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作者:海伦·凯勒章节列表
升序↑- 前言
- 第一节 光明和声音
- 第二节 童年记忆
- 第三节 爱的摇篮
- 第四节 希望
- 第五节 再塑生命的人
- 第六节 亲近大自然
- 第七节 了解“爱”的含义
- 第八节 喜悦和惊奇
- 第九节 圣诞节
- 第十节 波士顿之行
- 第十一节 拥抱海洋
- 第十二节 山间秋季
- 第十三节 洁白的世界
- 第十四节 学会说话
- 第十五节 《霜王》事件
- 第十六节 世界博览会
- 第十七节 求学
- 第十八节 信心与希望
- 第十九节 剑桥女子学校
- 第二十节 冲破逆境
- 第二十一节 入学
- 第二十二节 思想的乌托邦
- 第二十三节 享受生活
- 第二十四节 一双双托满阳光的手
- 第二十五节 大学生活
- 第二十六节 遇见马克·吐温
- 第二十七节 不服输的人
- 第二十八节 鼓起勇气上台演讲
- 第二十九节 怀念贝尔博士
- 第三十节 热烈的反战运动
- 第三十一节 拍摄电影
- 第三十二节 杂耍剧院的生涯
- 第三十三节 慈母去世
- 第三十四节 意外的喜悦
- 第三十五节 走出黑暗与寂静
- 第三十六节 背井离乡
- 第三十七节 美好时光
- 第三十八节 扫帚星
- 第三十九节 救济院
- 第四十节 我要上学
- 第四十一节 第二个机会
- 第四十二节 玷辱校誉
- 第四十三节 青春集锦
- 第四十四节 无明世界
- 第四十五节 小暴君
- 第四十六节 早餐会战
- 第四十七节 单独训练
- 第四十八节 水……水……水……
- 第四十九节 文字三昧
- 第五十节 生活体验
- 第五十一节 柏金斯盲入学校
- 第五十二节 年华似水
- 第五十三节 第一天
- 第五十四节 第二天
- 第五十五节 第三天
- 后记
海伦·凯勒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紫柏尊者全集
三十卷。明·达观真可(1543~1603)语,憨山德清(1546~1623)校,别称《紫柏老人集》。系紫柏尊者著述之集成。收在《万续藏》第一二六册、一二七册,《禅宗全书》第五十册。此书卷首有序赞、塔铭等多篇。对紫柏其人生平,叙述颇详。憨山德清与紫柏为同时名僧,二人交谊亦深。此书即紫柏死后,其徒众请憨山为作校阅而印行者。且第一篇序《紫柏老人集序》,即为憨山所撰,颇推崇紫柏之为人,其文云(万续126·619上)“今去楚石二百余年,有达观禅师出。当禅宗已坠之时,蹶起而力振之。得无师智、秉金刚心,其荷负法门之志,如孛陵之血战。(中略)未可以死生优劣议也。真末法一大雄猛丈夫哉!(中略)嗟乎!末法降心,力拔生死之根,如一人与万人敌者,予独见师其人也。”憨山亦为明季佛教大师。其对紫柏推崇如此,亦颇可见紫柏其人在明代佛教史上之重要性。此书即为研究紫柏之最佳资料。由于其人在明代中末叶之佛教,有颇高之地位,故此书自亦为研索明代佛教史者所不可忽。全书除后人之赞语、塔铭等文外,皆为紫柏之著述。大抵包含所开示之法语,经论之疏释(含《心经》、《金刚》、《楞严》、《八识规矩》等),及题跋、诗文、颂古等。
原要论
自来医之一道,内症凭脉象,外症凭形状。外症惟痘 最关紧要,痘症见于古人坊本者甚多,而于治 则尚略。迩来痘 ,迥非昔比,调治非时,变为棘手。吾郡袁氏沈氏虞氏,有治抄本,其论症辨状,甚为了然。对症用药,亦极详慎,爰纠同志,登诸梨枣,以广厥传。至症之轻重,时之寒热,地之燥湿,则尤在高明者因宜增减,谅不泥于古也。
佛法要论
冯达庵著,佛之行,积极救世;随缘设教,不离正宗。钝根众生,弗喻厥旨,辄流消极:开明之世,渐成国家赘疣:长此不思奋勉,恐难立足。大心之士,早已提撕、儆惕于其间矣。然如何前进,方适于时代性?眼光浅近者,宁得其宜?则佛教之积极发扬,不可不赖智识界优秀分子之兴起。一部大藏,权实杂陈,各标对机之说为至上,真面目安在?意识所不能辨。苟无指针,学人或滞于一偏,或废于半途,佛教精神奚由弥纶世界?精研本著,自然如醉初醒,如梦方觉!
拔济苦难陀罗尼经
一卷,一名胜福往生净土经,唐玄奘译。佛在逝多林,不可说庄严菩萨请问救济苦众生法?佛为说不动如来、灭恶趣王如来,二咒。
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经
宋中印土沙门法护等译,佛在鹫峰法界殿中,与二万五千比丘,七百二十万俱胝那庾多菩萨俱。放光集十方众。有师子座出偈赞佛。佛升师座。妙吉祥菩萨请问,不生不灭,是何增语?佛言,不生不灭,即是如来增语。因为广说琉璃地映帝释宫影喻,忉利天大法鼓喻,空中风云水喻,大梵王喻,日光照喻,摩尼宝喻,响喻,地喻,虚空喻等。及说种种法句,种种菩萨胜行,于是妙吉祥偈赞礼佛,佛为较显持经功德。
般舟三昧经
全称《佛说般舟三昧经》,亦称《三昧经》。佛教经典。东汉支娄迦谶译。一卷。“般舟”,梵文Pra-tyut panna的音译,意为“出现”、“佛立”。“般舟三昧”,即“佛立三昧”,佛教禅法的一种。本经主要述说修持般舟三昧之法,谓一心念佛,观想佛之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就会见佛,死后往生极乐世界。异译本有:西晋竺法护译《般舟三昧经》三卷(一说为支娄迦谶所译)、东汉失译《披陂菩萨经》、隋阇那崛多译《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见载于《金藏》及《高丽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