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回 皇帝吃醋借端逐词人 女子观灯乘机窃金盏

却说王黼原是善于迎合的人,微行出外一事,早在杨戬口中得了消息,今见徽宗要出去察访民情风俗,已知圣意所在。

便乘扔迎合道:“昔太祖当微行访宰相赵普,虽遇风雪,亦不为阻。入主身居九重,若不微行,民情怎得上呢?陛下若欲往游市廛,臣愿随侍。”徽宗大喜!遂又更易服色,与王黼同行。

徽宗出了后宰门,一意记着李师师,哪里还有心情去观玩风景,便令王黼引道,竟奔李师师家而来。

师师接了徽宗,见有王学士随侍,心内更加明白。原来王黼生得丰仪秀美,目光如电。他仗着自己的品貌,在三瓦四舍走动,所以与李师师熟识。今见王黼随侍徽宗,料定是位大贵人,但还想不到乃是当今皇帝。便将徽宗引入房内,极意巴结,重续前欢,将徽宗奉承得心花顿开。居然自明真迹。李师师知是当今皇帝,便恳求着要徽宗将她迎入后宫。徽宗心中虽然十分愿意,究畏人言,踌躇再三,方允师师充个外妾随时临幸。

师师乃不敢再请。从此以后,徽宗与师师恩爱非凡。到了政务余暇,即往师师处谈笑取乐。有时竟不带侍从,独自一人前去临幸。那师师本是名妓,色艺俱佳,相与的王孙公子,巨宦豪族不计其数。自徽宗许她充作外妾,恐圣驾不时降临,便不敢招待外客。那些人也风闻得徽宗宠幸师师之事,谁敢再去当这禁脔?惟有一个起居舍人周邦彦,与李师师相交已久,两个人你爱我怜,一时却分拆不开。原来周邦彦,号美成,钱塘人氏,生得风雅绝伦,博涉百家,且能按谱制曲,所作乐府长短句,词韵清蔚。元丰初游汴,献《汴都赋》,神宗奇其才,召为太乐正。他与师师时常往来,师所歌乐曲,大半为邦彦所制。因此师师遂以善歌名于时,两个人花前携手,月下并肩,异常恩爱,十分情浓。诸料平空里来了个徽宗把师师占为外妾,不得不将平日往来的客人一概谢绝。但师师既爱邦彦才貌双全,一时之间又舍不得离开。邦彦也记念着师师,不忍断绝,因此,打听得徽宗不来临幸,师师便命人把邦彦请来,细叙情衷。

这一天,师师闻得圣躬微有违和,料想必不出宫,又暗约邦彦来家。两人久不相逢,携手入房,自然各有一番慰问。正在叙谈之际,忽然传报圣驾降临。邦彦惊惶失措,师师也慌作一团,仓猝之间,无处躲避,师师只得令邦彦匿于床下,自去接驾。不到一刻,徽宗手拿新橙一个,同了师师进房,坐了下来,将新橙赐于师师道:“这是江南进献来的,朕因身体不豫,在宫中觉得烦闷,所以来此消遣。”师师谢过圣恩,又询问起居如何不适?徽宗道:“没有什么,不过略觉疲乏,至卿处盘桓一回,自然好了。”说着,便携了师师,并肩坐下,与她调笑。所言之语,皆为匿于床下的周邦彦听得清清楚楚。徽宗与师师调笑了半日,便要启驾回宫。师师款留道:“城上已传三更,马滑霜浓。陛下圣躬不豫,岂可再冒风寒。”徽宗道:“朕正因身体违和,不得不加调摄,所以要回宫去。况玉辂四图,锦幕密张,内中又设着重茵,不至有犯风寒。卿可无须忧虑!”

师师因有邦彦匿在床下,也就不再坚留,送了徽宗御驾,回到房中,将邦彦从床下拉出。那邦彦一面扑着衣上的尘土,一面说道:“好险!好险!倘若被皇上瞧破了此事如何得了!”说着,又将双眼瞧了一瞧师师,笑着说道:“你得当今天子这样的恩待,可算是千古的风流佳话了。”师师也笑道:“我只道做皇帝的不胜威严,哪里知道也和你一样的风流蕴藉呢!”邦彦听了,心有所感,便将这日的情形,谱成《少年游》词一阕道: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屋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筝。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邦彦题罢了词,便在师师家住了一宿而去。师师爱邦彦这阕《少年游》词,题得情景真切,又复清丽芊绵,便依着谱,一字一字的填入宫尺,练习歌唱,真个是响遏行云,十分悦耳。

一日,徽宗又到师师那里开筵畅饮,命师师歌以侑酒。师师一时忘情,便将这《少年游》词歌将起来。徽宗本也精通音律,听了师师所歌,竟完全是说的前日在师师房内的情事,不免大为惊异!便问师师道:“此词想是新近谱的,可是卿自己的佳作么?”师师随口道:“这是起居舍人周邦彦所谱的。”

说了这话,方才想起前日之事,深悔失言,颇觉局促不安。徽宗瞧了师师的情形,已知邦彦前日必是隐匿房内,窥探举动,所以才谱此词,心下很是发怒,心想:“邦彦明知师师为朕外宠,乃敢私自前来,若不严加惩处,将来别的官员也要效尤了。

但是为了师师的事情加罪于他,外面必要疑朕与邦彦拈酸争风,甚非美事。此时暂且隐忍,自有处置。“想了一会,便不动声色,仍然饮酒谈笑。次日回宫,上朝之后,即传起居郎张果,密谕道:”周邦彦近日常作乐府么?汝可为朕留意。邦彦若有新作,不论诗词歌曲,可即进陈,只是不可漏言。“张果领命而退。

适值邦彦赴同僚燕会,席间见一舞女,甚为美丽,遂即谱小令,赠于舞女。其词道:歌席上,无赖是横波,宝譬玲珑欹玉燕,绣巾柔腻掩香罗,何况会婆娑。

无个事,因甚敛双蛾,浅淡梳妆疑是画,惺忪言语胜闻歌,好处是情多。

张果得了这词,立即进陈徽宗。徽宗见了这词,说邦彦轻薄佻达,不堪在朝任职,立即谴谪外出。

降旨之后,过了两日,徽宗理政余暇,天将傍晚,又幸师师家。恰值师师外出,徽宗心中狐疑未知师师何往,因坐于房中守候。直至初更,师师方归,玉容寂寞,泪珠盈颊。徽宗见了这般情形,甚是惊讶!忙问卿因何故心中不快?师师竟直言道:“并无它故,只因周邦彦得罪去国,押解出都,略致一杯相送。不知圣驾降临,又失迎讶,罪该万死。”徽宗道:“邦彦临别,可谱词么?”师师道:“曾谱《兰陵王》词一阙,以当骊唱。”徽宗道:“卿可歌于朕听。”师师乃整备酒筵,亲奉金樽,敛手低眉,歌邦彦所谱之词道: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映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剪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洄,津堠岑寂,叙阳冉冉春无极。

记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师师一面歌着,一面偷将红巾试泪。歌到那“酒趁哀弦,灯映离席”,及“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等句,不禁悲伤欲绝,几乎歌不成声。徽宗听了这词,也觉恻然!又爱邦彦之才,次日又有诏旨降下,复召邦彦入为大晟乐正,命订正雅乐。徽宗自与师师往来,不胜宠爱,每日临幸,几无虚夕。师师当向徽宗恳请,欲入宫瞻仰。徽宗允她须待旨宣召,方可入内。

一日黄昏月上,忽有内侍驰至,密宜师师入宫。师师闻旨,好不欢喜!连忙淡扫蛾眉,入朝至尊,一路行来,经过了无数楼台殿阁,始抵深宫。内侍也不通报,竟引师师入室。徽宗已是待着内侍退出,携手入帐,彻夜欢娱,自不消说。从此师师常常奉召进宫,渐渐的出入自由,竟与后宫妃嫔熟识起来。师师原是平康老手,最善阿谀奉迎,那些妃嫔见她有说有笑,十分知趣,又会体会人情,迎合旨意,因此,非但徽宗与她狎昵,就是小刘妃、乔贵妃等人,也甚是见爱,常常留居宫中,数月不出。一日,正值天气严寒,徽宗在便殿围炉,林灵素自外进谒。

徽宗与他畅谈仙机在在入港的时候,灵素忽然起立,趋走下阶道:“九华玉真仙妃将来了。臣当恭肃迎谒。”徽宗出其不意,惊问道:“哪个是仙妃?”灵素道:“陛下且不必问,到时便见。”语毕,拱手端立,很是诚敬。未及片刻,果有几个宫女,簇拥了一个丽人冉冉而来。徽宗远望着不甚清楚,也疑仙人下降,不禁起座出迎。谁知走近前来,乃是小刘妃。徽宗止不住大笑起来,灵素却做出一片庄敬的模样,端恭下拜,拜罢起来,又大言道:“神霄侍案夫人也来了。”语音未毕,又有一个美人,带了宫女,环佩珊珊而来。徽宗视之,乃是崔贵嫔。灵素说道:“这位贵人在仙班中,与臣同列,礼不当拜。”遂鞠躬长揖,然后升阶,重又就坐。原来,灵素时常出入宫禁,所有宫眷皆不回避,因此仍在旁首坐下。刘、崔二妃向徽宗行礼已毕,自然另有坐位。

甫经坐定,灵素忽现惊异之色,四面瞩望道:“怪极!怪极”徽宗吃了一惊,忙问有何怪事?灵素道:“殿外妖气甚浓,必有妖魅前来,迷惑圣驾。”此言未毕,又有一个美貌妇人,满头珠翠,妆饰入时,袅袅婷婷的走将进来。灵素突然离座,取过御炉火箸,大踏步行及殿门,要打那个妇人。幸有内侍在旁拦住,那个美妇人已吓得目瞪口呆,几乎跌倒地上。徽宗也忙唤灵素道:“先生休要误会,这乃是教坊中的李师师。”灵素道:“她乃是个千秋妖狐,若将她杀死,没有狐尾显出,臣愿坐欺君之罪。”微宗正在爱着如何肯听?便带笑带劝的说了一番。灵素道:“臣不愿与妖狐同坐,愿即告退。”言罢,拂袖而去。自此,徽宗疑灵素真是先知之术,更加宠信。

恰巧西陲一带屡报胜仗,徽宗遂加童贯为陕西两河宣抚使,进开府仪同三司,签书枢密院事。蔡京亦得恩赏,令他三日一朝,正公相位,总治三省事,晋封鲁国公,五日一赴都堂治事。未几,又将茂德帝姬下嫁蔡京第四子鞗。帝姬即是公主。

蔡京更是制度,称为帝姬。徽宗且幸京第,略去君臣名分,称为儿女亲家,所有蔡家仆妾皆得亲近天颜。蔡京设宴,燕向徽宗,一肴一馔费至千金,异样精美,虽御厨中亦未常有。徽宗大喜!命自京以下,均得列坐,彼此传觞,如家人礼。又命茂德帝姬,乃姑嫜娣姒等,也设席左右,稚儿娇女,皆有登堂欢宴,真可谓帝德汪洋,皇恩浩荡了。后人有诗咏之道:误把元凶作宰官,万方皆哭一家欢;试看父子承恩日,国帑民财已两殚。

蔡京在这里沐皇恩,那边童贯也在加官。原来,童贯经略西陲屡次晋爵,到了政和八年,改元重和,贻恩风外,贯又升为太保。次年又改元宣和,贯欲侥幸图功,进取朔方为夏兵杀得大败而回。童贯吃惊不小,一面掩饰朝廷,讳败为胜,一面请辽主排解,令夏主重行修好。夏主亦已厌兵,遂引辽使进表纳疑。童贯即上言夏主畏威,自愿投诚。徽宗归功于贯,加太傅,封泾国公。时人称贯为媪相,与公相蔡京齐名。

徽宗因西夏投诚,圣心愉悦。却值宣和五年年底,徽宗因为边外已平,欲于次年元宵佳节大张彩灯,点缀升平,又恐元宵这日或有风雨,致妨行乐。诏命京师人民从腊月初一日起,即张灯彩,直至次年正月十八日方止,叫做预赏元宵。到了这时,汴京城内,从东华门至宣德门,皆遍悬灯景。入夜视之,如同繁星下垂,掩映争辉。又在景龙门前,架造一座鳌山,长一十六丈,阔二百六十步;中间竖着两条鳌柱,长二十四丈,悉用金龙缠柱,每一条龙,口内衔灯一盏,谓之双龙衔照。中间悬一金书长牌,大书八字:宜和彩山,与民同乐。那彩山真是华丽,可以直趋禁阙,仰捧端门,梨园奏和乐之音,乐府进婆娑之舞,热闹繁华,不可言喻。徽宗又命皇城司,勿禁百姓,任其入内纵观,以符与民同乐之意。皇城司撤去禁令,那些百姓无老无幼,少长男女,好似潮涌一般,挤入里面观看鳌山,欢呼之声震动天地。徽宗大喜!命杨戬等,取了无数金钱,撒将下去,赏于万姓。一时之间,金钱撒下,百姓争先恐后上前争抢,情形甚为可观。徽宗心中大乐!教坊大使袁陶,曾谱一词,名曰《撒金钱》:频瞻礼,喜升平又逢元宵佳致;鳌山高耸,翠对端门珠玑交制,似嫦娥降仙宫,乍临凡世。

恩露匀施,凭御阑,圣颜垂视。撒金钱,乱抛坠,万姓推抢;没理会,告官里,这失仪,且与免罪。

到了十五夜,又命赐观灯万民酒各一盏,众百姓不论富贵贫贱,老少尊卑,尽到端门前,领取皇封御酒,欢欣鼓舞,口呼万岁,感谢皇恩。哪知,宫内有个青年妇人,吃了御酒,将金杯藏于怀中,意欲带去,为光禄寺所见,遂即喝道:“这金杯是御前宝玩,胆敢偷取,还了得!”遂为内侍获住,奏闻徽宗,降旨问这妇人何故窃取金杯?妇人奏道:“贱妾与夫同玩鳌山,因人多拥挤,与夫相失,蒙恩赐酒,贱妾面带酒容,又不偕夫同归,恐公婆见责,欲借金杯,携归为证,贱妾有《鹧鸪天》一词,上渎天颜。”因陈词道: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观鹤笙歌舞,不觉鸳鸯失却群天渐晓,感皇恩!传赐酒,脸生春,归家只怕公婆责,也赐金杯作照应。

徽宗见了此词,即赐金杯与之。当有教坊大使曹元宠奏道:“妇人之词,恐是其夫宿构。当押妇人,当面命题,若能构就,再以金杯赐之;否则宜押交刑部,证其欺君之罪。”徽宗准奏,令妇人再撰一词。妇人请题,即以金盏为题,《念奴娇》为调,命即构来。妇人领了圣旨,遂口占一词道:桂魄澄辉。禁城内万盏花灯罗列;无限佳人穿绣径,几多妩艳奇绝。凤烛交光,银灯相射,奏箫韶初歇。鸣梢响处,万民瞻仰宫阙。

妾自闺门给假,与夫携手,共赏元宵。误到玉皇宫殿砌,赐酒金杯满盏,量窄从来,红凝粉面,尊见无凭说。借皇金盏,免公婆责罚臣妾。

谱毕,陈上徽宗御览。圣心大悦,不许后人援例,赐盏与之。

观灯已罢,又命开封府尹,设幕次于西观下,尽押狱囚,于幕次讯问,意欲使监狱空虚,希踪刑措之风。徽宗率领六宫,从楼上下观,审讯罪囚。忽有一人从众中跃出,身着墨色布衣,若寺僧行童之状,以手指定徽宗,口中喃喃辱骂,声彻御座。

徽宗大怒!命内侍执下,拷问姓名。未知这人是谁,且看下回分解。 m11中华典藏网

m11中华典藏网

m11中华典藏网

m11中华典藏网

m11中华典藏网

m11中华典藏网

m11中华典藏网

m11中华典藏网

m11中华典藏网

m11中华典藏网

m11中华典藏网

m11中华典藏网

m11中华典藏网

m11中华典藏网

m11中华典藏网

m11中华典藏网

m11中华典藏网

m11中华典藏网

m11中华典藏网

m11中华典藏网

m11中华典藏网

m11中华典藏网

m11中华典藏网

m11中华典藏网

m11中华典藏网

m11中华典藏网

m11中华典藏网

m11中华典藏网

m11中华典藏网

m11中华典藏网

m11中华典藏网

m11中华典藏网

m11中华典藏网

m11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