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阿蒂尔•兰波

阿蒂尔•兰波

兰波——一个神话般的名字——他的生活与他的作品一样非同凡响。 他重新引领了诗歌的进程,首先深刻影响了法国诗歌,继而是世界诗歌。 一个多世纪以来,兰波的“通灵”诗学及其实践拓展了作家意识的边界。 事实上,他正是我们现在所称的“现代文学”的一个象征。 伊尼德•斯塔基博士是牛津大学法国文学的研究者。她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兰波的研究,随着新的手稿材料和其他信息的发现,她三次修订了这部兰波传记。

采芹录

采芹录

四卷。明徐三重撰。此书共四卷,第一卷论养民、教民,第二卷、第三卷多论学校贡举、政事利弊,第四卷多论明代人物臧否,大致皆考稽典故,究悉物情,持论较为平实,无激烈偏驳之见,也无恩怨毁誉之私,胜过明人所作的说部文献,也胜过徐三重所作的其它语录。徐三重在此书中力主均田、限田之议,且反覆引据,持之颇坚,他说:“限田一事,均产平役,节富右贫,最为治安善政。昔人每苦救荒之策无奇,窃谓荒策亦孰奇于此。……大抵天生斯人食以此土,以一方之土养一方之人,是土与人常相均者也。”并引汉董仲舒、北魏李安世、唐陆贽、牛僧孺、宋刘正、谢方叔、元陈天麟等力主均田、限田之事例加以论证,表现出对土地兼并、贫富不均等社会现实的不满。其它如论漕粟,则驳丘浚海运之非;论养兵则驳徐阶塞外不可屯田之谬,皆有卓然高明之论。其他之论,也多笃实近理,切于实情,实可谓留心经世之学者。有旧写本及《四库全书》本,《中国丛书综录·子部·杂学类》有著录。

魏伯阳七返丹砂诀

魏伯阳七返丹砂诀

题“黄童君注解”。《通志》、《崇文总目》著录。陈国符《道 藏源流续考》认为,通过用韵,不能判断此歌于何时代出世。前 半为七返丹砂诀,述炼汞之术,有注。后半为歌十首,同于《太 清玉碑子》所辑瑶瓶歌,述泥瓶烧丹之术,有注。

俟解

俟解

王夫之著。一卷。作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其“题辞”言:“窃恐解之者希也,故命之 《俟解》”。全书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着重阐述了人生哲学方面的问题,劝人“养其习于童蒙”,“博文以礼”, 切戒“玩物丧志”。主张以《诗》教荡涤浊心,凡事要适如 其节。对宋儒和释老所倡“居敬”、“空疏”等观点亦有批 评。其中不少观点可与《张子正蒙注》相发明。收入《船山遗书》、《船山全书》。1956年中华书局将该书与《思问录》合编,校点刊行。

合订天台三圣二和诗集

合订天台三圣二和诗集

又名《三圣诗集》、《三隐集》。诗总集。宋释志南编。收录唐释寒山、丰干、拾得三家诗三百五十余首,其中丰干诗仅二首,拾得诗四十余首。以三人皆天台国清寺僧人,故名。旧传诗集为唐贞观年间台州刺史闾丘胤令国清寺僧道翘搜辑而成,据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考订,寒山诗乃中晚唐间道士徐灵府所编,拾得、丰干诗则出于后人增益,且有伪作。今传《天台三圣诗集》三卷,凡寒山子诗集二卷,丰干拾得诗一卷,有明永乐十四年(1416)天台僧重刻宋淳熙释志南所编本。另《三圣诗》一卷,题释梵琦辑,有元刻残本。又《三圣诗集》不分卷,题释净成辑,明永乐刻本。

佛说水月光观音菩萨经

佛说水月光观音菩萨经

《佛说水月光观音菩萨经》,又名《水月观音经》,中国人所撰佛经,作者不详,一卷。 本经内容为向观音发愿,以求救度。对研究我国观音崇拜的流传及其形态有一定的价值。 本经未为我国历代经录所载,故亦不为历代大藏经所收。现在敦煌遗书中发现一号,收藏於中国天津艺术博物馆,编号为4532号。 整理本以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本为底本,无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