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郁忠愤挂冠归去 莽风尘到处蹉跎

话说庄仲玉、荀北山听了斩六君子的消息 ,惊疑了数日。

那时朝中附旧党的,果然风云得志;那谈新学的,草得弄木皆兵。只是可惜光绪皇上百日维新,一齐推翻了。灵蛮室主人有诗咏戊戌政变事云:

东华门外玉河东,十丈黄尘掩汉宫;石镜杜鹃魂自怨,金轮鹦鹉梦难通。

寒鸦犹带昭阳日,天马空嘶瀚海风;回首九重丹凤阙,觚棱依旧幕烟中。

坐听西风百感生,夜窗孤烛泪纵横;青绳谗口两宫构,白马冤魂一网惊。

闻笛吕安徒作赋,弹琴嵇子自成名;蔡经未得抛珠术,已见沧桑几度更。

金鱼犀带簇宫袍,退直归来意气豪;碧玉屏深图蛱蝶,红珠帐暖拥樱桃。

黄门置狱天威震,紫塞从军远役劳;行过昆仓定回首,长安宫阙五云高。

拔帜南天讲学辰,登坛横议动清宸;罪言杜子原忧世,新法荆公未病民。

麟泣西郊悲圣谶,鳗逃东海作亡人;潜蛟本有拿云志,谁使春雷起蛰鳞。

长门月冷漏声迟,怕忆羊车插竹时;苕玉枉教鎸小字,珍珠谁与慰相思。

鸾文大脚云靴窄,翠袖横鬟宝钿垂;无限春风惆怅意,汉宫吟尽沈园诗。

旋转乾坤兴黑狱,顾瞻内外卫宸躬;身依日月重霄上,手握风云万将中。

骖乘余威犹逼主,夺门奇策近要功;玉溪不作无诗史,甘露当年论不同。

这六首诗做得凄凉悲感,意在言外,可抵得千篇戊戌政变论了。且说庄仲玉闷在家中,静听消息 。那时北山病体已愈,二人正在闲谈 ,刘顺进来禀道 :“晁老爷来拜会 。”仲玉道:“请 。”这晁老爷名钟,号元伯,也是仲玉的至友,在京做小军机。这日来见仲玉,说道:“你知这回乱子,是谁闹出来的?

原来你们贵同乡羊御史跟姓张的在八月初二日 ,亲诣颐和园,通了李莲英,上的折子,请太后垂帘听政。听说这羊御史是李莲英的义子,当时他见李莲英,痛哭流涕。李即将这情形诉给太后,太后很夸他有忠心呢!”仲玉大惊道:“有此事么?”元伯道 :“不但此也,他不知从何处闻知谭复生说动袁慰亭要杀荣禄,就在初三日坐火车到天津,密诉荣禄,所以变得更速了。”

仲玉道 :“吾听得袁慰亭将密诏暗示荣禄,这话确么?”元伯道 :“慰亭那人是坏不过的,当时复生奉了密诏,要到法华寺 去说他,林暾谷就不以为然。有一首诗,吾记得二句是:愿为公歌千里草,本初健者莫轻言。知道慰亭是靠不住的,复生不信,竟自去了,当时即将密诏示他。慰亭做作忠愤之色,将凭据骗到手,又用甜言蜜语聒着复生,可怜复生也是绝顶精明干事的人,只是一股热诚,不曾三思,竟上他的圈套了。慰亭得了这密诏,正是踌躇,忽荣禄遣人送书至,即将这事原原本本告诉荣禄。荣禄星夜遣人回京,见太后说了,就有第二日皇上重病垂帘听政的谕。这事虽里面已预为布置,然催命鬼,就是杨、袁两个人。现在各国人都知道了,二人虽然懿眷优隆,恐怕后来保不住呢?”

仲玉道 :“昨日吾有认识的人,抄给吾看,复生的狱中诗是:望门投宿怜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吾自横刀仰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杨深秀诗,有什么‘孤臣顿作隍中鹿’句,余的不记得了。最不好的是杨叔侨,是什么‘锐食其禄而不尽其忠,罪应万死 。然康有为显示系扳附 ,此锐之所以不瞑目者也。’当时复生给他写二句云:男儿死则死耳,可谓痛快!”元伯道 :“杨叔侨是张南皮的得意门生 ,沾染南皮习气太重了,这回被杀是侥幸得名的。倘若留他在朝,就要反噬起来,也未可知。你看着,这数年内,南皮不要弄些笑话出来呢 。”仲玉道:“六人内,自然以复生为第一。”元伯道 :“前日吾见王次弢,说也可笑,他近来竟变了一个人了。从前说变法,如今岂但自己不说变法,还骂别人变法是乱臣贼子呢 。吾听不过了。

一日,他请我在永安堂吃饭,又听他议论了康党一回,吾也不管众人在座,就问贵姓台甫?他笑说吾得了疯疾。吾说吾并不疯,吾朋友中没有这人。他笑说,你不认识王次弢么?吾故作大惊,说道 :‘王次弢是上过条陈讲变法的,怎么如今变了一个人似的,还恐你冒他的名 。吾决不信。’亏他老脸回说道: ‘伯玉行年六十 ,而知五十之非 ,是勇于改过的。’”说得仲玉、北山大笑。三人谈一回,微月上窗,一庭秋影。远听鸣虫唧唧的响,二人觉得百感交集,独有北山不言不语,也不知他肚里想什么。仲玉道:“吾这个月底,要想回去。”元伯道:“很好!吾也有此想,只是内人病了,看来这月是不能走的了。”

二人正在说话,忽听北山在牀上发恨道 :“常熟既出了一个巨奸大猾、罪魁祸首,必须再聘个为国忘身的大忠臣,方给吾常熟人争争气。不然,吾们的脸子都辱没尽了 。”仲玉、元伯不禁笑道:“你去做为国忘身的大忠臣吧。”北山不语。元伯说一回闲话,就回去了。且说仲玉于数日内料理行装,到衙门去告了假,北山到年家去辞了馆,便同出京,到天津搭上轮船,三日即到上海。二人归心如箭,在上海也不耽搁,就唤栈房伙计雇了一只无锡快船,搬上行李,立刻开船 。一路顺风顺水,两日到了常熟。仲玉回家,北山回梅李一次,就要到苏州。仲玉道:“吾也有事到苏州去,与你同走吧。”

当日即包了船,二人上船,明日到了苏州。北山到贝家丈人处,仲玉自去看朋友。在岸上一连住了三日,就想回船。那朋友留不住,即送到船上,与仲玉别了。仲玉步进舱内,只见荀北山呆坐在里面,心内大诧,也就明白了**分,想道:吾不去问他,看他怎么的?二人怔怔的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言不语,足足坐了一个时辰。只见北山长叹一声,眼中含着一泡眼泪,欲坠不坠的光景。忽然顿足恨道 :“吾看还是这条路好。”仲玉禁不住问道 :“哪一条路呢?”北山大声道:“做和尚去。”仲玉嗤的笑道 :“你好好的一个人,不想去干些事业,倒要入空门了。你自己想想,可笑不可笑?”北山道 :“吾这个日子不要过了 。”仲玉道 :“何至于。古语所谓:人生半哀乐,天地有顺逆 ,此境是人人有的,越是有志气有才略的人, 处逆境的日子越多,并不是他喜欢与豪杰君子厮缠,是天教他磨炼这些豪杰君子,暗里助他成名的 ,你须明白这个道理 。”

北山半响不语。仲玉要问他贝家的情形 ,恐怕惹起他的呆性,也就无语,叫船上伙计开船回常熟。

北山无精打采,依然旧时模样,仲玉也不大去睬他。谁知北山这回上苏州,却弄出一个大大的笑话。他到贝家,非但不能见夫人,连丈人、丈母都不曾见,却得了丈人的二十七条规约。第一条,是北山不准擅入贝家门,如来问候,须由门人进去禀达,见则请进,不见即回。第二条,是要北山在人面前不准说自己是贝家的女婿。第三条,是什么如北山负恩娶妾,则小女任凭改嫁,亦小德出入可也。余的做书人记不得许多,只好付之缺如。当时将二十七条规约,交账房先生发出来,要北山签约。说如北山不签,即将乱棒打出,以后再不准上门。可怜北山一气攻心,几乎死去,他又不会说什么,要想进去,宅门上有仆人拦住,到后来只得签了,账房就叫人送他回船,说改日再来 。你道这种开天辟地少有的怪事 ,教北山不要气疯么?仲玉如何知道,只得时时将浮言劝导。北山正是病后,受了风霜跋涉,又受了这回闷气,重又病起来,直到年终方愈。

到次年二月,仲玉又要束装进京。那日,几个旧友汪鹣斋、徐燕楼、吴琼秋聚在书斋小酌。仲玉劝北山同行,北山决意不去。燕楼道 :“现今当京官,也无甚道理。吾有一个同年,是在四川做成都府,姓吴名士春。那人声气广通,且极好客,吾写信,你带去见他,教他荐做幕府,他没有不答应的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相劝,不由北山不从。仲玉、北山即择于二十七日动身。燕楼、鹣斋也因上海有些事,雇了二只船,一只是仲玉家眷,一只是斋、荀、汪三人。到上海,仲玉取一百两银子送给北山,做四川路费 ,自己便匆匆的携着夫人进京去了。 且说北山、燕楼、鹣斋住在上海鼎升栈 ,鹣斋是广于应酬的,在上海就有同年同寅请花酒,吃大餐,迭为宾主,日夜奔走于花丛酒窟中。北山、燕楼也跟着热闹。哪知北山却看上了一个倌人,是同席韩濂夫叫的。北山目不转睛的看,那倌人见他呆头呆脑,不免掩口一笑。这一笑,笑得北山大乐,想道 :“吾何不到她家里去逛逛?”北山虽看上了那倌人,却从不曾转过局。看见局票上写清和坊一弄,便记在心。

一日清早,趁燕楼、鹣斋未起身,独自走到清和坊,寻着月媚楼牌子,便是那倌人的书寓。北山进去,那时才早上十下钟,娘姨在楼上闲坐,倌人还没起身 ,忽听下面说客人上来,娘姨诧异道 :“什么客人 ,来得这样早?好是昨夜没接客人,不然如何招接他。”说着便迎出去,一看认得是韩濂夫的朋友,便问道 :“荀大人,你来看韩老爷么?”北山笑嘻嘻的走进里房坐下,问道 :“你们先生呢?”娘姨答道:“还没起来呢。”

北山走近牀前,将洋纱帐子一掀,即挨身坐下。那倌人倒吓了一跳,弄不明白,只得披衣起来道 :“荀大人,这里肮脏,你请榻上去坐吧 。”北山见她星眸欲敛,瓠犀半露,说话间一股香气冲透出来,令人魂酥骨软。北山向来无日无夜不把夫人牢记在心坎上的,此时却把贝小姐忘了,眼儿心儿通注在那倌人身上,越看越爱起来,不敢动身。那倌人又催了一遍。娘姨在外见了不象样儿,忙道 :“荀大人,你有什么话,等先生起来了好讲,不要这么涎脸。”北山听了,忙在身边取出两卷银洋,双手送至那倌人枕边。那倌人道:“这是什么讲究?”北山道:“我情愿送给你,你收了吗。”那倌人道:“没有这个道理,要你送钱。”北山道 :“你不收,吾就死在这里。”娘姨见他有些疯气,忙丢眼给那倌人道 :“既是荀大人这么说,先生老实收了吧,算荀大人赏给你的 。”那倌人便收了。北山大喜,正在 说话,忽听下面又报客上来 。北山恐是韩濂夫 ,遇见不好意思,忙抽身向扶梯走下去。娘姨也不强留,只说声“晚上请过来”,便进去了。

北山回到栈中,燕楼、鹣斋已起身,问道 :“北山,你何处去了?”北山说话本有些不妥,这次要支吾说谎,愈说得不明白。燕楼也不查问,就道 :“你在沪耽搁了一个月,也玩得够了,吾们今夜给你饯行,明日请你动身吧 。”北山不语,半晌方挣出一句道:“吾要回去一次。”鹣斋道 :“奇了,你回去做什么?还忘不了贝小姐么 ?”北山不答应,二人盘问得紧,北山只得直说盘缠没了。二人愈觉诧异道 :“仲玉走时给你一百两银,你用得这么快,吾们并没有见花费什么?”北山又不语。无奈鹣斋、燕楼逼得急 ,只得将早晨一席话说了。鹣斋、燕楼大骇 ,鹣斋跳骂道 :“你这个人的心肝 ,到底是什么做的?”北山哭丧着脸,只是叹气。燕楼道 :“说他也无益,吾去看濂夫,想法取还,明日写定了轮船票 ,吾们的事算完了。

以后无论闹出什么把戏 ,吾们再也不管 。”说着更衣出去了。

鹣斋向北山咕噜怨了一会,吃过午饭,仍不见燕楼回来。鹣斋无事,在栈中抽烟过瘾 ,直到晚上 ,忽见茶房送上一张请客票,看是燕楼在海天春请吃大餐 。北山欲不去,鹣斋硬拉着,走到了麦家圈海天春第六号,燕楼已等得久了 。鹣斋急问道:“那事怎么样?”燕楼道:“钱已取还,船票也写好了。”对北山道:“明日晚上九句钟,须上轮船。吾这一顿,就算饯行了。”

北山到此时,也不得不依。这夜鹣斋、燕楼陪着北山回栈,不曾出门口。明日先唤茶房,将二十余件行李。送上轮船。鹣斋、燕楼直送北山上船,又叮嘱了好些话,方才回栈。

二人耽搁了月余,时已五月,天气渐暑,鹣斋有事,赴天津去了。燕楼回家来,匆匆过了夏,秋凉便上城来。正在街上 走时,忽听背后有人呼道 :“燕楼、燕楼 ?”觉得声音很熟,回头看时,哎哟一声。看官试猜猜,那人是谁?正是:潦倒一身无长物,栖迟万里起名心。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Sfx中华典藏网

Sfx中华典藏网

Sfx中华典藏网

Sfx中华典藏网

Sfx中华典藏网

Sfx中华典藏网

Sfx中华典藏网

Sfx中华典藏网

Sfx中华典藏网

Sfx中华典藏网

Sfx中华典藏网

Sfx中华典藏网

Sfx中华典藏网

Sfx中华典藏网

Sfx中华典藏网

Sfx中华典藏网

Sfx中华典藏网

Sfx中华典藏网

Sfx中华典藏网

Sfx中华典藏网

Sfx中华典藏网

Sfx中华典藏网

Sfx中华典藏网

Sfx中华典藏网

Sfx中华典藏网

Sfx中华典藏网

Sfx中华典藏网

Sfx中华典藏网

Sfx中华典藏网

Sfx中华典藏网

Sfx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