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清静经

作者:佚名
太上清静经

清静经注本,上阳处士注解,上阳处士生平事迹不详。收于《道书一贯》。

猜你喜欢的书

丙子学易编

丙子学易编

又名 《学易编》。南宋李心传撰。心传字微之,号秀岩。李舜臣之子。为集诸家释解《周易》本义之作。原书十五卷,岁久散佚。今有《四库全书》辑本,作一卷。此本乃宋末俞琬所节抄,略存梗概。撰在丙子(1216)年,故有是名。《通志堂经解》本。此书系李氏于南宋嘉定丙子年(1216)以二百零八日之力编撰而成,遂名《丙子学易编》。书中阐解《易》义,惟采王弼、张载、程颐、郭雍、朱熹五家之说,而以其父李舜臣所作《易本传》之说证之,亦间附己意。《四库全书提要》指出:“原书十五卷,高斯得尝与诵诗训合刻于桐江,今已散佚。此本为元初俞琰所钞,后有琰《跋》曰:‘此书系借闻德坊周家书肆所鬻者,天寒日短,老眼昏花,并日而钞其可取者。’

洋泾浜奇侠

洋泾浜奇侠

长篇小说。张天翼著。作于1936年。小说塑造了一个唐吉诃德式的人物史兆昌的形象。史兆昌嗜读武侠小说,又是道家武术的忠实信徒,整天幻想着当一个侠客,并找一个像十三妹一样的女侠客,一起去打败日本人,救国立功。他随父亲从北平到了上海以后,经人介绍,做了“太极真人”的徒弟。他对师傅超人的法术深信不疑,捐了四千元钱,作为建昆仑山炼丹台的费用;同时,他还结识了演“救国女侠”的歌女何曼丽,也捐了一笔钱,给何所在的摩登歌舞团。但何曼丽只是骗他的钱而已,他们的“恋爱”也告吹。他路见一个卖艺的姑娘,认为这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十三妹”,结果被她父亲吆喝开了。“八·一三”沪战开始,他发疯似的冲到街上,一面念着符咒,一面挥舞宝剑,口含仙丹(实是硬糖),头上飞机在扔炸弹,他若无其事,终于受伤,被人抬进医院。小说通过这些看来荒唐的描写,意在讽刺半封建半殖民地上海的畸形的社会相。小说成功地运用讽刺笔法,读了令人捧腹;语言运用也十分出色。

琵琶行

琵琶行

敘事诗。唐白居易作。写于元和十一年,时作者被贬为江州(州治今江西九江)司马。作者通过对琵琶女沦落身世的描绘,抒发自己遭贬谪后的悲愤之情。并把自己和琵琶女相比,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诗中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她被压迫、被侮辱、被损害的遭遇,是封建社会制度下底层妇女悲惨命运的缩影。故事情节完整,抒情意味浓厚,诗人善于寓抒情于叙事之中。又善于把对现实的感受和炽烈的情怀,倾注于景物、环境的描写中,造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诗中有关音乐的描写比喻新颖精妙,声情并茂,极为后人推崇。诗见《白氏长庆集》卷12。

名山藏

名山藏

纪传体史书。明何乔远撰。一百卷。乔远,字雅孝,号匪我,晋江(今福建泉州)人。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官至礼部仪制郎中,以事归居20余年,再宦至南京工部右侍郎。是书分为典谟记、坤则记、开圣记、继体记、分藩记、勋封记、天国记、天启记、舆地记(未全)、典礼记(未刊)、乐舞记、刑法记、河漕记、漕运记、钱法记、兵制记、茶马记、盐法记、臣林记、臣林外记、关柝记、儒林记、文苑记、俘贤记、宦者记、列女记、臣林杂记、宦者杂记、高道记、本土记、本行记、艺妙记、货殖记、方技记、方外记、王享记共37记。实则仍用纪、志、传之体,基本属于纪传体史书。载起自明太祖迄至穆宗(1368—1572)十三朝200余年史事,多取材于当时流传的野史旧文,保存了不少稀有明史资料。如货殖记所载江南几个大地主发家情况和明季手工业与商业情况。王享记叙述蒙古族鞑靼、兀良哈二部,女真族海西、建州二部以及朝鲜、日本、东南亚诸国,是研究经济史、民族史、中外关系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对研究明代丝绸之路有较高的文献价值。清避讳此书所载,列入《禁书总目》。仅有明崇祯十三年(1640)刊本传世。

檀特罗麻油述经

檀特罗麻油述经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罗云夜被鬼神娆,佛为说咒謢之,似与《大寒林圣难拿陀罗尼经》同。

守护大千国土经

守护大千国土经

梵名A^rya -maha^-sahasra-pramardini^ 。凡三卷。宋代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内容叙述佛在王舍城鹫峰山南面佛境界大树林时,毗耶离城为诸鬼神所恼乱,灾难竞起,国土人民仰面号哭乞请加护,佛乃以神力集会一切诸鬼神及天龙等,演说神咒以调伏之。佛复至毗耶离城,示现大明王身,演说守护大千国土大明王解脱法门,并说大明王陀罗尼,依其功力使此城尽离灾难。是后,佛更说持诵陀罗尼之方法及功德,大梵王亦说护诸童子法,以终本经。此中,护诸童子法与菩提流支所译之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之旨趣相同。本经为五部守护经(梵pan~ca-raks!a^ )之一,流传于尼波罗(今之尼泊尔)地方。本经有西藏、西夏语等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