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知医必辨
医论。清李冠仙撰。一卷。冠仙字文荣,号如眉老人,江苏丹徒人。事儒兼医,喜钻研古典医籍,临证经验较多。著有《仿寓意草》等。为矫正时医偏颇,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撰成此书,时年七十八岁。所论十三篇,凡三十二条,约二万余言。包括:举诸书之得失,读医书之难,以例示初学之从违;论诊疾须知四诊、论时邪、论初诊用药,及辨证施治的一些重要问题;关于疟、痢、肝气、类中,及妇、儿、外科中有关疾病论治,多有个人经验,并指出时医误治妄药之弊。认为张仲景方不偏不倚,而自王叔和以下则无有不偏,至张景岳尤甚。主张“遇热症则用河间,遇阴亏则用丹溪,遇脾虚则用东垣,遇寒虚则用景岳”,要在择善而从。所论多有创见,论理精辟,文笔流畅。但是对吴又可《瘟疫论》所持完全否定批判态度,则欠妥当。有一九一八年绍兴医药学报社刊本,《中国医学大成》本,一九八四年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点注铅印本。
天老神光经
一卷。题“右仆射卫国公李靖修”。前有李靖于唐太宗贞观七年(633年)上表。但《唐志》不见著录。《通志》著录为蔡登撰。《宋志》著录为苏登撰。是知李靖盖为依托之名。此乃察“神光”, 以占验休咎吉凶祸福之书。主张欲知休咎当观察北斗辅星,见之则吉。天阴不见,就只能视“神光”。所谓“神光”, 即在人眼中, 以指刺目眥,则可遥见辅星。每个人头上亦有光,黄或赤光而成圆形的,此人有德有喜。光青白者为奸人,黑光者为贼人。又述人之耳鸣、鼻臭亦主吉凶。书末有“禹步法”、“先玄图”等。收入《道藏》第578册。
汉奸丑史
《汉奸丑史》,民国时期笔记小说
扬州十日记
《扬州十日记》是明末王秀楚所写关于清兵在扬州屠城的一本约八千字左右的史书。明弘光元年四月(清顺治二年,1645年(乙酉年)),南明兵部尚书史可法督率扬州军民抗御清军的守卫战失败以后,清军对扬州城内的人民展开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当时的幸存者王秀楚所著《扬州十日记》中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故史称此事件为“扬州十日”,此劫扬州死难八十万人。清代列入禁毁书目。
受五戒八戒文
全一卷。又作授五戒八戒文。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一般于受戒之际朗诵本文。内容分为八戒文、五戒文两部分。(一)八戒文,分为五品:(1)稽首请证明品,(2)洗忏往业品,(3)得戒三归品,(4)问持说品,(5)回向发愿品。八戒之项目见于第四品。(二)五戒文,亦分五章:(1)发诚启请章,(2)悔过洗罪章,(3)转邪归敬章,(4)说相合(令)修章,(5)回向愿海章。五戒之项目见于第四章。或谓本戒文为唐代不空(705~774)之译作。
观念法门
全一卷。唐代善导着。又称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观念阿弥陀集。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叙述观、念阿弥陀佛之行相作法及功德。其内容分为三段,先示三昧行相,次示五缘功德,后劝人修行。注释书有证空之观念法门观门要义钞三卷、良忠之观念法门私记二卷、圣聪之观念法门见闻二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