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回 复襄汉岳家军施威 保江淮韩太尉克敌

却说吴玠驰至饶凤关,遣人以黄柑赴金营,遣撤离喝。撤离喝大惊!以杖击地道:“尔来何速?真令人不解了!”遂督军进攻。一人先登,二人拥后,前仆后继,更番迭上。吴玠命众军弓弩齐施,又运大石推压,相持六昼夜,尸积如山,关城矗立,分毫无损。撤离喝乃潜募死士,间道出祖溪关,绕至后面,登高啖饶凤关,力加攻打。诸军腹背受敌,不能招架,只得溃退。金兵遂入洋州。

刘子羽约吴玠守定军山,吴玠以为难守,退保西县。刘子羽也只得尽焚兴元积储,退屯三泉。撤离喝驰入兴元,进至金牛镇,四川大震。刘子羽从兵不满三百,粮食又尽,与士卒取草芽木甲裹腹,一面致书吴玠,誓死决别。吴玠已往仙人关,得子羽的书信,尚无救援之意。爱将杨政,大声道:“节使不可负刘待制,否则政等亦舍却节使,自去逃生了。”吴玠方从间道去会刘子羽,子羽留吴玠同守三泉。吴玠答道:“关外乃西蜀门户,不可轻弃,留兵千人,助守三泉,仍去扼守仙人关。”子羽自吴玠行后,巡阅形势,划策保守。附近有谭毒山,峭壁陡绝,险峻异常,山上却宽平有水,遂督兵建立营垒。

垒刚筑就,金兵大队已来,相距仅隔数里。刘子羽反不慌不忙,将胡床移对垒口,亲自坐在那里,端然不动。诸将皆泣请道:“此非待制坐处。”子羽道:“死生有命,我应死于此地,虽走无益,你们休要惊慌!要死大家同死,恐怕倒未必死哩。”语还未毕,金兵蜂屯蚁聚而来,仰头瞧见子羽,全冠戎装,从容不迫,端然正坐。金兵不解其故,报知主帅。撤离喝亲来视也,疑心是诱敌之计,又四下廋望。见山势高入天际,四面生成的峭壁,猿猱也难上下。就使用箭仰面射去,也觉吃力万分,况且未必命中,当即挥兵退去。子羽见金兵退尽,方才回营。诸将见他有此胆识,愈加敬服。

撤离喝退归凤翔,遣使人十辈,往招子羽来降。子羽斩其九人,留下一人放令回去,当面对他说道:“回去告知主帅,要来便来,我愿与他决一死战,岂肯投降。”那个来使,吓得心惊胆裂,抱着头逃了回去,把子羽的话,告知撤离喝。撤离喝疑他有备,不敢轻进,又值粮运不济,杀马而食。吴玠与刘子羽,又派遣游骑四出,扰其营寨,把个撤离喝闹得寝食不安,只得收兵回去。刘子羽闻得金兵将退,约了吴玠,出兵追击。

金兵一齐起了归心,谁肯舍了性命,前来抵敌,遂将所有辎重,尽行弃去,四散奔回,坠涧坠溪而死的,不可胜计。王彦乘势恢复了金、均、房三州。

到了次年,金人对于陕西心还不死,兀术、撤离喝与刘豫部将刘夔,三路连合,攻破了和尚原,进取仙人关。吴玠已先令其弟吴琳,设寨于关右,号称杀金平。金兵凿崖开道,沿岭东下,誓必破关。吴玠守第一隘,吴琳守第二隘。金兵用云梯,用挠钩,用火箭,想尽了攻关之法,终究不能攻下,反死了无数士卒。吴玠兄弟带领诸将,以旗紫白为号,杀入金营,金阵大乱。金将被箭刺伤一目,金兵乃乘夜遁去。吴玠又令王浚等,埋伏河池,扼敌归路,又得胜仗。那兀术等人,都垂头丧气,逃回凤翔。从此,吴玠兄弟,名扬陇蜀。金齐诸将,不敢再犯。

捷报到了行在,有诏授吴玠为川陕宣抚副使,吴琳为定国军承宣使。且说吕颐浩入相以后,与张浚虽然没有什么嫌隙,却也没甚感情。秦桧此时又参知政事,暗中力主和议,很与张浚反对,再加张浚镇守陕西三年,功劳皆出自吴玠兄弟,更令秦桧有话可说,因此张浚很为高宗所不悦。那秦桧外面很觉忠诚,内里却藏着一团奸诈,时常大言道:“我有二策,可使天下太平。”同僚问他是何妙策,他又说未登相位,言亦无益。高宗也道他果有奇谋,即授为尚书右仆射。秦桧入陈妙策,乃是“南人自南,北人自北”的两句言语,便算是妙策了。高宗不禁问道:“你言‘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朕是北人,却归何处呢?”

秦桧经此一问,方才无言可答。

自秦桧与吕颐浩并相,桧因不能独揽大权,欲令颐浩外出,遂授意言官,对高宗说道:“昔周宣王内修外攘,以致中兴。

今二相一同在内,如何对外?“高宗乃命颐浩治外,秦桧治内,尝临朝对群臣道:”颐浩治军旅,秦桧理庶务,两人各擅其长。

正在卧薪尝胆的时候,须学文种、范蠡才好。“颐浩乃请高宗,移至临安,自至镇江开府,都督江淮荆浙诸军。高宗准奏,驻跸临安。

秦桧独相了一年,毫无建白。起居郎王居正,参他言行不符,素餐尸位。吕颐浩也令御史黄龟年,参他专主和议,阻挡国家恢复大计,且植党营私,招权揽势,当即免秦桧职,且将奏章榜于朝堂,以示永不复用之意,以朱胜非为右仆射兼知枢密院事。朱胜非与张浚,宿有嫌隙,日言浚短。高宗乃命王似为川陕宣抚处置副使。张浚意不自安,上疏辞职。遂召浚至临安,浚奉命南旋。中丞辛炳、侍御史常同等,劾浚丧师失地,跋扈不臣请罪,遂罢浚职,居住福州。刘子羽亦安置白州。未几,吕颐浩亦为辛炳、常同所劾,罢为镇南节度使,提举洞霄宫;以赵鼎参知政事;刘光世为江东淮西宣抚使,屯兵池州;韩世忠为淮南东路宣抚使,屯兵镇江;王燮为荆湖制置使,屯兵鄂州;岳飞为江西南路制置使,屯兵江州。

是时刘豫联络洞庭湖贼杨么,与李成合军,从江西趋浙。

岳飞闻报,即奏请收复襄阳六郡,先逐李成,次平杨么,然后进取中原。朱胜非亦谓襄阳乃江浙上流,不可不取。赵鼎道:“知上流利害的,无过于岳飞。当令岳飞专任此事。”乃命岳飞兼荆南制置使。岳飞奉命,即日渡江,对幕僚们说道:“此行不能擒贼,誓不再渡此江。”不日到了郢州,已有刘豫部将京超拒守。京超有万夫不挡之勇,听说宋兵到来,披挂登城,布置守御。岳飞挥兵登城,牛皋首先跃上,大喝一声,京超出于不意,从城上倒撞下来,跌成肉饼。宋军得了郢州,进攻襄阳。李成出兵迎敌,于湘江边上,列成阵势。岳飞登高廋望,微笑说道:“步兵利于险阻,骑兵利于旷野,现在他将马队排于江岸,步兵排于平地,不是自相背谬么?虽有十万之众,我岂惧他!”遂从马上举鞭,指示王贵道:“你可领长枪步卒,挡他的马队。”又指牛皋道:“你可率骑兵,挡他的步卒。”

二将奉令,分头而进。

王贵杀入敌阵,专用长枪,刺他的马腹。马中枪即倒。骑贼纷纷落地,杀死无数,余贼逼入江内,也多半溺毙。牛皋杀人步兵队里,怒马驰骋,锐不可当,步兵不为刀枪杀死,也为马足踏死,又伤亡了无数。李成见不是势了,逃命要紧,哪里还顾得部下,独自一人飞马而遁。宋军又克复了襄阳。刘豫又添了兵来,连合李成余众,顿守新野。岳飞亲率偏将王万出战。

贼兵早知岳家军的厉害,见了岳字旗帜,便纷纷逃散。岳飞与王万痛杀一阵,直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又遣王贵、张宪收复了唐州、邓州及信阳军;牛皋克复了随州、襄阳,一律平定,移屯德字,军威大振。捷报到了临安,高宗喜道:“朕只闻得岳飞治军有法,不料他遽能破敌,成此大功。”

消息传到汴京,刘豫不胜惊慌!忙遣人向金求救。金遣讹里朵、挞懒两人,调渤海汉军五万,往助刘豫,又因兀术深知中国地理,令为先锋。刘豫亦令子刘麟、侄刘猊率领人马,会同进兵,马队由泗攻滁,步兵由楚州入承州。警报到了临安,朝中又不免惊慌起来!赵鼎新授了都督川陕之命,入朝陛辞。

高宗道:“今昔情形不同,卿不可离朕远行。”遂拜赵鼎为尚书右仆射,兼知枢密院事,沈与术参知政事。赵鼎乃劝高宗特颁手诏,促韩世忠进屯扬州。

世忠此时,征剿江湖剧盗,降曹成,斩刘忠,进爵太尉,功高望重,勖名赫弈。奉了高宗手诏,自镇江济师,进屯扬州;使统制解元,守承州,御金步兵;亲提骑兵,驻大仪,抵御敌骑。并下令伐木为栅,自断归路,誓与金齐决一死战。恰值吏部员外郎魏良臣,奉命使金,途中与世忠相遇。世忠知良臣是主和派,心生一计,先命营中撤去炊爨,再与良臣相见,诈言已奉诏命,回屯平江。良臣点首,驰马径去。世忠待良臣去后,即奋身上马,下令军中道:“视吾手中鞭,鞭指何方,即向何方进行,不得迟延。”将士奉令,跟着世忠出发。世忠相度形势,随处设伏,少约百人,多至千人,计自大仪以此。设伏二十余处,自置营五座,令各伏兵,闻营中鼓起,一齐出击,违令者斩。布置既定,专候金兵前来。

金前锋将军聂儿孛堇聂呼贝勒正要派侦骑,窥探宋军虚实。巧值魏良臣到来,向他询问宋军情形。良臣备述所见,孛堇大喜!即引兵至江口,距大仪不及数里,别将挞不野托卜嘉拥着铁骑,驰马向前,经过世忠五营东首。世忠传令起鼓,鼓声既作,伏兵齐起,奋勇突入金阵。挞不野虽然骁悍善战,一人不敌四手,顾此失彼,东防西溃,一刹那顷,四下里都是宋军旗帜,弄得目眩神迷,无从指挥。忽然一队健卒,横贯阵中,每人持一长斧,上椹人胸,下砍马足,眼见得阵势大乱,人马齐仆。挞不野招架不住,只得策马逃生,匆忙之中,慌不择路,陷入泥淖里面,也就只好任凭围将拢来,束手受擒了。

世忠擒了挞不野,挥军进攻金兵,一面又遣成闵率骑兵数千,往承州援助解元。

解元到了承州,也各处布了伏兵,又决河水以阻金兵。金兵涉水而过,将攻北门。解元施放号炮,伏兵一齐杀出,金兵胆怯而退。未几又来,再战再怯,怯而又进,一日至十三次。

解元也很觉得疲乏,勉力相持。忽听东北角上,鼓声大震,一彪人马杀来。解元疑是金人添兵前来,心下兀是惊惶!恰见金兵阵脚已动,以有慌张之状。解元连忙登高廋望,见是韩字旗帜,便大呼道:“韩元帅到了!”部将听得“韩元帅”三个字,顿时精神百倍,鼓勇杀出。

金兵腹背受敌,如何还能支持,一哄逃走。解元挥兵追将过去,正与救援之兵相逢,见统将乃是成闵,便问元帅还未到么?成闵道:“元帅已亲自追杀兵去了。”解元方知成闵是故意打着韩字旗帜,前来救应的,遂与他合兵追杀,直至三十里外,俘获马匹器械,不计其数,方才收军而回。成闵自行返报世忠。世忠已抵淮上,大败聂儿孛堇。金兵渡淮遁去。世忠获胜回营,成闵进谒,方知承州也得胜仗,遂报捷临安,群臣相率称贺!高宗道:“世忠忠勇!朕知其必成大功。”沈与术道:“自建炎以来,我朝将士,未尝与金人迎敌。今日世忠之捷,可谓中兴第一功了!”高宗道:“朕当格外优奖,以示鼓励。”于是赐世忠得绢帛马匹,部将解元、成闵俱加官秩。

赵鼎又劝高宗亲征,高宗也觉胆大起来,居然下诏亲征,命孟矼为行宫留守,克日督兵临江。赵鼎退值,僚属喻樗问道:“六龙临江,兵气百倍。但公自料此举,果保万全么?”赵鼎慨然道:“中国累年退避,士气沮丧,敌气益骄,义不可以再屈。因此劝驾亲征,至若成败,只可听之天命,哪里能够预料呢?”喻樗道:“既然如此,公应先筹归路。张德远素有重望,若令宣抚江淮荆浙福建,募诸道兵赴阙,他的来路就是朝廷的归路了。

原来,德远是张浚的表字,现居住福州,所以喻樗提起他来。赵鼎也深以为然,入见高宗,请用张浚。乃召浚为资政殿学士,张浚入朝,高宗言及亲征一事。张浚竭赞成,遂下手诏,为浚辨诬,复命知枢密院事。张浚退朝,往见赵鼎道:“此行举措,颇和人心。”赵鼎笑道:“这乃喻子才的功劳,他尚思推贤任能,鼎敢蒙蔽么?”张浚谦谢!赵鼎道:“公既复任,理应执殳赴敌,为王前驱了。”张浚道:“浚受国厚恩,焉敢偷安。明日即为陛辞,出赴江上。”赵鼎大喜!拊浚背道:“如此方可杜人口实呢!”张浚遂即告别,即人辞高宗,赴江上视师。高宗也启跸临安,刘锡、杨沂中,率禁兵护驾,途中饬刘光世移军太平州,为韩世忠声援。光世与世忠有宿嫌,不愿移兵,遣人讽赵鼎道:“相公奉命入蜀,何事为他人任患。”世忠也寄语道:“赵丞相真是敢为。”赵鼎请高宗遣使功免韩、刘,且面奏道:“陛下养兵千日,用在一朝。若稍加退缩,人心立涣,长江虽险,不足恃了。”高宗即命御史魏亶,往谕韩、刘。刘光世始移军太平州,高宗亦至平江,下诏暴刘豫罪,整饬六军,欲渡江决战。赵鼎恐胜负难必,入谏道:“敌众远来,利在速战,骤与争锋,恐属非计,且逆豫尚遣其子,岂可以至尊亲自出马。”高宗方止。

金齐又合兵攻庐州。令岳飞往援。飞命牛皋为先锋,徐庆为副。牛皋到了城下,见伪齐兵围住城北,金兵还陆续前来。

牛皋便一马当先,遥呼金将道:“敌将听着,我乃岳元帅部下先锋,牛皋是也。能战即来,可与我斗三百合。”金将大吃一惊,回首顾视,果见岳字旗帜,飞扬城南,乃不战而退。伪齐兵见金人退去,也就溃走。岳飞到来,向牛皋道:“快快追去,我若不追,就此退去,他又来了。”牛皋遂追杀三十余里。金、齐两军,还疑岳飞亲来,没命的退溃,自相践踏,死者不可胜计。

金兵回屯泗州竹墩镇,挞懒领泗州军,兀术领竹墩镇军,为韩世忠所扼,贻书币约战期。世忠令麾下王愈,及两个伶人,报以橘茗,且传言张枢密已在镇江,颁下文书,命决战期。兀术道:“闻得张枢密已贬岭南,何从来此,你不要欺我!”王愈即出张浚移文与看,兀术颜色大变,半晌方才说道:“你国遣使议和,魏良臣刚从北返,我朝正议册封你国为藩属,如何又要与我争战呢?”王愈道:“我国本愿与贵国和好,所以屡遣使命,一再谋和。无如贵国逼人太甚,劫我二帝,夺我两河三镇,心还不足,尚欲逞兵江淮,册立逆臣为帝。试问,如此行为还能和好么?从古以来,得国虽由天定,也有一半出于人谋,人定未必不能胜天。且与贵国决一胜负,未必贵国总是赢,我国总是输的。”兀术被他说得无词可对,便道:“要战就战,我朝怕你们不成。”说罢,遂令王愈退归。

韩世忠还整备军兵,要与金人决战。谁料到了次日,探卒来报,金、齐人马,一齐乘夜遁去。世忠令兵亟追,收获伪齐所弃许多辎重,那人马已经去远,追赶不上,也就收兵回营。

你道金人为何夜遁?原来这时是绍兴四年,暮冬的时候,天气严寒,雨雪甚大,金人饷道不通,杀马代粮,士卒皆出怨言。

兀术见部众已无斗志,且闻得张浚复任枢密,宋军又复守御得法,不能深入。况且金主晟,病已危笃,恐生内变,因此亟亟回去。金兵既去,刘麟、刘预如何还敢停留,连重辎也不及携带,抛弃逃走。报到平江,高宗对赵鼎道:“此次将士用命,各路守将皆肯效力,卿之功也!”赵鼎道:“此皆断自宸衷,臣何力之有。但敌兵虽去,他日未必不来,还须博采群言,为善后的计才好。”高宗点首称是,即命回跸临安,并下诏在临安建筑太庙,方有中兴的气象。后人有诗咏这次的战事道:将相齐驱却敌回,中兴气象已崔巍,当年不用秦丞相,拭目中原大业恢。

未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5vl中华典藏网

5vl中华典藏网

5vl中华典藏网

5vl中华典藏网

5vl中华典藏网

5vl中华典藏网

5vl中华典藏网

5vl中华典藏网

5vl中华典藏网

5vl中华典藏网

5vl中华典藏网

5vl中华典藏网

5vl中华典藏网

5vl中华典藏网

5vl中华典藏网

5vl中华典藏网

5vl中华典藏网

5vl中华典藏网

5vl中华典藏网

5vl中华典藏网

5vl中华典藏网

5vl中华典藏网

5vl中华典藏网

5vl中华典藏网

5vl中华典藏网

5vl中华典藏网

5vl中华典藏网

5vl中华典藏网

5vl中华典藏网

5vl中华典藏网

5vl中华典藏网

5vl中华典藏网

5vl中华典藏网

5vl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