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省之书
作者:卢梭章节列表
升序↑- 幸福的根源在于不断更新自己的所知所想
- 我严守着一个美好的准则“贵在自知之明”
- 今天要做的事不要等明天,自己能做的事,不要等候他人
- 有两个字让人精神振作奋斗
- 用心待人
- 和一个意志薄弱的人交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 要想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做出一番事业,就做一个寂寞的高手
- 有自学能力的人,是离成功更近的人
- 办法总比问题多
- 你明白,人的一生,既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好,也不是那么坏
- 灵感不过是“勤奋工作之后而获得的奖赏”
- 小聪明只是一种贫乏的精明
- 所以,把痛苦当成一杯美酒吧!接受它,期待它
- 一个人缺乏节 制,会沉迷于表面,耽于一时的快乐
- 我的心胸很广博,像是无垠的大海;我的行为很潇洒,像是飘忽的清风
- 正确的态度既不是信得多,也不是信得少
- 如放任习惯长期拖延,它最后就会成为自然
- 人应追求这样的生活:既不随波逐流,也不可格格不入
- 有的人笑脸迎人,心中未必友好;有的人痛哭失声,心中未必悲伤
- 一个君子不但应该慷慨,同时还应该体谅别人,不强索自己应得的报偿
- 莫靠外在的聪明证明内在的愚蠢
- 淡泊可以明志,宁静可以致远
- 忘记过往,降低期待
- 只读优秀的书
- 要学习面对贫困
- 读好书的人,心灵不会孤独
- 书的芳香,像天才的呼吸
- 不知自我约束的人,在生活中将会波折不断
- 你不能没有勇气
- 把每日当作末日
- 期待着明天但又不为明日是什么样而发愁的人才是真正从容的人
- 恰到好处地花钱
- 贪欲过多,就有损心性;忧思过重,就影响思维;恐惧太深,就减弱勇气
- 相信自己是快乐的人便会得到快乐,而不是靠大家是否认为他是个快乐的人
- 任何人失去的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是他现在所过的生活
- 你是否认真想过为什么我们想要这一切
- 对于你所不了解的话题保持沉默,人们也不会认为你无知
- 宽容谦和,友善温和,才更能使友谊长久
- 你拥有的美好天性足以去鄙视使人空虚之物
- 持久的幸福才值得我们追寻
- 读书是保养身体的要务
- 日复一日的生活,若不以坚强的意志为支撑,就会凸显出焦虑和悔恨的伤
- 我们怎可如此浪费闲暇
- 心中专注,会有收获
- 在人生的道路上,缓慢向前的人比跳跃前进却屡屡迷失方向的人走得更有成效
- 爱许诺的人,未必守信;会说话的人,未必能躬行
- 成功的机会好像银河,单个来看并不引人注目
- 当事情猝然降临的时候,我们一开始的判断往往是错误的
- 以静观变,无为而治
- 人贵有自知之明
- 一个人如果不能做到十分公正,其精神上的勇敢就会显得鲁莽
- 不能区分快乐和享乐,也应该是人生的痛苦
- 吸收知识的乐趣
- 不求速成
- 给予的快乐
- 珍惜自己的好运
- 身处荒原也不会感到不适的人
- 沉默是一种修养
- 不予则不取
- 嫉妒是痛苦的
- 人必须对自己严厉些
- 慢些,我们就会更快
- 遇事能忍
- 千言万语抵不过一句有效的言辞
- 宇宙间的声音,简单而明净
- 不嫉妒,不贪求
- 如果我真的爱他,随之而来的沉默将告诉他我正在用心和灵魂来爱着他
- 眼中只有自己,就是骄傲的根源
- 善于忍耐
- 有修养的人不会让他人感到痛苦
- 努力,才容易
- 凡事如果看淡些,就会获得心灵的平静
- 教养使人愉悦
- 那些触犯到你的人,不应该损害到你的心灵
- 从易到难,由小到大
- 只要人的本性愉快、喜悦,幸福自然就存在其中了
- 无知一再地使人陷入自以为是和固执己见的深潭中
- 大胆行动
- 不要过于关心人们对我的看法
- 怎样看人
- 一切光荣和善良,都是靠磨炼维系的,自制也是如此
- 一旦决定就要全心全意地与对方交往,和他们谈话要如同对待自己一样忠诚坦率
- 谁是小人,谁是君子
- 世上的智慧和才能不会送给对自己的生活和目标没有准备的人
- 过分追求荣誉就会趋向于反面
- 任意放纵不是真性情
- 慷慨要有限度
- 如果你爱自己,必得爱你的本性
- 警惕奉承之言
- 人尤其要警惕别人传来的猜疑
- 愚痴易被利用
- 吹嘘自己的人,常想满足自己无知的快感
- 慎思择言
- 别去冒充自己所希望成为的人
- 自命不凡
- 勿过于重视荣誉感
- 你可以掉头走开
- 发怒是一种不受理性约束的情绪
- 我们应当以最适合自己做、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为首要选择
- 要懂得知恩图报
- 要有慈悲心肠
- 随着对自我认识的逐渐深入,我们的内心也会越来越安宁
- 交往之道
- 一个人,他的意志不坚强,他就不会有通达的才智
- 人内在的特质才是我们生命的源泉
- 勿论人非
- 多贪美食要生病,多求欢娱易生殃
- 最可靠的朋友
- 卑贱者与高尚者
- 不要留意轻松的事情,否则你得到的将是艰难
- 不要带着功名的目的来修身养性,贫贱富贵,对一个人来说不是永久的
- 生活中有三个恶,嫉妒、眼红、不满
- 悬念未来的心永远是悲伤的
- 区别对待率真和狂放
- 不只为钱财、荣誉而活着
- 谦逊的人不会对别人的微小缺点斤斤计较
- 只管耕耘莫问收获
- 唯有一力向前
- 与真诚相比,单纯要更高尚、更纯洁
- 苦难终究会过去
- 完善一种好的制度比什么都重要
- 口袋里没钱,银行里也没钱,但心里有钱的人最苦
- 信念还站立着
- 一日未死,就有一日的责任
-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智者谈话
- 要有行动
- 恩惠就能够使唤别人
- 不要害怕你的生命会结束,而要害怕它从未开始
- 及时调整,永远不晚
- 君子在乎的是情义,小人在乎的是利益
- 时间稍纵即逝
- 有目标的人,不管是年轻还是年长,都会为了目标勇往直前,神采奕奕
- 穷却更坚强,不放弃心中的志向
- 机遇的来临不可预知
- 生如夏花一样绚烂,死如秋叶一样静美
-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 进锐则退速,欲速则不达
- 不争和无为
- 真正智慧的人从来都是亲切和蔼的、让人如沐春风
- 信念支撑灵魂不倒
- 勤于思考
- 该休息
- 凡事开始最难,然而更难的是何以善终
- 优柔寡断的人容易怀疑自己的能力,容易受负面情绪影响
- 不要企图无所不知
- 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不要轻易答应,一旦答应了,就必须实践
- 一个人只有具有顽强的意志时,生命之路才会更持久
- 重视一切价值
- 沉默是金
-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我得到的一切幸福都是劳动、辛苦、自我克制和学习的成果
- 一无所求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永远也不会失望
- 我唯一能信赖的,是我的狮子般的勇气和不可战胜的精力
- 学业的精通在于勤奋
- 幸福是一只蝴蝶,追逐它的时候,总是追不到;悄悄地坐下来,它也许会飞落到你身上
- 忍耐不是怯懦
- 学会选择与放弃
- 醉心于某种爱好的人是幸福的
- 重复是学习之母
- 态度决定一切
- 鸟翼上系上了黄金,鸟就飞不起来了
- 节 约,会让一个人更懂得珍惜的意义
- 信心的力量是令人惊叹的
- 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无法可想的事是没有的
- 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
- 自我的省察
- 我思故我在
- 人本来是一张白纸
- 只有做好了自己,才能更好地管理别人
- 一个人永远不像他所想象的那样不幸,也不会像他所希望的那样幸福
- 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 豁达者
- 痛苦的秘密在于有闲工夫担心自己是否幸福
-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话
-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 约时间
- 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可信任的
- 生活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
- 我们要好好地享受这些美好的甜蜜的事物,但是要有度
- 生活,要平淡去爱;用平淡的心态去追求
- 知足
- 无所事事不是休息,空虚的心灵是痛苦的
- 幸福是太多和太少之间的一站
- 要在自身找到幸福是不容易的,要在别的地方找到幸福是不可能的
- 幸福是一种感觉,它不取决于人们的生活态度,而取决于你的心态
- 第一,得到你想要的东西;第二,享有你得到的东西
- 真正的谦虚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
- 君子用平静来修养身心,用节 俭来培养品德
- 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工作,在自己的生活里,快快乐乐地生活
- 怎样学习
- 勤学如春天的秧苗,不见其增,但日有所长
- 人生不售返程票
- 没有人可以平安无事地度过一生
- 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谊挂在口上,他们并不为了友谊而互相要求点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
- 无论你已经摸爬滚打多少年,都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理想
-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 让自己的内心藏着一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乐趣
- 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 理想的生活不仅要得到物质需要的满足,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 没有比人生更艰难的艺术了,因为其他的艺术或学问,到处都有教师
- 人间只道黄金贵,不问天公买少年
- 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泪了,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 光勤劳是不够的
- 90%的痛苦来自于对未来的担心,90%我们担心的事情都不会发生
- 当行不了万里路的时候,不妨先读万卷书吧
- 伟大的人物总是愿意追求质朴的生存状态
- 相信自己
- 真正的朋友从不追究你的过错,也从不嫉妒你的成功
-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 做事情,要么不做,要么就把它做到最好
- 如果一件事情没有成功,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这方面的天赋,而是因为我们想得太多
- 山穷水尽之日,就是柳暗花明之时
- 拖延是一种恶习
- 健忘是良性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 知道得越多,才发现其实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越多
- 做自己
- 勇于承担责任
- 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
- 懂得宽容的人,必是一个幸福快乐的人
- 一个人不了解历史,那他始终只是一个孩子
- 正视自己的错误
- 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更优秀,就是成功
- 为自己设定一个比预期更高的目标
- 心底阴暗的人,如何播撒阳光
- 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勿发脾气
- 为人处世,应该有自己的原则
- 言语是伤人的利器
- 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 虚荣的人追求暂时、表面、虚假的生活
- 由于痛苦而将自己看得太低就是自卑
- 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 质朴比巧妙的言辞更能打动我的心
- 不管怎样的事情,都请安静地愉快吧! 这是人生。我们要依样地接受人生,勇敢地、大胆地,而且永远微笑着
猜你喜欢的书
遵岩集
诗文别集。二十四卷。明王慎中撰。明隆庆五年(1571年)刊刻。《遵岩集》二十四卷,按文体分卷编次,诗七卷,文十七卷。计:五言古诗一卷,七言古诗一卷,五言律诗二卷,五言排律(附五言绝句十首)一卷,七言律诗一卷,七言绝句、古乐府(附词)一卷;记一卷,序三卷,志铭三卷,墓表一卷,传一卷,行状一卷,祭文二卷,杂著一卷,书四卷。王慎中早期的诗歌辞藻浮艳,罢职以后其诗又杂入道学家讲学之语,颓然自放,成就不高。但也有少数诗篇写得清新流畅。他的五言诗似乎比其他体裁的诗歌要好一些,朱彝尊在《明诗综》中称赞他的五言诗文理精密,嗣响颜谢。其诗受六朝的影响较深,有邃穆简远的特点。王慎中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散文方面。他的早期散文创作,受七子的影响,摹拟秦汉古文,后来仔细阅读了一些唐宋著名散文家的文集,转而肯定唐宋古文的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并焚毁旧作,重新创作遂成为明中叶文坛上颇有影响的一位散文家。王慎中的散文演迤详瞻,卓然成家,重视构思立意,意定而后辞立就。结构严谨,铺叙详明,语言华美而又意味深长是王慎中散文的明显特色。《送程龙峰郡博致仕序》、《海上平寇记》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品,文章宛曲流畅,气势雄奇,句法富于变化,描绘生动,说理透彻,很能表现出他的散文特色。《遵岩集》有明隆庆五年(1571年)刻本,系慎中子同康和其婿庄国祯整理而成,较为精整。《四库全书》所著录的即是此本。另有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刻《遵岩先生文集》四十二卷本,清李光墺、李光型所编,闽中同人书社藏板。
增订通俗伤寒论
俞根初原著,何秀山、何廉臣、曹炳章整理或加按语,徐荣斋重订。《通俗伤寒论》是医学界公认的四时感症之诊疗全书;但由于该书是何廉臣在《绍兴医药月报》发表的初稿,且随编随印,引证渊博,节目和词句之间不免繁重,另外编撰体例也失于合理安排。何廉臣在原书刊行未及三分之二时逝世,遗稿由曹炳章补续完成。然正如曹炳章所说:由于时间仓促,不能统一安排,致于重复章节,学说有不相衔接处、亦有顾此失彼处;且因校对不真,字里行间尚有若干错误。故曹炳章久拟重加整理,但由于年高事冗而未能进行。徐荣斋在整理重订时,对于其中一小部分不合逻辑,不切合实际的理论文字予以删除,如第一章第一节“六经气化”,第二章周越铭附入的“方歌”以及第六章周越铭增附的“六经舌苔歌”,皆予删削;对于原书中繁杂重复者则合并起来,如将第一章第一节“六经形层”与第四节“六经部分”合并成一节,第九章第四节“夹气伤寒”合并入第八节“夹痞伤寒”,将第九章第十四节“夹阴伤寒”合并入第一节“夹食伤寒”,等;对于原书所不足的或缺如的内容则予补充,如第一章补入陈逊斋的“六经病理”,第六章补入姜白鸥的“脉理新解”等。此外,对于有些虽然理论参差,但犹有可取处而不能草率扬弃的内容,便为之酌量解说,或存疑待释;对于观点不够明确或者阐述不够透彻的地方,便引证事物,分析问题,加以考订;对于理论不着边际、应作具体申述的内容,则搜采最近学说予以发挥。本书还将何廉臣在1916年以后发表的关于伤寒温病的学说按类采入;每节之间,重订者又将自己25年里研习中医所获得的体会补述入书。此书经过重订,去芜存菁,比原书更充实,也更臻完善。
人生的盛宴
《人生的盛宴》收录了林语堂的论读书、古书有毒辩、从梁任公的腰说起、孟子说才志气欲、论性灵、我怎样买牙刷、论文艺如何复兴法子、老北京的精神、闲话说东坡等众多作品。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较为集中地了解林语堂对人生、生活、文艺的精辟见解。
春明梦录
《春明梦录》,近人何德刚撰。该书作者署名“平斋”,福建闽县人。光绪进士。长期在清末吏部供差,任主事。后外放府道。长期京官生活,熟谙清朝中枢各部内情,民国后追忆往事,撰成此书。其中记述户部在京各库之贪污、浪费、官吏之营私舞弊;官场佚闻、办理公务的规章制度,详尽具体,都是作者的亲历见闻。很有史料价值。1922年作者自刻,后部分内容收入《青鹤》杂志。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将其与《客座偶谈》合为一册影印出版,《近代稗海》本(第十三辑)及山西古籍出版社《民国笔记小说大观》本(第三辑)收录。
大学辨业
清初李塨著。四卷。阐述和辨析《大学》旨义,发挥其师颜元的学术思想。为颜李学派重要哲学伦理学著作。书中认为《大学》所谓“格物致知”即以六德、六行、六艺为基本内容,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为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实功,批评宋儒脱离事功以知性知天为格物致知,以存心养性为诚意、正心、修身,是“佛氏之空幻”。在知行关系上,主张把知和行区别开来。“学与行虽是一事,而实两事也”。“格物致知,学也,知也;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行也”。但主张知先于行。“以力行为格物,是行先于知矣,倒矣,”违背了颜元在道德教育上主张的学不离行的主张。重视躬行践履在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非学无以诚正修齐治平”,而“学问思辨之后又须笃行。”在人性论方面,坚持性善论,认为人心“动而善者,意之自然也;动而恶者,后起之引弊习染也”。提出人性存在于人的日用伦常的现实生活中,体现在人的实事实物的事功之中。“善本于性,而性即见于事物”。本书作者因不满朱熹对《大学》的增补删改,故在第二卷中特修订《大学》原文一篇。此书光绪初由王灏收入《颜李遗书》。1923年收入四存学会所编《颜李丛书》。
最胜王经羽足
最胜王经羽足,1卷,日本平备撰。编号二一九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