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史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赤都心史
现代散文集。瞿秋白著。 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6月初版,列为“文学研究会丛书”之一。除《序》和《引言》外,收1921年2月至次年3月作者在莫斯科所作的随笔、杂感、游记和诗歌(包括译诗)共46篇。作者在序文中说:“《赤都心史》将记我个人心理上之经过,在此赤色的莫斯科里,所闻所见所思所感。于此时期,我任北京《晨报》通信记者的职务,所以一切赤国的时事自有继续的通信,一切赤国的制度另有系统的论述,不入《赤都心史》内。只有社会实际生活,参观游谈,读书心得,冥想感会,是我心理记录的底稿。”作者着重描写苏联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变革和建设,反映苏联人民在艰难困苦中开拓前进道路的精神风貌,并首次向国人呈现了革命领袖列宁的风采,这类作品的代表作有《兵燹与弦歌》、《列宁》、《心灵之感受》、《赤色十月》、《新村》等。此外,作者还着重抒写自己在赤都的感受和思考,解剖自己,思考自己在时代大变动中的责任和位置,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家书》、《“我”》、《中国之“多余人”》及《序》等篇就是范例。在“西欧文化的影响,如潮水一般,冲破中国的‘万里长城’,而侵入中国生活”的时候,作者宣称:“我自是小卒,我却编入世界的文化运动先锋队里。他将开全人类文化的新道路,亦即此是以光复四千余年的文物灿烂的中国文化”(《“我”》),对中国的出路、个人的职责具有明确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念。全书所反映的“新的世界”和新的情思,对当时的中国读者起了耳目一新、振聋发聩和促进思考的作用。
康熙天长县志
四卷。清江映鲲修,张振先等纂。江映鲲,字南溟,四川阆中人,举人,康熙元年 (1662)来知天长县事。张振先,邑人,贡生。天长县志,一修于明嘉靖二十九(1550)县令邵时敏,再修于万历四十六年 (1618)县令田所赋,三修于崇祯六年 (1633) 罗万象。迄清康熙十一年 (1672),诏各省府州县,急修县志,并传檄以《河南通志》为式。时知县江映鲲乃延张振先等主其事,设局纂辑,越一载而志成。其目为图考、建置沿革、星野、疆域、山川、风俗、城池、河防、封建、户口、田赋、物产、职官、公署、学校、选举、祠祀、陵墓、古迹、帝王、名宦、人物、孝义、列女、流寓、隐逸、仙释、方技、艺文、杂辨。天长旧志,为六十类,此则改为三十,其取材仍多旧文。此志体例亦具粗备,叙事过于简略,志中所载多有齐东野语。惟田赋志,所载尚详。有清康熙十二年 (1673)刻本、民国抄本、1960年影印本。
太清修丹秘诀
太清修丹袐诀,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唐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书分三节,言内丹法:首为《采神灵砂修丹法》。其法先服美食药物补气,导引行气、漱咽津液以种砂,然后用白细瓷盆淘取金砂,密封贮之,然后依法服砂,送入丹田烹炼成丹。丹成之后可不食不饥,「永为地仙」。 其次为《冲虚子大药真铅诀》。谓丹砂乃日月流精结成,可从中抽取铅汞二物,配合而修至药。其要诀为采丹元及五脏真气,「阴阳运转,气化为精,精化为朱,朱化为汞,汞化为金,金化为药,号为金砂,炼为还丹」。所述似为阴阳丹法。 其三为《坎离二用法》。先引述《胎息精微论》,谓精气为生命之本,精气结而成形,形气先立而后有神。故气为母,神为子。修道者如能使子母相合,神气相守,久之则神自明,气自和,可望长生。又论坎离二用,谓离上坎下。水火不交,名曰未济;坎上离下,水火相交,名日既济。炼气者若能两卦并用,周而复始,「变既济来济水火之象,使六爻俱阳,以成干体,则纯粹矣」。
新水浒
清末民初小说家陆士谔所作的小说,是金圣叹“腰斩”的70回本《水浒传》的续书,描写了梁山好汉们开银行、办铁路、开报馆的故事。本书以略带科幻色彩的奇思妙想和幽默的语言,描写了梁山好汉们开银行、办铁路、开报馆的故事。实质上是以水浒故事为背景,表现当时近代化中国的种种现象,并探讨了经济、科技与人性的关系。是《水浒传》续书中十分独特的一部。
战国策校注[标点本]
又称《战国策鲍注补正》。训诂著作。元吴师道著。10卷。吴氏认为鲍彪虽然纠正了一些高诱的伪漏,但并不尽善。便用姚宏续注与彪注参校,又杂引各书加以考正;其篇第注文,仍按鲍氏原貌,只在各条下面用“补曰”、“正曰”加以增补、订正;书前列出刘向、曾巩所校33篇486章的次序,以存古本原貌。吴氏在《自序》中举出鲍注的大纰缪共19条,评论都很精到;书中随文驳正的,也很有条理。这是《战国策》的最佳注本。有《四库备要》本。
作世水宅心陀罗尼
作世水宅心陀罗尼,一卷,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