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之人

作者:井上靖
异域之人

讲述东汉人班超将自己的大半生涯都奉献给平定西域的壮举,在暮年终于回到洛阳的故事的《异域之人》。讲述日本留学僧行贺在唐三十一年的生活与抉择,最后回到日本,却因母语已然生疏,无法将自己所学传授于人的《僧行贺之泪》。包括以上两篇小说在内的共八篇短篇历史小说集,井上靖以内敛而深沉的笔触,描绘出在激荡的时代漩涡中生存的人们的千姿百态。

猜你喜欢的书

西汉文纪

西汉文纪

二十四卷。明梅鼎祚编。明冯惟讷曾辑陈、隋以前之诗以成《古诗纪》一百五十六卷;梅鼎祚仿其意而辑陈、隋以前之文,编为 《文纪》,此为其一。此编则一以 《史记》、《汉书》为主,而杂采他书附益之。所据根本,较诸子杂言犹为典实。所收于班、马二史之外者,亦藉以参校是非,不至如《皇霸文纪》之滥。诸如《飞燕奏笺》,《成帝答诏》,《张良四皓往返书》,《孔臧与弟子书》,《东方朔宝瓮铭》,《李陵、苏武往返书》,《刘向上关尹子》、《子华子》、《於陵子奏》,《扬雄润州牧箴》,《卓文君、司马相如诔》诸篇,依托显然者,皆能辨之。其他如《西京杂记》、《东方朔别传》、《搜神记》、《博物志》,《佛藏辨正论》所载诸篇,及 《孔安国尚书序》,《孔衍家语序》等文,虽未一一厘正,但所漏甚微。唯《新书》节录数篇,则 《新语》、《春秋繁露》之类,以例推之,当亦收入,却弃之未载;《列女传》及扬雄诸赋并节录其序,以例推之,其他亦将多不胜收。此见殊无义例。其于诏制既以各帝分编,又往往随事附各篇之后,端绪庞杂,于编次之体亦显乖谬。此书有《四库全书》本。

印辨

印辨

印学论著。清高积厚著。一卷。此文辨古之体例, 共六百又五字, 有所参考价值, 多系散见于当时各家之著述, 认为前人关于印章体例之说法 “论高而实非”。辑入 《篆学琐著》、《历代印学论文选》。

太上老君说上七灭罪集福妙经

太上老君说上七灭罪集福妙经

太上老君说上七灭罪集福妙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清部。经文仅千余字,乃太上老君宣讲道法。谓世间万民不信三宝,背正信邪。每到上七之日,有斗口使者抄录其善恶,上奏天曹,减尅寿算。老君遂派遣北斗七真为灭罪消灾兴福助善天尊,并说《上七妙经》。令善男善女每月上七之日修建章醮,供养烧香,念诵此经。如无力修奉,可以酎水献花,对北斗稽首礼拜,念诵北斗十大天尊及本命真君名号。如此则可消灾忏罪,请福延生。如不信者则有天,神夺其寿算,转生为禽兽,永失人身。

菩提道次第略论释

菩提道次第略论释

本书以实修实证的方法说明「菩提道次第」的精华。昂旺朗吉堪布是西藏黄教国师-颇邦喀仁波切、康萨仁波切的弟子,一九三九年抵达中国康定,讲授《菩提道次第略论》长达七年之久。本书手稿历经中国文化大革命,在沉埋半世纪後,经过各界人士辛苦汇集,再次以完整的面貌问世。

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三卷,赵宋法贤译。即佛母般若经之摄颂。

大方等如来藏经

大方等如来藏经

简称《如来藏经》。佛教经典。东晋求那跋陀罗译。一卷。与大方广如来藏经同本先出。佛在耆阇崛山,成佛十年。与百千比丘,六十恒河沙菩萨,及天龙八部俱。以三昧力,现众莲华,皆未开敷,华内皆有化佛。须臾升空舒荣,须臾萎变,化佛各放无数光明。金刚慧菩萨问何因缘?佛为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性。共说九喻,一萎花中佛,二岩树蜂蜜,三 铖中粳梁,四不净处金,五贫家宝藏,六庵罗果种,七弊物中金像,八贫女贵胎,九模中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