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集

作者:亚里士多德
问题集

《问题集》虽署名亚里士多德,但普遍认为可能是其学派成员在他思想基础上汇编而成。全书采用问题与答案的独特形式,在公元前 3 世纪到公元 6 世纪间逐步成型,是亚里士多德学派长期知识积淀的成果。 书中涵盖 38 个部分,近 900 个问题,内容广泛触及物理学、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等当时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无论是对物体运动、光色原理的物理思考,动物行为、繁殖生长的生物探究,还是疾病诊治的医学分析,都体现出对自然现象和人类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在解答问题时,既凭借经验观察,又运用逻辑推理与思辨方法,深入剖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不过,书中的解答并非绝对定论,而是以开放、探索的姿态,鼓励读者进一步思索钻研。 作为研究古希腊科学、哲学、文化的关键资料,《问题集》如实反映当时的知识水平,为后世物理学、生物学等多学科发展奠基。其独特的问答形式与思维方法,对培养思维能力、激发创新精神极具启发,至今仍在学术研究与教育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日本与日本人

日本与日本人

该书是落合贞三郎从小泉云八评论日本与日本人的著作中选编辑录而成的一本书,为小泉八云的日本观的代表作品,作者对日本与日本人的评价总体上是客观的,公正的,其价值在于以东西方对照的眼光来研究日本和日本文化,尤其是从心理、哲学上解剖了日本人整个的内心生活;从日本人内在的和外表的,历史的和社会的,心理学的和伦理学的各方面,描摹日本的国民特性。

永恒的亚当

永恒的亚当

索弗尔慢吞吞地行走,首先因为天气燥热:已到炎热季节,巴齐德拉位于斯蓬纳·虚或东海之滨,在赤道以北不到20度,行至天顶的太阳向巴齐德拉洒落像瀑布似的可怕的光线。除了疲倦和炎热,他思想的重负也使这个有学问的博士索弗尔放慢了脚步。他用手不经意地擦去额头的汗水,回想起刚刚结束的那场会议,会上有那么多高谈阔论的发言者,他也荣幸地列入其中,他们隆重地庆祝帝国建立195周年……

丹房奥论

丹房奥论

丹房奥论,北宋道士程了一撰。约成书于天禧四年(1020)。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此书言外丹黄自术,分为十六论、一论真土、二论真铅、三论真汞、四论三砂(朱砂、灵砂、母砂)、五论三黄(雄黄、雌黄、硫黄)、六论三自(即碙砂、砒霜、粉霜)、七论用铅、八论用母、九论假借、十论制转、十一论浇淋、十二论点化、十三论灰霜、十四论烟煤、十五论作虀、十六论装制。大抵前六章主要论述炼丹所用金石药物之性状及用途;第七至十二章论述用石药炼制金丹及点化黄金之法;最后四章论述用草木药伏制诸石药之法,以及匮养诸药时入药之法。全书论述较为详备,但缺少具体制作方法。

易原就正

易原就正

清包仪撰。十二卷。《四库全书》本。此书解《易》,颇取陈抟、邵雍先天之学。然亦多能发明《易》理。《四库全书提要》指出:“观其《自序》,称早年闻有《皇极经世》而无由求得其书。自顺治辛卯至康熙己酉,七经下第,贫不自存,薄游麻城,乃得其书于王可南家。至江宁寄食僧寺,玩求其旨者一年,始有所得。盖亦孤寒之士,刻志自立者也。仪之学既从邵子入,故于陈抟先天图信之甚笃。其《凡例》并谓:行世《易》说,种不胜数,要皆未尝读《皇极经世》,无怪乎各逞私智而总非立象尽意、观象玩辞之本旨。其持论尤谬于一偏。然其书发挥明简,词意了然,乃非抛荒经义、排比黑白、徒类算经者可比。其谓洛书无与于《易》,则差胜他家之缴绕。每爻皆注所变之卦,亦尚用《左氏》筮法,颇为近古。盖其学虽兼讲先天,而实则发明《易》理者为多。其盛推图学,特假以为重焉耳。”

金刚顶经瑜伽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

金刚顶经瑜伽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

一卷,唐金刚智译。与不空译之金刚顶经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同本。初礼西方本尊,乃至末后常念本尊,无有间断。

炽盛光道场念诵仪

炽盛光道场念诵仪

全一卷。宋代遵式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系依消灾吉祥经而记述炽盛光佛顶法之坛场及念诵法。第一设坛场供养。第二示方法。第三拣众清净。第四诵咒法。第五三业供养礼请陈意自为七﹕一供养、二奉请、三赞叹、四作法持咒、五礼拜、六忏悔、七行道旋繞。第六释疑。第七诫劝檀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