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回 启兵端北伐丧师 降敌国西蜀谋变

却说杨娃题了《松院鸣琴图》,宁宗已是赞不绝口。杨娃有心要显才华,又取过马远所画桂花纨扇,不借思索,顷刻挥成,陈于御前。宁宗看时,乃是题的七绝一首,其诗道:雨过西风作晚凉,连云老翠出新黄;清芬一派来天阙,世上龙涎不敢香。

宁宗看了,不胜惊喜道:“有此捷才,虽男子中亦不多见。

况出巾帼么?“从此愈加宠爱。凡有御批及颁赐贵戚近臣的诗词,都由杨娃代笔,所以杨娃的势力,日盛一日。后宫里因她是杨后之妹,皆称为杨妹子。竟恃宠擅权,交通外官,干预朝政。

杨后本是寒贱出身,一旦继位中宫,内有其妹相助,外面又有杨次山、史弥远等。表里为奸,作威作福,势倾朝野。连韩侂胄这样的骄横,也不敢不低首下心,奉承杨后。相传杨后与史弥远有私通情事。弥远因有武三思之宠,竭力帮助杨后,所以后来奉了杨后之命,诛除韩侂胄,便是这个原因。事虽不见正史,但宋人杨升庵《宝庆诗》,有“夜驾老蟾嫔月母”之句;又有人作乐府《咏云》道“往来与月为俦侣,舒卷和天也蔽荫。”都是讥刺杨后与史弥远私通的。可见这事,并非虚伪哩。宫中之事,暂按不表。

单说宁宗自册后礼成,群臣一齐加秩。韩侂胄进位太师。

谢深甫力求罢政,乃进陈自强为右丞相,许及之知枢密院事。

这陈自强性情贪婪,惟钱是好,看着金银差不多和性命一般。

执政以后,四方致书,必要厚加馈献。倘若没有馈献,便不启封发书;又暗令子弟门客,交通货贿,卖官鬻爵,仕途中欲求升调,皆须讲定价目,方才迁宫。那一次临安大火,自强所有金帛,一齐焚毁。韩侂胄首先助以万缗。群臣见侂胄相助,便大家出资馈赠,竟得六十万缗,比到原有的金帛,反而加倍。

自强感激侂胄,尝对人说道:“我只有一死,以报师王。”所以与僚臣谈及侂胄,必称为恩主、恩父。他本是侂胄的蒙师,竟称学生为主为父,也是千古奇闻了。侂胄有个堂吏,名唤史达祖,一切往来文件,均由他执掌,权力甚大。自强称之为兄。

苏师旦慧黠能言,深为侂胄所喜爱!自强称之为叔。其无耻也可想而知了。朝中用了这样的宰相,时局已是不可闻问了。

偏那韩侂胄,位及人臣,还不知足。闻得金主璟昏庸无道,外有鞑靼寇边,内有宠妃幸臣弄权,以致盗贼蜂起,民不聊生,便想乘此机会恢复中原,建立盖世的功劳,伸张自己的权力。

苏师旦又从旁一力撺掇,遂决意与金启衅,便聚财募兵,出封桩库的金银,待赏功臣。市战马,造战舰,增襄阳驻军,设澉浦水军。安丰守臣厉仲方,逆知侂胄之意,上疏说是淮北守臣,尽原来归。

浙东安抚使辛弃疾,进言金国必亡,愿嘱元老大臣,备兵应变。恰值郑友龙使金南回,极言金国困弱,可以速取。韩侂胄了这话,好不欢喜!遂追崇韩世忠、岳飞以励将士。孝宗时,已追封韩世忠为蕲王,岳飞仅谥为武穆,未曾加封。侂胄请宁宗封为鄂王,又夺秦桧官爵,改谥为缪丑,当下欲命许及之守金陵。及之只知阿附谄谀,忽然要出守要塞,早已吓得冷汗直淋,只得再三辞谢。侂胄不禁恼怒起来,立即勒令致仕。自强又想出一条发财的妙计,请遵孝宗朝故事,设立国用司,考覈财赋。宁宗准奏,竟令自强兼掌国用司,费士寅、张岩同知国用司。这三个人,得了美差,竭力剥削,把江南原气,劉丧无余。侂胄又劝宁宗下诏,改元开禧。武学生华岳上书,请毋轻用兵,且乞斩韩侂胄、苏师旦,其书中有一段道:程松以纳妾求知,倪茀以售妹入府,苏师旦以献妻入阁。

黜陟之权,不出于陛下,而出于侂胄,是吾有二中国也;命又不出于侂胄,而出于苏师旦、周筠,是吾有三中国也。

此书一上,侂胄大怒!立将华岳编管建宁。以皇甫斌知襄阳府兼七路招讨副使。郭倪知阳州兼山东京东招抚使。宁宗又命韩侂胄平章军国事,三日一朝,赴都堂议政,并将三省印信,纳于侂胄私邸。侂胄愈加自恣,黜陟将帅,绝不关白;且用苏师旦为安远节度使,领閤门事。

金主璟,已得着消息,召集群臣会议。众人皆说宋朝新遭败衄,必不至于用兵。完颜匡道:“宋置忠义保捷军,取先世开宝天僖纪元,必定有意中原了。”金主也以为然。令平章仆散揆布萨揆率兵赴汴,防御宋朝。仆散揆到了汴京,遣使责问败盟;宋朝推说增戍防盗,并无他意。仆散揆遂按兵不动。

恰值宋使陈景俊赴金贺正旦,金主璟当面说道:“大定年初,我世宗许宋为侄国,至今遵守不忘。你国何故屡次犯我边境?朕特命大臣宣抚河南,你国又称未敢背盟,朕念和好已久,委屈涵容,恐侄宋皇帝,未曾知道备细。你归国应详告你主,谨守盟言。”景俊应命南返,先告知陈自强。自强令其隐匿勿言。金使太常卿赵之杰,入贺正旦。韩侂胄令赞礼官有意犯金主父嫌名,意在挑衅。之杰大怒!入朝责问。侂胄请宁宗拒绝使命。著作郎朱质,言金使无礼,应即斩首。宁宗不从,但令金使改期朝见,赵之杰恚怒而去。侂胄令邱崈为江淮宣抚使。

崈辞不肯受,并致书侂胄,劝其不可轻启兵端,贻误国家。侂胄令皇甫斌、郭倪就近恢复。皇甫斌进兵唐州,郭倪进兵泗州。

又令程松为四川宣抚使,兴州都统制吴曦为副。

吴曦为吴玠之孙,节度吴珽次子,任殿前副都统制,郁郁不自得,常命工图画乘舆卤簿,裱成卷轴。有人问他何用此图?

曦答道:“带回去令儿女看了,消灾降罪。”因赂苏师旦,救求还蜀。师旦代他请于侂胄,令为兴州都统制。曦即日启程,出了北关,便在船头焚香拜天道:“且得脱身归去。”其背叛之意,蓄之已久。既抵兴州,即谮去副统制王大节。及程松入蜀,召曦议事,要他行廷参礼。曦于半途折回。程松用东西军一千八百名作卫队;曦又尽行调去。旋又有诏,授曦为陕西河东招抚使。知安大军安丙,屡次向程松密言,吴曦有异志。松全不理会。韩侂胄因他世代将门,还想倚仗他建功。不料他早就遣门客赴金,愿献关外阶、成、和、凤四州,求为蜀王了。

韩侂胄闻得泗州获胜,新息、褒信、颖上、虹县相继收复。

遂令直学士院李璧草诏,宣布伐金道: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

蠢尔丑虏,犹托要盟,脧生灵之资,奉溪壑之欲,此非出于得已,彼乃谓之当然。军入塞而公肆创残,使来廷而敢为桀骜,洎行李之继迁,复嫚词之见加;含垢纳污,在人情而已极,声罪致讨,属胡运之将倾。兵出有名,师直为壮。言乎远,言乎近,孰无忠义之心,为人子,为人臣,当念祖宗之愤!敏则有功,时哉勿失。

这道诏书即下,即令薛叔似宣抚京湖,邓友龙宣抚两淮,遣将调兵,大举北伐。

金主璟闻已宣战,乃遣仆散揆领汴京行省,尽征诸道兵,分守要塞;并因战衅启于韩侂胄,恐军民发掘韩琦坟墓,特命彰德守臣派兵保护。侂胄只道金兵易与饬令各路进兵,郭倪遣倬、李汝翼等进攻宿州,大败而回,退归蕲州。金兵迫来,将郭倬围住,只得将马军都统制田俊迈,执送金人,说是由他启衅;金人遂放了他,狼狈逃归。建康都统制李爽,攻寿州,又为金人所败。皇甫斌又于唐州败绩。江州都制王大节,攻蔡州。

金人开城出战,大节部下,不战而溃。败报接连传来,侂胄慌了手脚,没有法想,只得请出邱崈,令他宣抚两淮,代邓友龙之职。邱崈,字宗卿,江阴军人,素怀忠义之心,本来主张恢复,只因宿将凋零,不是启衅的时候,所以前次辞职不就。现在因国事危急,不得不应命赴镇。所有王大节、皇甫斌、李汝翼、李爽等,皆以失机坐罪。郭倬罪状最著,斩首于镇江。

侂胄此时,方悔自己轻举妄动,不应误听苏师旦之言致有此失。适值李璧来见,侂胄与他共饮,谈及师旦。李璧极言苏师旦,恃势擅权,使公负谤,非驱逐不足以谢天下。侂胄即罢师旦职,抄没家财,窜往韶州安置。

未几,金师仆散揆,议定九道侵宋之计,令纥石烈子仁领兵三万,从涡口进发,完颜匡领兵二万五千,由唐邓迸发。纥石烈胡沙虎,率兵二万,出清河口,完颜充引兵一万,出陈仓。

蒲察贞带兵一万,由成纪进攻。完颜纲领兵一万,由临潭出发。

石抹仲温,率兵五千,出盐川。完颜璘统兵五千,出来远。仆散揆亲自统领大军三万,由颖寿出发。九路人马,分道南下,急得韩侂胄手慌脚乱,不知所措,一夜之间,须发皆白。思来想去,只有邱崈还觉可靠,只得命他签书枢密院事,督率江淮军马。金将胡沙虎,由清河口渡淮进围楚州,淮南大震。有人劝邱崈弃淮守江,邱崈勃然变色道:“我辈弃淮,敌即临江,是与敌人共长江之险了,如何使得?我只有与淮南共存亡,此外别无他法。”遂调兵防御,日夜戒严。无如金兵节节进展,完颜匡陷光化,入枣阳;江陵副都统魏友谅,突围而遁。招抚使赵淳,焚樊城乘夜而奔。完颜匡又攻下信阳、襄阳、随州,进攻德安府。仆散揆领兵抵淮,渡入叠滩。守将何汝励、姚公佐,仓皇溃奔,兵士死亡不计其数。仆散揆遂陷颖口,破安丰军,下霍邱县,围攻和州。纥石烈子仁破滁州,下真州;郭倪往救,部兵哗溃。郭倪即弃扬州逃去。副将军毕再遇,亟引兵至六合,截住金人。纥石烈子仁,挥军大进。再遇于南门设伏,亲率弓箭手登陴,掩旗息鼓,等候金兵。待到敌人扑城,一声梆子响,弓箭齐发,势如飞蝗,金兵死亡无数,然后令伏兵出城掩击,金兵骇溃,再遇始收兵回来。次日纥石烈子仁亲自攻城,城中箭已射尽,未免惊慌!再遇连道:“无妨,无妨,我可以借敌之箭,用以射敌。”遂令步兵,张了旗盖,在城上频频来往。

金兵疑是统兵主将,争先注射,未及多时,城楼上面,矢集如蝟,乃令守兵拔矢应用,不下数万枝,用以射敌,又出奇兵邀击,金人方始遁去。仆散揆闻得纥石烈子仁失利,因思通好罢兵,觅得韩琦五世孙元靓,命他往见邱崈。

邱崈问其来意?元靓道:“两国启衅,兵争不已。北朝皆说出自韩太师主意,现在相州的宗族坟墓,都不能保全了,只得潜踪南行,来依太师。”邱崈问及金军情形?元靓便吐露议和修好之意。邱崈乃令人护送过淮,命求全帅文书,方可议和。

元靓去后,重又持了仆散揆书函来约议和款。侂胄已亟谷通和,遂命邱偭主持和议。崈乃令刘佑持书往见仆散揆,请通好罢兵。

仆散揆要求称臣割地,献出首祸,方肯通知。刘佑回来复命,邱崈又命王文前去,说是用兵全是苏师旦、邓友龙、皇甫斌等的意思,现在这几个人一齐贬谪,可以不必再议。仆散揆冷笑道:“韩侂胄无意用兵,苏师旦等敢胡行?此言明是欺我了。”仍令王文归报,邱崈又遣使复往,许还淮北流民及本年岁币。

仆散揆始允暂时停战,自和州退屯下蔡,再议和。

韩侂胄闻得金人要罪魁祸首,恐怕和议难成,遣人催侂吴曦出战,希望他战胜之后,容易议和。吴曦已得了姚巨源的报告,说是金人已许封为蜀王,令他按兵不动,吴曦即令部将王喜等退兵。金将蒲察贞,入和尚原,下西和州,乘胜入大散关。

吴曦节节退让,直至置口,由金将完颜纲遣人前来,令他缴出诰敕,吴曦尽行交付。完颜纲方傅金主诏命,遣马良显赍送册印,封吴曦为蜀王。曦秘密拜受,回至兴州,召集僚属说道:“东南失守,车驾已幸四明,此处恐不能保。现在金使招降,封我蜀王。我意不如从权,免得川境又遭涂炭。”部吏王翼、杨骙之道:“东南并无失败之信,副使此言,从何而来?即使东南危急,也应效忠国家;否则相公八十年忠孝门庭,一旦扫地了。”吴曦变色道:“我意已决,你们不用多言。”乃令任辛奉表至金,献全蜀地图,及吴氏谱牒;又贻书程松,说是金人欲得阶、成、和、凤四州,方允议和,公可守则守,不可则即去。程松尚在兴元,闻报大惊!又听得金兵大至,仓皇失措,越米仓山西行,道径阆州,顺流至重庆,致书吴曦,竟称之为蜀王,乞金买舟南行。吴曦匣封金帛,遣使致馈。程松见匣,疑心为剑,慌忙奔逃。吏役追及,言是赆仪。程松方敢启视,见是金宝,大喜致谢!买舟兼程而行,及出峡,乃西向掩泪道:“我今朝方得保住头颅了。”后人有诗咏此事道:卤簿图成出北门,赆仪匄得向南奔;蜀王曾为头颅计,莫望西州掩泪痕。

邱崈闻得吴曦谋反,上疏请勉成和议,并言金人指韩侂胄首谋,致书金师,请免系名韩。韩侂胄见疏大怒!罢邱崈职,命张岩代任,且欲封吴曦为蜀王,令其反正御金。诏尚未发,吴曦已自称蜀王了。吴曦既受金封,令部将利吉,引金兵入凤州,并上四州版图,以钱山为界,将兴州作为行宫。乘黄幄,置左纛,改元,设列百官,遣董正至成都,修筑宫殿,准备移居。遣人告知伯母赵氏,赵氏大怒!拒绝来使不许进内。又转告叔母刘氏。刘氏日夜号泣,骂不绝口。吴曦扶令她往。族子僎为兴元统制,授到伪檄,心甚不平。吴曦即得意非凡,分部兵十万,十军各置统帅。令禄祈、房大勋、戍万州,泛舟下江陵,声称约金人攻襄阳,传檄四路,募兵图宋。改兴州为德兴府,以随军转运使安丙为丞相长史,权行都省事。安丙阳奉阴违,俟隙而动。又召权大安军杨震仲。震仲仰药自尽。从弟吴睍,劝他引用名士,收拾人心。

无如累下征召,士大夫皆不屑就征。陈威披剃为僧;史次泰涂目为瞽;李道傅、邓性甫等,皆弃官而去。权汉州事刘当可、知简州李大全、高州巡检郭靖,均不屈自杀。知成都府杨辅,弃城而去。监兴州合江仓杨巨源,志在讨逆,暗与吴曦部将张林、朱邦宁及义士朱福等,深相结纳,共图举义。眉州人程梦锡,探得巨源等密谋,往告安丙。丙方称疾不视事;得报,令梦锡以书招巨源,延入寝室。巨源劈口问道:“先生甘心做逆贼的丞相长史么?”安丙流泪道:“目前兵将皆不足与谋,必得豪杰之士,始可灭贼。”巨源起立道:“非先生不能主此事,非巨源不能了此事。”安丙转悲为喜!与巨源共商诛贼之策。

适值兴州中原正将李好义,亦结合军士李贵,进士杨君玉、李坤辰、李彪,共计数十人,意欲举事。李好义对众人说道:“此乃报效国家,救拔西蜀生灵之举。惟恐诛贼后,任非其人,一变未息,一变复生,终究不了。我意应奉安运使为主,方无后患。”大众赞成此议。好义乃令坤辰,往约巨源。巨源立即来见,互相约定,还报安丙。丙即出视事。杨君玉与白子申,同草密诏,内有数语道:“惟干戈省厥躬,既昧圣贤之戒。虽犬马识其主,乃甘夷虏之臣。邦有常刑,罪在不赦。”草诏既成,到了半夜,好义领七十四人,潜至伪宫,欲诛吴曦。

未知能成事否?且听下回分解。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

HJe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