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饥渴
作者:三岛由纪夫猜你喜欢的书
欧游杂记
朱自清著。开明书店1934年9月初版。本书为作者1932年5月至6月游历欧洲5国12处名胜的纪行文集,除《序》之外,收入《威尼斯》、《罗马》、《莱茵河》、《巴黎》等游记10篇,附录《西行通讯》2篇。《威尼斯》、《佛罗伦司》、《罗马》、《滂卑故城》等文重在介绍城市风貌与文化古迹,并对欧洲文艺珍品典籍作了精当的鉴赏;《瑞士》、《莱茵河》等文,则对瑞士和德国莱茵河沿岸的旖旎风光作了细致诱人的描写;《荷兰》、《柏林》等文着重介绍了西欧社会的民族民间风习。这些有关欧洲文化古迹、民俗民情的生动描述,于阐述社会历史知识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西方社会的畸型病态。作者说:“书中各篇以记述景物为主,极少说到自己的地方。”(《序》)但在景物描写中自然地融进了自我的感情,如《罗马》记述古罗马斗狮场的遗迹和历史,评说斗狮是一种刑罚或裁判,且继以想象中斗狮场面的描写,以表现对斗狮场上的“罪囚”的同情,对罗马统治者的“威风”的厌恶。又如在《巴黎》中表现了对穷苦大学生的关心,在《莱茵河》中抒发了自己的观感和幻想等。集内一些写景纪游篇章的文字简捷而精致,并能表达出不同胜景的独特神韵,如《威尼斯》写蛛网密集之水上名城的明媚风光与匀整建筑,《瑞士》写各种山姿水态因气候变幻而具的不同风韵,《巴黎》描写沙摩司雷司的胜利女神雕像,则化静为动,活灵活现。作者出于对西欧文化艺术的热心了解和细致考察,以敏锐的感觉,准确的表现和生动的描写,极妍尽态,语言文字则达到了清淡自然的境界。
神仙炼丹点铸三元宝照法
神仙炼丹点铸三元宝照法。唐末隐士归耕子撰。官炼丹铸镜之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归耕子序,称受自嵩、少之间八十许老叟。述铸镜、鼎、炉之筑坛、尺寸、火候及宗教仪轨等。称镜、鼎、炉等皆有神效。
老子翼[四库本]
明代评注老子的著作。三卷。明焦竑著。焦竑(1540—1620),字漪园。死后谥文端。江苏南京人,原籍山东日照县。二十三岁师耿定向,开始研习王学。二十五岁中乡试举人。二十七岁主教正书院。三十三岁与李贽交好。四十七岁问学于罗汝芳,以后逐渐偏离耿定向的正统说教。五十岁进士,官翰林院修撰,五十八岁被劾。《老子翼》是焦竑的精心用力之作,辑录韩非以下解《老子》者六十四家,附以自己的评注。仿李鼎祚《周易集解》,荟萃众家精语;其音义训诂则仿裴駰《史记集解》。全书是“博赡而有理致”(《四库全书提要》)。此书旨在根据三教本出一源的观点,力图调和孔、老二学。不赞成孔、老相互攻击,而认为二学可互补,指出《老子》乃“明道之书”,它“有以证无”,“则为无为,事无事,而为与事举不足以碍之”(《老子翼序》),《老子》并非弃绝人事,实际上是除心不除事,“所谓无为,不是郁闭,而是天门开阖而能为雌;所谓涤除玄览,不是晦昧,而是明白四达而能无知;主空虚,不毁万物为实,绝非独任虚无”(《老子翼》上篇)。一般认为,《老子翼》对于《老子》的清静自然之理的阐述和以往解老者有所不同。有清刻本和排印本。
绿霉火腿
本书发表于1921年。《绿霉火腿》写邬伯强到日本东京留学,因为带来的火腿长了绿霉而生出一系列事端,先是房东发难说他不应该把火腿挂在墙上,后是番头责难他没有把火腿挂到厕所里,直到朋友子琛来探望,火腿被番头等一干人吃掉,伯强才得到番头的尊重,但他还是觉得受不了民族歧视和人格侮辱而搬走了,反映了贫苦学生在经济压迫下的困顿苦闷,求学无门的艰辛无助。
思怜诗
《思怜诗》共52首,分成《思美诗》和《怜愚诗》两部分,宋应星取两卷的字“思”和“怜”命名为《思怜诗》。《思美诗》10首,都是七律,《怜愚诗》42首,都是七绝。主要反映了宋应星的人生观,用文学形式表达他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等问题的看法。宋应星在诗中塑造了两大类典型人物,分别给以褒美和讥讽。他继承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772—846)倡导的新乐府运动的诗论传统,主张写诗应当揭露时政弊端,反映社会现实,并且给人以启迪和教化。
莲宗必读
莲宗必读,一卷,清古崑集并序,谂西跋。