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彗星来临
一颗彗星引发的人间巨变,生存还是毁灭?
当人类消除了私欲,世界会是怎样的?
威尔斯的第一部乌托邦小说!
《彗星来临》以一种散文式的记述,缓步推进着一个看似俗套的三角恋故事,却在关键节点上通过一条漫不经心的暗线将一次情杀危机反转,而故事也最终走向了一个充满光明、友爱等良善品质的乌托邦。故事背景是一颗彗星即将接近地球的消息不断在剧情中跟进,而情节上讲述的则是一位四处碰壁的主人公,在接连的失败与对刚刚分手不久的女友立即寻获归宿的妒意之下,决定谋杀前女友及其情夫……
苏镇舞会
《苏镇舞会》以婚姻问题为题材,但着意于反映法国大革命以后贵族阶级经济力量的衰落和等级门阀观念的日趋破产,当时比较明智的贵族都纷纷与资产阶级联姻,以维持和加强自己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实力地位,谁若死抱住阀阅世家的旧观念,反而会成为人们的笑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小说中的德·封丹纳小姐认为贵族公子应有的各种优点,在她周围的世家子弟中竟无一人具备,而集中了这一切优点的理想人物,却恰巧是个在商店里站柜台的人,日后发了大财,成为她梦寐以求的贵族院议员。这一情节的安排,意味深长,充分体现了作者在《人间喜剧前言》中所谈到的“杂货商确实当上了贵族院议员,贵族有时却沦落到社会底层”的论断。
东原录
一卷,北宋龚鼎臣撰。龚博通经史百家之说,精心考证,一有心得,随笔录之,以成此书。此书多考论文字训诂,兼及杂事。许多考论,颇有见地。如解《易》之“鼎金铉”即《仪礼》之鼎扃;解《礼记》“升中于天”为《左传》民受天地之中以生之中;解《太玄》“如玉加莹”句,据唐类书证李轨注为误本;解《后汉书》注引《潜夫论》“化国之日”句,为章怀太子避高宗讳;解马融“轶越三家”句,为指三王;又引《说苑》子桑伯子事,证王肃注之漏;引《汉书·地理志》有煮枣,证颜师古注之漏;引王弼解子弓为朱张字,证杨倞《荀子注》之误;引殷仲堪《天圣论》解仁宗年号,证拆字为二人圣之非;引《汲冢记》证汤墓在河东,证刘向说之非等,都颇有见地。所记杂事,如太宗赐进士诗;太祖批答赵普论王仁赡札;太祖幸绫锦院警戒梁周翰事;《郑氏诗谱》别有全本,欧阳修所得乃残帙;文彦博家庙不作七间,乃用唐杜岐公家旧式等等,对研究者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版本主要有《艺海珠尘》本、《四库全书》本、《函海》本、《十万卷楼丛书初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宋人小说》本等。
琉香记
半汉半喃诗集,越南女诗人胡春香著,作于古月堂。该诗集共有24首汉字诗和26首字喃诗,内容主要是诗人大胆地抒发了自己对男友们坦率而亲切的情怀。这个诗集,从总的看,创作艺术老练,但风格上与她的字喃诗不那么一致。所以,对于该诗集作者是胡春香之说有的学者仍持不能完全肯定的审慎的态度。尽管如此,胡春香的诗在越南文坛上确实出现过,并且在越南文学史上具有影响。
上林赋
汉赋。司马相如作。《史记》,《汉书》的司马相如传将《子虚赋》、《上林赋》连成一气,南朝梁代萧统编《文选》,始分为两篇,《子虚赋》收入卷7,《上林赋》收入卷8。据《西京杂记》所载,司马相如写此赋时,“意思萧散,不复与外事相关。控引天地,错综古今,忽然如睡,跃然而兴,几百日而后成”。可见其构思之苦。《上林赋》与《子虚赋》同为汉赋代表作,其内容上承《子虚赋》所述,当子虚、乌有二先生互相夸耀楚、齐时,亡是公以天子代表的身份,申明诸侯国应纳贡述职的道理,又极力渲染了天子上林苑的广阔和天子出猎的壮观。然后,笔锋一转,叙述天子对“大奢侈”幡然省悟,命令“解酒罢猎”,使子虚、乌有“愀然改容”,有所悔过。刘勰曾说:“相如《上林》,繁类以成艳。”(《文心雕龙·诠赋》)而明人王世贞则在其《艺苑卮言》中说,司马相如此赋“材极富,辞极丽,而运笔极古雅,精神极流动,意极高,所以不可及也”。《史记》、《汉书》本传指明:因司马相如在梁地作《子虚赋》受到汉武帝召见,他便“请为天子游猎之赋”,以《上林赋》进呈,所以一般都将这两篇赋视为正续篇,往往一并论之。
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凡二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又称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仁王般若波罗蜜护国经、仁王般若经、仁王经。今收于大正藏第八册。本经分序品、观空品、菩萨教化品、二谛品、护国品、散华品、受持品、嘱累品等八品。系佛陀为十六大国王说示守护佛果、十地之行,及守护国土之因缘,谓讲说受持此经,则可息灾得福。与法华经、金光明经并称护国三部经。修仁王会时,即用此经。据历代三宝纪载,本经共有竺法护、鸠摩罗什、真谛等三译,大唐内典录以下诸录均依其说。然出三藏记集卷四将此经编入失译杂经录,隋代众经目录(法经录)卷二则将此经编入疑惑录,谓此经非为罗什或竺法护所译。唐代宗永泰元年(765),不空奉诏重译,题为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收于大正藏第八册),略称仁王护国经、新译仁王经。亦分二卷、八品,文词与旧经略同。罗什译本之注疏有仁王护国般若经疏五卷(智顗说,灌顶记)、仁王般若经疏六卷(吉藏)、仁王经疏六卷(圆测)等。不空译本则有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三卷(良贲)、仁王经疏四卷(净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