述均为史实,作者父江美鳌曾是郑成功属下将佐,书中所记得之其父口传面授,又多从徐鼒《小腆记年》中引用史料。有康熙间求无不获斋活字本、上海申报馆排印本。近有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

红烛

红烛

闻一多的第一本新诗集。《红烛》最早的版本是1923年9月,由泰东书局出版的,诗集中共收入诗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62首,其中分为“李白”“夜雨”“青春” “孤雁” “红豆” 5篇。《红烛》 中的作品,大多是闻一多留学美国期间创作的,大多数作品中流露出思恋祖国之情和对美国的侵略势力的极度不满。《红烛》中的大多数作品反映了 “五四”以来青年要求思想解放、求索真理的精神风貌。诗集中收入了作者当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太阳吟》、《忆菊》、《西岸》、《雪》、《红豆》、《国手》、《艺术上的忠臣》、《黄鸟》、《春之首章》、《色彩》、《去思》、《钟声》、《印象》、《红烛》等等。诗集中表现出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爱情的讴歌、对自然的赞颂、对生活的思考、对劳动的颂扬以及对黑暗现实的批评等等。闻 一多的诗歌创作,取材广泛,题材丰富,讲究构思,注重意象,着意提炼,音韵铿镪,色彩浓烈。《红烛》是闻 一多的 一本风格独特、具有独创性的新诗集,为中国现代诗坛增添了绚丽的光彩。1955年,《红烛》被收进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闻 一多诗文选集》之中。

陈布雷回忆录

陈布雷回忆录

《陈布雷回忆录》一书为陈布雷于1936年及1940年所写之回忆录合辑。书中讲述了陈布雷的家世、求学教书以及工作生活的一系列经历,再现了一个真实的陈布雷。陈布雷是民国历史上一位传奇人物,作为典型的旧文人,具有浓厚的传统思想。其屡屡位列高位,显赫一时,却在国民政府风雨飘摇之际自杀身亡,给世人留下深深迷惑和遗憾。

清宫二年记

清宫二年记

德龄原著,顾秋心译述。本书作者原系西太后慈禧身边七个得宠的女官之一。该书是慈禧太后御前一等女官公主德龄在慈禧身边生活两年的回忆录。它侧重于记述慈禧太后的饮食起居、生活情趣、内心世界、听政内幕及光绪皇帝的政见和处境等宫廷秘史。作者与慈禧太后朝夕相伴,形影不离,将所见所闻秉笔直书,并稍作艺术加工而成此书。全书分为二十个题目记述了作者在随侍慈禧期间的亲身见闻,包括饮食、起居、服饰、娱乐游艺、光绪皇帝及皇后的生活,宫眷们的生活,皇帝太后的生日庆典、紫禁城内过新年的情景等等。

俱舍论颂释疏

俱舍论颂释疏

凡二十九卷或三十卷。全称阿毗达磨俱舍论颂疏论本。又作俱舍论颂疏论本、俱舍颂疏、俱舍论颂疏、俱舍论颂释。略称颂疏。系解释俱舍论六百行颂之作。唐代圆晖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一册。撰者圆晖受晋州刺史贾曾之请,就俱舍论之颂,去其繁杂,针对要点,加以注释,故行文简易,颇尽其要,为研究俱舍论之重要入门书。自序(大四一·八一三中):‘课以庸虚,聊为颂释,删其枝叶,采以精华。文于广本有繁,略叙关节;义于经律有要,必尽根源。’由此以见其志。此书出于普光、法宝二疏之后,可谓俱舍论释诸家中之后来居上者,当时即盛行于两河、两京、江表、燕、齐、楚、蜀等地。本书原依据俱舍论本颂之形态,不含破我品;后由后人对破我品所引之颂作注释,追补而成第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