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也妮·葛朗台

作者:巴尔扎克
欧也妮·葛朗台

法国作家 巴尔扎克1833年写的著名长篇小 说。小说以吝啬鬼葛朗台的家庭生 活和剥削活动为主线,以欧也妮的 婚姻为中心事件,层层描绘了各种 场景,深刻反映了资产阶级残酷的 发家史。葛朗台老头是一个在法国 大革命动乱年代中发了财的暴发 户。他低价收购逃亡贵族的葡萄 园,放高利贷。四十岁时又新娶一 位木板富商的女儿。老婆优厚的陪 嫁,再仰仗岳父的斡旋,使葛朗台 迅速成为当地的首富。为了争得葛 朗台家的财产继承权,银行家格拉 桑和公证人克洛旭都想和葛朗台联 姻。老葛朗台为了不使资本外流, 不打算把独生女儿嫁给任何一方。 葛朗台的侄儿查理,因为父亲破产 自杀,前来投奔伯父。查理很快赢 得了欧也妮纯真的爱情,打破了格 拉桑和克洛旭两家的黄金梦。欧也 妮将自己的私房钱全都偷偷给了 查理。葛朗台发现后,大发雷霆, 囚禁了女儿,折磨死了老婆。最后 他自己也丢下家产而死。后来查理 在海外依靠偷税走私、贩卖人口、 放高利贷大发横财,并为了一个贵 族头衔和侯爵之女玛蒂尔特订了 婚。最后欧也妮与克洛旭所长作了 挂名夫妻。三年后,克洛旭老死, 欧也妮仍然过着凄苦的生活。老葛 朗台是巴尔扎克刻划得最成功的吝 啬形象之一。欧也妮是令人同情的 悲剧人物,也是作者理想的化

猜你喜欢的书

西汉野史

西汉野史

话说汉高祖皇帝,自灭项羽,经诸侯王拥戴,于汉五年二月甲午日,即帝位于汜阳,命诸侯王各罢兵归国。此时天下半为封建,半为郡县。封建之中,诸侯王凡有八国,即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长沙王吴芮、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闽越王无诸是也。其余土地皆为郡县,属于天子。惟有南粤一处,现为赵陀所据,尚未归汉。

东汉会要

东汉会要

记述东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的会要体史书。徐天麟著。主要版本有明南雍刊本,清岭南学海堂刊本,江苏书局本,广雅书局重编校刊“武英殿聚珍版全书”本,上海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出版的校点本为最佳。记东汉典章制度等事。取材于范晔《后汉书》,并参司马彪《续后汉书》、刘珍等《东观议记》及《汉杂事》等,仿《唐会要》体例编成。全书分帝系、礼、军、舆服、文学、历数、封建、职官、选举、民政、食货、兵、刑、方域、蕃夷等15门,384事。

大业杂记

大业杂记

一作《大业拾遗》、《大业杂志》。唐杜宝撰。原十卷。今本一卷。作者预修《隋书》,嫌其缺漏,因作此编。今本仅叙隋大业三年(607)至十二年事。详于炀帝土木营建和巡幸江都故事。对洛阳城营建,江南河开凿,西苑、汾阳十二亭和毗陵四殿十六宫及永济桥建造等,记载较为切实。

尚书大传

尚书大传

旧题汉伏胜著。《史记》、《汉书》只称伏生,有人疑伏胜为后人妄加。而《晋书·伏滔传》称,远祖伏胜,则相传有据。《汉书·艺文志》载《书》类,经二十九卷,传四十一篇,无伏胜名。王先谦《汉书补注》引王鸣盛说、顾实《汉志讲疏》皆以传四十一篇,即为伏生《尚书大传》。《隋书·经籍志》载《尚书》三卷,郑玄注,也无伏胜字。陆德明《经典释文》始著《尚书大传》三卷,伏胜作。《中兴馆阁书目》引郑玄《尚书大传序》,以为其书源出伏胜,但成于弟子张生、欧阳生或其后的人。《唐书·艺文志》亦载其书为三卷,《书录解题》则作四卷。清代有两本,一为杭州三卷本,其卷数与《隋书》、《唐书》合,但实为杂采类书所引,抄撮成编;一为扬州四卷本,卷数与《书录解题》合,并有郑玄注,其注又与宋仁宗《洪范政鉴》所引郑注一一相合。其中唯第三卷《洪范五行传》,首尾完备,余皆存佚文。末附《补遗》一卷,不全解《尚书》,但往往有古训旧典出其中。书中所传除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外,尚有《泰誓》、《九共》、《帝告》、《归禾》、《揜诰》诸篇。内容多五行阴阳灾变之说,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将其归于纬书一类。清陈寿祺有辑本,四卷,补遗一卷,皮锡瑞有《尚书大传疏证》七卷。收入《清经解》。

佛说孝顺子修行成佛经

佛说孝顺子修行成佛经

亦称《孝顺子应变破恶业修行经》、《银蹄金角犊子经》。佛教经典。著译者不详。一卷。本经所述为佛本生故事。经中说:旃陀罗颇黎王娶有三妻,其第三夫人生有一子。二位大夫人因嫉妒,设计杀此子。太子变为一头银蹄金角牛犊,得屠户的帮助逃出国外。后娶邻国公主,回国救母,与母均“不转凡身成佛”。本经最初见录于《仁寿录》,被判作伪经。但从本经的思想内容和形式结构看,应属印度所撰佛典。约于南北朝末年或隋朝初年译出,而助译者加入了若干自己发挥的内容。译文大抵为口语,质胜于文。敦煌写本中有若干武周新字,可能抄写于晚唐早期。本经的发现为研究传统的“疑伪经”开拓了新的思路,为研究印度佛教及本生故事提供了新的资料。本经历代大藏经未收,仅存于敦煌遗书中。

松隐唯庵然和尚语录

松隐唯庵然和尚语录

三卷。元代释德然撰。《松隐唯庵然和尚语录》为语录体佛书。此书以语录形式较详细地记载了松隐奉佛学法的经历、体会和言论,是了解松隐其人其事的有价值史料。现见载版本有明崇祯二年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