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囊奥语注
作者:姜垚
《青囊奥语》是唐代杨筠松所撰的风水经典,仅四百余字却蕴含玄空理气、五行星体运用等深奥原理,与《青囊经》等并称 “地理五经”,对后世风水学说影响深远。 会稽姜垚,字汝皋,是风水名师蒋大鸿的得意弟子。因蒋大鸿受天律所限未注此书,便将注解重任交予姜垚,足见对其学识的信任。姜垚注本极具学术价值,他秉持严谨态度,纠正诸多旧注谬误,还原经典本义。 注解中,姜垚深入阐释关键内容:点明 “坤壬乙,巨门从头出” 等句为挨星大卦要诀,指出九星五行根源及吉凶取决于时运;解析 “左为阳,子癸至亥壬” 体现的阴阳交媾规律,否定固定阴阳方位的错误认知;强调山水卦气关联,需综合考量祸福;解读 “颠颠倒”“认金龙” 等句,揭示阴阳交媾妙处与金龙 “动” 的关键作用,还详细剖析风水操作 “十要” 及山龙穴法、向放水等要点。 姜垚注本紧扣原文,传承风水正统精髓,为后人理解研究《青囊奥语》提供清晰路径,是风水研究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姜垚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蓓根的五亿法郎
《蓓根的五亿法郎》(Les Cinq cents millions de la Bégum)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和安德烈·洛里共同完成的一部小说。全书共20章。《蓓根的五亿法郎》是一本科学幻想小说,同时又是一本揭露资本主义世界的社会小说。作者通过两个学者的形象阐明了两个科学家的道路。印度贵妇人蓓根的一笔五亿法郎的遗产,三十年后终于找到了继承人:一个是法国的善良的医生沙拉赛恩;另一个是德国化学教授苏尔策,这两人平均分得了这笔遗产。沙拉赛恩医生用他分到的遗产建设了一座理想的城市。城市一天比一天繁荣,居民们过着劳动、幸福、和平的生活。而苏尔策教授却相反地建立一座军火工厂,生产大规模毁灭性的武器,其目的是屠杀人类,破坏和平居民的幸福生活。青年工程师马尔赛为了人类的理想,他深入虎穴,探悉了军火工厂的秘密,粉碎了苏尔策的阴谋。最后,苏尔策教授终于被他自己发明的冷气弹炸死在自己的密室里,而这座兵工厂也就为和平的人民所有,不再制造武器,而制造为人类幸福所需要的农业机器和工业装备了。
洞玄灵宝丹水飞术运度小劫妙经
元始天尊述大小劫运,劝人诵经、建斋、炼丹以飞升。《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卷1著录此经。经中有太上大道君,礼请中有涂炭叩头仪式,又有嘉平二十三年之纪年。曹魏、前赵、南凉嘉平年号皆无二十三年,可能数字有误。总之,疑该经出自六朝。
礼书纲目
八十五卷。清江永(1681-1762)撰。朱熹《仪礼经传通解》为未完成之作,后人续修亦未完成。江永广摘博讨群经,以《周礼》原秩列纲目,为《礼书纲目》,自称“欲完成朱熹未竟之志,成《礼》、《乐》之完书。”此书仿《仪礼经传通解》体例,参考群经,洞悉条理,并多能补其所未及。《礼书纲目》不随意立异,如《士冠礼》履夏用葛以下五十字,本在辞后记,《仪礼经传通解》移置经文陈服节末,江永则沿用《周礼》原说,不故意诘难。又如《仪礼经传通解》割裂《士冠礼》,江永则仍用记文,不用《通解》尤为详慎。与朱熹《仪礼经传通解》相比,《礼书纲目》逻辑性强,内容更为详实,仪例较密,是研究礼学价值颇高的着作。版本有清熹庆十五年(1801)刊本、光绪十九年(1893)黄氏试馆刊本,婺源刊本。[改]
石鼓论语答问
三卷。南宋戴溪撰。戴溪字肖望,人称岷隐先生,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淳熙五年(1178)“别头省试”第一,官至兵部侍郎。曾奉太子赵询之命类编《易》、《诗》、《书》、《春秋》、《论语》、《孟子》、《资治通鉴》等书,著有《石鼓论语答问》、《易经总说》、《曲礼口义》、《续吕氏家塾读诗记》等。谥文端。光宗时,戴溪领石鼓书院山长期间撰此书,故名《石鼓论语答问》。此书阐发《论语》义理,持论较平允,但于名物训诂方面间有疏误,虽然如此,仍不失为一本较有价值的书,朱熹以为近于道。《四库全书》底本为江苏巡抚采进本。
云卧纪谈
二卷。又称《感山云卧纪谈》。宋仲温晓莹著。绍兴(1131—1162)年间,晓莹于丰城(今属江西)曲江感山云卧庵闲居中,随笔记录诸方尊宿遗言逸迹,士大夫的嘉言懿行,凡可资修行警策、学人龟鉴者皆收录。自富弼颂书、秀紫芝文、东山吉,至苏轼衲衣、无著道闲、佛慧北邙行、政书记诗等,共九十余条。卷末附《云卧庵主书》,记述其师大慧宗杲与学人的机缘问答。收入《续藏经》。
六妙法门
亦称《修禅六妙门》、《六妙门禅法》,简称《六妙门》。佛教著述。隋智顗撰。一卷。约成书于南朝陈光大元年至太建七年(567—575)间。是系统论述天台宗教义“六妙法门”的著作。智顗将“止观”分为渐次止观、不定止观、圆顿止观三种,而“六妙法门”属不定止观,指数息、堕息、止心、修观、还、净等六法,亦称“六妙门”。全书分别叙述六妙门大意,分十门:(1)离别对诸禅六妙门;(2)次第相生六妙门;(3)随便宜六妙门;(4)随对治六妙门;(5)相摄六妙门;(6)通别六妙门;(7)施转六妙门;(8)观心六妙门;(9)圆观六妙门;(10)证相六妙门。见载于《金藏》、《频伽藏》及日本《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