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字

作者:霍桑
红字

美国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著。这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850年,以北美殖民时期生活为背景,描写了海丝特·白兰的恋爱悲剧,控诉了清教统治的殖民地区法律的残酷野蛮及宗教的灭绝人性,肯定了女主人公对幸福的追求,表现出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民主主义思想。白兰的婚姻生活是不幸的,婚后她与牧师丁梅斯代尔相爱并有了私生女,她的行为严重触犯了清教教规,受到了当众配戴红字以示犯有通奸罪的严厉处罚。为了保护牧师,她拒不供出同犯,独自承担来自法律、宗教、舆论各方面的压迫,背着象征耻辱的红字艰难地生活着,最后她以忍耐、勤劳、善良的美德赢得了人们的尊敬,红字变成了德行的象征。白兰的丈夫罗格·齐灵窝斯是心狠、阴险的清教徒,为了报复,他假冒医生隐藏在牧师身边,不断对他和白兰进行心灵摧残,最终将牧师折磨至死。齐灵窝斯是清教徒殖民统治者的化身。在法律上他是受害者,在道义上他则是真正的罪犯。《红字》在人物心理描写上极具特色,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的杰作。

霍桑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李温陵集

李温陵集

诗文集。20卷。又名《李氏文集》。明代李贽著。李贽(1527~1602),名贽,号卓吾,又号笃吾、宏甫、 温陵居士,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末杰出思想家和进步史学家,一生著述有《李氏焚书》《续焚书》《藏 书》《续藏书》《史纲评要》《初谭集》《李氏文集》《李氏丛书》等。《李温陵集》系李贽去世后,由弟子辑校、 编刻而成,文集共205929字,前有李温陵自序,卷一至卷六为书答,卷七至卷十三为杂述,卷十四至卷 十七为读史,卷十八、十九为道古录,卷二十为诗。书中收录了李贽生前所写的书信、杂著、史评、诗文、 读史短文等400余篇,集中表现了他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是研究李贽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著作。

瑶华传

瑶华传

清代白话长篇神魔小说,十一卷四十二回。题“吴下香城丁秉仁编著”, “茂苑尤夙真阆仙评”,首有尤夙真,冯翰等序,作者自序,作者丁秉仁,书叙明末福王女瑶华,乃南山雄狐转世,自幼好道,拜剑仙无碍子为师,修文习武。时福王因出师不利,奏明崇祯帝,由瑶华带兵入川,生擒敌首奢崇明,班师回京,被封“宣文耀武一等坤德侯”。后与周君佐结婚。瑶华因嫌君佐粗俗,常令婢女梅影代己,己则随师无碍子云游天下。无碍子嘱其一戒骄贵,二戒沉湎,三戒浮躁。后至峨眉山空空洞,脱却凡胎,修成剑仙。本书虽叙明末事,但不依史实,多言灵怪,号称劝世戒淫,而独于淫秽描写为多,格调低下。有涛音书屋刊本,约刊于嘉庆间,有嘉庆八年(1803)自序。另有道光十八年(1838)刊本及道光二十五年慎修堂刊本。

治心经

治心经

曾国藩的《治心经》,讲心、身并治,口、体兼防。他认为“治心之道,先去其毒”,表面的毒是愤激,没有涵养,有一点长处即向人炫耀,有一点不顺就勃然大怒,这都不是“有厚福之人所为”。有襟怀、有气量、有品格的人,心如鼎镇,志如磐石,任何力量都不能动摇(《养心篇》)。他还主张“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地藏菩萨圣德大观

地藏菩萨圣德大观

弘一大师撰,《地藏菩萨圣德大观》一书,为一部“遍探《大藏》,并及诸家撰述”,精选关于地藏菩萨的经文及语录,方便有心修行地藏法门,学习菩萨心行者,作为修学依据的参考书。此书之撰述与大师对于地藏菩萨之虔诚信仰,深心追随有密切的关系。大师在该书序文中便明白说出:“自惟剃染已来,至心归依地藏菩萨十又五载,受恩最厚。久欲辑录教迹,流传于世,赞扬圣德而报深恩,今其时矣!”换言之,地藏菩萨,或言地藏诸经,对于弘一大师学佛出家后的思想、行为,以及种种生活表现有其密不可分的关系。

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三卷,清佚名,内题消灾延寿药师忏法。

即非禅师全录

即非禅师全录

《即非禅师全录》,清如一说,明洞等编,二十五卷。卷首收像、道影赞、序;卷一收圣寿山崇福禅寺语录;卷二收广寿山福聚禅寺语录;卷三收升座、小参、秉拂;卷四收法语;卷五收举古、拈古;卷六收颂古、代古、答古;卷七收机缘、答问;卷八至卷十一收赞;卷十二收自赞;卷十三至卷十五收书问;卷十六至卷二十三收诗偈;卷二十四收铭、序、跋、祭文、杂著;卷二十五收佛事、末后事实、行业记、塔铭、舍利塔铭;卷末附佛祖正印源流图像赞——自序、道影赞。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八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