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坐钵捷法
作者:佚名
全真坐钵捷法,撰入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金元全真道道士之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所言「坐钵」,为全真派道士静坐习定之法。其法于每年冬季集体静坐百日,每日数次,皆有规定时辰,故需计算时刻。作者认为当时所用壶漏不合古法,计时亦有差误,故作此篇,以言正确方法。书中有〈造盂之法〉、〈下漏之法〉,〈造筹之法〉、〈加减之法〉等四章,讲述制作壶漏及校正时刻之简捷方法。后附〈定太阳出没法〉,参照干支卦象,编为歌诀,以测定十二月中太阳出没之时间和方位。又有九阳真人图,以十二地支、十二消息卦与十二月相配,以定月象圆缺。本篇虽为道士坐钵而作,但其中所述古代计时工具和计时方法,亦可供研究科技史者参考。
猜你喜欢的书
北山小集
诗文别集。一作《北山集》、《程俱集》。宋程俱撰。此集为程俱所自编(见叶梦得序),凡四十卷。集中之诗,间于题下注所作年份,其年份多处先后失次,当是编而未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著录《北山小集》四十卷;《宋史·艺文志》则著录《程俱集》三十四卷,当是另一系统的刊本。《文渊阁书目》未见著录,说明至明时,传世已稀。此书宋刊本,明末为钱谦益绛雲楼所藏,至清高宗乾隆(1736—1795)末,辗转归黄丕烈。据钱大昕跋,此宋刊本,乃南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吴兴官��刊本。今通行本,为涵芬楼影印江安傅增湘双鉴楼所藏影宋写本,收入《四部丛刊》续编。俱十九岁时,米芾读其诗,誉为李太白后身。然今存少数少年所作殊无李白风致,或少作多有散失。贺铸《庆湖遗老集》附录有俱所撰《宋故朝奉郎贺公墓志铭》,其文不见于此集,知俱中年所作亦有散失。惜不得《宋史·艺文志》二十四卷本之详。
洞玄灵宝道士受三洞经诫法箓择日历
洞玄灵宝道士受三洞经诫法箓择日历,唐太清观道士张万福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卷首有作者自序,谓道士出家受经戒法箓,须选择吉日,三洞经法传授,各有不同时日,不可混漫。故撰此一篇,以示门人。书分九节编写传授各类经戒法箓时选择吉日之日历表,并述授经所须盟信。篇末批评时人不依规定传经。
矶声漩声
《矶声纪》和《漩声纪》程更生撰,收入岭南遗书本《袁督师事迹》,《矶声纪》和《漩声纪》。前者是崇祯二年十二月程本直为解救袁崇焕所上的奏疏;后者为袁崇焕被害后程本直为袁崇焕辩白之文,又名曰《愚忠纪》。根据《东江客问》记载,当时《矶声纪》和《漩声纪》在袁崇焕死后不久已经梓刻行世。《袁自如公粤西家传》记载:“后布衣程更生疏白督师冤,叙为《愚忠纪》”,引文中将一疏一叙对举,可见《矶声纪》原名《矶声疏》,《愚忠纪》即《漩声纪》。又屈大均《翁山诗外》卷七《再吊袁督师》其一有句“载读《愚忠纪》,凄然泪数行”,亦可证明《愚忠纪》即《漩声纪》,且更可见屈大均确实将袁崇焕疏稿及《矶声疏》、《漩声纪》等文携带回了岭南。
震泽纪闻
明王鏊撰。二卷。收有明初至中叶各类人物传记五十一篇。内容详悉生动。有万历《震川先生别集》本。作者曾孙禹声又著《续震泽纪闻》一卷,并载《震川先生别集》中。
五教章集成记
五教章集成记,卷一,宋希迪述并序,内题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集成记。
天乐鸣空集
天乐鸣空集,三卷,明鲍宗肇著并序,智旭序,高佑釲序,王起隆缘起,有传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