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一回 三兄弟力劝小张郎 四佳人往说娇痴女

削发辞家净六尘,自家且了自家身。

仁民爱物无穷事,原有周公孔圣人。

话表张珏闻徐文亮之言,因曰:“我不是你肚中蛔虫,焉知你肚中妙计?你快说出,大家酌量方是。”

文俊一旁笑曰:“小弟昨日思至三更,忽想出一条妙计,真是绝世无双,且与兄长多有裨益。兄长一听,定然乐从。但事成之后,未卜兄长怎样谢我?”

张珏闻言笑曰:“如此言来,真个越说越有趣了。李大哥害相思病,大家代他忧虑,也是朋友之义,与小弟有何干涉?忽然令小弟致谢你们,此何哑谜?真令人喷饭。”

文炳笑曰:“贤弟可莫要推干净,须知此计真与贤弟有益,贤弟若能应允,我等将此计说明,若贤弟闻此计,不但自愿相谢,必然倒头百拜我等。”

张珏口呼:“兄长,非小弟戏谑你,本来你是个好好先生,为何也说出这俏皮话来?”

文炳口呼:“张贤弟,我非说俏皮话,其实我是至诚老实,你若允了我,便告诉你。”

张珏曰:“我便应允,究竟有何妙计?你说出来罢。”

文炳便将文俊所说之言,述说一遍。因道:“这不是两全其美一条妙计吗?贤弟你可择吉预备纳彩罢。”

张珏闻言,大笑曰:“我道是什么计?如此这可奇了,为着颦卿与大哥之事,你们没有善策,想出这个主意,令我去娶二婚。果然探花的才学高出于人,小弟可不能应允,还请兄长另筹妙策。”

文亮口呼:“贤弟你怎么说出这二婚的话来,须知钱小姐与颦卿虽名为夫妇,其实莫不相关,毫无沾染,终是尔为尔,我为我。而况琼珠至贞至节,如此佳人,亦难再得,何得以二婚相称?愚兄尚有一言,望吾弟容纳,吾弟若娶钱氏,其利有三:钱氏既归贤弟,则楚云必无假辞,楚云无可假辞,他必于归大哥,则大哥之病立愈,其利一也。贤弟既娶钱氏,则钱氏有所依,不牵累楚云,楚云亦得以摆脱,可以一心一意于归大哥,其利二也。贤弟既娶钱氏,贤弟亦有室,而况钱氏有难,系贤弟救出,在钱氏必然乐为匹配,借此可以报德,贤弟亦早免锦衾角枕之悲。而楚太妃见去了一个假子,复承继一个真子,其心未尝不乐。贤弟又无椿萱,也可借此承欢膝下,总比依人门户,孰得孰失?其利三也。有此三利,吾弟试思之,此之谓两全妙计。外面看,似乎处处拿着贤弟作衬子,皆是为大哥而设,其实一半还是为贤弟,难得此天假之缘。贤弟向来是一聪明有见识之人,不意此事竟不自详察,漫然却之,吾窃为贤弟不取焉!”

接着文炳含笑口呼:“贤弟不可推却,二弟之言是也。”

张珏听了这番言语,低首沉吟所言,皆在理上,也算一举而三全。而况琼珠又妩媚,若舍此他求,未必有如此绝色。何必以矫情之论而失此丽姝,未免可惜,不如应允。主意已定,便笑曰:“前者与大哥纷争,欲夺颦卿为室,那时虽尽管有此言,心无此事,不过嬉笑而已。孰想人事难知,天缘已定,小弟未夺过颦卿来,竟将钱氏琼珠不夺而夺,真所谓李代桃僵,张冠李戴,换去颦卿。天下事不可逆料,竟是如此奇幻,今而后小弟知之矣。”

徐氏兄弟听他这番话,知他已是心允。三人喜悦曰:“不日梦稳鸳鸯,情深翡翠,不知你怎样以谢我等月下老人?”

张珏笑曰:“定法不是法,且到那时再斟酌。”

正说之间,见书童报道:“启公爷:众位公爷、侯爷皆到。”

张珏并徐氏兄弟方起身迎接,只见众同盟一齐走来,彼此叙了常礼坐下,便问大哥今日病症如何?张珏说了一遍。徐文亮笑曰:“诸位兄长,不必忧虑,大哥之病不日病痊。”

众人问:“你何以知道?”

文亮便将以上之事言了一遍。大众闻言,皆曰此计甚妙,于是与张珏嬉笑一回不表。

且言那范氏楚翘,史氏锦屏、白氏艳红三位夫人走入东府,即将文俊所设之计告知李太妃。太妃心中欢喜,令丫环去请洪氏王妃。洪王妃见英武王病沉,闻听钱琼珠不放颦卿于归,无计可施。一闻太王妃着人来请,说是徐府三位少夫人立候有要话相商。洪王妃不知何事,急忙来到中堂,只见徐氏三位少夫人同太王妃谈话,又见太王妃面有喜色,不由心中纳闷。暗想:莫非颦卿回心转意,肯于归王爷,三位少夫人得着消息,是前来送信?便进了中堂。徐府三位少夫人站起,彼此行了常礼。未等洪王妃相问,太王妃将徐文俊所设之计,他三人前来约洪氏王妃一同往楚府劝解楚云并钱琼珠的话言了一遍。洪氏这才明白,遂向徐府三位少夫人致谢曰:“承三位贤妹费心劳神了。如果事成,王爷痊愈,愚姐当再叩谢。”

徐府三位少夫人一同口呼:“贤姐,话说那里去了,我姊妹皆不是外人,为何如此客气。”

范楚翘曰:“我那表妹太为骄傲,以致如此。我若见了他,当痛痛责备他一番。”

史锦屏口呼:“姐姐切不可如此,这个时候只要劝解他回心转意应允为妙。等到了过门后,再责备他却也不迟。此时将他弄翻了,更难劝说了。”

白艳红曰:“二姐姐之言甚合妹意,就此一同前去便了。”

范氏曰:“须候张公爷允否,再到楚府也不迟。”

洪氏曰:“着人到前面去探听便知允否。”

方要着人去问,却好徐文炳走来,见洪氏王妃在中堂站立,却不便进去,向范氏曰:“张贤弟已经允诺了,你们姐妹四位到楚府劝解去罢。”

言罢,向外书房去了。

洪氏王妃便约同徐府妯娌三位携手同行,穿曲巷,绕回栏,不一刻到了楚府。当有楚府丫环报进去,楚太王妃闻报,迎接出去。四位佳人进内室,与楚太王妃请安。楚太妃让四人坐下,便笑问曰:“四位贤侄媳,甚风儿吹了过来?”

四人同回答曰:“侄媳妇等一来请伯母安,二来要见见颦卿与琼珠妹妹说几句话。此时他二人必在室内了。”

楚王妃问:“与他二人有何话说?”

范氏便将以上之话言了一遍。楚太王妃曰:“老身也是时常相劝,可怪他只是一片胡言,说什么要待我死了,他便削发为尼。就是琼珠也是同他一样心志,劝不回心。不知他二人究竟存着何意?今得四位贤侄媳同来劝解,这是好极了,未卜他二人回心转意否。”

遂命侍儿引导,洪、范、史、白四位王妃夫人辞别楚太王妃,太王妃曰:“请四位贤侄媳自便罢,恕老身不陪了。”

四位佳人口称:“不敢劳动。”

侍儿前引,望楚云、琼珠室中而来。不移刻已到。早有碧梧、翠竹两个侍儿通报进去,楚云闻报,心中暗想:奇怪了,他们来此有何事呢?只得同着琼珠出房迎接。侍儿打起暖帘,洪氏王妃瞥见一位藩王迎了出来,不由心中一惊。因低问侍儿:“此是何人?”

侍儿笑答曰:“这就是忠勇王爷。”

洪氏闻言,心中暗笑,他已现了女身,为何仍是这样打扮?一面想,一面进了绣房,彼此见了常礼。惟楚云还是长揖,四位王妃夫人心中更是暗笑。钱氏琼珠让他四人落座,侍儿献茶。钱琼珠便口呼:“四位姐姐是难得到此,今日甚风儿吹来的?”

洪氏王妃先答曰:“特有一事,因来请教。”

不知洪锦云能否将钱琼珠说得回心转意,且看下回分解。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

0qk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