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戒图说

作者:邹迪光
劝戒图说

《劝戒图说》,四卷。明邹迪光撰,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书林安正堂刻本。半页13行,行20字,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左文右图,有版画200幅。版框20.5cm×13.5cm。4册1函。首冠万历癸巳(二十一年,1593年)邹迪光自序。从自序中可知,此书是作者为官期间编撰的,选用了民间喜闻乐见的图绘,配以文字,编辑刊印。该书有版画200幅,图文并茂,是面向广大百姓的普及性读物。主要故事情节均为主人公行善而得到好报。成书的目的在于评断民间讼事并劝戒百姓要以善心对待人与事,在封建社会制度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卷四末有书牌,上刊“万历岁次甲午孟冬月书林安正堂刘双松梓”。此书最早的刻本为万历十七年(1589年)邹迪光的自刻本。此本为翻刻本,古代公私目录均不见著录。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仅此一部。

邹迪光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山海经广注

山海经广注

地理文献考证。清吴任臣撰。十八卷。图五卷。任臣名志伊,号讬园,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诸生。康熙中举博学鸿辞,授检讨。著有《周礼大义》、 《十国春秋》等。是书因郭璞《山海经注》而补之,故曰“广注”。康熙六年(1667)成书。约十八万字。 卷首有柴绍炳序及任臣自序、杂述,文以山、海、大荒三经列三大门。图分灵祗,异域、兽族、羽禽、鳞介五类一百四十六幅。收入《四库全书》时将图五卷删去。杂述采摭颇宏富,并足资考证,所涉逸文三十四条。正文为《山海经》本文断句,句间有郭璞及任臣注。两注均标明,是非明判。于明物训诂,山川道理皆有所订正,引用书目五百三十余种。是书不失为我国现存《山海经》注本中的佳本。有康熙六年刻本。

读易大旨[标点本]

读易大旨[标点本]

清孙奇逢撰。五卷。《孙夏峰全集》本。此书系孙氏入清后流寓河南时所作,其意主于阐发义理,推戒人事。《四库全书提要》指出:“前有《自序》云:至苏门始学《易》,年老才尽,偶据见之所及,撮其体要,以示门人子弟。原非逐句逐字作解,故曰《大旨》。其门人耿极为之校订。末附‘兼山堂问答’及与三无道人李崶论《易》之语,别为一卷。崶,雄县人,奇逢所从学《易》者也。后奇逢曾孙用正复取其论《易》之语散见他著述者五条,汇冠卷首,题曰《义例》。《跋》称:原本序文、凡例皆阙,故以是补亡。案奇逢说《易》,不显攻图书,亦无一字及图书。大意发明义理,切近人事,以《象传》通一卦之旨,由一卦通六十四卦之义。凡所训释,皆先列己说。后附旧训。其平生之学,主于实用,故所言皆关法戒,有足取焉。”

林冲夜奔

林冲夜奔

收录了高阳所著的两个故事,一如书名《林冲夜奔》,二是《翠屏山》。 《林冲夜奔》是个短篇,主要讲述了林冲发配沧州,受到“小旋风”柴进的厚待,却惹得一洪姓教头不满,惹来旧仇陆谦,俩人密谋火烧草料场,想要烧死林冲,好遂了高衙内的心愿,却不料反被林冲识破奸计,反杀俩人,先是被柴进庇护,后为了不牵连柴进,不得不落草为寇,遁入梁山泊。 《翠屏山》却是说的杨雄和石秀结拜为异性兄弟,却不料杨雄妻潘巧云对石秀起了龃龉,后石秀又发现潘巧云与海和尚有收尾,经过一番试探与警告,潘巧云和海和尚却不收敛,最后石秀和快活三几人,挑破潘巧云与海和尚的奸情,设了计谋令杨雄杀妻、灭海和尚却不牵连己身。

绣屏缘

绣屏缘

清代白话章回小说。全名《新镌移本评点小说绣屏缘》。20回。无名氏撰;题“苏庵主人编次。”卷首有序,题“康熙庚戌端月望弄香主人题于丛芳小圃之集艳堂”。又有题“苏庵漫识”的凡例、杂诗和曲。今见有日本抄本。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著录清坊刻本为4卷19回。作品演述元顺帝时杭州赵云客一生的奇遇。云客是一风流才子,一日游西湖,慕王卿绅之女玉环小姐,追到杭州。先与酒家女孙惠姐定了终身,又卖身王府为仆,见到玉环小姐及伴读吴绛英,中秋相会,约定誓盟。后云客遭人陷害入狱,幸得狱官秦程书爱才相救。秦程书之女秦素卿爱云客人才俊雅,各自有情。云客进京应试,直取状元,又被当朝韩附马之女季苕郡主相中,天子降旨成婚。云客娶季苕郡主之后,携归扬州,娶玉环小姐,成左右夫人,并收秦素卿、吴绛云、孙惠娘3人,五美同归。云客建五花楼,终日姿意享乐。一日,一癞皮仙道来访,教以避世之法。云客得道,携五美至仙岛隐居,消遥欢乐,永无人间痛苦。《绣屏缘》作为才子佳人小说,不算出色。其结构篇章,并不熟炼;文笔语言,时嫌生硬,作者的艺术水平的确不高。但是,小说却较为集中地体现出当时一般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夺取功名利禄无非是达到房中享乐与仙境长生的阶梯而已,这一点有一定认识价值。

今献备遗

今献备遗

四十二卷。明项笃寿撰。项笃寿,字子长,秀水 (今浙江省嘉兴市)人。明嘉靖年间进士,官至兵部郎中,著有《小司马奏章》、《全史论赞》等。《今献备遗》取“姑备遗忘”之义,编采了从明洪武到宏治年间的名臣二百零四人的事迹,辑为列传。作为“私史”,其在明代众多私史中,行文决择简明有法,虽有不当、不确之处,但不少列传叙述详细,事迹考核清楚,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可与正史相参证。该书现存有明万历十一年项氏万卷堂刻本,收《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

金刚三昧经注解

金刚三昧经注解

金刚三昧经注解,四卷,明圆澄注并序,明河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