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
  • 姓名:海伦·凯勒
  • 别名:
  • 性别:
  • 国籍:美国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80年6月27日
  • 逝世日期:1968年6月1日
  • 民族族群: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美国女作家、思想家、教育家、杰出的盲人事业工作者。出生后19个月时因患猩红热而双目失明,又聋又哑。父母的特殊照顾,使她任性而怪癖,举止像个“没受过训练的小动物”,但她父亲相信她有学习的能力,在她七岁时,请来安妮·沙利文作为家庭教师,教她聋哑人手语字母。一次,当水流到她的手上,沙利文反复在她另一只手上写着水这个词,使她第一次知道了手上流过的这种东西叫水。从此,她逐步领悟到了文字的意义。她的学习历程极为艰苦,老师用触觉教她认字,使用特殊的打字机教她读书,两个人都付出了惊人的耐心和毅力,凯勒进步很快。她学会了盲文,并通过抚摸说话人的喉头能“听懂”别人讲话,继而奇迹般学会了说话,终于进入到当时美国妇女向往的拉德克利夫学院,学习古典文学和哲学。她通过沙利文把所有的授课内容用手语字母按入她的掌心而刻苦学习,考试时用打字机完满地打出考卷。她能够流畅地用法语和德语讲话,成为学院里出类拔萃的学生。毕业后,她决心终生致力于盲聋人的公共救助事业,和沙利文共同为美国盲聋人福利基金会工作。两人曾在整个美国作旅行演说,并被任命为马萨诸塞州盲人救济委员等,以后她的活动变为世界性的,曾应邀到欧洲各地演讲、三次访问日本,所到之处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海伦·凯勒重视人的精神价值,对所有那种对残疾人所表现的高高在上的恩赐态度都深恶痛绝,人们称她为“创造奇迹的人”。她的著作主要有《我的一生》(1902)、《海伦·凯勒日记》(1938)、《我的生活世界》(1909)、《石头世界之歌》(1910)等。

海伦·凯勒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我是猫

我是猫

《我是猫》,日本近代杰出作家夏目潄石1905年完成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分上、中、下三册出版。这部批判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品,以中学教员苦沙弥家中一只猫为故事的叙述者,刻画出20世纪初日本那些不满现实、故作清高知识分子的无聊世态,对各种社会弊端,对见利忘义的市侩、高利贷者等作了辛辣的讽刺。作品的矛盾冲突在苦沙弥等与资本家金田之间展开。鄙视世俗、正直的苦沙弥,经常与寒月等忧时愤世的穷知识分子吟诗作文、高谈阔论,藉以填补空虚的精神生活。当金田之妻为女儿婚事到苦沙弥家打听寒月情况时,被冷落、嘲弄,为此,苦沙弥遭到有钱有势金田家的迫害。书中描写金田致富秘决是“精通三缺”,即:缺义理、缺人情、缺廉耻。作品以独特的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和特殊的艺术形式,对资本主义社会虚伪、残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腐朽的社会制度予以淋漓尽致的揭露。作品以猫的主观叙述贯穿始终,以猫喝醉酒掉进水缸淹死而结束全篇。

玄都律文

玄都律文

玄都律文,早期天师道重要戒律之一,约出于南北朝后期,疑即北周武帝时京师玄都馆道士编集。原书卷数不详,北宋《崇文总目》着录《玄都律编》八卷;南宋《秘目》着录《玄都律》十五卷;《通志‧艺文略》着录《玄都律》二十五卷。今《正统道藏》本仅存一卷,收入洞真部戒律类。残本辑录道教戒律,分为六品,即:〈虚无善恶律〉 〈戒颂律〉 〈百药律〉 〈百病律〉 〈制度律〉 〈章表律〉律文主要宣扬善恶报应观念,劝导道教信徒遵守道门律例,行善济世,去除恶行。书中所谓「百病百药」,非指一般疾病药物,而是指道德行为之病(如好色无德、见物欲得等),以及救治之法(如恬淡无欲、好生恶杀、不多聚财等)。又宣称人有善行则天降福佑,后世为神仙真人;人有恶行则天降灾病,后世没为奴婢。凡违律者,上天皆罚减其寿算。据《三洞珠囊》、《要修科仪戒律钞》等唐宋道书引文,《玄都律》原本至少应有二十品,包括〈三会律〉、〈开辟律〉、〈职治律〉、〈上章律〉、〈立身行道律〉、〈入治律〉等等。二书所引律文近百条,多不见于今《正统道藏》本。

高上大洞文昌司禄紫阳宝箓

高上大洞文昌司禄紫阳宝箓

书有四十四代天师张宇清法讳,知本书撰于明初。述文昌司禄宝箓之神讳、符图、灵验、授受,包括文昌谱系及梦应等。

全唐诗话续编

全唐诗话续编

诗话。清人孙涛辑。二卷。涛字乐山,生卒年及生平事迹未详。此编系为续《全唐诗话》而作。书分上、下卷,冠孙涛“弁言”。总百○四条。上卷补《全唐诗话》“载其人而遗其事者”,下卷补“其人与事之俱未及载者”。辑者以张巡列下卷之首,寓有微意。巡为盛唐人,安史之乱中奋战到底,曾杀爱妾以饷士卒,城破身亡,为世人敬仰。下卷收有卢照邻、宋之问、杜审言、高适、岑参、崔颢等五十一人之事,虽辑自各书,无甚发明,于读者研究唐诗毕竟提供不少方便。足补原诗话之疏漏。有《清诗话》本。

懋斋诗钞

懋斋诗钞

诗别集。一卷。清爱新觉罗敦敏撰。此集为残卷,署名“燕野顽民”之藏主题云:“蕴辉阁藏。自乾隆二十九年(按:有误,应为乾隆二十三年)戊寅起至三十一年(按:有误,应为乾隆二十五年)庚辰止,共二百四十首。其割裂不完之篇,想皆删而不留者。然草本惜只一卷,约不止此也。予有《四松堂集》,今又得此残本,故略为粘补成卷,因并识之。”可知今所见本乃是“燕野顽民”之“粘补本”,并非原本形状,故多颠倒错谬之处。作者在《东皋集》小序中云:“自山海归,谢客闭门,唯时时来往东皋间。……大约烟波渔艇之作居多,遂以‘东皋’名之。”故知此集作者自题为《东皋集》。估计此残本只是《懋斋诗钞》中的一个小集。集中保存了作者与曹雪芹过从唱和的一些诗篇,对了解曹雪芹生平、经历、思想、性格颇有参考价值,故为《红楼梦》研究者所重视。其诗在思想艺术上也有一定的价值。此集为抄本,文学古籍刊行社于1955年影印出版。

小孙屠

小孙屠

南戏剧本。全名《遭盆吊没兴小孙屠》。元人作,姓名不详,题古杭书会新编。有《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本。写开封儒士孙必达娶妓女李琼梅为妻,李与朱令史私通,杀死婢女,诬赖必达杀人。必达入监后,朱令史又拟谋杀之。必达弟必贵业屠,人称小孙屠,入监以己代兄,纵必达逃走,未遂。朱令史将必贵害死,弃尸荒郊。必贵得神佑而复生,与兄必达相会。又路遇朱令史、李琼梅,乃同往开封府经包拯审明,平反冤狱。剧中采用“南北合套”曲调格式,一般认为是元中叶以后作品,元杂剧有《犯押狱盆吊小孙屠》(已佚),一说系元代剧作家萧德祥所作。然据《录鬼簿》(下卷)载,萧德辉“又有南曲戏文”,故有人认为已佚之杂剧《犯押狱盆吊小孙屠》实即南戏《遭盆吊没兴小孙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