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白堤政跡

古詞有云:「景物因人成勝概。」西湖山水之秀美,雖自天生,然補鑿之功,卻也虧人力。這西湖風景,莫說久遠者不知作何形狀,就是到了唐時,杭州一帶地方,還都是沮洳斤鹵之所。居民稀稀疏疏,不能生聚,何況山水?直到唐玄宗時,李泌來為刺史,留心政事,方察出民之凋敝,皆由水泉鹹苦之故。因自到西湖之上,親嘗那西湖之水,見其恬淡可以養生,便思量要引入城中,以救那鹹苦之害,卻無計決鑿。因再三審視,方又察出西湖之水,原有泉眼數十暗行地中,必鑿井相通,將湖水引入,今居民食淡,方遂其生。因不惜一時之財,分用民夫,在郡城中開鑿了六個大井。你道是那六井:相國井、西井一名化成井、金牛池、白龜池、方井、小方井。自六井鑿通之後,果然水泉清淡,萬姓不受鹹苦之害,遂致生聚漸繁,居民日富。凋敝人情,轉變作繁華境界,卻還無人料理到西湖上去。不意李泌去任之後,後官只管催科,並不問及民間疾苦。日積月累,遂致六井依然湮塞,民間又飲鹹苦之水,生聚仍復蕭條。那西湖冷淡,是不須說了。直到真元中,杭州又來了一個大有聲名的賢刺史,方才復修李鄴侯的舊跡,重洗刷出西湖的新面目來,為東南勝境。

你道這賢刺史是誰?就是太原白樂天,名居易。樂天生來聰慧過人,才華蓋世,有人從海上來,見了他些奇蹤異跡,相傳於人,故人盡道他是神仙轉世。唐時以詩取士,有一位前輩老先生,叫做顧況,大有才名。一時名士,俱推重他為詩文宗主。凡做的詩文,都要送來請教於他,以定高下。這顧況的眼睛又高,看了這些詩文,皆不中意,絕無稱賞。若經他看了一遍,再看一遍,便要算做上等的了。故人送詩到他門首,都躡足而不敢進,因相傳顧況之門為鐵門關,金鎖匙,難得開了讓人入去。aci中华典藏网

此時白樂天年還未冠,聞知顧況之名,也不管好歹,竟攜了一卷詩,親送到門前,叫門上人傳將入去。顧家門上人是傳送慣了的,一面接了詩,一面就說道:「相公請回,候老爺看過了,再來討信罷。」白樂天道:「不消得,煩你送入,我在此候,只怕老爺就要請我相見。」門上人見他年紀小,說大話,不好搶白他,只笑了一笑,便傳將入去。此時顧況坐在書房裡,正對著幾卷套頭詩,看厭了,推在半邊,吃茶消遣。忽又見門上人送進這卷詩來,他卻又接在手中。原來這顧況本意原甚愛才,不是輕薄,只因送來這些詩,不是陳腐,就是抄襲,若要新奇,便裝妖作怪,無一首看得上眼,故露出許多高傲之態,為人畏懼。然他本心卻恐怕失了真才,故送進詩來,他又接在手中。先看見詩卷面上,寫著「太原白居易詩稿」七字,竟無一謙遜之詞,又不致求教之意,又見他名字叫做白居易,因大笑道:「他名居易,只恐長安米價太貴,『居』之也還不『易』。」說便說,笑便笑,詩卻恐怕失了佳句,因展開一看。才看得第一首,便覺是自出手眼,絕不與人雷同。再看第二首,更覺淡雅中有些滋味,不禁那些嬉笑之容,早已收斂。再信手揭開中間一看,忽看見一首詠芳草的道:aci中华典藏网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aci中华典藏网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aci中华典藏网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aci中华典藏网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aci中华典藏网

顧況讀完,便忍不住將案一拍,大叫道:「此詩拓陶韋之氣,吐杜李之鋒,好佳作也!」因問門上人道:「這白相公既送詩來,為何不請他入坐,卻放他去了?」門上人道:「小的不知好歹,倒肯放他去,他卻不肯去,還立在門外,等老爺相請哩。」顧況道:「如此還好,快去相請。」門上人一面出去請,他就立起身,也隨後踱了出來相接。二人相見了,甚是歡然。顧況因說道:「我只道斯文絕矣,不意吾子還為天壤間留此種子,何其幸也。」遂邀白樂天到書房裡去,置之上座,待以貴賓之禮。杯酒之間,細論古今,竟成了莫逆之交,當時有人戲題兩句道:顧才子掣開金鎖匙,白樂天撞破鐵門關。aci中华典藏网

自此之後,白樂天詩名大播,長慶中就登了拔萃的進士,年紀只得二十七歲。唐時凡登進士第的都在曲江飲聞喜宴,宴罷,便都到慈恩寺雁塔下題名。他時有為將相者,就以朱涂其名上以為榮,且各各題詩紀事。樂天所題之詩,有兩句道: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九人中最少年。aci中华典藏网

樂天因詩才有名,又兼年少,故召入翰林為學士,隨遷了左拾遺。每每奏對班中,論事鯁直,不肯少屈,天子變色,謂宰相李絳道:「白居易,朕所拔擢也,怎敢直言放肆如此,朕豈能堪。」李絳忙跪奏道:「言路大開,乃朝廷之盛事。白居易敢於直言者,正所以報陛下拔擢之恩也。望陛下姑容之,以發揚盛德。」天子聞言大悅,待居易如初。後又因論事觸怒廷臣,怪其出位多言,遂貶為江州司馬。久之,穆宗即位,聞其才名,又召入翰林以知制誥。但天子性好游畋,出入無度,白居易耐不住,又做了一篇《續虞人箴》,獻於天子,以寓規諷。天子見了,不勝大怒。是時宰相無力,沒人解救,遂謫遷為杭州刺史。樂天聞報,略無慍色,因說道:「我白居易,既蒙拔擢,做一日之官,自當盡一日之職。立朝則盡言得失,守邦則撫字萬民,總是一般,何分內外?況聞杭州有山有水,足娛我性情,有何不可?」便就在東都收拾行囊,帶領家眷,同赴杭州之任。正是:aci中华典藏网

非關有意逐賢人,豈是私心作遠臣。aci中华典藏网

多分西湖山與水,催他來點十分春。aci中华典藏网

白樂天不日到了杭州,上了刺史之任。一完了許多酬應的公務,即遍訪民間疾苦,方曉得李鄴侯開的這六井,歲久年深,無人料理,依然湮塞,居民仍苦鹹水,生聚又復蕭條。樂天訪察明白,因又急發人丁,重修六井,不日功成,百姓感激不盡。又訪察得下塘一帶之田,千有餘頃,皆賴西湖之水,以為灌溉。近因湖堤倒塌,蓄泄無時,難以救濟,往往至於荒旱。樂天因又築起湖堤,比舊堤更高數尺,以便多蓄湖水。放水口上,又恐水高,易於泄去,又設立水閘以為啟閉。自築堤立閘之後,蓄水有餘,泄水不竭,故下塘一帶百姓,竟無荒旱之苦,又感激不盡。aci中华典藏网

樂天因行了這幾件德政,見民間漸漸有富庶之風,與前大不相同,他也滿心歡喜,便於政事之暇,日日到西湖上來遊覽。見南山一帶,樹色蒼蒼,列著十數里的翠屏,甚是豁人的心眼。又見湧金、清波一帶的城郭列於東,又見保叔塔、葛仙嶺、棲霞烏石、北高峰繞於西北,南高峰、南屏山、鳳凰山繞於西南,竟將明聖一湖,包裹在內,宛如團團的一面大水鏡。但恨水闊煙深,舉動要舟,不便散步。又見孤山一點,宛在水中,而西冷一徑,盡是松筠,往來必須車馬,因而動了一片山水之興,遂從那斷橋起,又築了一條長堤,直接著孤山,竟將一個湖,分作裡外兩湖。又在長堤上種了無數的桃李垂楊,到春來開放之時,紅紅綠綠,綿延數里,竟像一條錦帶,引得那些城裡城外之人,或攜樽揭盒,或品竹彈絲,都到堤上來遊賞。來來往往,就如蟣一般,再沒個斷絕之時。初還是本郡遊人,既而又添了外邑,漸漸引動四方,過不多時,竟天下聞西湖之名矣。樂天既做一個西湖上的山水主人,就有那好事的道:「這裡可憩憩足力。」就添蓋了一間亭子。又有的道:「這裡可以眺望遠山。」就增造了一座樓台。由是好佛的撿幽靜處起建寺宇,好仙的擇名勝地創立宮觀,好義的為忠孝立廟,好名的為賢哲興祠。西湖勝地,無不為人占去。至於酒樓茶館,冷靜處,也隔不得三家五家,酒帘高掛。若到熱鬧處,竟比屋皆是酒罏。初還只在西湖上裝點,既而北邊直裝點到靈隱、天竺,南邊直裝點到淨慈、萬松嶺,竟將一個西湖,團團裝點成花錦世界。後來這條堤,因是白樂天所築,遂叫做白公堤。樂天見此光景,也十分得意,因賦詩自表道:aci中华典藏网

望海樓台照曙霞,護江汀畔踏晴沙。aci中华典藏网

濤聲夜入伍胥廟,柳色春藏蘇小家。aci中华典藏网

紅袖織綾誇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aci中华典藏网

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aci中华典藏网

自此之後,百姓感白樂天事事為杭州盡心修治,皆心悅誠服,巴不得他在湖上受用。他政事一完,也便到各名勝的所在遊賞題詩。若煙霞石屋、南北兩峰、冷泉亭、雷峰塔,以及城中虛白堂、因岩亭、忘笙亭,凡有一景可觀,無不留題以增其勝概,只恨沒一個同調的詩友,與之相唱和。忽一日,聞得他一個詩酒知心的好友,叫做元微之,也除授到浙東做觀察使。雖有一江之隔,為官守所繫,不能往來,然同在數百里內,消息可以相通,滿心觀喜,但不知何時方能到任,因差人去打聽。又暗想道:「我與微之二人,皆以詩酒山水為性命。前見我遷了杭州刺史,又見我說身臨明聖之邦,有西湖山水之樂,他甚是氣我不過。今日他自經歷到禹穴、蘭亭,並山陰道上,他豈不誇張其美,也要來氣我?諒西湖名甲天下,對得他過,須要打點回他方妙。」果遲不得數日,到任後,有一和尚叫做賀上人,自浙東回杭,替元微之帶了一封書來,忙忙拆開看時,卻無一句寒暄之語,惟有一首七言律詩,誇獎他州城之美,並他為官得勝地之樂道:aci中华典藏网

州城回繞拂雲堆,鏡水稽山滿眼來。aci中华典藏网

四面常時對屏障,一家終日在樓台。aci中华典藏网

星河似向簷前落,鼓角驚從地底回。aci中华典藏网

我是玉皇香案吏,謫居猶得住蓬萊。aci中华典藏网

樂天看了,知他是來爭氣,因笑一笑道:「他要爭氣,我偏要貶駁他一番,看他何詞以對。」因而也不敘寒暄,但只題詩一首,差人送去。元微之得了書,拆開一看,也只一詩,因讀那詩道:aci中华典藏网

賀上人回得報書,大誇州宅似仙居。aci中华典藏网

厭看馮翊風沙久,喜見蘭亭煙景初。aci中华典藏网

日出旌旗生氣色,月明摟閣在虛無。aci中华典藏网

知君暗數江南郡,除卻餘杭總不如。aci中华典藏网

元微之見了,知是樂天戲他,故相貶駁,因和韻答他一首,仍自誇張,卻隱寓貶駁杭州之意,又差人寄復樂天。樂天開看,其詩道:aci中华典藏网

仙都難畫亦難書,暫任登臨不合居。aci中华典藏网

繞廓煙嵐新雨後,滿山樓閣上燈初。aci中华典藏网

人聲曉動千門辟,湖色宵涵萬象虛。aci中华典藏网

為問西州羅剎岸,濤頭衝突近何如?aci中华典藏网

原來錢塘江未經築岸之時,那潮頭起時,直高數十丈,拍天一般的湧將上來,就如千軍萬馬奔騰,也不似這般洶湧,所以元微之做入詩中,以來取笑。樂天看了,因笑道:「微之此詩,要來笑我,卻笑差了。錢塘江潮如雪山銀障,乃天下奇觀也。便是漢時枚乘所賦的八月廣陵濤,何等稱雄,也比不得我錢塘潮之萬一。微之為何反以囉剎來貶駁?由此看來,我杭州的好處,他尚未盡知,若不說明,豈不埋沒了。」因又做詩一首,寄與元微之道:aci中华典藏网

君問西州城下事,醉中疊紙為君書。aci中华典藏网

嵌空石面摽羅剎,壓捺潮頭敵子胥。aci中华典藏网

神鬼曾鞭猶不動,波濤雖打欲何如?aci中华典藏网

誰知太守心相似,抵滯堅頑兩有餘。aci中华典藏网

元微之看了這首詩,細細辨明羅剎二字,是稱美錢塘江的徽號,不是貶他之說,方自知笑差了,做聲不得。復因公事到杭州,因而一遊,方知西湖之美,實實及他不來,方才心服,不敢再爭。正是:aci中华典藏网

柳簇花攢紅袖新,山搖水曳翠眉顰。aci中华典藏网

何須著屐東西覓,日出湖中對美人。aci中华典藏网

樂天因山山水水,日對著西湖這樣的美人,又詩詩酒酒,時題出自家這般的才子,一片尤滯之魂那裡還按納得定,遂不禁稍稍寄情於聲色。身邊早蓄了兩個姬妾,一個叫做樊素,一個叫做小蠻。樊素善於清謳,每歌一聲,而齒牙鬆脆,不啻新鶯。小蠻善于飛舞,每舞一回,而腰肢擺折,勝似游龍。故樂天愛之特甚,日侍不離,因有詩二句贈他兩人道: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aci中华典藏网

要知櫻桃口,不是單贊其口,贊其口能歌也。楊柳腰,也不是獨羨其腰,羨其善舞耳。故後人又有詩駁其櫻桃口,贊之不盡道:aci中华典藏网

吐去新鶯穿齒滑,吞來舌上滾明珠。aci中华典藏网

朱唇一起嬌無那,細想櫻桃怎得如?aci中华典藏网

又有詩駁楊柳腰道:aci中华典藏网

衫袖翩躚總不消,細看妙盡在纖腰。aci中华典藏网

輕輕款款尋思去,轉覺粗疏是柳條。aci中华典藏网

樂天既有了兩個絕色的姬妾在旁,便日日帶他到湖山深處,或是蓮藕灣頭,或是風前歌一曲,或是月下舞一回,又自作詩以紀其事。所稱山水之樂,詩酒與風流之福,十分中實實也享了八九。卻又逢著唐朝的法網甚寬,凡是官府到任,宴會飲酒,俱有官妓承應,或是出郊迎接,或是騎馬相隨。皆習以為平常之事,恬不為怪。樂天因營妓中沒有出色的女子,又因有樊素、小蠻足以娛情,故不甚去追求官妓。忽一日,見了一官妓,叫做商玲瓏,生得姿容鮮媚,甚是可人,又且琴棋技藝,種種皆可應酬,故此樂天亦甚鍾愛,每每喚他來承應。一日,與他對雪飲酒,正飲到酣暢之際,忽元微之差人來寄書問候。樂天看了書,因大笑對商玲瓏說道:「元相公一向要以浙東形勝,與俺杭州的西湖比較,只就山水論,己比較不過,今番又有你在此賞雪對飲,又添了一段風流佳話,只怕元相公一發比我不過了。待我再題詩一首,取笑他一番。」因乘著酒興,又題詩寄元微之道:aci中华典藏网

可憐風景浙東西,先數餘杭次會稽。aci中华典藏网

禹廟未勝天竺寺,錢湖不羨若耶溪。aci中华典藏网

擺塵野鶴春毛暖,拍水沙鷗濕翅低。aci中华典藏网

更對雪樓君愛否?紅欄碧甃點銀泥。aci中华典藏网

元微之得了這首詩,已自知爭他不過,便自心服。但因「雪樓君愛」之句,訪問出商玲瓏之美,不勝羨慕垂涎。遂寫書與樂天,並送許多金幣與商玲瓏,要邀他去相見一面。樂天因是好友,推辭不得,只得著人送去。微之一見大悅。遂留在浙東,盤桓了數月,方才送還,完了一案。正是:aci中华典藏网

山水既然輸服矣,為何官妓又來爭?aci中华典藏网

須知才色原相近,才盡焉能色不生。aci中华典藏网

此時樂天雖然縱情詩酒,卻於政事未嘗少廢,但裝點的西湖風景,天下聞名。到了三年任滿,朝廷知他政績,遂仍召回京,做秘書監。樂天聞報,喜少愁多,又不敢違旨,只得要別杭州而去,因思想道:「我在西湖之上,朝花夕月,冬雪夏風,盡盡的受用了三載,今聞我去,你看山色依依,尚如不捨,鳥聲戀戀,宛若留人。我既在此做了一場刺史,又薄薄負些才名,今奉旨內轉,便突然而去,豈不令山水笑我無情?」因叫人快備一盛席,親到湖堤上來祭奠山水花柳之神,聊申我白樂天謝別之敬,以了西湖之緣。祭奠畢,遂與商玲瓏一班名妓,縱懷暢飲,直飲得爛醉如泥,仍題詩道:aci中华典藏网

徵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aci中华典藏网

翠黛不須留五馬,皇恩只許住三年。aci中华典藏网

絲藤蔭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aci中华典藏网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aci中华典藏网

題罷,方才歸去。到了臨行這日,合城百姓,感他三年恩惠,若大若小,皆來擁著馬頭相送。樂天因笑謝道:「我在此為官三年並無好處。」遂信口念出兩句道:「惟留一湖水,與汝救荒年。」aci中华典藏网

須臾眾百姓散去,樂天方得長行。但一路上又無病痛,又無愁煩,只是不言不語胸懷不樂。朝夕間,連酒也不飲,詩也懶做。眾隨行的親友見他如此,不知何故,只得盤問於他道:「你在杭州,做了三年刺史,雖然快活,卻是外官。今蒙聖恩新升除了秘書監,官尊職顯,乃美事也,有何愁處,只管皺了眉頭?」樂天道:「升遷榮辱,身外事耳,吾豈為此。所以然者,吾心自有病也。」親友又問道:「我見你步履如常,身子又不像疼痛,卻是何病?」樂天道:「我說與你罷,一片溫來一片柔,時時常掛在心頭。痛思捨去終難捨,苦欲丟開不忍丟。戀戀依依維自繫,甜甜美美實他鉤。諸君若問吾心病,卻是相思不是愁。」aci中华典藏网

眾親友聽了,俱又驚又笑道:「聲色場中,脂脂粉粉,老先生亦可謂司空見慣矣,況櫻桃口、楊柳腰尚在身邊,盡可消遣,為何一個商玲瓏便鍾情至此?」樂天道:「商玲瓏雖然解事,亦不過點綴湖山,助吾朝夕間詩酒之興耳,過眼已作行雲流水,安足繫吾心哉?吾所謂相思者,乃是南北兩峰,西湖一水耳。」眾親友聽了,盡鼓掌大笑道:「這個相思病,實害得新奇,但可惜《本草》、《岐黃》俱不曾留方,無藥可治,如之奈何?」說罷,連樂大也大笑道:aci中华典藏网

但聞山水癬,不見說相思。aci中华典藏网

既說相思苦,西湖美可知。aci中华典藏网

此時樂天已將出浙江境,要打發杭州送來的船回去,因戀戀不捨,又做了一首絕句,叫他帶回杭州去,貼在西湖白堤亭子上。那詩道:aci中华典藏网

自別錢塘山水後,不多飲酒懶吟詩。aci中华典藏网

欲將此意憑回棹,報與西湖風月知。aci中华典藏网

自此之後,樂天為想西湖害了相思病之事,人人傳說,以為美談。後因言事觸怒於人,又將白樂天出為蘇州刺史。那蘇州地方,雖也有虎丘山、觀音山並東西兩洞庭湖,可以遊賞,但樂天心心念念,只想著西湖,口口聲聲,只說著西湖。嘗對一個相好朋友道:「俺與西湖,既結下宿世之緣,便當生生死死,終身受用,為何緣分只有三年?況此三年中,公事簿書又破費了我許多,山灣水曲,何曾游得遍。細想起來,我與他相處的情分,尚未十分親切,今突然撇來,又因官守羈身,再不能夠重與他一見,真可謂之負心人矣。」那相好的朋友笑道:「害相思須要害得有些實際,不可徒害了虛名。白先生既如此羨慕西湖,吾輩尚不知那西湖果是怎生的模樣,可果有三分顏色,以領略白先生之病否?」樂天聽了道:「你要知他的顏色麼?一時如何摹寫得盡,待我說個大概與你聽罷。」因提起筆來,題詩一首道:aci中华典藏网

為我踟躕停酒盞,與君約略說杭州。aci中华典藏网

山名天竺堆青黛,湖號錢塘瀉綠油。aci中华典藏网

大屋簷多裝雁齒,小航船亦畫龍頭。aci中华典藏网

所嗟水路無三百,官係何由得再游。aci中华典藏网

那好朋友見詩中「堆青黛」、「瀉綠油」之句,不覺驚喜起來道:「原來西湖之美有如此,莫說你見過面的害相思,連我這不見面的,也種下一個相思的種子在心上了。」未幾,又召入京,後來只做到刑部尚書。他因宦情不濃,也就請告了,就在東都履道里所住之處,築池種樹,構石樓看山,與弟白敏中、白行簡、裴度、劉禹錫散誕逍遙,因號為「香山居士」,又號為「醉吟先生」。後來老了,又與胡杲、吉旼、鄭據、劉真、盧真、張渾、狄兼謨、盧貞八個年高有德致仕之友,時時往來,故一時榮之羨之,稱為「香山九老」。直活到七十五歲方終。臨死時,捨不得小蠻,因做一首絕句別他道:aci中华典藏网

一樹香風萬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aci中华典藏网

永豐東角荒園裡,盡日無人屬阿誰?aci中华典藏网

總之白樂天的文章聲價為天下所重,自不必言矣。守杭時,重開六井,點染湖山,是他一生的功績,故流傳至今,建詞祭祀不絕,以為西湖佳話。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

aci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