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皇斗姥戒杀延生真经

作者:佚名
九皇斗姥戒杀延生真经

一卷。此经为斗姥元君所说,旨在戒杀救生。经文开篇有《九皇斗姥说延生保命心咒》一段,言“此咒诵之,可以延年,且所求皆能遂愿,不可轻视。”正经分十二段,分别阐述为何戒杀,如何戒杀,戒杀有何利益,劝戒众生戒杀一切生灵,修善积德,每段后皆有颂词一首。底本出处:《道藏辑要》斗集。

猜你喜欢的书

白华楼藏稿

白华楼藏稿

诗文别集。明茅坤著。三十四卷。计分《藏稿》十一卷、《续稿》十五卷、《吟稿》八卷。前二种为文集,后一种为诗集。其文刻意摹仿司马迁、欧阳修,喜跌宕激射。“秦汉之文有窠臼,自李梦阳始;唐宋之文亦有窠臼,则自坤始”(《四库全书总目》)。成就逊于唐顺之、归有光。

读庄子天下篇疏记

读庄子天下篇疏记

钱基博著,商务印书馆1933年出版。 该书是《庄子·天下篇》的专门论疏,是王云五主编的“国学小丛书”中的一种。全书分叙目、本文、附太史公谈论六家要旨考论三部分。疏记本文又把《天下篇》分为四部分来解释,它们分别是:总论、墨翟禽滑厘宋钘尹文,彭蒙田骈慎到关尹老聃、庄周惠施公孙龙。疏文中广征博引,对《天下篇》的文字和义理有详细的训诂和解释。 在《叙目》中,作者提出造此疏文的四个准则:一是“以子解子”,即以《老子》书解释《天下篇》中的老子言,以《公孙龙子》书解释《天下篇》中的公孙龙子言,以此类推。以明了《天下篇》作为周末学术史的地位。二是“稽流史汉”,即以《汉书·艺文志》为考证古代书籍流派演变的根据。三是“古训是式”,即以较早的训诂为根据。四是“多闻阙疑”,即对不十分清楚的文字义理,就存而不论,而不强以为知。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词话。清末王国维(1877—1927)撰。一百四十二则。国维有《王国维遗书》已著录。此编最初发表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国粹学报》,后出单行本,一卷。通行本二卷。今本分三部分(三卷):一、本文(原上卷)主要论意境,六十四则,二、《人间词话删稿》,原为作者舍弃部分。为赵万里辑自遗著中未刊稿,刊于《小说月报》者,四十九则,三、《人间词话附录》二十九则。为各家所录王氏词论,其中樊志厚二叙实出王氏手笔,值得重视。全书约五万字。原载1908年《国粹学报》,嗣后又有人辑有《人间词话删稿》和《人间词话附录》。1928年收入《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朴社1936年出版俞平伯标点单行本。开明书店1939年出版徐调孚增补本。1947年再版,中华书局1954年重印。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将之与《蕙风词话》合为一书出版。

钦定执中成宪 [标点本]

钦定执中成宪 [标点本]

胤禛敕编、删定。共8卷。雍正十三年(1735)书成,付武英殿校刊,乾隆三年 (1738) 刊行。雍正六年 (1728) 春,胤禛命儒臣从经史子集所载中摘录自唐尧以来历代帝王之文治武功,诏诰言论,以及名臣奏章、先儒语录等凡与治国之道有关联者,陆续呈进。胤禛遂据以删定成书,名曰《执中成宪》。取《尚书》所谓“允执厥中”之义。前4卷摘录自帝尧至明孝宗等55位帝王的嘉言善政,后4卷则为自唐尧虞舜时期起至明代止诸臣之论说。此书之编辑专为启迪后人,昭垂标准,即为后世之君臣士庶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遵循的准则。其政治用意十分明确。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体现儒家思想史论结合之专著。

闽海赠言

闽海赠言

本书是研究明末闽浙台史、中外关系史、通商史、倭寇史等方面的必读史料。本书原分为六卷,始编于作者镇守晋江石湖时,直到镇守山东登莱时得以完成。多系当时闽中显宦、名士赠与的碑文、记文、序文、诗、赋等,卷末附有家言和作者自撰的《仗剑录》。

修习瑜伽集要施食坛仪

修习瑜伽集要施食坛仪

修习瑜伽集要施食坛仪,一卷,明法藏著,万峯宝重刊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