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手鉴图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赤松山志
南宋末松山羽士竹泉倪守约撰。书一卷,前有倪守约自序。赤松山在今浙江金华境内,相传晋道士皇初起、皇初平兄弟遇赤松子引入金华山之石室修道炼丹,丹成乘云上升。本书首记二皇君成仙事迹,载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封大皇君为冲应真人,小皇君为养素真人,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加封大皇君冲应净感真人,小皇君养素净正真人。然后分丹类、洞穴类、山类、水类、宫宇类、人物类、制诰类、碑籍类记载山中形胜、二皇君遗迹、宫观道士及文物古籍。值得注意者碑籍类记录《太上感应篇碑》和《注太上感应篇》,表明南宋末《太上感应篇》已有相当的社会影响。本书对研究南宋前浙江地方道教史亦具参考资料价值。收入《道藏》洞玄部记传类。
黄帝阴符经注
黄帝阴符经注,原题「给事中沈亚夫注」。《通志•艺文略》着录是书一卷,当出于北宋。今本收人《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卷前有序言一篇,总叙经旨。极陈内丹家言,然观其注文尚称简洁平实。经文取三百字本,分上中下三篇。卷末有缺漏,可取《道藏辑要》本校补。
田寡妇看瓜
赵树理著。发表于1949年5月14日《大众日报》。贫农秋生,解放前生活极端贫困,曾向人求乞,甚至偷过邻居的南瓜豆荚之类。地主王先生把秋生看作“大害”。解放后秋生分得了菜地,种上了南瓜,田寡妇为人小气,轻信地主宣传,对秋生处处怀疑,步步设防,生怕秋生来偷她种的南瓜。不久,秋生种的南瓜获得丰收,让田寡妇随意去担他的瓜,使田寡妇再也无心看瓜。贫雇农的慷慨与中农的吝啬形成了鲜明的性格对比,通过这一对比,表现了贫苦农民的善良本质,显示了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农民,在生活和精神面貌上的巨大变化。小说情节集中,结构精巧,性格鲜明,以小见大,展现了农村新风貌。
孀妹殊遇
明末虞山刘氏,世业儒,家虽落,名楣也。兄弟守田庐。伯曰赓虞,邑诸生,品行修饬;仲曰肇周,则狡黠嗜利,不务恒业;有妹曰三秀,慧而艳。生时,母梦紫气绕室,醒有异香。六岁母死,父教之读,过目辄了了,捉笔作楷,秀逸独绝。时里有黄亮功者,居任阳之大桥,素雄于财。亮更善居奇。崇祯间,吴中水旱频仍,物价腾贵,藉之囤盈粜虚,家益富。亮貌温厚,而中多机诈,蓄资巨万,节缩常若寒士。年逾二十,始议娶妇,妇则丧夫而挟重资者。父曰:“嫠也,里多请婚者,何必是?”
唐宋词格律
词律专著。龙榆生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0月版。收150余调,分平韵、仄韵、平仄韵转换、平仄韵通叶、平仄韵错叶等五格。每一词牌都说明产生来历和演变情况,附有“定格”、“变格”。并标明句读、平仄和韵位。间或指出适宜表达何种情感及其中某些特定的句法和字声。每一词格附有一至数首词做范例,供参考比较。书后附张珍怀据《词林正韵》分部改用佩文韵标目的《词韵简编》。是书可帮助读者较全面地理解唐宋词的体制,并可作唐宋词选本阅读。《诗词曲格律》 文体学读物。陈锋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1月版。该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词谱、词韵等格律常识,是供初学者用的通俗读物。
圣谕广训
清圣祖著,清世宗训。一册,一卷。书前有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御序,同年武英殿刊印。原名“圣谕十六条”。清康熙帝撰写颁布。全面系统地宣扬封建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以为约束臣民。内容为: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勤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善良,诫匿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追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雍正帝认为它“自纲常名教之际,以至于耕桑作息之间,本末精粗,公私巨细”,皆己囊括无遗。为了进一步向百姓灌输封建道德,雍正于每条上加注释,改名为《圣谕广训》,并刊刻颁发,大力宣扬,各府州县学官,每月朔望两日,择地聚集士庶,宣读《圣谕广训》条文。在乡村除宣读外,还要用通俗语言解说,雍正帝希望以之“共勉为谨身节用之庶人,尽除夫浮薄器凌之陋习,则风俗醇厚,室家和平”(《圣谕广训序》)。明确表明颁布和宣讲《圣谕广训》的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纲常伦理秩序,使其成为清朝统治者束缚劳动人民的精神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