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箓九幽醮无碍夜斋次第仪

作者:佚名
黄箓九幽醮无碍夜斋次第仪

黄箓九幽醮无碍夜斋次第仪,不署撰人。从内容文辞看盖出于宋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此仪用于为亡灵七日或七周年忌日设醮荐度。按「无碍夜斋」大概源于佛教密宗「冥道无遮大斋,意为不分贵贱,普济一切孤魂。」其行斋时间多在夜晚,分静夜、初更、二更三个时段。斋仪节次颇为繁杂,主要有宣焚钱马关牒单状词颂、召魂、念诸天内音大焚隐语、忏悔、说戒,设无碍筵座、设九幽醮等重要节目。

猜你喜欢的书

风沙星辰

风沙星辰

《小王子》作者圣埃克苏佩里自传,讲述只属于他的沙漠与狐狸 不死的欲望,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 这本书是圣埃克苏佩里在《小王子》之外最有名的两部作品《风沙星辰 》和《夜间飞行》的合集。 《风沙星辰》是圣埃克苏佩里在为法国航空公司执行飞行任务中的旅行见闻和哲思,《夜间飞行》讲述的是一位飞行员与风暴的搏斗,充满无尽的勇气与哲理。 这两部作品可以说是他一生的思想写照与行动实录。他在黑夜中期待黎明,在满天乌云里寻找停靠站,在璀璨星空中追寻自己的星球生的喜悦。

言医选评

言医选评

医话。明裴一中撰,清王士雄选评。一卷。一中字兆期,海宁州(今浙江海宁)人。精于医。所撰《裴子言医》四卷,刊于顺治元年(1644)。王氏认为此书内容较好,故选辑五十则评述成帙。无分门类,收载所论医德、诊法、辨证、方药等论,逐段作评。如针对裴氏关于凡泻、痢、虫、疳、水、酒等病,初愈不可滋补,因其以湿热为病源,补则助其湿热之论述,评为泻痢亦有宜滋补者,但须佐以坚阴清热之品,不可甘温腻补。另如指出寒温凝滞为病,藉艾火以温行,实是对证良法。凡用补药,必兼泻邪等。评语引经据典,简要中肯,值得参阅。有《潜斋医学丛书十四种》本。

三八节有感

三八节有感

丁玲的《“三八”节有感》是解放区文学史上极富争议的文本。它发表于1942年,当时延安的性别/个人叙事几乎毫无例外地统摄于抗日救国的宏大目标。但丁玲的“有感”却偏离上述思路,在一片“抗战建国”的大话声中,她关注女性日常经验,并暗示革命和民族国家的价值目标未能在女性日常生活领域得到验证。丁玲的这篇言论给她招来阵营内部的激烈批评,又被不少研究者推为以女性主义视角反威权体制的典型文本。可除此之外,在这篇短小的杂文中还包含着丰厚的历史信息。结合丁玲的早期创作和中国现代历史中的若干重要主题,本文试图探究现代中国关于女性问题的多种话语冲突,以及作为一支反抗力量的女性主义在20世纪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运动中的定位和出路。

清史讲义选录

清史讲义选录

本书不分卷,汪荣宝撰。作者江苏元和人;于清末执教译学馆时,撰有「本朝史讲义」,近由其哲嗣公纪先生易名「清史讲义」印行。本书选录其中第三章「辽东之战争」、第四章「辽西之战争」、第六章「本朝之定鼎及明室之偏安」、第七章「桂王之割据」、第八章「三藩之乱」、第九章「台湾之收服」、第十章「中西国际之由来」、第二十二章「鸦片战争」等八章之全部及第二十一章「嘉庆朝各省之叛乱」中「海贼之起源」、「李长庚与蔡牵之海上角逐」、「李长庚之战死」、「海贼之消灭」四节,略其章次编成,自「辽东之战争」至「中西国际之由来」顺序编成一至七目,以下为「八、嘉庆朝之叛乱」(摘录上述四节)及「九、鸦片战争」。

金刚般若义记

金刚般若义记

佛典注疏。作者与卷数不详。敦煌遗书藏本。所疏为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经》,但仅存卷首证信序。序谓:所有教典可分为大乘满字法门与小乘半字法门,《金刚经》乃大乘满字所摄。在科分方面,本书反对采用传统的序、正、流通三分法,而采用十二分法:序分、护念护嘱分、住分、如实修行分、如来非有为相分、信者分、校量分、显性分、利益分、断疑分、不住道分、流通分。据吉藏《金刚般若疏》,此十二分法“盛行北地,世代相承,多历年序,而禀学之徒莫不承信”。由此可知,本书当属北方系统。中国历代大藏经未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破邪论

破邪论

凡二卷。唐代法琳撰。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书中评破道教之邪说。唐武德四年(621),太史令傅奕上书高祖,以为寺塔、僧尼多于国有害,列述十一条,极力排佛,主张废除佛教、沙门还俗。时法琳等奉敕辨破之,更著书反驳傅奕之邪说,揭示道教之说反于世有害。卷首冠有虞世南之襄阳法琳法师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