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艳史
作者:佚名
明代长篇白话小说《隋炀帝艳史》全名《新绣全像通俗演义隋炀艳史》,一名《风流天子传》。明齐东野人撰。关于作者的真实姓名、生平不详。鲁迅先生认为齐东野人即明代文学家冯梦龙,许多学者认为其论据不足,有待于进一步考证。有明代人瑞堂刊本,卷首有痴子序,崇祯辛未槜李友人委蛇居士题词,崇祯辛未野史主人自序,有精图14幅,凡例数则和主要人物表,题“齐东野人编演”,“不经先生批评”。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排印出版。全书八卷四十回,以隋炀帝荒淫放荡的一生为主线,叙述隋王朝败亡的历史。隋炀帝杨广系文帝杨坚之子,他聪明敏慧,然而生性贪婪,喜好权术。为谋夺太子储位,内宫伪装孝顺,讨好文帝和独孤后;外廷则结交权臣杨素图谋不轨。文帝病重卧床之际,他迫不及待地遣张衡入侍,弑父自立,调戏庶母宣华夫人,秽乱宫中。
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回 隋文皇带酒幸宫妃独孤后梦龙生太子
- 第二回 饰名节尽孝独孤蓄阴谋交欢杨素
- 第三回 正储位谋夺太子侍寝宫调戏宣华
- 第四回 不发丧杨素弄权三正位阿摩登极
- 第五回 黄金盒赐同心仙都宫重召入
- 第六回 同钓鱼越公恣志挞宫人炀帝生嗔
- 第七回 选美女越公强谏受矮民王义净身
- 第八回 逞富强西域开市擅兵戈蓟北赋诗
- 第九回 文皇死报奸雄炀帝大穷土木
- 第十回 东京陈百戏北海起三山
- 第十一回 泛龙舟炀帝挥毫清夜游萧后弄宠
- 第十二回 会花荫妥娘邀宠舞后庭丽华索诗
- 第十三回 携云傍辇路风流剪彩为花冬富贵
- 第十四回 炀帝读史修城庆儿拯君魇梦
- 第十五回 怨春偏侯夫人自缢失佳人许廷辅被收
- 第十六回 明霞观李北海射鱼
- 第十七回 袁宝儿赌歌博新宠隋炀帝观图思旧游
- 第十八回 耿纯臣奏天子气萧怀静献开河谋
- 第十九回 麻叔谋开河大金仙改葬
- 第二十回 留侯庙假道中牟夫遇神
- 第二十一回 狄去邪入深穴皇甫君击大鼠
- 第二十二回 美女宫中春试马奸人林内夜逢魑
- 第二十三回 陶榔儿盗小儿段中门阻谏奏
- 第二十四回 司马施铜刑惧佞偃王赐国宝愚奸
- 第二十五回 王弘议选殿脚女宝儿赐司迎辇花
- 第二十六回 虞世南诏题诗王令言知不返
- 第二十七回 种杨柳世基进谋画长黛绛仙得宠
- 第二十八回 木鹅开河金刀斩佞
- 第二十九回 静夜闻谣清宵玩月
- 第三十回 幸迷楼何稠献车卖荔枝二仙警帝
- 第三十一回 任意车处女试春乌铜屏美人照艳
- 第三十二 回方士进丹药宫女竞冰盘
- 第三十三回 王义病中引谏雅娘花下被擒
- 第三十四回 赐光绫萧后生妒不荐寝罗罗被嘲
- 第三十五回 来梦儿车态怡君裴玄真宫人私侍
- 第三十六回 下西河世民用计赐双果绛仙献诗
- 第三十七回 水饰娱情鉴形失语
- 第三十八回 观天象袁克进言陈治乱王义死节
- 第三十九回 宇文谋君贵儿骂贼
- 第四十回 弑寝宫炀帝死烧迷楼繁华终
猜你喜欢的书
彩虹升起的地方
本书是D.H.劳伦斯的短篇作品集,D.H.劳伦斯以内敛的笔法刻划社会下层的生离死别,描述日常生活中永无休止的心灵抗争,作品弥漫着一股忧郁的情调,然而世人关注的焦点,却囿于大胆且露骨的用字,让他感叹:“三百年内无人能懂我!”他生前,本人与作品皆屡遭口诛笔伐,可谓是二十世纪文学史上的叛逆者,饱受争议的作家。 本书集结劳伦斯1907至1917年间的短篇小说和文章。所选文章皆有出处,更收录同一个作品的不同修改版。在本书中,劳伦斯描绘出一群平凡人的喜怒哀乐,隐藏在幸福生活下的诸多无奈,让人得以一窥一代文学大师,不断挑战自己,试炼文学纯度的历程。
恶之花
法国象征派的先驱人物波德莱尔的著名诗集。这部诗作为世界诗坛开拓了一条新的道路。初版问世时,诗集收有100首诗作。1861年再版时,增为129首。以后又多次重版,陆续有所增益。最终定稿时,共收诗157首,分为6个诗组。第一部分是《忧郁和理想》,展现了主人公一条精神活动的曲线。第二部分《巴黎风貌》,为我们打开了一幅充满敌意的资本主义大都会的丑恶画卷。第三部分《酒》,表明诗人企图通过酒来解脱外在的敌对世界,及内在的精神世界所受的压抑。然而醉意的世界毕竟是幻境,诗人在此只作短暂的停留,便感到它的虚幻,由此开始了诗集的第四部分《恶之花》。诗人在罪恶王国漫游,得到的是变态的爱,绝望,死亡,对自己沉沦的厌恶。美、艺术、爱情、沉醉、逃逸。一切消弭忧郁的企图都告失败。于是诗人反抗了。这便是诗的第五部分《反抗》。诗人历尽千辛万苦,最后在死亡中寻求安慰和解脱。从此进入诗集的第六部分《死亡》。诗人以远行这首长诗回顾和总结了他的人生探险。《恶之花》 的“恶”字,法文原意不仅指恶劣与罪恶,也指疾病与痛苦。波德莱尔在他的诗集扉页上,写给诗人戈蒂耶的献词中,称他的诗篇为“病态之花”,认为他的作品是一种“病态”的艺术。他对于使他遭受“病”的折磨的现实世界怀有深刻的仇恨。诗中诗人把自己的痛苦、绝望、忧郁、迷惑、悔恨充分表达出来,反映了法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后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思想混乱和精神危机。诗篇既有浪漫主义的主观情调,又有现实主义的客观反映。完美的形式与悲观苦闷的内容构成鲜明的对比。在当时与后世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西山文集
一作《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诗文别集。宋真德秀著。五十五卷(一作五十一卷)。据《宋史》本传,真德秀著有《西山甲乙稿》、《对越甲乙集》、《经筵讲义》、《端平庙议》、《翰林词草》、《四六献忠集》、《江东救荒录》、《清源杂志》、《星沙集志》诸书,《文献通考·经籍考》著录“《西山集》五十六卷”,较今传本仅多一卷。考传本,除诗赋外,惟《对越甲乙集》、《经筵讲义》、《翰林词草》三种自分卷帙,其余序记等作,但以类编次,不分别名目。抑或宋时刻本,即未尝将诸书编入。宋元以降,代有刻本。是集大抵有五十五卷、五十一卷两种。五十五卷本有明正德十五年(1502)、万历二十六年(1598)、清雍正元年(1723)诸刻本。《四库全书》本即以万历二十六年金学曾刻本清初递修本抄入。五十一卷本有明嘉靖三年(1524)书林精舍刻本等刻本。今传本主要有《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五十一卷,据明正德本刊印)、《万有文库》本(五十一卷本)等。另有选本多种:《真西山先生集》八卷本(正谊堂全书、《丛书集成初编》),《西山文钞》八卷本(《浦城遗书》)、《西山先生诗集》三卷本(《两宋名贤小集》)等。
要药分剂
本草类著作。清沈金鳌撰。十卷。金鳌有《沈氏尊生书》已著录。本书约十五万余字。载药四百二十种。分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十剂,论述各药性味、七情、主治、归经以及禁忌、炮制方法,以《本经》为宗,兼取诸家之说,间附按语。“凡有本经者,无不首列。至《名医别录》,所以补《本经》未备者,亦无不录。其历代诸贤,发明诸药功用,又足备《别录》之缺,悉皆采入”。引文皆标姓名,沈氏所论,则以“鳌按”注明。博搜详审,论述严谨,颇有可取之处。有同治十三年(1874)湖北崇文书局刻本,一九五八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焰罗王供行法次第
全一卷。唐代阿谟伽(即不空三藏)撰。略称焰摩供次第。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其内容首述焰摩王之五异名,次示加持香水、洒净、劝请、发愿、召请、诸天印明、五如来等诸种修法次第。
佛说维摩诘经
大乘佛教经典。全称 《维摩诘所说经》,又称 《不可思议解脱经》。维摩诘是佛教菩萨名,原是古印度毗耶离城的大乘居士,非常富有,精通佛法。据说,他有一天生病,释迦牟尼派弟子文殊师利前去问候,他便借此机会与文殊师利等人讨论佛法,义理精奥,妙语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