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十二帝王传

作者:苏维托尼乌斯
罗马十二帝王传

古罗马苏维托尼乌斯(Suetonius)著。作者原先从事法律工作,是一名杰出的律师。后来他被罗马皇帝哈德良选任为侍从秘书。从此,他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从皇室及国家档案库中搜集到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为以后编纂史书准备了充分的条件。苏维托尼乌斯的著作很多,但流传下来的只有这部《罗马十二帝王传》。这是一部传记汇编,从凯撒到多米沁12个帝王,每人都有一篇传记,详记他们的生平事迹和政治作为。作者忠于历史事实,对所记帝王写得恰如其分,既不夸张,也不妄加贬斥。全书文笔凝炼,描写生动,可与普鲁塔克的传记作品相比美,都是开创西方传记体史书的典范作品。

苏维托尼乌斯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秋声集

秋声集

又称《卫宗武诗》。诗文别集。六卷。宋卫宗武撰。其集,有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甲午(1294)张之翰序,即刊行于此时。《文渊阁书目》卷九著录,谓一部三册。《箓竹堂书目》卷三同。《国史经籍志》卷五著录,谓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著录,谓十卷。知其集明末清初犹存。清修《四库全书》时,已不见其集,乃自《永乐大典》辑出,编为六卷:卷一收五古一百十二首,卷二收七古三十八首,卷三收五律八十首及五言排律一首,卷四收五绝十一首、七绝六十三首、词十一首;卷五至卷六,收序五篇、记三篇、墓志铭二篇、塔铭一篇、杂著十二篇。有影印《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今人栾贵明复自《永乐大典》残卷辑得五古一首、七古一首、五律一首、题跋一篇,收入《四库辑本别集拾遗》。《宋元人诗集八十二种》有《秋声诗集》四卷,《彊村丛书》有《秋声诗馀》一卷。

佩文斋书画谱

佩文斋书画谱

一百卷。清代孙岳颁、宋骏业、王原祁、吴暻、王铨等奉敕编纂。岳颁,字云韶,号树峰,江苏吴县人。康熙壬戍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是书为康熙敕撰,康熙书斋“佩文”,因以书名。凡经史子集、稗官野乘、山经地志、释典道藏,靡不搜举。上自仓颉史皇,下暨近代皆予收录。书画同谱,补古之集录者,洵称钜观。令书断、画断、书史、画史等书皆各自成编,分门列目,凡所征引,皆列出处,便于稽考,为历代书画谱集大成之作。书首“御制佩文斋书画谱序”曰:“朕万几燕闲,披览典册,间临书家名迹,每观前代纪录书画,诸书种类错互,漫无统纪,遂即佩文斋所有者编葺之。使各以类相从,为一百卷。凡书画之源流,古今工于此者之姓氏,以至闻人之题跋,历代之鉴藏,悉备考而慎其择,亦可谓详且尽矣。”是编有关书学部分中,论书十卷,计书体、书法各两卷,书学、书品各三卷,历代帝王书二卷,书家传(五帝时至三国)三十三卷,历代无名氏书六卷(金二卷,石四卷),御制书画跋、历代帝王书跋各一卷,历代名人书跋十一卷,书辨证两卷,历代鉴藏书类四卷。是书系从一千八百四十四种有关典籍中采辑资料而成。每条下各注所出,使一字一句必有所征,而前后条贯,无所重复,亦无所牴牾。裒合众说,各列姓名,而融贯剪裁,如出一手。体例完善,引据详赅,义例精密,分类科学,为自有书画谱以来最完备之作。尽管出于奉命编纂,可满足统治者个人嗜好,然收集资料丰富,足资后世书画研究者参考。有康熙戊子内府刊本、静永堂刊本、《四库全书》本、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光绪五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近年中国书店影印本。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阅箓醮仪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阅箓醮仪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阅箓醮仪。唐末杜光庭删定,系早期天师道阅箓仪改编本。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述出身中上仙上灵即“阅箓”之科仪。

红楼梦百花诗屏

红楼梦百花诗屏

《红楼梦百合诗》屏,是清光绪六年(1880)黔西知州曹昌棋(祺)之母在六十二岁时所作。作者从《红楼梦》的人物中,挑选了九十九名妇女和一名男子(贾宝玉)为写作对象,各配一种花名,赋诗一首,题为《红楼梦百合诗》,又名《百花诗屏》,誉称《黔西曹太夫人百花诗屏》。作者以人寓花,以花喻人,亦花亦人,情趣盎然。或写人物性格,或写人物命运,或抒发对人物同情怜爱、厌恶憎恨,有褒有贬、有扬有抑。每首诗都使人物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可贵的是作者不仅精心做诗,而且还亲笔工书,将这一百首诗用蝇头小楷写在长一点三四米、宽零点三七米的四幅绢纸上,经装裱成为一堂挂屏。字迹形态端庄,点画结实,行笔精到,绢秀妍美。在距今一百一十年前的封建社会里,黔西有如此才女,真是难得。

诸佛集会陀罗尼经

诸佛集会陀罗尼经

梵名Sarva -buddha^n%gavati^-dha^ran!i^ 。全一卷。又称诸佛集会经。唐代提云般若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记述佛陀怜悯众生怖惧生死,而于恒伽河畔集十方诸佛,共说息灾延命之咒及坛法。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

十五卷。清代自融撰,性磊补辑。此书意在续宋惠洪《禅林僧宝传》,收自宋建炎元年(1127)至清顺治四年(1647)521年间的著名禅僧传记,共94篇(其中二人合传、三人合传各一篇)、97人。传记的排列不依宗派法系,而是依年代先后排列,始于佛灯珣禅师,终于忠州吹万真禅师,为南宋至明末的禅宗史传。卷首有林友王、崔秉镜的序,以及自融的自序。卷末有清康熙三年(1664)性磊的后叙,以及康熙二十四年(1685)的重刻记。收入《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